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上战推文 > 其他类型 > 三国:曹老板军师,摸鱼包不翻车林霄曹操小说

三国:曹老板军师,摸鱼包不翻车林霄曹操小说

玄上的人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然而,就在这时,许攸冷笑一声,缓步走到中央,拱手说道:“主公切不可因小事犹豫不前,这圣旨并非伪造,而是真旨。”袁绍听到许攸的发言,眼神微微一动,语气中带着几分探究。“哦?许攸有何依据?”袁绍开口问道。许攸神色平静,轻声说道:“曹操在信件中已明言,刺杀董卓正是遵从天子圣旨。”“主公,这份檄文已经在天下间传开,无论圣旨是真是假,世人都会选择相信。”“曹操的行刺已为天下所知,这次会盟檄文,只会更加坐实此事的真实性。”许攸目光扫过众人,话语透着笃定。田丰站在一旁,冷笑了一声,看向许攸说道:“凭空臆测便将圣旨当作真品,这不是智者之言。”“天子年幼,董卓掌控朝堂,他又岂会允许圣旨流出?就算曹操再有手段,岂能轻易从董卓手中夺得圣旨?”田丰言辞犀利...

主角:林霄曹操   更新:2025-01-11 19:5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林霄曹操的其他类型小说《三国:曹老板军师,摸鱼包不翻车林霄曹操小说》,由网络作家“玄上的人”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然而,就在这时,许攸冷笑一声,缓步走到中央,拱手说道:“主公切不可因小事犹豫不前,这圣旨并非伪造,而是真旨。”袁绍听到许攸的发言,眼神微微一动,语气中带着几分探究。“哦?许攸有何依据?”袁绍开口问道。许攸神色平静,轻声说道:“曹操在信件中已明言,刺杀董卓正是遵从天子圣旨。”“主公,这份檄文已经在天下间传开,无论圣旨是真是假,世人都会选择相信。”“曹操的行刺已为天下所知,这次会盟檄文,只会更加坐实此事的真实性。”许攸目光扫过众人,话语透着笃定。田丰站在一旁,冷笑了一声,看向许攸说道:“凭空臆测便将圣旨当作真品,这不是智者之言。”“天子年幼,董卓掌控朝堂,他又岂会允许圣旨流出?就算曹操再有手段,岂能轻易从董卓手中夺得圣旨?”田丰言辞犀利...

《三国:曹老板军师,摸鱼包不翻车林霄曹操小说》精彩片段


然而,就在这时,许攸冷笑一声,缓步走到中央,拱手说道:“主公切不可因小事犹豫不前,这圣旨并非伪造,而是真旨。”

袁绍听到许攸的发言,眼神微微一动,语气中带着几分探究。

“哦?许攸有何依据?”袁绍开口问道。

许攸神色平静,轻声说道:“曹操在信件中已明言,刺杀董卓正是遵从天子圣旨。”

“主公,这份檄文已经在天下间传开,无论圣旨是真是假,世人都会选择相信。”

“曹操的行刺已为天下所知,这次会盟檄文,只会更加坐实此事的真实性。”许攸目光扫过众人,话语透着笃定。

田丰站在一旁,冷笑了一声,看向许攸说道:“凭空臆测便将圣旨当作真品,这不是智者之言。”

“天子年幼,董卓掌控朝堂,他又岂会允许圣旨流出?就算曹操再有手段,岂能轻易从董卓手中夺得圣旨?”田丰言辞犀利,直指问题核心。

袁绍看了田丰一眼,似乎对他的质疑有所赞同,但并未急着表态。

许攸却毫不退让,他往前一步,继续说道:“田丰所言有理,然而这其中有一个关键点您未曾考虑。”

“无论圣旨真假,只要这份檄文被天下人认可,它就是真的。”许攸眼神坚定,话语掷地有声。

“主公,您是袁家子弟,世受国恩,天子圣旨已下,若您拒绝参与讨伐,世人岂会赞扬您明哲保身?”许攸话音一顿,又道,“相反,他们会说您藐视天子,忘恩负义!”

田丰闻言皱起眉头,试图反驳,却被许攸抢先开口。

“再者,董卓与主公之间也有深仇大恨,当初在洛阳,董卓的羞辱主公可还记得?”许攸继续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挑动。

“如今正是一个好机会,借讨伐董卓之名,主公既能报仇雪恨,又可赢得忠臣名声。”

袁绍听到此处,脸上的神色逐渐柔和下来。

“许攸所言有理!”袁绍语气坚定,一锤定音,“此次会盟,本将定然参与!”

