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上战推文 > 其他类型 > 刘禅穿越崇祯,与诸葛亮再造大明热门小说刘禅王承恩

刘禅穿越崇祯,与诸葛亮再造大明热门小说刘禅王承恩

用户15221576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看着一万二千内操军将士离开校场,通过朝阳门,向天津出发,刘禅立即回到乾清宫。袁枢今天没有进宫,他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带领秦良玉的白杆兵进城。孙传庭早已在乾清宫等候,很快,曹化淳派了三十名腾骧四卫的将士,来到乾清宫内,贴身保护刘禅的安全。算算时间,秦良玉即将入城,刘禅让王承恩派人传旨,召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等锦衣卫主要将领到乾清宫。内操军出征,皇宫守卫就是锦衣卫和腾骧四卫的职责,陛下在此时召见锦衣卫主要将领,自然是交代皇宫的防守问题。所以,田尔耕并没有任何怀疑,很快就带着许显纯等人,来到乾清宫。他们一进到乾清宫内,就看到三十个腾骧四卫的士兵,愣神了一下,也没有多想。内操军不在,陛下加强乾清宫的守卫,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刘禅正在御案后面,亲...

主角:刘禅王承恩   更新:2025-01-04 18:3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禅王承恩的其他类型小说《刘禅穿越崇祯,与诸葛亮再造大明热门小说刘禅王承恩》,由网络作家“用户15221576”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看着一万二千内操军将士离开校场,通过朝阳门,向天津出发,刘禅立即回到乾清宫。袁枢今天没有进宫,他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带领秦良玉的白杆兵进城。孙传庭早已在乾清宫等候,很快,曹化淳派了三十名腾骧四卫的将士,来到乾清宫内,贴身保护刘禅的安全。算算时间,秦良玉即将入城,刘禅让王承恩派人传旨,召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等锦衣卫主要将领到乾清宫。内操军出征,皇宫守卫就是锦衣卫和腾骧四卫的职责,陛下在此时召见锦衣卫主要将领,自然是交代皇宫的防守问题。所以,田尔耕并没有任何怀疑,很快就带着许显纯等人,来到乾清宫。他们一进到乾清宫内,就看到三十个腾骧四卫的士兵,愣神了一下,也没有多想。内操军不在,陛下加强乾清宫的守卫,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刘禅正在御案后面,亲...

《刘禅穿越崇祯,与诸葛亮再造大明热门小说刘禅王承恩》精彩片段


看着一万二千内操军将士离开校场,通过朝阳门,向天津出发,刘禅立即回到乾清宫。

袁枢今天没有进宫,他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带领秦良玉的白杆兵进城。

孙传庭早已在乾清宫等候,很快,曹化淳派了三十名腾骧四卫的将士,来到乾清宫内,贴身保护刘禅的安全。

算算时间,秦良玉即将入城,刘禅让王承恩派人传旨,召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等锦衣卫主要将领到乾清宫。

内操军出征,皇宫守卫就是锦衣卫和腾骧四卫的职责,陛下在此时召见锦衣卫主要将领,自然是交代皇宫的防守问题。

所以,田尔耕并没有任何怀疑,很快就带着许显纯等人,来到乾清宫。

他们一进到乾清宫内,就看到三十个腾骧四卫的士兵,愣神了一下,也没有多想。

内操军不在,陛下加强乾清宫的守卫,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刘禅正在御案后面,亲自批阅奏折,田尔耕等人下跪磕头。

“末将田尔耕,拜见陛下。”

刘禅笑着摆摆手,“田爱卿,你们先在东暖阁稍坐一下,朕把这几本奏折批阅完了之后就过来。”

“是,陛下。”

田尔耕答应一声,带着许显纯等人到了旁边的东暖阁内,王承恩派人还给他们专门沏了茶。

乾清宫内,陷入一片安静。

突然,一个锦衣卫千户匆匆跑向乾清宫,被方正化拦在门外。

“末将锦衣卫千户骆养性,有重要军情面呈陛下。”

方正化正要将其拿下,孙传庭走了出来,问道:“你可是锦衣卫前任指挥使骆思恭之子骆养性?”

