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上战推文 > 其他类型 > 穿成农家小娘子,儿子是科举大佬宋老三二丫

穿成农家小娘子,儿子是科举大佬宋老三二丫

不如退而结网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卫大哥,是你啊。”接着尔雅又冲卫木匠笑了笑:“卫叔叔好。”卫木匠既然托张媒婆替儿子向宋家提亲。自然是听儿子说过,他和宋家姑娘认识的。如今亲眼看到宋家姑娘,他还是十分惊讶,原来宋家姑娘这么漂亮。跟戏文中的那些官家小姐也不差什么了。怪不得一直不愿成婚的儿子,会主动提出要娶宋家姑娘。卫木匠也冲尔雅笑了笑:“你在屋里织布呢?”尔雅点了点头回答:“对。”卫岳看到尔雅出来,耳朵不由自主的红了。他不知道宋姑娘知不知道自己向她提亲了,心中十分紧张的听着他和自己爹说话。听到尔雅的声音,林氏从堂屋出来,连忙叫了一声:“二丫,过来。”尔雅听到林氏喊自己,当即走到林氏身边,她之所以出来就是找林氏和宋老三的。跟着林氏回到堂屋后,尔雅询问林氏:“娘,咱家这次...

主角:宋老三二丫   更新:2025-01-09 16:0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宋老三二丫的其他类型小说《穿成农家小娘子,儿子是科举大佬宋老三二丫》,由网络作家“不如退而结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卫大哥,是你啊。”接着尔雅又冲卫木匠笑了笑:“卫叔叔好。”卫木匠既然托张媒婆替儿子向宋家提亲。自然是听儿子说过,他和宋家姑娘认识的。如今亲眼看到宋家姑娘,他还是十分惊讶,原来宋家姑娘这么漂亮。跟戏文中的那些官家小姐也不差什么了。怪不得一直不愿成婚的儿子,会主动提出要娶宋家姑娘。卫木匠也冲尔雅笑了笑:“你在屋里织布呢?”尔雅点了点头回答:“对。”卫岳看到尔雅出来,耳朵不由自主的红了。他不知道宋姑娘知不知道自己向她提亲了,心中十分紧张的听着他和自己爹说话。听到尔雅的声音,林氏从堂屋出来,连忙叫了一声:“二丫,过来。”尔雅听到林氏喊自己,当即走到林氏身边,她之所以出来就是找林氏和宋老三的。跟着林氏回到堂屋后,尔雅询问林氏:“娘,咱家这次...

《穿成农家小娘子,儿子是科举大佬宋老三二丫》精彩片段


“卫大哥,是你啊。”

接着尔雅又冲卫木匠笑了笑:

“卫叔叔好。”

卫木匠既然托张媒婆替儿子向宋家提亲。

自然是听儿子说过,他和宋家姑娘认识的。

如今亲眼看到宋家姑娘,他还是十分惊讶,原来宋家姑娘这么漂亮。

跟戏文中的那些官家小姐也不差什么了。

怪不得一直不愿成婚的儿子,会主动提出要娶宋家姑娘。

卫木匠也冲尔雅笑了笑:

“你在屋里织布呢?”

尔雅点了点头回答:

“对。”

卫岳看到尔雅出来,耳朵不由自主的红了。

他不知道宋姑娘知不知道自己向她提亲了,心中十分紧张的听着他和自己爹说话。

听到尔雅的声音,林氏从堂屋出来,连忙叫了一声:

“二丫,过来。”

尔雅听到林氏喊自己,当即走到林氏身边,她之所以出来就是找林氏和宋老三的。

跟着林氏回到堂屋后,尔雅询问林氏:

“娘,咱家这次打柜子,能不打那种老式柜子吗?”

林氏把尔雅喊过来是不想让她和卫家父子说话。

毕竟她现在还未出嫁,不宜和外男过多接触。

听到尔雅的问话后,林氏也被转移了注意力,下意识询问尔雅:

“那你想打什么的柜子?”