田丰见状,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选择沉默,只是神色间透出一丝不安。

与此同时,南阳袁术府邸。

袁术端坐在主位,正欣赏着舞女的舞姿,手中举着酒杯,显得分外惬意。

忽然,一个侍从快步走进大厅,单膝跪地,呈上了一封信件。

“主公,曹操送来信件。”侍从恭敬说道。

袁术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示意停止歌舞,而后接过信件随意瞥了一眼。

“曹操邀本将军共赴会盟,讨伐董卓?”袁术轻哼了一声,语气中满是轻蔑。

“区区一个曹孟德,他有何资格邀请本将军?”袁术冷笑着说道,脸上带着几分不屑。

站在一旁的阎象上前一步,语气郑重地说道:“主公,小人觉得不可小看曹操。”

“他不仅敢刺杀董卓,还招募了万余新兵。如此胆识之人,绝非等闲之辈。”

袁术听完,脸上的神情依然满不在乎。

“一个宦官之后,不过是侥幸成事罢了。”

“就凭他曹孟德,也敢与本将军相提并论?”袁术摇了摇头,显得不以为然。

阎象见状,继续说道:“主公,曹操在信中提到,这次号召会盟是奉天子圣旨之命。”

“据小人所知,袁绍已经派人清点兵马,准备前往酸枣会盟。”

听到“圣旨”二字,袁术眉头微微一挑,似乎终于被引起了一点兴趣。

“圣旨?”袁术冷笑一声,“这曹操的运气倒是不错,竟能得到天子的信任。”

随即,他眯起眼睛,语气中带着几分不甘,“如果这圣旨落在本将军手中,岂不是要比他曹孟德更有声望?”

“既然如此,本将军也不能落于人后,传令下去,准备两万精兵,随我前往酸枣!”袁术当即拍板决定。

阎象松了一口气,心中暗暗自语,“主公终于没有再轻视曹操。”

与此同时,洛阳太师府内。

“砰!”一声巨响,董卓狠狠拍了一下桌案,满脸怒容。

“曹操这个奸贼,竟然敢假借圣旨号召诸侯,意图讨伐我董某人!”

董卓怒不可遏,眼中满是杀意,“枉老夫一再重用于他,他竟然如此不知恩图报!”

“老夫恨不能将他碎尸万段,挫骨扬灰!”董卓一声怒吼,吓得大殿内的众人纷纷低头,不敢吭声。

站在中央的李儒抬头说道:“太师息怒,曹操此计虽歹毒,但不至于让太师失去优势。”

“只要应对得当,各方诸侯不过是乌合之众,不足为惧。”

董卓听了李儒的安抚,稍稍平息了怒火。

吕布站出来附和道:“义父,李儒先生所言有理。这些诸侯不过是摆个阵势,如何能与义父抗衡?”

董卓看着吕布,点了点头,但眼中依然有几分不安。

“先生以为,这曹操的圣旨是从何而来?”董卓盯着李儒,冷冷问道。

李儒沉思片刻,答道:“此圣旨恐怕是伪造的。”

“但圣旨真假已经不重要。曹操刺杀太师一事,早已让天下人信服他手持天命。”李儒语气凝重。

“再者,”李儒继续说道,“曹操能以万余新兵,号召十七路诸侯,足见他身边必有高人相助。”

“哦?高人?”董卓冷哼一声,“密探此前送回的消息,分明说曹操身边并无谋士。”

李儒皱眉道:“密探之言或有失误。以曹操近来的举动来看,他的确像是受人指点。否则,这一连串计策从何而来?”

洛阳太师府

李儒出仕多年,虽经历无数风雨,却还是头一次感受到挫败的滋味。

他深吸了一口气,面色沉重,心中泛起几分疑惑。或许,曹操的身边真的有高人辅佐,让自己屡屡落入下风。

董卓目光深邃,扫过李儒后,语气凝重地问道:“文优,你可有对策?如今十八路诸侯围剿老夫,该如何应对?”

