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顾舒窈谢谨黎的其他类型小说《顾舒窈谢谨黎真千金回归,我把自己作下泥潭了小说》,由网络作家“菜明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这还是顾书仪看见的第二个这么好看的人,第一个是她的妹妹顾舒窈,这样子和顾舒窈平日打哈欠时眼睛里充满水雾的时候一模一样。黄如珠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个女孩,莫名的感觉有点眼熟,一下子没想起来就没说话。顾书仪看见对方好看心里就泛酸水,在筒子楼里总有大娘大婶拿她和顾舒窈比,现在好了还多了一个年龄差不多和顾舒窈不相上下的。为什么没人拿她和顾舒窈比?连父母当临时工的吴雅雅都有名。想到筒子楼里的人对自己父母都是讨好的,顾书仪就觉得这个人家里条件肯定不好,这头发那么短还卷成一坨坨了,条件好的才不剪头发,像楼下的小花小草才会把头发剪短卖钱。看对方一副在找水龙头的样子就‘‘扑哧’’笑出了声,黄如珠没好气的瞪着她,顾书仪毫不客气的嘲笑道:“乡巴佬,你还以为这...
《顾舒窈谢谨黎真千金回归,我把自己作下泥潭了小说》精彩片段
这还是顾书仪看见的第二个这么好看的人,第一个是她的妹妹顾舒窈,这样子和顾舒窈平日打哈欠时眼睛里充满水雾的时候一模一样。
黄如珠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个女孩,莫名的感觉有点眼熟,一下子没想起来就没说话。
顾书仪看见对方好看心里就泛酸水,在筒子楼里总有大娘大婶拿她和顾舒窈比,现在好了还多了一个年龄差不多和顾舒窈不相上下的。
为什么没人拿她和顾舒窈比?连父母当临时工的吴雅雅都有名。
想到筒子楼里的人对自己父母都是讨好的,顾书仪就觉得这个人家里条件肯定不好,这头发那么短还卷成一坨坨了,条件好的才不剪头发,像楼下的小花小草才会把头发剪短卖钱。
看对方一副在找水龙头的样子就‘‘扑哧’’笑出了声,黄如珠没好气的瞪着她,顾书仪毫不客气的嘲笑道:“乡巴佬,你还以为这是外面的公厕呢’’。
大家的上班时间是一样的,为了怕大家一早上抢水龙头和厕所,就把水房和厕所分开了,所以这的厕所没有水龙头,但是是最新的抽水的,绳子一拉就有水冲厕所,所以这也是顾书仪看不惯黄如珠那么说话。
黄如珠确实没想起来这没有洗手的地方,主要是习惯了家里和学校都有。
“一个连水都没有的厕所,你得意个什么劲,又不是你家的”。
黄如珠也不是个性子软的,说完哼一声就走了,不管后面那女孩吃人的眼光。
顾书仪更讨厌黄如珠了,她觉得对方就是在那好面子强撑,她就没见过比这里更好的厕所,学校里的厕所连门都没有,同学家里的还是那种茅房,外面的公共厕所虽然不错但是要钱,她就不信那女孩能出钱去外面上。
顾书仪还是第一次在筒子楼里对人释放恶意,她平时对待大人小孩都是一副和善的样子,可能是看对方和顾舒窈一样,没有其他人在场就没忍住。
黄如珠气愤的想回去和顾舒窈吐苦水,同样气愤的顾书仪往回走才发现那女孩跟自己是同个方向。
看那女孩要进自己家的门,顾书仪刚想叫住她,就听见隔壁的婶子对她说: “如珠丫头,又来找窈窈丫头玩啊”。
顾书仪脚步一顿,顾舒窈的朋友,果然顾舒窈的朋友也和她一样讨厌,一副大小姐做派,要是在村里肯定得拉去批斗。
婶子还想跟黄如珠唠嗑几句,但人家已经进屋了,只能继续择菜,然后一转头看见了背着书包黑着脸的顾书仪,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丫头黑着脸,让本就没多白的皮肤更黑了。
想到了楼下王大姐的吐槽,说有两个丫头在厕所抢位置,有一个还背着大袋子,要不是知道没地种,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抢屎呢。
顾书仪换上乖巧的样子说:“婶子好,刘婶摘豆子呢”。
刘婶没反应过来就接话道:“对,择点豆角,炒豆角吃”。
“婶子,我帮你一起吧”。说着拿起豆角掰了起来。
刘婶这些日子已经从第一次不习惯顾书仪的帮忙,到现在习以为常的把位置让出来给顾书仪然后拿大蒜出来剥皮,她平日里可没少跟人说这丫头傻,净给人干活。
顾书仪边干活边问话 “婶子,刚刚进去的那个女孩是我妹妹的同学吗?跟我妹一块回来的吗?”
