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诉说着这一场血雨腥风的巨变迎来了结局,也预示着一个旧时代即将落幕,新的篇章即将开启。
后记
建文八年春,北疆大都督朱林忽接皇帝密信,信中言及朝中有奸臣祸乱朝纲,蒙蔽圣听,致使天下苍生蒙难,社稷堪忧。朱林见信后,义愤填膺,深感君忧臣辱,旋即召集北疆府中八百亲卫,决然南下,义无反顾地南下,高举清君侧之旗号,星夜兼程奔赴京城。
自大军启程南下,所经之地,朱林忠义之名、北疆军之赫赫威名早已先声夺人。沿途百姓饱受奸佞弄权之苦,苛政猛于虎,赋税繁重,民不聊生,听闻朱林率部前来,皆视其为救星,箪食壶浆,夹道相迎。更有诸多地方官员、守将,本就对朝中奸臣祸乱朝纲之举心怀不满,又深知朱林为人正直,北疆军军纪严明,战功卓著,是真心为天下谋福祉,遂纷纷率部归附。
每至一城,城门大开,城中军民欢呼雀跃,竞相投身于这支正义之师。或有能征善战之将领,带着麾下训练有素的士卒加入,壮大队伍;或有饱读诗书、心怀治国安邦之志的谋士,愿为朱林出谋划策,以正朝纲。随着行程渐远,归附者日益增多,初时那八百亲卫,竟如滚雪球般,汇聚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气势磅礴,威震四方。
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所遇阻拦者,在这如洪流般的正义之师面前,皆如螳臂当车,不堪一击。径直杀至京城之下。
彼时,朝中奸佞见阴谋败露,自知穷途末路,竟于绝望之中纵火焚宫,妄图与皇帝同归于尽,以泄其愤。幸得宫中卫士拼死营救,皇帝虽免于葬身火海,却也重伤不治,龙御归天。一时间,朝野震动,百官齐聚,皆言国不可一日无君,天下不可无主,苍生亟待贤明之君引领,方能重归太平。
众臣见朱林雄才大略,且于北疆戍边多年,战功赫赫,威望素著,又念及当下局势危急,亟待能者稳定乾坤,遂纷纷进言,恳请朱林登临大宝,以安天下民心。朱林初时推辞再三,言辞恳切,尽显谦逊之态,然拗不过百官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