李儒恢复了平静,微微拱手,缓缓说道:“太师,此次十八路诸侯合力征讨,表面上看似来势汹汹,但实际上危机并非不可化解。”

他顿了顿,接着分析道:“这些诸侯虽然兵马众多,但内部矛盾重重。尤以袁绍、袁术这对兄弟最为明显。嫡庶之争早已让二人彼此心生嫌隙,难以真正同心协力。”

“其他诸侯中,多为无能之辈,不过是随波逐流之人,不足为虑。”

李儒抬眼看向董卓,语气更加郑重:“真正需要太师谨慎对待的,是曹操、公孙瓒、孙坚这三人。”

“曹操才略非凡,行刺董卓之举已成威名;公孙瓒麾下的白马义从屡战匈奴,战力极强;孙坚更是江东猛虎,武勇与胆略兼备。”

“不过太师无须恐惧,只需派遣信得过的将领,率精兵驻守要塞,确保城池不失即可。”

“诸侯联军难以久战,时间一长,必将因粮草短缺与矛盾激化而分崩离析。”

“届时,太师再乘势反击,一举击溃这些诸侯,自可震慑天下,再无人敢妄动。”

董卓听罢,眉头稍展,哈哈大笑起来:“文优一席话,让老夫如拨云见日!”

“这些诸侯确实多为无能之辈,平日里在洛阳见到老夫,哪一个不是唯唯诺诺,俯首称臣?”

董卓傲然一笑,语气中满是轻蔑:“这群乌合之众,竟然敢与老夫作对!”

他随即将目光转向大殿中央,冷声说道:“诸位爱将,谁愿领兵为先锋,诛杀这些逆贼?”

殿中一片肃静,片刻后,一人高声请战:“儿臣愿为先锋,替义父诛杀逆贼,扬我西凉威名!”

说话之人正是董卓的义子吕布,他昂首阔步而出,目光中带着几分骄傲。

“吾儿奉先,有心了。”董卓欣慰地点了点头,但转念一想,却摇头说道:“不过,你还是留在老夫身边,以防不测。”

董卓虽然信任吕布的武艺,但他更加珍视自己的安全。最近洛阳的局势微妙,许多臣子已经暗中表现出不满之意。他必须留吕布在身边,以保自身无虞。

就在这时,一名身形魁梧、满身鲁莽气息的武将走了出来,抱拳说道:“末将华雄,愿领先锋之职,为太师剿灭逆贼!”

董卓看到华雄,顿时眼前一亮,朗声说道:“好!华雄,老夫任命你为先锋,率两万西凉军,驻守汜水关!”

“此次讨伐,便交由你统领。切记守好关隘,稳扎稳打,不要轻易出城。”

李儒闻言,又开口嘱咐道:“华将军,此次关乎太师安危,务必要多加谨慎。曹操身边可能有谋士相助,行事切勿大意。”

“先生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华雄抱拳应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

不过,他心中对李儒的提醒并未放在心上。在他看来,凭借西凉铁骑的强悍实力,那些所谓的诸侯不过是土鸡瓦狗。

董卓满意地看着华雄,忽然一拍桌案,豪气干云地说道:“华雄,此次若能诛杀袁绍袁术,老夫重赏黄金千两!”

“若能擒下曹操,除了千两黄金,老夫还答应你一个条件!”

华雄听到董卓的重赏,顿时大喜,跪地高声说道:“末将定不辱太师厚望!”

其他武将听罢,不禁面露羡慕之色,连吕布都暗暗懊悔,觉得自己错失了这次立功受赏的机会。

李儒看着神色兴奋的华雄,眉头微微皱起,心中却隐隐生出几分忧虑。

陈留太守府

“禀兄长,讨贼檄文已送达各方诸侯。”

“据探子回报,诸侯纷纷响应,已有数人率兵前往酸枣会盟。”曹仁快步走进大厅,抱拳说道。

曹操听罢,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转头看向林霄:“军师,还有什么需要交代的吗?”

林霄淡然一笑,问道:“主公,大军可已备齐?”

曹仁挺起胸膛,斩钉截铁地回答:“军师放心,将士们整装待发,随时可以出征!”

林霄微微点头,转身对曹操说道:“既然一切已准备妥当,主公明日即可点兵出发,前往酸枣与诸侯会盟。”

次日清晨,陈留兵营

曹操身披戎装,站在点将台上,目光扫过台下的万余士卒。

台下,士兵分列整齐,手持兵器,面容肃穆,杀气腾腾。

曹操看着这支军队,心潮澎湃。几个月前,他还是一个四处逃亡的骁骑校尉。如今,他手握万余精兵,兵强马壮,终于可以与董卓一战!