此次做柜子本就是给女儿的陪嫁,林氏自然愿意按照尔雅的想法来。

古代的柜子就是一个有四条腿,四四方方的大柜子。

虽然能存放衣物,但要叠好了放进去。

无论是取还是放都很麻烦,尔雅自然不喜欢。

她想把现代的那种能悬挂衣物的立式衣柜复刻过来。

于是向林氏描述了她的想法,林氏一向疼尔雅。

但打柜子又是木材又是人工的也不便宜,林氏有些不敢让尔雅乱来:

“你说的这种柜子也没人做过啊,能不能行啊?”

尔雅见林氏犹豫,想着专业的事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于是立刻回到自己的房间,把立式衣柜画了出来。

然后拉着林氏和宋老三一起,向院中卫家父子再次阐述了她的想法。

并询问两人,她的想法是否可行,他们能不能做出来?

卫家父子做衣柜那么多年了,还从未见过尔雅画的这种柜子,一时也有些懵圈。

尔雅见状只能开始向卫家父子分析两种衣柜的利弊:

“卫叔叔,卫大哥,你们现在打的那种柜子,用起来太麻烦了,而且很容易把衣物弄出褶皱。

很多大户人家换季把衣物从柜子里拿出来时,还要先熨烫一番,特别不方便。

如果你们打我说的这种柜子,衣物拿取都会很方便,而且衣服也不容易褶皱。”

说着尔雅把她这些年,在山上捡的一些形状十分像衣物撑的树枝也拿给卫家父子看。

这些像衣物撑的树枝,尔雅平时都拿来晒衣服的。

“如果洗干净晾晒好的衣服不用折叠可以直接挂到柜子里,那不是很方便吗?

而且我说的这种衣柜,不如你们现在打的衣柜宽大占地方,贴墙放很省空间。

你们如果把这种柜子研究出来,在上面再雕刻一些精美的花纹。

以后说不定会很受大户人家的欢迎。”

听到尔雅的描述后,卫岳第一时间就理解了尔雅说的立式衣柜比他们做的老式衣柜的优势。

因此在卫木匠还因为没做过这种衣柜犹疑之际,他直接道:

“好,你说的这种柜子我一定给你做出来。”


我也没想到这次会在咱们村里看到他。”

尔雅笑笑,石头懂得人情往来就好。

下午趁着天色不晚,石头赶路回县城了。

林氏的风寒很快彻底好了,这场风寒本就不严重。

好了以后,打猪草这活就不用尔雅做了。

尔雅心中也对打猪草有了点阴影,现在稍微茂密一点的草丛她都不敢去。

日子一天接着一天过,对于这种平静悠闲的日子尔雅是十分喜欢的。

她每天绣花练字画画做家务,闲着无聊就去后山的小溪里抓小鱼小虾。

如果再能养一只猫就完美了,可惜狸奴在古代不好找,寻常百姓家也不会养它。

相比尔雅的悠闲,林氏却为尔雅的婚事每天着急上火。

其实以尔雅的条件,并不是没有人上门求娶。

毕竟她生的漂亮,又有手艺,还有对比其她农村女子来说,比较丰厚的嫁妆。

这些条件还是引来了不少求娶的男子。

但林氏有些挑,她挑的并不是家世这些外在的,而是人品家庭。

林氏活了大半辈子,深知女子想要过的好。

第一要看夫君人品,第二要看的就是有没有多事的婆婆。

这些年,林氏没少看到因为婆婆磋磨日子过得苦不堪言的媳妇。

所以林氏挑女婿,除了人品就是他家中父母。

那些为人强势爱计较,性子不好,一看就不好相处的婆婆,林氏都坚决拒绝了。

在这个时代,想找好婆婆可比找好夫君还难多了。

林氏找来找去都没找到合适的,可一转眼,又是一年过去,尔雅都十八了。

眼看女儿就要交单身税了,村里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宋家的二丫头估计是嫁不出去,要等着官府配人了。