骆养性作为锦衣卫千户,当然知道这个人就是天天跟在陛下身边的孙传庭。

“禀孙大人,末将有重要军情面呈陛下。”

这时,刘禅也走了过来。

“说。”

骆养性躬身行礼,压低声音禀报:

“陛下,末将刚刚得知,秦良玉率五千白杆兵,已经从安定门入城,请问是不是奉陛下圣旨?”

方正化早就抽出了手中的佩刀,只等刘禅或者孙传庭一个眼色,就会立即砍了这个骆养性。

刘禅看向孙传庭,孙传庭盯着骆养性,压低声音问道:

“是又怎样?不是又怎样?”

骆养性拱手道:“末将誓死效忠陛下,如果秦良玉是奉旨进京,铲除阉党,末将听陛下指令行事。”

“如果秦良玉不是奉旨进京,请陛下速速关闭内城御敌。”

孙传庭看了骆养性好一会儿,才说:“传陛下口谕,诛杀田尔耕、许显纯。”

骆养性其实已经猜到是这个结果,抬头看了看刘禅,刘禅点点头,他当即躬身道:

“末将骆养性誓死效忠陛下,请陛下相信末将。”

说着,他看向方正化,说:“请方公公借佩刀一用。”

方正化看向刘禅,刘禅看看孙传庭,孙传庭点点头。

方正化将手中的佩刀交给骆养性,自己挡在刘禅身前,警惕地看着骆养性。

骆养性扫视一圈乾清宫,看到东暖阁门口有十几个腾骧四卫的士兵,当即快步冲过去,口中喊道:

“奉陛下口谕,诛杀田尔耕、许显纯。”

十几个腾骧四卫的士兵接到旨意,立即打开东暖阁的大门,迅速将田尔耕等人包围起来。

田尔耕等人大吃一惊,但他们进宫之前已经交出了绣春刀,此时赤手空拳,怒道:

“我是正一品左都督田尔耕,掌锦衣卫事,你们想造反不成?”

骆养性一个健步冲过去,手起刀落,将田尔耕砍倒在地,又抬手砍掉了许显纯的脑袋,然后大喊一声:


“你不识字,那还当什么秉笔太监?”

此话一出,顿时全场震惊。

钱谦益和温体仁就差弹冠相庆了。

这下两人都明白了,陛下原来是在这儿等着呢。

陛下前面问魏忠贤的名字,就是要公事公办。

接着又问他的名字是谁取的,就是要说一朝天子一朝臣。

然后又问司礼监是干什么的,是为了引出最后这一句。

这个陛下,果然有尧舜之资,大明江山有望啊!

张维贤又恢复了老神在在的神情,这一切都在他预料之中,最后这一句才是陛下的重点。

阉党此时如丧考妣,个个垂头丧气,原来陛下前面铺垫这么多,就为了拿下厂公啊。

他们想为自己的主子辩解,可是,陛下这一句话完全没有毛病啊。

总不能直接对陛下和满朝文武说,以前都是厂公动嘴,自然有人动手,这不是公然欺瞒陛下吗?

魏忠贤此时如五雷轰顶,简简单单一句话,竟然让自己无可辩驳。

按照惯例,司礼监排名第一的秉笔太监,同时提督东厂。

自己如果当不了秉笔太监,自然也就不能再掌管东厂,没有了这两项权力,自己连个屁都不是。

看来,这是陛下已经下定决心,要对自己动手了。

此时,自己只有使出最后一招了。

不然,陛下一旦下旨,革了自己司礼监秉笔太监和东厂提督的官职,自己之前干了那么多坏事儿,杀了那么多东林党的人,自己恐怕想全尸都不可能。

他再次在地上砰砰磕头,直砸得乾清宫的地砖都在“砰砰”作响,让刘禅的心揪了一下。

魏忠贤抬起头,额头上的血顺着脸往下流,泪眼婆娑,样子可怜至极。

“陛下,您难道忘了先帝驾崩之前的遗言吗?”

此话一出,刘禅顿时一阵阵心痛,想起自己父皇驾崩的情景,也是眼眶含泪。

父皇为了给仲父报仇,亲征东吴,没想到遭遇夷陵大败,气死在白帝城。

父皇临终之前殷殷嘱托,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自己事丞相如父。

自己正是牢记父皇的临终遗言,才能稳坐大汉四十年江山。

想到这里,他急忙问:“先帝遗言是什么?”

所有文武百官听到这句话,又是一愣,陛下这又是要玩什么套路?