刘婶子心里奇怪,这黄如珠每次一来顾家就炖肉的,郑念慈也是对她这娘家外甥夸个不停,筒子楼里老老少少都知道这姑娘长的漂亮,家里更是了不得都是当官的。
经常吉普车接着来接着走的,楼里的小孩看见了吉普车都跑去看,然后通知顾家两小子亲戚来了。
这顾家刚回来的大闺女怎么连自己家的表亲都不认识的,不是说小时候在爷爷奶奶姥姥家住吗?
想到楼里的流言,不会这大丫头真是被扔了,大了才要回来的吧。
顾书仪看刘婶打量自己的眼神,带着同情好奇更多的是审视,心想难道那女孩也是自己的妹妹,顾家的闺女,可是顾家已经有一个漂亮的顾舒窈了,没听说还有其他闺女啊·。
刘婶也不知道顾书仪想问什么,但筒子楼里都知道,没什么不好说的,就开口说:“是啊,如珠那丫头和窈窈从小就是一个学校的,小时候就经常来这里玩,好的跟两姐妹似的”。
顾舒窈笑着点点头说:“这样啊,我看她进了我家门,就好奇问问”。
刘婶子心想不进你家门进谁家门,进来我家人家也不愿意啊。
“刚刚在厕所她还急着抢我厕所呢,早知道是我妹的同学,我作为姐姐就应该让她先上。”
顾书仪学着顾舒窈的样子说话,平时顾舒窈就是这么说话的,每次父母分东西她就说没关系,给姐姐弟弟吧,一副她让别人的感觉,然后父母还会夸她懂事给的更多。
顾书仪觉得顾舒窈装,她不知道的是,顾舒窈完全是想着自己不是亲生的不好意思要,然后郑念慈又觉得心疼。
刘婶跟刚知道这话似的一副恍然大悟的说:“原来刚刚王大姐说的抢厕所的是你们这两个小姑娘啊”。
顾书仪想真是好事不出门,自己帮王婶子干了那么多活,也没看她说自己几句好话。
顾书仪故作委屈的说:“我先进去的,没想到她突然要把我拉出去,可能是因为她比较急吧”。
刘婶直白赞同的点点头:“那应该是”。
顾书仪一噎继续说:“我要知道她是我妹的朋友,我肯定让她先上,我忍一下也没关系的,大不了拉裤子上,我真不知道她这么着急”。
刘婶想这丫头不愧是农村来的,这么大人了还说拉裤子上说话真埋汰。
现在的厕所都是好几户人家共用的,其实抢厕所对于她们来说挺常见的,有时候早上赶一块了,几户人家就在厕所上抢上了。
顾书仪知道她平时早上还会给别人让位置,讨别人的好感,她可不想因为那个女孩传出自己不好的名声。
“我明天跟人约好了,我就不来了吧”。
李芳芳有点纠结得继续说:“听说,你家来了个姐姐,不是,是你来了个姐姐,来了个你姐姐……。”
李芳芳想把话说好但怎么也说不好,被顾舒窈和黄如珠看着有点紧张,她也是前两天弟弟过去给她送东西的时候,得知的,也有点怕自己弟弟听错了。
她还专门去看了和自己一个学校的顾书仪,长的确实像顾军生郑念慈,名字也像。
顾舒窈知道她想问顾书仪就点头说:“是啊,我是有个姐姐,她叫顾书仪”。
“她……”