这下不止林氏急,宋老三也坐不稳了。

宋老三倒不是介意给二丫交税,他是生气村里的人嚼舌根胡说。

他们家尔雅又乖巧又懂事,怎么可能嫁不出去。

随着尔雅的年龄越来越大,上门提亲的人选质量也越来越差。

林氏见状,几乎饭吃不香,觉也睡不好了。

眼睁睁看着父母为自己的事越来越为难,尔雅心态也逐渐变了。

之前她总是不想嫁人,她好不容易才遇到一对疼爱她的父母。

即使一辈子不嫁人,让她跟着林氏和宋老三过,她也愿意。

可这个想法显然不能实现,尔雅开始面对现实。

她从来都是个不活在幻想中的人,也从来没想过轰轰烈烈的生活。

即使遇到了穿越重生这样的奇事,尔雅也从来没把自己当成女主角过。

更没想过要嫁一个帅气多金,位高权重的夫君。

上辈子原生家庭的经历让她非常有自知之明。

所以现在即使妥协主动想要嫁人,不让爹娘继续为她的婚事为难。

尔雅想得也是找一个人品好些,踏实肯干的丈夫即可。

想通这个后,尔雅主动找林氏沟通,说出了她对婚姻的想法,以及未来夫君的要求。

林氏听完尔雅的想法,难受的几乎想要落泪。

她的二丫多好的孩子啊,怎么就找不到好的夫婿呢。

就在林氏愁的饭都吃不下时,张媒婆再次上门。

这些年为了给尔雅找个好婆家,林氏对十里八村的媒婆都极为大方客气。

就是为了能让她们挑点好的人选。

但林氏看来看去,媒婆中最靠谱的还是张媒婆。


林氏是个说风就是雨的性子,想到卫岳是个合适人选。

立刻从自家菜地拔了点菜,往五叔家里送。

农村的人家白天一向不关门,林氏带了一筐菜。

刚走到五叔家,就看到院中有个年轻的汉子在做木匠活。

她站在门外喊了一声:

“五叔五婶在家吗?”

听到声音,宋五叔的大儿子宋大虎出来查看动静。

看到林氏的身影后,招呼了一句:

“三嫂子,你怎么来了?”

林氏笑着进门:

“我今年种的青菜长势不错,想着五婶前两天说你家今年没种什么菜,所以给你们送一筐。”

同村人之间送点不值钱的菜再正常不过。

因此宋大虎接过林氏端来的青菜,喜道:

“那感情好,我娘正愁今天吃什么菜呢。

三嫂子进来喝杯茶,我娘出去串门不在家。”

说完又冲屋里喊了他媳妇一声:

“大云,三嫂子来了。”

林氏毕竟是女子,宋大虎喊自己妻子出来接待。

宋大虎的妻子大云闻言端着盆水也从屋里走出,她未语先笑:

“三嫂快进堂屋坐,我正擦灶台呢。”

林氏此次来本就醉翁之意不在酒,因此站在院中跟大云寒暄:

“我就不坐了,你们这是打柜子呢?”

大云放下手中的水盆,对林氏道:

“可不是嘛,二妞马上要出门了,给她打对桐木柜子。”

林氏赞道:

“到底是你们俩疼闺女,还愿意给女儿备嫁妆。”

古代女子地位低,乡下女子更甚,多的是人家嫁女儿只收聘礼,不备嫁妆。

愿意让女儿带两身体面衣裳去婆家的就算不错了,更有甚者会让女儿空手嫁人。

只有家境殷实些的,才会给女儿备些体面点的嫁妆。

宋大虎夫妻愿意给出嫁的女儿打两个桐木柜子当嫁妆已经十分不错了。

不过这话别人来说倒是理所当然,林氏来说就纯属好听话了。

宋家村谁人不知,就属林氏和宋老三最疼闺女。

大云笑着对林氏说:

“三嫂子,你说这话,我和大虎再疼闺女也比不得你和三哥。

谁不知道二丫光嫁妆银就有十两,平时也从来不让二丫下地干活。”

大云此话一出,林氏生怕在一旁干活的卫岳误会二丫懒,连忙道:

“我家二丫天天要做绣活,她绣的手帕拿到县城布庄,一块能挣五文钱呢,哪有时间下地干活。”

说完不等大云再说什么,连忙又转移话题道:

“你们给二妞打柜子需要多少多少木材,我先看看以后也好给二丫准备。”

林氏边说边走到正在一旁处理木材的卫岳旁边。

卫岳不认识林氏,看她走过来礼貌的叫了声:

“婶子。”