魏忠贤也愣神一下,随即心中一喜,赶紧说:

“陛下,先帝临终前,主要说了三句话。第一句,吾弟当为尧舜。第二句,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

“第三句,中宫配朕七年,常正言匡谏,获益颇多。今后年少寡居,良可怜悯,善事中宫。”

刘禅一下子又抓住了关键词,也就是说,先帝不是朕的父皇,而是皇兄。

皇兄希望自己能当一个尧舜一样的明君,要朕相信魏忠贤的忠诚和能力,还要朕善待皇嫂。

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这个魏忠贤肯定是个大忠臣啊,“可计大事”也说明他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

父皇临终,将江山社稷托付给相父,相父力挽狂澜,以一州之力,打得曹魏丢盔弃甲。

相父去世之后,又把后事安排得明明白白,让自己安坐三十年江山。

皇兄既然临终把江山社稷托付给魏忠贤,这人肯定是跟相父一样的人物。

现在,这么多大臣弹劾魏忠贤,这些人不就是跟李邈一样的人吗?

当年,相父刚刚去世,举国悲痛,李邈却公开诋毁相父。

说相父死得好,上压制皇帝,下胁迫群臣,把持朝政,完全就是一个权臣,相父死了,该举国欢庆。

真是叔可忍,我阿斗不能忍。

朕一生只杀过三个大臣,这个李邈就是其中之一,直接被我咔嚓了。

相父是父皇的托孤之臣,帮朕将风雨飘摇的大汉稳定下来,以一州之力,扛住强大的曹魏四十年,居功至伟。

而这个魏忠贤,既然皇兄临终如此寄予厚望,肯定也是相父一般的厉害人物,怎能受这些小人诬陷?

“魏忠贤,你起来吧。”

这句话一出,满朝文武又惊呆了。

阉党看到了希望,内心雀跃。

东林党的人心中咯噔一下,有种不好的预感。

就连一旁的王承恩也心中疑惑,别人不知道,他伺候陛下这么多年,哪能不知道陛下的心思?

陛下早就看阉党,哦,不,魏忠贤,看魏忠贤不顺眼了,登基这几个月,一直在隐忍。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直接拿下魏忠贤就行了,现在叫魏忠贤起来,这是什么意思?心软了?

只有张维贤依旧老神在在,心如止水。

魏忠贤听到陛下叫他起来,心中大喜,果然,先帝的这句话起了作用。

“奴婢谢陛下隆恩!”

他装作感激涕零地再次磕头,然后颤颤巍巍地起身,突然一个趔趄,又栽倒在地。

跪了这么长时间,腿麻了!

一旁的建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吏部尚书黄立极赶紧过来,将他扶了起来。

这人是魏忠贤的同乡,靠着魏忠贤的关系,才登上内阁首辅的宝座,是个标准的阉党。

这时,刘禅有些犯难了。

刚刚自己已经说了,魏忠贤不识字,不能当秉笔太监。

满朝文武有不少人弹劾魏忠贤,也不能不考虑这一点。

但维护相父,是自己这个皇帝最重要的职责,这一点更是不能含糊。

不对啊,魏忠贤不识字,怎么会受到皇兄如此器重呢?

肯定是自己还没有发现他的优点,文的不行,武的应该可以吧。

想到这儿,刘禅又问道:

“魏忠贤,你会武功吗?”

魏忠贤拱手道:“禀陛下,奴婢骑马射箭,样样精通。”

刘禅点点头,“司礼监秉笔太监就不做了,你还是提督东厂吧,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才是你的专业。”

魏忠贤当即大喜,只要有东厂在自己手里,自己仍然是那个让满朝文武噤若寒蝉的九千岁。

他再次跪地磕头:“奴婢谢陛下隆恩!一定誓死报效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禅一听这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有些动容,这是相父《出师表》里的话。

看看,一个不识字的太监,竟然把相父的话牢牢记在心里,多好的人啊!

钱谦益和温体仁对视一眼,立即跪倒在地,高声喊道:

“陛下万万不可,魏忠贤蒙蔽圣听,专权跋扈,祸国殃民,屠戮忠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啊。”

刘禅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钱谦益,有些不耐烦地问道:

“你谁呀?”

钱谦益一愣,陛下,我们昨天还见过面,当时,你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要对阉党动手,我们才有这么大的胆子的。

你这转脸就不认人了吗?