李芳芳卡壳了,问她人怎么样,哪有问别人自家姐妹人怎么样的,问她长的怎么样,自己又见过了,问为啥以前没听说过,人家不想说怎么办,李芳芳不知道该问些什么。
顾舒窈知道李芳芳是个性格很好的邻家女孩,单纯的关心不是像婶子那样看笑话。
就解释:“我姐姐挺好的,她以前身体不好在爷爷奶奶家住,她长的跟我老弟挺像的,她叫顾书仪和你一个学校呢,你也可以和她一块玩,不过她在初一……。
李芳芳听到这些跟婶子她们传的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李芳芳也没问为什么把她放在乡下。
心里有点失落,筒子楼的孩子就没有不羡慕顾家的,大人羡慕顾家的孩子懂事,小孩羡慕顾家的孩子条件好。
李芳芳也没少幻想过如果自己是顾家的孩子,就能和顾舒窈一样能吃好的还不用干活了,现在也知道了顾家的孩子也不是每个都放在家里养的,不过也是因为顾叔顾婶没空带吧,毕竟身体不好的。
当初双胞胎还小的时候,就是送托儿所的,筒子楼里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这样,也不存在要为了照顾孩子辞职的,所以顾书仪身体不好被送到乡下在他们看来也挺正常的。
想到顾书仪穿着的新衣服,李芳芳又觉得自己想太多了,自己一个穷人家还去可怜一个家里条件好的人。
李芳芳的家里条件也不错,父母都是工人,就是家里的孩子多,她所得到的关注好处就没那么多了。
顾舒窈看她也没什么要问的样子,难道不是来问顾书仪,是来打听林曜的,但林曜和她见面的次数很少啊,虽然在一栋筒子楼,一个学校的。
“芳芳,林曜应该还在路上吧,你再等等说不定就能看见他了”。
李芳芳听到这羞红了脸,自己还真的不是来看林曜的。
林曜就住顾舒窈的楼上,他长得好,父亲是厂里的车间主任,妈妈在供销社上班,是筒子楼让人羡慕的一家,不少有闺女人眼里的香饽饽,不少同龄女孩的爱恋情人。
顾舒窈和他小时候玩的好,现在长大了就见面打个招呼,偏偏自己妈和他妈妈还有点过节,就是郑念慈的塑料闺女张秀梅,这些日子可没少拿顾书仪来取笑郑念慈。
人就不能随便提人,一提就来。
就听一道温润的男声问:“在等我吗?”
三人转过头去看,黄如珠本来蹲在地上等的也站了起来,黄如珠也认识,小时候一块玩过,现在还在一个学校,不过林曜高一级。
“林曜哥”,李芳芳喊了声,低下头时不时的偷瞄。
黄如珠也跟着喊哥,筒子楼里的孩子都会哥哥姐姐的喊。
顾舒窈看着眼前的林曜,温文尔雅,戴着眼镜的眼睛很是清澈,一看就是个文化人,现在有文化的青年最吃香了,皮肤很白。
顾舒窈想到郑念慈和林婶对骂时,骂他像个小白脸。
“没有呢,林曜哥哥”
林曜看没自己什么事,就温和的打了招呼离开了。
李芳芳痴迷的看着对方离去的背影。
......
