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上战推文 > 其他类型 > 残月故笺全文

残月故笺全文

爱吃鲜笋炒鸡的李显宗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主角:初瑶柳絮   更新:2025-01-06 15:0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初瑶柳絮的其他类型小说《残月故笺全文》,由网络作家“爱吃鲜笋炒鸡的李显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

《残月故笺全文》精彩片段


臣与御林军将领赶到,高声道:“陛下遗诏在此,传位于四皇子宴临,众臣当护国护民,止戈息战!”

话音落地,所有人皆是一惊。

宴鸿面色剧变,高叫:“不可能!

先帝明明……”可话未说完,一道寒光已劈来,将他逼得节节后退。

牧琰也慌了神——若诏书真指宴临即位,他多年来的戎马功劳便失去正当性。

多方势力瞬间分化,一部分御林军倒戈,开始协助宴临平息战火;牧琰与宴鸿的人马则被压制在宣华殿外。

鲜血一路蔓延到宫门口。

嘶喊与哭嚎在夜幕中久久不散。

初瑶只感到身体冰凉,仿佛快要失去意识。

她睁开眼,看见宴临也伤痕累累,但仍努力撑住她的身躯,低声说:“别怕,一切……都要结束了。”

她靠在他怀中,想说话,却咳出血来。

眼前这少年,曾许诺带她远离宫墙,现如今他就要登上权力巅峰,可她却感觉自己生命的光在渐渐熄灭。

空中依稀能见到残月,冷冷地挂在那里,无声地注视着这场以鲜血换来的胜利。

天色微曦,漫长的夜总算过去。

宫廷大乱平息后,宴临在百官拥立下接管了王都,军队也重新收编,宣华殿外尸横遍野,血痕斑斑,宛如人间炼狱刚刚撤去。

牧琰和宴鸿一个重伤被擒,一个逃亡无踪,朝中势力瞬间瓦解。

百姓在风声鹤唳中迎来了新的帝王——四皇子宴临。

然而,新帝登基的第一天,就在为死伤者超度忙碌:死去的宫人、将士数不胜数,藏书阁里那温柔的柳絮也再无法醒来。

而最令他心痛难抑的,是怀中奄奄一息的初瑶。

她已昏迷不醒,御医束手无策。

御医诊断,她是被利刃刺穿胸侧,伤及要害,就算侥幸活下,也恐怕时日无多。

得此消息,宴临当场失态,用力砸了桌案,吼道:“我宁可不要这江山,也要她活过来!”

但现实无情,她在床榻上躺了三天三夜,始终高烧不退,神志不清。

第三夜,她短暂地睁开眼,看着坐在床前的宴临。

灯火下,他倦容尽显,一双眼含血丝。

她微弱地说:“殿下……你曾……说要带我远走……”他攥紧她的手,声音里藏着巨大痛楚:“是……是我言而无信。”

她轻轻摇头,似想笑,却笑不出来。

鲜血又从唇边溢出
夏末的夜,京城四处仍笼罩着一股暑气未消的闷热,依稀能听见池塘里蛙鸣阵阵。

月光如水银般泻落,在高耸的宫墙上形成一道冷冷的银白。

宫门外的石阶被夜露浸润,泛着轻微的光芒。

这里是王都的中心,达官显贵、刀光剑影,一切都在悄然酝酿。

素衣女子初瑶低头拾阶而上,直到那扇朱漆沉重的宫门前停住脚步。

此刻,禁军的火把在远处来回巡逻,城墙上不时传来凄厉的鸦啼。

她本以为自己再也不会踏足这座深宫,可命运又让她回到这里——那个她曾用力逃离,却也无法真正割舍的地方。

她仰头望着宫灯微弱的光,目中闪过一抹悲凉与坚毅。

十年前,她是掩在阴影中的平民少女,如浮萍般被卷入深宫之争;而他,是当朝四皇子宴临,亦是她曾经心底唯一的温暖与牵绊。

谁能想到,这场看似纯粹的相遇,终究让她走上了一条血与泪交织的道路——爱与恨、权与谋、挣扎与反抗,全都刻进她的生命中。

而今,宫门再度向她敞开,她看似平静的神色下,早已是千般思绪翻滚:有恨、有痛、更有那无法挽回的深情。

十年前,王都还算太平,宫门没那么森严。

那时的初瑶不过十二三岁,父母早逝,幸而得邻居街坊老人收留,教她读书识字。

她天资不错,笔迹娟秀,得以进入宫中藏书阁做些抄书的苦差。

虽说是苦活,但她对那些古籍经卷无比珍惜——每一页字里行间仿佛都在向她诉说着往昔岁月的沧桑。

某日黄昏,她匆匆抱着书册出阁,未及看路,冷不防踩到一角锦缎衣摆。

那衣摆上用金线暗织着麒麟纹,显然非普通人可有。

她惊觉失态,膝行俯身欲道歉,却见那衣袍主人竟是个与她年岁相仿的少年。

少年眼中有几分沉郁,却隐约透着清朗与锋锐,正是宴临。

她局促地解释:“对、对不起……我不是有意冒犯。”

对方却并无怒色,低头看了她一眼,只轻声道:“起来吧。

宫里戒备重,你这样心不在焉,难免惹祸。”

她慌慌张张站起,将抱着的经史小心整理好。

少年的视线在那一摞兵书与史册上稍作停留,随即收回。

他忽然说了句让她意外的话:“你喜欢这里的书吗?