“回陛下,微臣礼部侍郎钱谦益。”

刘禅虽然不知道礼部侍郎是干嘛的,但一听这名字,猜也猜得到个大概,怒道:

“你一个礼部侍郎,干好自己该干的事儿就行了。”

钱谦益顿时原地石化。

陛下啊,我跟您是一伙的呀,我们共同的目标是拿下阉党,你这是叛变了?

突然,刘禅意识到一个问题,这朝堂上吵了半天,怎么相父,哦,丞相还没开口,到底哪个才是朕的丞相啊?

既然都不认识,他直接喊道:

“丞相何在?”

内阁首辅黄立极听到陛下的话,心中疑惑,立即上前,躬身道:

“陛下,我大明朝不设丞相,由内阁和司礼监协助陛下处理朝政,微臣建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兼吏部尚书黄立极。”

刘禅听了这一长串官职,猜测这个内阁首辅应该跟丞相官职差不多,大喜。

总算有跟相父一样官职的内阁首辅来帮忙了,跟这帮大臣斗智斗勇实在是太累了。

“黄爱卿,你觉得魏忠贤有罪吗?”

“噗……”

钱谦益听到陛下这样一问,直接一口老血喷涌而出。

陛下啊,你不知道,这个黄立极跟魏忠贤是同乡,是标准的阉党啊,你问他,这不是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儿吗?

刘禅万万没有想到,自己问黄立极一句话,竟然还能让旁边的钱谦益吐血,朕的武功达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境界了吗?

大明朝的大臣不行啊。

他赶紧喊道:“太医,快传太医。”

钱谦益吐了一口老血,终于缓过劲儿来了,擦了擦嘴角的血,拱手道:

“陛下,微臣没事儿。”

刘禅看他都吐血了,脸色苍白,摇摇头,满脸悲戚,一本正经地说:

“不,你有病,得治!”

刚刚好了一些的钱谦益,听到陛下这句话,直接被气晕了过去。

满朝的阉党,看到魏忠贤没事儿,东林党的钱谦益被气吐血,全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父亲,只是为了铲除阉党,哪里需要这么麻烦,召秦良玉万里进京?陛下一声令下,父亲率京营包围皇宫,拿下阉党。”

“糊涂!”

张维贤骂了儿子一句,又压低声音说:

“到时阉党是拿下了,可是我就成了掌控一切的权臣,陛下能不担心吗?搞不好,我们这英国公爵位也就到头了。”

张之极这才基本上明白了,不禁有些害怕。

“父亲,那我们怎么办?如果真是这样,在这个关键时刻,陛下不信任我们,我们的处境很危险。”

张维贤点点头,“所以,我得立即进宫,向陛下宣誓效忠。”

张之极虽然还是有点不太相信,陛下小小年纪,会干出这么大的动静。

因为调秦良玉进京,绝不只是为了消灭阉党,只是他一下子没有想明白,陛下最终目的是要干嘛?

但他相信父亲的直觉和判断力,每一次关键时刻,父亲都没有出过错,所以,英国公才能一直成为大明的第一公爵。

“父亲,这个时候,宣誓效忠,没有投名状,恐怕不行吧?”

张维贤当然早就想好了,“内操军的一万多颗人头,就是我的投名状。”

张之极基本上明白了,对父亲拱手道:

“父亲英明。”

张维贤当即带着十个护卫,骑马来到皇宫。

御书房内,刘禅和袁枢正在下棋,孙传庭在对着墙上的地图,皱眉思索。

方正化进来禀报:“陛下,英国公求见。”

袁枢看着刘禅,笑道:“陛下,英国公坐不住了。”

刘禅呵呵一笑:“有先生在,任何人都逃不出他的算计。”

他冲着门外喊道:“快请!”

张维贤大踏步进到御书房内,躬身下拜。

“微臣张维贤,拜见陛下。”

刘禅扶起了他,笑着说:“英国公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大伴,赐座,上茶。”

“谢陛下!”

张维贤看了刘禅一眼,虽然在上次上朝的时候,他已经把刘禅自动脑补成一代明君,现在看出刘禅的全盘计划,更是震惊不已。

但他实在无法想象,一个17岁的年轻人,怎么会有如此深的城府?