顾书仪本来就不爱上学,在这里一开始大家嫌她长的老皮肤黑,一看就是乡下来的,后面有不少小姑娘讨好她,说她爸爸是公安局局长,妈妈是妇女主任。
她一开始以为父母是双职工已经很厉害了,以前在村里一家有个工人就了不起了,结果自己父母还是领导。
不少女生拿糖果发夹头绳来讨好顾书仪,顾书仪说什么,那些女生都吹捧,顾书仪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就期待上学了。
可以打扮了,顾书仪就疯狂的打扮自己,郑念慈顾军生对她亏欠,给的零花钱她都花在了打扮上。
现在她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去上学,在学校还嫌厕所不好,要憋着回家上。
顾书仪放学回来,第一时间就去上厕所,刚好遇到了冲过来的黄如珠,两人挤一个坑位碰到了一起。
黄如珠语气带着急躁往里挤:“同志,我很急,让我先上吧”。
顾书仪这段时间可没少跟郑念慈去供销社抢东西,一把拎着女孩的后衣领,把眼前的女孩往外面扯,嘴里不服输的说:“我先来的“。
“同志,你让我先上吧,我马上要尿出来了’’。
“我拉屎,我更着急,你让开”。
两人争着的时候,隔壁厕所的大姐马上提了裤子出来,大声的说:“哎哟喂,你们抢屎回去种菜呢”。
趁黄如珠听傻了,顾书仪立马跑进去关门,黄如珠气的差点尿出来,然后进了刚刚那大妈的厕所。
大妈看没有热闹看就回去了。
舒服了的黄如珠才闻到厕所的臭味,刚刚那大妈忙着出去看热闹没冲水,忍不住yue了起来,眼睛里冒起了泪花,忍不住说:“臭死了”。
隔壁厕所的顾书仪以为对方在说自己,想着刚刚那楼下的大妈好像走了,就边提裤子边说:“你以为自己有多香,估计家里都没有厕所,以前都在野地里上的厕所吧”。
黄如珠也不是没上过公共厕所,学校里的厕所还不如这里的,她只是下意识说句事实罢了,没想到对方这么说话。
顾书仪出去发现对方盯着自己,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像两湖汪水,明明眼神是厌烦的盯着顾书仪,在顾书仪看来却是眼睛湿漉漉的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
郑念慈说把米饭留给他们时,就装了两碗玉米糊糊,她还以为是顾军生郑念慈吃的,自己还感动愧疚父母因为她只能吃粗粮,结果没想到是吃玉米面的是自己和郑念慈。
看着大家碗里都有米饭,顾书仪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西北农村的那个家,自己还是蒋红芳的时候,大家都吃新煮的粮食,只有自己和蒋母吃早上剩下的洋芋。
来到这个家大家每天吃的都是一样的,连只有一碗鸡蛋羹的时候都是一人一小勺,突然自己只有粗粮让顾书仪感到非常的不好受。
顾书仪频频的用眼神看郑念慈,大家都端起饭吃的时候,顾书仪才确定自己吃的就是玉米面。
看着对面黄如珠那白的冒尖的米饭,顾书仪都不敢抬头,她一定很得意吧。
旁边的顾小弟看着顾书仪碗里只有玉米糊糊,小嘴吃着虾丸含糊不清的说:“我都说煮大米了,你还不听,没有大米饭吃了吧“。
在顾小弟眼里,顾书仪就和以前的自己一样,煮饭时放少了粮食,郑念慈就给其他人装满,而他只有半小碗。
但顾书仪可不这么认为,委屈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强撑着不掉下来。
郑念慈瞥了顾小弟一眼,夹了块肉放他碗里。
“坐着好好吃”。
顾书仪抬头看了下顾舒窈和黄如珠,刚好两人坐在对面,眼神刚好相撞,顾书仪快速的低下头。