还是你只是不想被卷进宫里
深的复杂——他虽柔声相对,实则背后已暗潮涌动,一旦战火点燃,无可回头。

她想劝他,不要为那至高无上的权势拼到你死我活,可那话卡在喉中,终究说不出来。

宫里风雨欲来,她只能默默站在他身后,为他誊写兵书,为他藏匿密函,为他做好一切细琐准备。

一个深夜,宫中钟声轰然敲响,宣告皇帝在永宁殿病逝。

这个消息如同在死水上投下一颗巨石,顷刻间波澜涌动。

那一晚,三皇子宴鸿率内廷禁军封锁皇城;大皇子牧琰则遥控边关军队,准备长驱直入;而宴临,终于在暗影中展露獠牙。

宫人四散奔逃,太监尖声吆喝:“所有人不准随意走动!”

可前殿外已可见火把环绕,刀光闪烁。

王都百姓隐约感到不安,家家户户闭户不开,等待着一场生死交锋的到来。

藏书阁门外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与哭喊声。

柳絮冲进来,衣衫凌乱,神情惶恐:“顾炎那帮人开始抓人了,说要搜出四皇子所有同党。

他们带刀,逢人就杀……”初瑶脸色陡变。

她第一反应是把所有与宴临有关的残卷、信笺毁掉。

可还未来得及行动,就听见外头传来喧嚣:一队侍卫闯入,见人就问:“四皇子藏在哪里?

谁知道他的动向?”

柳絮挺身而出,谎称自己没有见过任何皇子,却被对方一把揪住头发,厉声喝问:“你撒谎?

那你们这儿藏着什么东西?”

然后拔出刀来逼问。

柳絮吓得声音颤抖:“我……我真的不知道……”初瑶看着利刃即将落下,想冲上前阻拦,却被另一名侍卫死死擒住。

那一瞬,柳絮似乎意识到这场厄运在所难免,艰难挤出一句:“初瑶……快跑……”话音未落,对方的刀光已冷冷挥下。

血溅了一地。

<柳絮软倒在地,再无声息。

初瑶被侍卫摁住,只觉天旋地转,泪眼朦胧地看着那倒下的姐妹——那个曾与自己同甘共苦、一起喝粥聊天的少女,竟就这样死在混乱刀光里。

侍卫冷笑:“还想替她报仇?

你们不过是低贱宫女,死了也没人管。

别敬酒不吃吃罚酒。”

说完,把初瑶丢在地上,继续翻箱倒柜,搜寻任何与四皇子有关的证据。

初瑶泪如泉涌,但强行咬住唇,不让自己失声大哭。

她暗暗
,她勉强咽下最后口气,断断续续吐出:“柳絮……她,走了……”宴临原本就心如刀绞,此刻听到这消息,彻底无言。

她目光恍惚,似又看见当年藏书阁灯下,他与她一同抄录故卷的场景——那个想要逃离宫墙的少年,那束曾温暖过她心底的微光。

终于,她呼吸急促,眼神涣散,声音轻得宛如梦呓:“若有来生……可否……真的……离开这里……”话音戛然而止,手臂垂落榻边,烛影中再无声息。

宴临握着她的手,紧紧不肯放,泪水忽然止不住落下。

他想嘶喊,却仿佛连呼吸都被抽干。

初瑶死后,宴临在她墓前置办了一座简朴的衣冠冢,并亲手将她生前常用的那支笔和几卷她抄写的经书一并下葬。

百官无不震惊:新帝当政,竟为一介宫女建墓,这违背了许多宫廷礼制。

然而,他毫不妥协。

自此以后,人们只道新帝性情冷峻,好大刀阔斧整顿朝纲,清查贪腐。

边关也在短时间内恢复安稳,百姓称颂他明君之治。

可无人知晓,他每天夜里会坐在案前,展开那早已泛黄的兵书与旧笺,想起那个陪他熬过深夜的女子。

有传言说,新帝喜欢独自一人去藏书阁的旧址徘徊,甚至重新修缮了那块牌匾。

在某个月朗星稀的夜晚,他会伫立在枯荷池边,抬头看着宫墙上的残月,神情悲戚。

那月色如同一把弯刀,切开他所有伤口与回忆,让他一再体味生离死别的苦痛。

岁月流转,王都渐渐恢复繁华,但深宫里却总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新帝曾有一封故笺,上面只有简短的一行字——“若得一日,看花煮茶,共逃宫墙。”

据说,这是她当年抄书时无意写下的心愿,后来被他默默珍藏。

然而,宫墙之内注定难逃宿命;权力之巅注定伴随孤独。

曾经以为可以拥有的缘分,却被血和刀彻底粉碎。

那封故笺成了他余生里最无法放下的执念:残月依旧挂在天边,可人早已天人两隔。

也有人说,若在夜深时分从宫外远望宣华殿,偶尔能见到一盏孤灯燃亮到天明。

那灯光摇曳,仿佛在与某个无声的灵魂对话。

因为,他虽坐拥天下,却永远失去了曾在灯下为他写字的那人。

历史的长河翻过,又是一朝盛世。

但对他而言,一生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