张维贤不开口,刘禅也不问,而是自顾自地喝茶。

终于,张维贤开口了:

“陛下,微臣请求,带京营将士,参加辽东大战。”

说着,他看了看周围几个人。

刘禅看这样子,张维贤是有话要说,笑道:

“英国公果然是大明朝的擎天柱石,朕心甚慰。这里都是自己人,英国公有话直说。”

英国公扫了一圈众人:王承恩,袁枢和孙传庭,看来袁可立已经成为陛下的铁杆。

他压低声音拱手道:“陛下,内操军也要去辽东参战吗?”

“是啊,袁可立已经同意了。”

“那他们还会回来吗?”

张维贤看着刘禅的脸问道,他要最后一次确认自己的猜测。

刘禅毕竟道行浅了,心中一惊,已经在脸上表现出来了。

“英国公说笑了,他们消灭了建奴,仗打完了,自然要回来的。”

英国公刚刚已经从刘禅的表情上,证实了自己的猜测,接着说:

“秦良玉的兵马毕竟少了些,这事儿还是让微臣来吧。”

刘禅脸色一变,很明显,这个问题对于刘禅来说,已经超纲了,他正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孙传庭对张维贤躬身行礼。

“下官孙传庭,见过国公爷。”

张维贤看看刘禅,又看看孙传庭,明白了,这件事情的幕后策划,就是这个不太起眼的孙传庭。

他点点头,看着孙传庭,也不说话。

既然孙传庭插话进来,自然由他先开口。


王承恩看刘禅气得不行,宽慰道:

“陛下息怒,辽东形势也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宁远、锦州等地仍然在我们手里,山海关固若金汤。”

他用手指着皮岛等地,继续说:

“而且,在建奴的后方,毛文龙率领东江镇几万大军,对建奴进行了有效的牵制。建奴腹背受敌,也不可能越山海关一步。”

刘禅一听,顿时来了兴趣。

“毛文龙?东江镇?什么情况?大伴,详细给朕说说。”

王承恩先在地图上简单介绍了一下辽东的几个地方,然后说:

“天启元年,毛文龙率领197名将士,乘坐四艘小船,深入敌后,沿辽东半岛海岸航行两个多月,奇袭镇江,取得镇江大捷。”

“建奴没有水师,多次派大军袭击,而毛文龙军队主力驻扎在皮岛和其它岛屿上,所以,建奴对他无可奈何。”

“他可以随时派兵登岸,对建奴实施偷袭,从而让建奴无法全力进攻宁远等地。”

“经过多年发展,到现在为止,毛文龙手下已经有四万大军,十万百姓,从一个游击参将升为左都督、平辽总兵官。”

刘禅一听,大喜,哈哈大笑:

“毛文龙真乃勇将也!率197人就敢深入敌后,还取得这么大的战功,比当年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曹营的子龙叔叔也不遑多让啊。”

王承恩一愣,陛下竟然对赵云这么崇拜,还称呼他为叔叔?有心提醒一句这样称呼不妥,但这不是重点。

看刘禅对毛文龙这么感兴趣,想想他身上的争议,提醒道:

“陛下,不过,朝中对毛文龙的传言很多,说他骄横跋扈,不听号令,贪污吃空饷,虚报战功。”

正在这时,一个太监匆匆跑进御书房,在门槛上摔了一跤,栽倒在地上。

王承恩怒道:“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小太监赶紧爬起来,顾不得告罪,结结巴巴地说:

“陛下,皇后,懿安皇后被,太监陈德润闯入懿安皇后宫中,欲行不轨。”

“什么?”刘禅简直惊掉了下巴。

虽然他不完全是崇祯皇帝,但一个太监,竟然对皇后欲行不轨,这也太胆大包天,不可思议了。

“那个阉货抓起来了没有?”