张邈站在一旁,看着台下的士兵,忍不住轻声感慨:“真想不到,这些新兵竟然能有今日之模样。”

曹仁与夏侯渊站在曹操身后,脸上满是自豪之色。虽然训练方法出自林霄,但新兵是由他们亲自操练而成,这让他们倍感骄傲。

曹操缓缓转身,看向林霄,深深鞠了一躬:“若非军师相助,曹某岂能有今日之局面?”

张邈与曹仁见状,也纷纷向林霄行礼,神色间满是感激。

林霄轻轻扶起曹操,淡然说道:“主公志存高远,林霄不过是尽谋士本分罢了。”

曹操朗声一笑,拉住林霄的手,激动地说道:“有军师辅佐,曹某必能成就一番大业!”

林霄轻咳一声,抽回手,平静说道:“主公,出发吧。”

曹操转身,高声下令:“全军听令!随我征讨奸贼董卓!”

“出发!”

随着一声令下,陈留大军整齐列队,浩浩荡荡地向酸枣进发。

酸枣,一个平凡的小地方,如今却成为天下人的目光汇聚之地。

城外的空地上,已经有数位诸侯率领兵马抵达会盟地点。

城墙上,几名早到的诸侯正在俯瞰城外的场景,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那些正在休整的士兵身上。

“诸位皆是兵强马壮,看来带来的士兵至少都有一万之众。”一名身形矮小、相貌普通的中年男子眯起双眼,语气中带着些许试探和赞许。

此人,正是南阳太守袁术。他是第一个响应会盟的诸侯,带着两万兵马,抢先一步抵达了酸枣。

“我等不过区区万余士卒,怎能比得上公路兄这两万精锐。”豫州刺史孔伷带着些许讨好的意味说道,目光满是仰慕。

虽然孔伷身为一州刺史,按理说地位不低,但面对袁术这位袁氏嫡子,他依然放低了姿态。

孔伷心中清楚,此次征讨董卓,他所带的兵马不过是仓促征集的万余人马,其中大半甚至是未经训练的新兵。而袁术带来的两万精兵,无论是士气还是装备,都远远胜过自己的部队。

其他几位诸侯也纷纷附和,满口夸赞袁术兵马雄壮,实乃征讨董卓的主力。

听着这些奉承的话,袁术脸上浮现出一抹得意之色。他目光扫过自己整齐的军阵,士兵们手持明晃晃的兵器,身披铮亮的盔甲,胯下战马同样神骏非凡。

袁术暗自得意,这些人马可是他耗费巨资挑选出来的。此次会盟,他不仅要压过所有诸侯,更要在声势上胜过他的庶兄袁绍。

“诸位太客气了,袁术不过尽忠天子罢了。”袁术嘴上谦虚,语气却难掩得意之情。

正当袁术与众人寒暄之际,远方忽然升起两股黄尘,震天的战鼓声隐隐传来。

“看那方向,似乎又有两路人马到了。”孔伷眯着眼看向远方,语气中多了几分敬畏。

随着尘土渐散,领头的两路诸侯渐渐显露身影。

当先者正是江东猛虎孙坚。他身披红袍,头戴金盔,骑着一匹高大的枣红战马,显得威风凛凛。

紧随其后的,是他麾下四员悍将:程普、黄盖、韩当和祖茂。他们带着一万精兵,个个斗志昂扬,军容整齐,气势逼人。

另一边,则是北平太守公孙瓒。他骑着一匹纯白战马,身后紧跟着三千白马义从,以及万余步卒。

白马义从乃是公孙瓒最得意的部队,曾在抵御匈奴的战斗中屡立奇功。今日亮相,三千骑兵身姿挺拔,马队行进间不见一丝慌乱。

城墙上的诸侯们纷纷露出震惊之色。

“果然是猛虎孙坚,传闻他麾下兵强马壮,果然名不虚传。”

“还有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传闻所至皆克敌制胜,如今看来,果然气势非凡。”

“有了孙坚和公孙瓒,董卓的西凉军这次恐怕凶多吉少了。”

众人议论纷纷,言语中满是对孙坚和公孙瓒的敬佩。

袁术看着孙坚和公孙瓒的人马,脸色却沉了下来。他原本以为自己带来的两万精兵会成为会盟的焦点,但如今孙坚的锐气和公孙瓒的精锐白马义从,却让他的风头被彻底抢走。

“哼!”袁术冷哼一声,心中暗恨,“就让你们得意一时,等着瞧,本将军绝不会让你们一直出风头!”