宋家村的木匠活大多都是找卫木匠父子俩,所以以前林氏也遇到过卫岳。

但从前没仔细瞧过,只知道卫木匠的儿子生的十分高大。

今日她有意细看才发现,卫岳不仅个高,长的也俊。

只冲这外貌林氏也十分满意,她笑着对卫岳道:

“我就看看,你干你的活,不用管我。”

卫岳闻言笑了笑,没有再接话,他本就不是话多的人。

林氏细看了一会卫岳的手艺,发现他做事干净利落,一个人干活不急不躁。

忍不住又问道:

“你自己打两个柜子,啥时候才能干完啊?”

卫岳头也不抬的回话:

“婶子,两三天的功夫就差不多了。”

古代干活不像现在那么方便,光是刨木板就要花不少时间。

卫岳一个人干活,两个大衣柜,要是两三天的功夫就能做出来,那已经算十分迅速了。

林氏当即更加满意了,又道:

“那你干活真利落,多大了啊,这么好的手艺。”

卫岳道:

“今年十九了。”

听到卫岳说自己十九了,林氏心中一沉,这个年纪早该成婚了吧。

只是她怎么隐隐约约记得,之前有人跟她说过,卫木匠的儿子还没成婚呢。

林氏继续试探:

“那该成婚了吧,可有孩子了?”

卫岳以为林氏就是闲着无事再跟他拉家常,低声回答:

“还没。”

正在院里洗手的大云听到林氏问卫岳的话,不由得笑道:

“三嫂子,卫家侄子还没成婚呢,哪来的孩子。”

听到此话,林氏心中一喜,果然没成婚。

她就说隐约记得谁跟她说过一嘴,卫木匠的儿子还没成婚。

得到想到的答案,林氏满意的笑了,其他的她没再追问下去。

生怕被人看出意图,只道:

“没事,这么好的手艺,不愁以后找不到媳妇。”

然后便对大云告辞:

“家里好多事呢,我先回去了,你忙。”

大云跟着林氏走到门口,嘴上却道:

“那我不送了啊。”

从宋五叔家回来,林氏心情非常不错,一路带着笑脸回家。

刚进家门就看到邻村的张媒婆在她家堂屋坐着喝茶呢,

张媒婆做媒挺实诚,林氏为了给尔雅找个好婆家,这两年没少跟她打交道。

看到张媒婆在自家坐着,林氏刚进自家院子就满脸欢喜道:

“张大妹子来了,我就出去了一会,早知道你今天要来,我就不出门了。”

宋老三正在堂屋陪客,他不善言辞,陪热情的张媒婆坐这一会简直是如坐针毡。

眼看林氏回来了,他当即松了口气,连忙站起来把位置让给林氏道:

“我给你们倒点茶水。”

接着宋老三躲到厨房忙活了,林氏和张媒婆关系不错。

坐下直奔主题询问张媒婆:

“这是啥风把你这个大忙人吹来了?”

张媒婆脸上也满是喜意:

“自然是好风,我上门自然是喜事。”

此言一出,林氏不由得好奇:

“什么喜事?”

张媒婆欢喜道:

“镇上的李地主家,你知道吧?”

说起李地主林氏是知道一些的,他家有两百多亩地,听说家里人都不下地干活的。

光靠把地租给别人,收的租子都嚼用不完。

林氏道:

“李地主谁不知道,咱们镇上的大地主。”

张媒婆闻言得意一笑:

“李地主要给他二儿子说媒,求我给他找人呢。

他家情况你也知道,光良田就有两百多亩,还有果林几十亩,一等一的好人家。

我看你家二丫年纪跟李地主的二儿子正合适。

若二丫嫁到李地主家,那以后可就不用下地干活了。

跟李地主做亲家,你就说你愿不愿意吧。”


崇光二十五年,徽州府,青州郡,章阳县,宋家村。

此时正值晌午,青云山下的宋家村家家户户冒起炊烟,小小的村子唯余蝉鸣与鸟叫声。

村东头的宋老三家气氛却有些沉重,宋老三的媳妇林氏一边做饭一边骂骂咧咧。

时不时还摔盆打碗,叮叮当当吵得宋老三编个草鞋都编不安生。

最终宋老三忍无可忍,放下手中编了一半的草鞋走进厨房,压低声音冲林氏道:

“你能不能消停会,在这摔盆砸锅的,给二丫听到了心里能好受吗?