顾舒窈和黄如珠互相对视了一下,黄如珠觉得自己平时在家也有吃粗粮的时候,来这一块吃粗粮也可以的。
顾舒窈想还不如吃玉米糊糊的是自己呢,想跟顾书仪换吧,看对方那通红的脸色,如果自己这么做的话,都怕她马上情绪崩溃了。
顾书仪确实在努力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强忍住泪水不流下来,她觉得对面的俩人一定在嘲笑自己,心里说不定笑的有多过分。
顾军生郑念慈跟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高兴的招呼黄如珠多吃点。
顾军生看郑念慈碗里都是玉米糊糊就以为家里的大米没剩多少了,把自己碗里的米饭分了点给郑念慈,郑念慈开心的轻拍了两下,小声的说:“还算你有点良心”。
顾军生笑着说:“你去把上次买的北冰洋拿出来”。
顾军生亲自分北冰洋,然后转头对着顾书仪说:“这是你的珠珠表姐,她妈妈和你妈妈是亲姐妹,你们第一次见,你今天叫人了没有”。
顾书仪没反应过来有点愣神,刚把脸上的眼泪擦掉,怕被看见哭过泛红的眼睛鼻子,低着头不敢抬起来。
顾军生奇怪这个平时在外懂礼貌的闺女,怎么突然跟哑了一样。
郑念慈解释道:“珠珠比较小,应该是珠珠叫书仪表姐”。
黄如珠顺着郑念慈的话喊了声表姐。
顾军生笑了几声,“对对对,书仪比较大,是我记错了,不过你们年纪差不多,跟窈窈一样直接喊名字也可以。”
说好的是双胞胎但几人都没提过,连上户口都上大了一岁。
黄如珠觉得怪怪的,怎么小姨小姨夫叫窈窈就叫窈窈,叫大闺女就叫书仪的,不过也是要是受宠以前就不会待在乡下了,还好窈窈没扔到乡下去。
顾军生郑念慈看往日擅长跟人打好关系的大闺女,突然跟个闷葫芦一样,不由的失望。
小颜控顾小弟眼里,老妈老姐和自己一样好看是一家人,老弟是自己双胞胎弟弟,从小一块玩是一家人,老爸是公安长的又高大威风是一家人。
顾老弟的想法却是有个姐姐和小弟一样,现在有个大姐和自己长一样,真好。
怕两儿子不小心说出去,夫妻俩也没提顾舒窈不是亲生的,顾书仪是被偷走的事情。
现在知道的就只有夫妻俩,顾书窈,顾姥姥和顾奶奶。
要说顾奶奶可是一开始就知道的,当初郑念慈生孩子大出血,她跑去西北伺候月子,结果抱着孩子去和别人聊天孩子被偷了,一开始也打算回去告诉儿媳妇,但是在回去的路上又捡到了同样包裹的顾舒窈。
顾奶奶只当是哪个缺心眼的搞这玩笑,就骂咧咧喜滋滋抱着回去了。
那时郑念慈还沉浸在以后不好生育的痛苦中,姐姐嫁的比她好,一结婚就连着生了两儿子一龙凤胎,自己就生了个闺女还可能以后没得生了,她也不待见孩子。
不过注意到孩子的衣服不是自己准备的,还是奇怪的问婆婆哪来的新衣服,孩子咋还变好看了。
顾奶奶连着照顾了几天孩子,哪不知道孩子长啥样,慌里慌张的再去找没找着,也不敢告诉媳妇儿子,想着反正是个闺女都一样就谁也没说。
只说是自己照顾的好长开了,当妈的长的好,孩子长着长着就随妈了,衣服也是自个提前准备的。
郑念慈想着婆婆是个口冷心热的,虽然口上嫌弃是个女娃,但这么用心的照顾孩子,就算是个女娃,准备的新衣服还是给,感动的不行。
顾奶奶感谢顾舒窈救她老命,这些年对她也不错。
万万没想到是同个病房生儿子的那家偷走的,谁能想到生儿子了还偷别家闺女。
更没想到多年后顾军生出差,回西北学习拐卖人口案子硬是找着了,那么大的西北那么巧找着了自己闺女,只能说缘分就是这么奇妙。
顾书仪所在的那个村,有闺女换别人家闺女当媳妇的,也有说不上媳妇去买一个的,蒋母一开始打的就是这个算盘。
顾书仪长的好卖隔壁村五十块,再拿钱买个三十块的媳妇回家,这样能差不多买两个媳妇,没想到刚好被抓了,还发现了顾书仪也是偷来的。
一开始还死不承认,顾书仪也帮着打掩护,谁知道看到了那么像得顾军生。