随着时间推移,又有几路诸侯陆续抵达酸枣。城外的空地上,战旗招展,兵马汇集,声势浩大。

然而,至此各方诸侯几乎全数到齐,却仍有两路人马迟迟未见踪影。

“算算时间,还有哪两位将军未曾到来?”一名诸侯向身旁的袁绍问道。

袁绍眉头微蹙,随即答道:“只剩下骁骑校尉曹操,和陈留太守张邈了吧。”

“哼!”一旁的袁术听到曹操的名字,脸上顿时露出不屑之色,“不过是个小小的骁骑校尉,居然颁布讨贼檄文,还让我们这些封疆大吏听命于他,真是岂有此理。”

其他诸侯闻言,也露出几分讥讽之色。

“曹孟德虽有胆识,但听说陈留兵少地贫,他最多能带三五千人马吧。”

“是啊,陈留可不是中原繁华之地,他手下恐怕也不过是一群新兵罢了。”

“正面厮杀恐怕难以倚仗,只能让他负责押运粮草了。”

众人一边议论,一边等着曹操的到来,眼中多了几分轻视。

袁绍虽未开口,但眉宇间也隐隐透着不快。他心中与袁术同样不悦,当初在洛阳时,曹操不过是跟在他身后的一个无名小卒。


“准备迁都的事宜,在诸侯攻破虎牢关前迁都长安。”

林霄看着虎牢关的方向,声音中带着一丝感叹。

曹操虽然在自己的辅佐下实力有所变强,许多事情还是只能眼睁睁看着。

董卓不会那么简单的离开洛阳,他不会把洛阳这座繁华的城池留给诸侯。

必然会派人破坏洛阳,一把大火烧掉皇宫。

林霄即使知道这一点也无法阻拦,告诉其他诸侯。

其他诸侯不仅会不信,袁绍甚至会给他安上一个诅咒大汉的罪名。

“看来这次征讨董卓,最终还是没能救出天子。”

曹操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虽然他有了一些想法。

但是他还是汉臣,否则又怎么会有刺杀董卓的壮举。

“主公勿要烦恼,各方诸侯都有着自己的城池和势力。”

“大汉气数殆尽,天下很快也会大乱起来。”

“主公要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实力。”

“否则最后也只会被其他诸侯消灭,成为过往云烟。”

林霄看着曹操,出声安慰。

...

虎牢关两次大战,很快就传遍了其他城池。

无论是城池中的诸侯还是百姓,知道这个消息无不震惊。

颍川郡!一家比较大的酒馆。

酒馆里几乎坐满了客人,这些客人大多数都是书生雅士。

此时这些书生手里拿着一份竹简书,脸上有着激动之色。

“听说了吗,十八路诸侯征讨董卓,董卓麾下的西凉军损兵折将。”

“十八路诸侯征讨董卓这个奸臣,他的死期不远了。”

两个书生模样,一边喝着酒一边大声谈论。

十八路诸侯征讨董卓,所有城池的人都知道这个消息。

所有人都关注着这场战事,他们这些书生同样也再关注这场战事。

“话可不是这么说,听说十八路诸侯在汜水关外被董卓的义子吕布埋伏。”

“诸侯联军被吕布打的节节败退,还有几个诸侯当场战死。”

一个手持折扇的书生,看着俩人说出自己听到的消息。

周围的人听到书生的话,脸上都有着惊讶之色。

他们没想到十八路诸侯居然被吕布打败,还战死了几个诸侯。

难道董卓真的这么厉害,十八路诸侯拿他都没有办法。

酒馆里的气氛瞬间变得低落,一些书生脸色阴沉默默喝酒。

手里拿着折扇的书生看着其他书生,继续道:

“十八路诸侯被吕布打败是有原因的!”

书生的话落下,其他人的目光全部看向了他。

“十八路诸侯究竟为何被打败,还请这位仁兄告诉诸位!”

“难道是十八路诸侯中出现了奸细?”

“也许是董卓收买了哪位诸侯,才会如此大败!”

