分忧、为民请命的决心。皇帝本就对齐衡印象不错,又念着他之前被邕王逼婚受了委屈,欣然应允。
齐衡入朝后,果真是如鱼得水。他每日研读典籍,关注民生百态,朝堂之上,时常进谏良策。旱涝之灾时,他提议开仓放粮、兴修水利;吏治腐败时,他弹劾贪官污吏,言辞恳切,有理有据。皇帝愈发欣赏他,时常将他召入御书房,商讨国事。
只是,郡主这边依旧对盛明兰心存偏见。她虽不再强硬阻拦齐衡与盛家往来,可每每齐衡提起明兰,郡主便会皱起眉头,说道:“衡儿,那盛家姑娘虽说有些聪慧,可门第终究低了些。你如今在朝堂风头正劲,多少高门贵女眼巴巴盼着能入咱家的门,你何苦揪着盛家不放?”
齐衡无奈,只能软语相求:“母亲,我与明兰情投意合,她懂我、知我,旁人再好,也入不了孩儿的眼。” 郡主哼了一声:“你这孩子,就是死脑筋,感情能当饭吃?婚姻之事,关乎家族兴衰,还得从长计议。”
齐衡知晓母亲一时半会儿转不过弯,私下里却也没放弃。他越发勤勉于朝堂之事,想着只要自己功劳攒够,话语权更大,到时候求娶明兰,母亲即便不情愿,也拗不过去。我瞧着公子这般执着,也暗暗帮他留意着盛家的动静,只盼着有情人终成眷属。
7、
又过几日,盛家老太太生辰,齐衡特意备了厚礼,央我陪他前去祝寿。到了盛家,众人在前厅热闹祝寿,齐衡寻了个空子,拉着我往后院溜去。
正巧在回廊碰上独自出来透气的盛明兰。齐衡笑意盈盈:“明兰,祝你祖母生辰喜乐安康,我带了些南海的珍珠,制成了手串,最是养颜,盼着老太太能喜欢。”
明兰感激道:“齐公子有心了,祖母定会欢喜。”却跟公子保持着距离。齐衡有些失落。
一日,我陪着齐衡去盛家附近的茶楼,本想着寻个机会,让他俩能见上一面。谁料,见面后,盛明兰却愁眉不展。
待齐衡殷切地将新寻来的诗集递过去时,盛明兰没有像往常那般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