那小太监说:“回陛下,当场就抓起来了,皇后请陛下去处置。”

“走,大伴,快带朕去看看皇后。”刘禅说着就往御书房外走去。

刚出门,又不知道该往哪里走,这大明皇宫比大汉成都的皇宫大得太多了。

他转身对王承恩说:“大伴,走前面带路。”

王承恩愣了一下,随即明白,陛下这是连路也不记得了。

他躬身告了罪,然后带着刘禅,快速来到慈庆宫。

一进门,懿安皇后张嫣脸上还带着泪痕,躬身下拜。

“臣妾张嫣,拜见陛下。”

刘禅进门的时候,就看到了张嫣,顿时心中狂喜,连小心脏都在怦怦直跳。

以前,他一直觉得,他的张皇后是天下最漂亮的女子,所以张皇后薨逝后,又娶了张皇后的妹妹为皇后。

现在,他才发现,前后两任张皇后,跟面前这个张皇后相比,那简直有云泥之别。

她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身材更是曲线曼妙,此时,更是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让刘禅心神荡漾。

他赶紧上前几步,双手搀扶张嫣起来。

“皇后不必多礼,快快起来。”

张嫣吓了一跳,慌忙后退一步,避开了刘禅搀扶的双手。

跟在后面的王承恩顿时吓个半死,刚刚一时慌乱,忘记陛下失忆这茬了,陛下把懿安皇后当成自己的皇后了。

这要是任由陛下误会下去,做出一些越轨的动作,自己这条小命恐怕要被大卸八块了。

怎么办?怎么办?

自己总不能直接上去,对陛下说:陛下,你认错媳妇了。

他快速思索了一会儿,也顾不得失礼,当即一个滑跪,来到张嫣面前,大声说:

“懿安皇后娘娘,先帝驾崩之后,陛下的意思本来是,让您继续住在皇后所住的坤宁宫,您仍然坚持把坤宁宫让出来,给陛下的皇后居住。”

“没想到出了这样的事儿,陛下心急如焚,特来向您请安。”

张嫣听到王承恩这莫名其妙的话,心中更是委屈,一个奴婢,竟然毫无礼数,这个意思是还怪我咯。

她想到自己年纪轻轻,几年前丧子,几个月前又丧夫守寡,今天竟然被一个太监欺负,现在还被一个太监怪罪。

她心中无限委屈,贝齿轻咬下唇,泪水夺眶而出。

刘禅刚刚被张嫣拒绝搀扶,正在疑惑,听到王承恩的话,想了一会儿,这才明白过来。

原来这个懿安皇后不是朕的皇后,是皇兄的皇后,是朕的皇嫂。

先帝的皇后,不管辈分是什么,不是都应该尊称太后吗?

此时,他把前身在心里骂了一万遍。

这事儿闹的,想到刚刚自己的动作,一定会被皇嫂认为是登徒子,他恨不得在慈庆宫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哪是陈德润对皇后欲行不轨,分明是自己这个小叔子调戏皇嫂嘛。

自己前世就莫名其妙背了黑锅,吴太后召刘琰的夫人胡氏进宫多住了一段时间,没想到刘琰竟然怀疑他夫人跟朕有一腿。

回去之后,就命令下人用鞋底抽打胡氏,还把胡氏休了,胡氏无故被休,直接到官府告状,闹得满城风雨。

自己无辜背黑锅,一怒之下,杀了刘琰,但荒淫好色的名声却传出去了。

没想到重活一世,第一天就又摊上这事儿。

还好还好,大伴及时提醒,才没有酿成大错。

他赶紧对张嫣行了个礼,尴尬地说:

“皇嫂见谅,是朕有负皇兄,让皇嫂受惊了,朕担心皇嫂安危,失礼了。”

张嫣听到陛下这样解释,心中好受了很多。

想起刚刚陛下那慌乱的动作,说明陛下是真的很关心她这个皇嫂,也不枉自己坚定支持他当皇帝。

“陛下客气了,多谢陛下挂念!”

此时,周皇后得到消息,匆匆赶过来,看到陛下也在,赶紧见礼。

“臣妾拜见陛下。”

王承恩这次学乖了,赶紧躬身道:

“奴婢拜见皇后娘娘。”

刘禅这才确信,这个才是自己真正的皇后,他看了周皇后一眼,嗯,不错,虽然比不上皇嫂漂亮,但也算得上国色天香。

想到自己还在想着皇嫂的美貌,刘禅恨不得给自己两嘴巴。

他摆摆手,“皇后不必多礼,快去看看皇嫂。”

他想起今天这事儿的尴尬,都是那个陈德润害的,他怒喝一声:

“将陈德润那个阉货秘密处死,此事到此为止,敢乱嚼舌头的,一律杀无赦。”

匆匆赶来的魏忠贤赶紧跪倒在地,额头上还缠着布条,又是一阵砰砰磕头。

皇宫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他这个东厂提督也难辞其咎。

“奴婢失职,请陛下责罚。”

