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犹豫了一下,问:撒传单?城管不会抓?“
他说:“扫楼,城管不会抓。跟我跑一天,给你一百块。”
我以为听错了,当时普通干部一个月的收入都只有100多元,跑一天一百?
我垂起一个手指:“跑一天就一百?”
他点了点头。还加了一个条件:“中餐我来买单。”
我丝毫也没有犹豫,说:“干。”
只要城管不抓,帮子勋干活,我乐意。
我们两个各骑一辆自行车,后架上搭满了一大捆宣传纸,到一个刚封顶的楼盘,爬楼插广告纸。
广告纸是彩印胶板纸,上面印着各式各样的灯饰图片。
什么吊灯,壁灯,台灯,读书灯,走廊灯……广东人真是聪明,把灯泡细分成无数种类型。
我说:“这些房子,人都没住进来,这广告有用吗?”
子勋说:“他住进来了,还插什么广告?”
我当时就笑起来了。又问:“插这些广告有什么用?”
子勋说:“我们在上海开了好几家灯饰店。他们拿着广告纸可以优惠啊。”
我才知道,广东人做生意就是先入为主。插上广告纸,别人买了房要买灯具。什么形状的灯饰 ,这广告纸上都有。
拿着这广告纸去指定的店子,还可以优惠百分之十。
转了几个没人入住的楼盘,子勋说:“换地方。”
我问:“为什么要换地方?”
他抽出一张给我看:“这个楼盘在邯郸路附近,就发这一捆。他们就可以到邯蝉路附近的店子买。
其他楼盘在别的地方,我们就要换地段。”
我说:“你们家都开了很多家店子?”
“我们是几个灯饰厂各开各的店,但一起撒传单。”
我才知道,广东人做生意,不是各做各的,捆在一起共同做。
发完几个没人入住的新楼盘。子勋说:“剩下就到成熟小区去发。”
说完,他递给我一个书包,说道:“把广告纸放到里面,不然门卫不让进。”
我问:“这些入住了的住户,还要需要灯具吗?”
子勋说:“你过来。”
我过去,他指着刊头下面一行粗体字给我看:推荐一个客户,凭此印花可到本店领取5元。
原来这是两种广告纸。
我问道:“他不推荐,就是剪下这个标志,到店子里也来领取5元呢?”
子勋说:“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不来买灯饰的。但他可以向熟人朋友推荐啊。今天不推荐,明天也许会推荐,这次不推荐,下次可能推荐。
第二种是消费是分档次的,有些人不一定坏了才换。他觉得我们的灯具好看,原来有灯,他要换一个更好看的。”
我笑道:“书还是白读了,老师刚讲完消费学,说有刚性消费,潜在消费,升级消费。”
子勋说:“那走吧。”
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问道:“这些报纸不同,上面印一句话:剪下五角星,就可到指定的店子兑换五元。那些没入住的怎么没有?”
子勋说:“回去想。”
我们又爬楼,这些楼盘已住人,我们基本是塞门逢,塞完就立即走。
整天忙了一个上午,送完了一大半。中午找了个快餐店吃了一顿 ,下午继续塞。直到下午3点才回到学校。
累是累,但确实有一张百元大钞。晚上,我想了很久,终于悟出了一些生意经。
新楼盘的报纸不能换钱,去了优惠10%。直接吸引客户。
老楼盘的拿张报纸可换5块钱。叫花钱买口碑。真的收集十张二十张,可兑换50至100块钱。那么这张广告纸,别人就会向亲戚朋友推荐。
我从封闭小县城来,跟子勋做朋友,不仅能赚钱,还学了不少先进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