周围几个书生纷纷议论,说出自己的想法。

手持折扇的书生,看到目光都看向自己。

脸上有着一丝微笑道:“十八路诸侯这一场大败都是因为盟主袁绍。”

“袁绍听从手下谋士的建议,带着诸侯出城埋伏吕布。”

... ......... .......

“没想到吕布早就在汜水关外埋伏,袁绍和其他诸侯带着大军出城之后就中了吕布的陷阱。”

“此次十八路诸侯大败,盟主袁绍要承担责任。”

书生话音落地,周围人脸上有着一丝惊讶。

袁绍是十八路诸侯中的盟主,他们这些人是知道的。

他们也觉得袁绍担任这个盟主当之无愧,毕竟身后是四世三公的袁家。

再加上袁绍本人也有着响亮的名声,他们这些人当中也有几位想着投靠袁绍。


曹操现在的名气,他们这些书生也已经知晓了。

刺杀董卓丶颁布征讨董卓檄文,攻下汜水关斩杀华雄,哪一件都足以让他们这些人佩服,可惜在汜水关外也和袁绍一起落入陷阱。

“诸位可能理解错了,袁绍带着其他诸侯出关中了吕布埋伏。”

“曹操并没有在这些诸侯当中,曹操带着大军来到虎牢关外的山岭上埋伏。”

“吕布带着大军回到虎牢关,回城的路上踏入曹操将军埋伏的陷阱。”

“吕布大军被曹操将军打败,吕布只带着几千骑兵逃回虎牢关。”

“诸位虽然诸侯联军被吕布打败,同样吕布也被曹操打败。”

“这一仗董卓没有获得胜利,反而失去了几万的西凉军。”

书生话音刚落,酒馆里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甚至有几个客人手里的酒杯,从手中滑落在地上。

众人目瞪口呆,都是震撼的表情。

坐在一旁的荀彧平静的脸上终于有着一丝惊讶,这个结果是他无法想到的。

他本以为董卓打败袁绍和其他诸侯已经获得大胜,没想到居然在回城的路上中了埋伏大军差一点全军覆没。

荀彧心里对曹操又重新有了看法,曹操居然如此厉害。

第一次拿下汜水关打败华雄,这一次打败吕布差一点全歼吕布的大军。

袁绍和曹操比起来能力差了太多,荀彧本来想着既然联军已经大败。

他也不想继续辅佐这些诸侯,现在他突然对曹操有了一丝兴趣。

他想看看这位连续打败董卓两次的人,究竟有怎样的能力。

“这位仁兄,曹操将军是如何知道吕布大军要回到虎牢关的?”

“在虎牢关外埋伏,难道曹操将军不怕董卓派兵出关支援吕布,那样一来自己麾下大军将陷入绝境?”

“曹操此计甚高,打败了董卓义子吕布。”

有几个熟读兵法的客人,脸上有着疑惑之色。

曹操为何敢在虎牢关外设伏,还知道吕布大军要回到虎牢关。

折扇书生听到几人的话,看了一眼四周:

“诸位有所不知,曹操身边多了一个谋士。”

“曹操在陈留招兵之时,就是这个谋士提议以征讨董卓为借口招兵买马。”

“征兵之后这位谋士更是给曹操训练这些新兵,据说这些新兵前往酸枣之时,其他诸侯看到这些新兵非常震惊。”

“公孙瓒将军甚至说,曹操带来的这些士兵和他麾下的白马从义有着一样的气势。”

众人听到书生的话脸上有着惊讶之色,十八路诸侯征讨董卓各自带了多少兵马已经不是秘密了。

曹操这次带了一万五千兵马前去会盟,知道这个情况的人都非常惊讶。

一个小小的陈留居然能招到一万五千余兵马,现在看来能招到这么多兵马都是曹操身边谋士的计谋。

“曹操身边这位谋士不简单,居然能招募到这么多的兵马。”

“不仅招募这么多的兵马,还把这些新兵训练的很好。”

“白马从义名扬天下,能训练成和白马从义一样的气势这位谋士练兵之法很是厉害。”

“曹操有这样的谋士在,如虎添翼。”

几个客人提到曹操麾下这个谋士,脸上有着一丝佩服之色。

荀彧听到几人的话点了点头,这个谋士能够招兵练兵这一点就值得他高看一眼。

“诸位!这位谋士可不仅仅招兵练兵。”


袁绍见孙坚主动请战,脸上浮现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刚才他正为无人应战而苦恼,没想到孙坚竟主动请命,替他解了围。

袁术冷眼扫了孙坚一眼,眼中带着几分不屑。

孙坚此前支持袁绍当盟主,此事已被他牢牢记在心中。

“孙坚将军果然英勇过人!”袁绍赞许道。

“既然将军愿为先锋,那本盟主便任命你为先锋,前去讨伐华雄。”

“汜水关一旦被攻下,其中所有的钱粮尽归将军所有!”