筒子楼下班的人吃饭时一听,顾家从乡下来了个大闺女,都好奇的跑来看,从没听说还有个大闺女,他们想来看看长的和顾舒窈像不像。
郑念慈和邻居聊着天,顾书仪按郑念慈说的没敢张口说话,双胞胎也被小伙伴打听着,顾书窈也走不了被拉着做对比。
顾军生本来还摆出温和的样子招待,还给大家分发昨天带回来的果脯,看人群半天也不走,脸都僵硬了。
俗话说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大家拿着顾家给的两片果脯也不敢问太过分的,只说两闺女好啊,两闺女两儿子两个好字。
但也有不对付的。
“也没听说过,郑念慈还有个大闺女啊”。
张秀梅在一旁说道,她和郑念慈以前住一个大杂院,关系好,刚嫁人那几年顾军生当兵还没资格随军,郑念慈好几年都没怀上,她还同情她。
没想到一下子说丈夫当了军官,她跟着随军去了,回来转业了公安和妇联,一下子升官分房生儿子了,比她好的不要太多。
本来一个大杂院都说她嫁的好,结果郑家两姐妹嫁的更好,郑延慈长的跟天仙似的,嫁四合院比不上就算了,和她一块的郑念慈还当上官了。
张秀梅就是看不得姐妹吃苦,更看不得姐妹骑二八大杠。
坏了,郑念慈暗怪不好。
吴家媳妇也说:“是啊,也没听说大花村老顾家有这号人啊”。
吴家是老顾家隔壁小花村的,还有点渊缘。
顾爷爷原本姓吴,和这老吴家的老爷子是亲兄弟,差了十多岁,不想养弟弟,就把顾老爷子卖给了顾奶奶做童养夫。
没想到顾奶奶生了好几个孩子,二儿子当了军官,转业回来又当了公安局副局长的,还给家里的兄弟姐妹安排工作。
这不一下子发达了,当初顾军生只有一个闺女的时候,吴老爷子还推了个孙子出来说给顾军生当儿子,说不用改姓就跟顾老爷子姓吴,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这不是笑话吗?顾老爷子自己都随顾老婆子姓了,他要是在乎姓氏自己那么多儿子,随便哪个随自己都行,还用的着把自己卖出去哥哥的孙子当继承人。
顾大嫂可谓是反应最大,她可指望自己儿子继承顾军生的好处呢。
吴家就这个儿子娶了城里老婆当上了工人,就那么巧在楼下。
顾老头长的好,吴家也长的好,吴家最好看的就是吴雅雅了,比顾舒窈小一岁。
顾舒窈是脸虽小但是是鹅蛋脸看起来还是有点圆的,吴雅雅脸小又尖,长辈就觉得长了张狐媚子脸,感觉不安分,主要也总有小伙子往她身边凑。
刚好她还有个姐姐叫吴翠翠,长的也好,十六七岁就嫁给了三十岁的药厂工会主任,给人当了后妈,让吴雅雅的哥哥进去当了临时工。
这些年吴家来求和,顾家也是不认的,所以两家关系也不好。
两边都有熟人,郑念慈的脑瓜子在疯狂的转动,在想要咋说。
“郑婶婶,你快救救我妈妈,我爸爸又打我妈妈”。
两个小女孩人还没到,声音就传了进来。
郑念慈是妇联的就负责管这些,平时也没少管这家,平时觉得这家是麻烦,还是第一次感觉来救场了,听到这立马说。
“来了来了,大家都散了吧,我还得去小花家处理事情呢”。
“哎呦!这咋那么多血,咋打成这样了”
“这古家也太过分了吧”
众人闹哄哄的去看小花家的热闹了,这小花家经常闹起来大家都习惯了,但有热闹还是得去看看,顺便劝劝。
顾书仪说着还得意的看向顾舒窈,然后看顾舒窈看过来又心虚的低下头。
顾老太:“哎,窈窈她哪里干过活”。
听到顾老太说出自己想听的话,顾书仪笑的更开心了:“虽然妹妹不喜欢干活,但是她很多方面确实比我好’’。
顾老太吃着郑念慈的腌菜嘴里含糊的说:“那丫头就长的比你好,你多和她处好关系”。
虽然顾老太说的是事实,但是顾书仪听的不是那么得劲。凭什么要自己去和她处好关系,明明她才是被弄丢的那个,应该是他们要对自己好才对。
顾老太看着上锁的柜子叹气,好东西都被锁起来了,关心的问:“今天中午吃什么呀?”