你还是不是她亲娘,怎么一点儿不知道心疼她!”

林氏听到宋老三的话,心中邪火直冒,但手底下的动静还是下意识小了点。

声音更是低了几个度道:

“我不心疼她?我不心疼她我在这生什么闷气!

你是没听到外面那几个嚼舌根的老娘们说我们二丫说的有多难听。

居然诅咒我们尔雅嫁个瘸子瞎子麻子,她们的闺女才嫁瘸子瞎子!

我早晚撕了她们的嘴,绞了她们的舌头!”

林氏面目狰狞,显然是被气的不轻。

宋老三闻言心里也不好受,二丫是她的长女,自小听话懂事又贴心。

他和林氏都疼的不行,平时连个重活都舍不得她做。

直到前段时日农忙收稻子,已经十来岁还没下过地的二丫不顾他和林氏的阻拦,要下地帮家里捡稻穗。

结果刚在地头站了没多久就一头栽倒在地,宋老三和林氏当即被吓得不轻。

赶忙请来了同在地里收稻子的李郎中给瞧瞧。

谁知李郎中把完脉后,直接给出了二丫身体虚弱,不能干重活,晒大太阳的结果。

还说这是二丫打娘胎自带的体虚,治不好的,只能一辈子精心养着。

宋老三和林氏闻言只觉天都塌了,他们是疼二丫不错。

如果能把二丫留家里一辈子,哪怕让他们二人伺候二丫一辈子,他们夫妻也没什么怨言。

可关键是他们不可能把二丫一辈子留在家中啊。

二丫是女孩,总要嫁人,现在她有了这么个“毛病”。

以后还有什么好人家敢要她?谁家娶媳妇也不是为了娶祖宗回去供着。

现在郎中说了二丫打娘胎里带出来的身体虚弱。

连重活都干不得,谁又知她以后又能不能生呢?

一个身体不好,不能干活,也不知道能不能生孩子的媳妇哪家敢娶?

更可悲的是二丫以后还不能不嫁人,尤其是在大周朝新立以后。

因为前朝末年战争不断,打仗导致死了不少男丁。

大周朝如今急需新的“牛马”,所以开国以后。

制订了女子十八不嫁就要交税,二十不嫁,由官府强制分配丈夫的律法。

宋老三在宋家村家境还算殷实,有良田三十亩,青砖大瓦房一座,还养了牛和猪。

虽然算不上什么地主富裕人家,但咬咬牙也不是交不起二丫的单身税。

最让宋老三和林氏担心的是,二丫将来真的和那些嚼舌根的老娘们说的一样。

因为这个毛病迟迟嫁不出去,被官府强制分配个挫丈夫,到时候他和林氏还不心疼死。

一想到此,就连宋老三也忍不住唉声叹气。

……

与此同时,正在后院喂鸡的宋二丫,大名宋尔雅本人。

听到厨房那边父母争吵的动静,也郁闷至极。

她是真没想到,死后投胎穿越一场,她相貌变了,身处的时代变了,唯有这个该死的阳光过敏症没变!

宋尔雅前世是21世纪的一个高级白领,也一样出身农家。

但不幸的是上辈子的爸妈和这辈子的爹娘完全不能比。

那两个都重男轻女至极,拼了命的想生儿子,结果一胎是女儿。

他们连名字都懒得取,就地叫了个大丫的名字登记。

导致宋尔雅的大姐宋大丫,因为名字一辈子自卑。

轮到尔雅又是女儿,那俩夫妻想扔没人要,又怕掐死了坐牢。

顺着叫了二丫的名字,打算养大换一笔彩礼也算积德了。

还是负责登记名字的工作人员不忍心

用二丫的谐音给她登记了尔雅的名字,总算让她有了个正经名。

长大以后,尔雅拼命读书,她眼睁睁看着大姐被父母洗脑成扶弟魔。

为了换三十万的彩礼给小弟买房,爸妈让她嫁个瘸子她都嫁了。

尔雅誓死不愿重蹈大姐的覆辙,只想读书考个好大学脱离这个家。

后来她也如愿考入985 重本s大,靠国家助学金扶持外加勤工俭学读完了大学。

又靠自己的学历找了份体面的工作,996干了五年才攒够买房的首付。

眼看就要拥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家,在工作的城市扎根。

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带走了她年轻的生命。

她的一生简直正是“人没了,钱没花了”的写照!