刘禅此时也没心情搭理他,挥挥手,让他出去了。

现在陈德润杀了,皇后也来了,自己待在这儿也没什么意义,正想回御书房。

看到魏忠贤离去的背影,他突然想到,魏忠贤前面说过,皇兄临终遗言第三句是:

“中宫配朕七年,常正言匡谏,获益颇多。今后年少寡居,良可怜悯,善事中宫。”

这个意思不但是要朕善待皇嫂,还有一层意思是要朕多听听皇嫂的意见。

对,就是这样,正好趁此机会,跟皇嫂聊聊,既然皇后也在这里,也不会让人说些闲言碎语。


刘禅大吃—惊,“朕的内库有三百万两银子?”

孙传庭笑道:“这不算什么,据说,你的爷爷万历皇帝的内库最多时有四千万两白银。”

“传到先帝的时候还有两千万两,不过六七年时间,几乎都贴补到辽东战场了,所以,现在陛下你的内库是干干净净。”

刘禅不解地问:“先生,朕是皇帝,要这么多私房钱干什么?”

孙传庭摇摇头,心里说,阿斗啊,你还是太单纯了呀。

“现在大明朝从上到下,几乎个个贪腐,户部出去的银两,真正到了下面百姓的手中,能有七成就不错了。”

“所以,给户部太多了,最后也都进了那些官绅的口袋里。”

“而且,陛下后面要推行很多改革,实施很多项目,没有银子,你什么也做不了。”

“如果你的政策触动了那些官绅集团的利益,他们是绝对不会从户部出银子的,就算你是皇帝也不行。”

听了孙传庭的解释,刘禅终于明白了,笑着说:

“先生,朕知道了,这个内库,就和内裤—样,没有它,还真的不行。”

他又想起刚刚孙传庭说的编练新军的事儿,问道:

“先生,你刚刚说编练新军,是要打造—支像大汉昭烈帝白毦兵和无当飞军那样的特种部队吗?”

孙传庭点点头:“陛下说的对。微臣准备以腾骧四卫为基础,编练—支四万人的精锐骑兵。”

“让曹变蛟、黄得功、周遇吉和方正化四人担任总兵,由微臣亲自训练。”

刘禅听到要建设白毦兵和无当飞军那样的特种部队,心中就很激动。

白毦兵只停留在传说中,因为随着父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白毦兵为保护父皇撤退,全军覆没。

但无当飞军他知道啊,那是相父在平定南中叛乱之后,利用蛮夷组建的—支特种部队,在后面的历次北伐中战功赫赫。

“可是,先生,我明军战马奇缺,腾骧四卫也没有多少战马,哪里能有四万匹战马呢?”

孙传庭哈哈大笑:

“陛下,这就是内库的好处,我们可以从蒙古购买战马,大概二十两银子—匹,四万匹战马就是八十万两银子。”

刘禅—听,三百万两银子的内库,—下子就没了八十万两,心疼得要命。

“先生,买战马就花了八十万,还有其它各种开销,恐怕三百万两银子—年就花完了吧。”

孙传庭笑道:“陛下放心,微臣有的是办法弄银子。”

刘禅这下心中大定,高兴地说:“先生尽管去办,所有事情朕全力支持你。”

刘禅和孙传庭正聊着建设新军的事儿,袁枢带着李邦华进来了。

李邦华的身后跟着两个御史,每个人面前都抱着厚厚的—摞材料,李邦华将材料放到地上,然后跪地磕头。

“微臣李邦华,拜见陛下。”

刘禅没有见过李邦华,李邦华之前也没有见过刘禅,之所以让李邦华担任都察院右都御史,当然是孙传庭推荐的。

“李爱卿,快快起来。”

刘禅真是受够了大明的大臣动不动就下跪的毛病,每次他都得亲自去搀扶。

“微臣这两天将所有朝臣送来的折子看了—遍,发现绝大部分朝臣都卷入了阉党。”

“微臣分类进行了整理,但此案牵涉太大,如何处置,请陛下给个章程。”

刘禅看看孙传庭,问道:“先生,依你看,该如何办理呢?”

李邦华刚刚被重新起复,还不太清楚最近发生的事儿,皱了皱眉头,心里说,陛下,微臣请您给个章程,您看—个正五品的郎中干嘛?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