顾老太专门挑了星期天来,就想着儿子儿媳休息,能来拿钱,顺便吃顿好的,结果两个都不在。
为了顺利拿钱,顾老太就让两个孙子去喊郑念慈回来了,怕郑念慈中午也不回来了,他们还赶着回去呢。
顾老太也没想着顾书仪回答自己,以为中午又吃粗粮,想让顾书仪煮点自己带来的鸡蛋就继续说:“每次来你爸妈都给老婆子做好菜的,老婆子我就指望着这点油水”。
顾书仪想着上次黄如珠来都吃大米虾丸,而且今天也是吃细粮的日子就取出钥匙打开柜子拿细粮。
顾老太看见柜子里的好东西,忍不住挨个看了看,趁顾书仪去洗米,就往左右两个裤兜里塞了四个咸鸭蛋,拿了块较肥的腊肉和小半袋富强粉。
顾小叔看自己老娘鬼鬼祟祟的苟着背出来,看到手里的东西立马机灵的打开了带来的布袋子,放背篓里藏好后,顾老太来不急夸自己儿子又回去想再拿点什么,结果顾书仪已经锁好了柜子。
“怎么锁上了?这是怕我们拿啊”。
顾书仪听顾老太不满的语气,笑着回答:“没有,奶,这是怕邻居看见,不锁上舒窈他们会偷偷倒油炸馒头片吃”。
“窈窈炸馒头片?” 顾老太惊讶那丫头还会炸东西。
“妈是这么说的”
其实郑念慈说的是顾小弟。
顾书仪没回来的时候,三姐弟经常偷偷炸馒头片红薯片土豆块花生粒的。
闺女和小儿子都乖巧,郑念慈只当是调皮捣蛋的顾小弟干的,但是只要炸完东西的油没倒掉,郑念慈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还让顾小弟把炸完东西的油锅留着炒菜。
顾书仪来了,顾舒窈知道自己不是亲生的也就不敢那么造次了,双胞胎也拿不到油又怕顾书仪告状就没炸过了。
顾老太故作信了,看锅里的大米又满意的点头。
郑念慈带着俩儿子回来时,就看见顾老太在走道里和大伙聊天,吹嘘自己给儿子儿媳家拿了什么粮食,自己对儿子儿媳有多好。
刚好是中午做饭的点,大家都在楼道里做饭,大媳妇小媳妇就羡慕的夸赞顾老太真是个好婆婆,有这么个婆婆郑主任福气真好。
顾老太笑着说哪里哪里,转头夸起了自己儿子儿媳对自己有多孝顺,每次回去都会买什么好东西,单位里发了什么都不忘带回去给他们两口子尝尝。
又引得不少大妈大婶夸顾老太好福气,顾家夫妻俩孝顺。
这还不是自己那层楼的楼道,是楼下的楼道。
顾老太看着吴家媳妇黑着脸在煮饭,从里到外都笑的开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