一想到她那对重男轻女的父母会继承她的遗产帮儿子买房子娶媳妇。

尔雅就气的恨不能穿回去把钱全部捐了。

好在她这一世的父母宋老三和林氏跟前世的那两个完全不一样。

都说古人更看重儿子,宋老三和林氏对她这个女儿却十分疼爱。

平时尔雅的弟弟石头调皮了还会挨宋老三两巴掌。

但对尔雅,宋老三却是连个重话都没有的。

也从不像宋家村其他的爹娘一样,抓住女儿拼命使唤,却连饭都不给吃饱。

尔雅这辈子最满意的就是她有了一对爱她的爹娘,哪怕是为了宋老三和林氏。

上天让她重生到封建落后的大周朝她都心甘情愿认了。

万万没想到上天在她穿越到大周十年后,还能再坑她一把。

让她前世的“阳光过敏症”也带了过来,前世尔雅就是一晒大太阳就晕。

皮肤上还会长很多红疹子,为此她前世的爸妈经常骂她“见不得光”,说她前世造孽。

好在21世纪科技先进,再加上她们家一共只有二亩地,轮不到她下地。

且过敏在21世纪也不算什么稀罕事,只是她的过敏源和别人不一样而已。

因此前世这个阳光过敏症除了让她夏日出门的时候麻烦了点,其他的倒也没影响什么。

可这辈子在大周就要了命了,封建时代一个不能干农活,晒不了太阳的村姑。

就算林氏和宋老三在她面前不说,她也能猜到外面会传的有多难听。


尔雅点了点头对卫岳道:

“那是我五爷爷家,你认识路吗?要不要我给你带路?”

卫岳其实认识路,他之前来过宋家村,但不知怎的开口却是:

“不怎么认识,正打算进村了再问人呢,现在遇到姑娘了正好。”

尔雅将卫岳打好的猪草放在背上,收好镰刀,然后对卫岳道:

“我在前面跟你带路,我家离我五爷爷家啊很近的。”

就这样两人一前一后往村子里走,五爷爷家住的比尔雅家靠近村口一些。

走到五爷爷家后,尔雅向身后的卫岳指了指,然后又低声说了一句:

“今天多谢你了。”

这才转身走了,卫岳看着尔雅离去的背影,心中有些沉闷,他还不知道她叫什么呢。

……

回到家后尔雅将猪草放下,宋老三去后山砍柴已经提前一步回来了。

正站在井边喝生水,尔雅进门看到后连忙道:

“爹,你不要喝生水,不干净。”

生水里有蛔虫卵,生水喝多了早晚肚子里长蛔虫。

尔雅从来不喝生水,医疗条件底下的古代,杀个蛔虫都困难。

听到尔雅的声音,宋老三冲尔雅笑了笑:

“好,爹不喝了,今天爹砍了很多柴,够烧几天的。

明天你就不用去打猪草了,爹去就行。”

尔雅思及今天在草丛中遇到的蛇,心中还是惊惧难安。

因此没有再主动揽活,她打心底里不想打猪草了,太吓人了。

说话间林氏也起了,她精神不好,尔雅叫了一声:

“娘,你起床了。”

看到尔雅背了那么多猪草回来,林氏有些惊讶:

“二丫第一次打猪草就打了这么多啊,真能干。”

尔雅闻言有些不好意思,这些猪草哪里是她打的:

“娘,这些猪草不是我割的。”

接着她就把今天遇蛇被人救了,那人顺手还帮她割了猪草一事向父母说了一遍。

听到尔雅说打猪草看到蛇,林氏和宋老三都被吓了一跳。

闺女有多怕蛇他们是知道的,这次肯定被吓坏了,宋老三连忙安慰尔雅:

“以后打猪草这活你都别去了,爹去就行。”

林氏也眉头紧皱:

“你那手是写字绣花的,打什么猪草,猪饿一顿又能怎么了。”

听到宋老三和林氏的话尔雅心中升起一股暖意,被蛇吓到的惊恐都去了不少。

这一世,有宋老三和林氏这么疼爱她的父母,其他的再不顺她也认了。

尔雅放下猪草和宋老三林氏一起洗手进屋吃饭。

林氏这才继续开始追问替尔雅抓蛇和打猪草的人到底是谁。

尔雅刚刚也没问卫岳的名字,所以压根不知道他姓甚名谁。

只能对林氏道:

“是个个子很高的年轻人,到五爷爷家打柜子的。”

听到尔雅说个子很高,还会做木匠活,宋老三猜测:

“那估计是下河村卫家的那小子,咱们村的木匠活一向都是请卫家父子做。”

林氏不由得道:

“二丫说今天来的就卫家那小子一个人,卫木匠那儿子年纪轻轻就能单独出工了吗?”

宋老三点了点头:

“早就能单独出工了,听说卫木匠的儿子手艺比卫木匠还利落。

咱们这十里八村的做个木匠活,不都爱找他们吗,卫木匠也是有传人了。”

此话一出林氏心中一动,不由得又道:

“卫木匠儿子成家了没。”

宋老三迟钝,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林氏话中的意思,随口道:

“这我哪知道,又不是一个村的,他成家咱也不用出礼。”

林氏闻言忍不住白了宋老三一眼,就没见过这么木讷的。

二丫还在,林氏也不能把自己的想法明白着跟宋老三说清。

只等到吃完了饭,尔雅又去织布了,林氏才冲宋老三道:

“你是不是傻?那卫木匠的儿子跟咱们二丫差不多大。

我之前也见过,长的高大威猛的,又有一门好手艺。

我看是个不错的结亲人选,你不赶紧去打听打听他为人,看看什么情况。

怎么这么木?二丫的婚事,真是一点也指望不上你!”

听到林氏的话,宋老三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她家媳妇又看上卫木匠的儿子了。

宋老三不由得皱眉:

“咱家二丫好相貌好针线,还读书识字,以后还能愁找婆家?

你老是这么着急想把她嫁出去做什么?”

林氏险些被宋老三这番话气死:

“咱家二丫都十七了,我能不着急?

那二妞才十六都找好婆家了,如今都开始打柜子办嫁妆了。

就咱家二丫高不成低不就,婚事一点头绪都没有,我不急谁急?

指望你吗?那恐怕二丫就是官府随意配人的命!”

林氏的话让宋老三更加不高兴了,十七怎么了?离二十不还有三年的吗?

三年时间,啥样的找不到?

不过眼看着林氏越说越气,宋老三不敢再惹她,只嘟囔了一句:

“下河村多穷,又不是啥好地方,他们村人人二亩地,种出来的粮食都不够自家吃。”

下河村和宋家村不一样,宋家村是世居在此。

在此地,有同姓族人,有祠堂,有亲戚。

下河村的人却是几十年前前朝末期大乱的时候,逃荒逃到此地的。

后来新朝建立,皇帝下旨各地灾民就地安家。

县令把一部分灾民安置到下河村,每家勉强分了两亩地。

土地值钱,好的土地早就被人买了占了,下河村的村民逃到此处,本就没啥钱。

后来世道安稳,有钱也买不到地了,因此靠着二亩地的下河村村民都非常贫穷。

好在他们村的位置离县城和镇上都近一些。

村里的那些壮劳力除了租地主的地来种之外。

还能进城打短工,这才勉强维持生计。

要把女儿嫁到这样穷的村子,宋老三是百般不愿的。

在宋老三看来,他闺女样样都好,有钱人家的少爷都配的起。

怎么能嫁到下河村那种地方去。

林氏却有不同见解,下河村的人虽然穷,但并不代表所有人都穷。

最起码卫木匠家就不可能穷,因为他们父子二人都有一手好手艺。

无论啥时候都饿不死手艺人。

和别人家不同,卫木匠父子可不用靠土地吃饭。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