袁绍的话让孙坚眼中闪过一抹喜色。

汜水关城中钱粮丰富,一旦攻下,不仅能充实军需,还能再扩充兵马。

孙坚对此役信心满满,华雄与西凉军在他看来不过是刀下亡魂罢了。

“孙坚定不负盟主所托,必将拿下汜水关!”孙坚拱手表态,随即转身离去。

两日后,孙坚率军抵达汜水关下,然而华雄却始终不出城迎战。

夜晚,西凉军趁孙坚军队休息之际,突然从汜水关杀出,偷袭孙坚营地。

孙坚早有防备,与华雄激战一场,双方互有伤亡。

接下来的几日,孙坚数次进攻汜水关,却始终无法得手。

华雄坚守汜水关,城中粮草充足,久守不战。

反观孙坚一方,长途跋涉导致粮草不足,士气也逐渐低迷。

华雄趁孙坚军心涣散之际主动出击,将其打得节节败退。

最终,孙坚不得已撤退十余里,重新安营扎寨,并派人向袁术求援,请求粮草支援。

会盟之地的曹操大营中,林霄正坐在营帐内,神情悠然。

他手中拿着一卷探子送回的锦布,上面详细记载了汜水关的战事进展。

孙坚大军粮草告罄,求援袁术的消息,林霄早已预料到。

提到袁术,林霄心中暗暗叹息,为孙坚默哀。

袁术本就心胸狭隘,再加上对孙坚不满,怎么可能支援粮草?

林霄心里清楚,孙坚得不到粮草,迟早会败退。

一旦孙坚败退,华雄便会带领西凉军直逼酸枣。

林霄绝不允许这种局面发生,他放下锦布,站起身朝曹操的营帐走去。

曹操营帐内,几名武将分立两侧,曹操正皱眉翻看竹简,神色凝重。

“参见主公。”林霄走进营帐,向曹操行礼。

曹操闻声抬头,脸上的愁容立刻缓和了几分。

“军师来了,请坐!”曹操挥手示意林霄入座。

林霄谢过后坐下,目光扫过曹操,心中已经猜到几分。

“主公神色凝重,可是因孙坚进攻汜水关失利一事?”

林霄话音刚落,曹操露出一丝惊讶,显然没想到林霄竟能猜中。

孙坚大军连日失利,袁绍虽召集诸侯商议,却始终无人愿意援助。

想到袁绍的推诿态度,曹操心中怒意难消。

“军师所言不错,孙坚确实在汜水关受挫,粮草不足,已派人求援。”

“可惜袁绍身为盟主,却只是与诸侯推脱,毫无实际作为。”

曹操语气中透着浓浓的不满。

“主公不必动怒,此事在林霄的意料之中。”林霄平静地说道。

曹操闻言,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转而露出几分疑惑。

“军师早已料到此事?”曹操问道。

林霄轻笑点头,随后娓娓道来:“汜水关地势险要,华雄据守此地已占尽先机。”

“孙坚长途跋涉而来,士兵早已疲惫,攻城自然十分艰难。”

“而华雄城内粮草充足,只需坚守不出,便可坐等孙坚军力衰竭。”

“等到孙坚军心动摇之时,华雄再出击,自然能将其击退。”

曹操与几名武将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林霄的话不仅分析了当前局势,更道出了孙坚失败的根本原因。

曹操叹了口气,将袁术拒绝支援粮草的事情告诉了林霄。

林霄听完,脸上浮现一抹冷笑:“袁术此人心胸狭隘,怎可能支援孙坚?”

“他巴不得孙坚被全歼,这样才能出口恶气。”

“袁术的所作所为,真是可笑至极。”林霄摇头,眼中带着几分讥讽。

“哎!”曹操叹了一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忧虑。

“这可是诸侯会盟的第一仗。”

“若孙坚败于华雄之手,大军士气必然受到影响。”

“一旦孙坚撤军回到酸枣,华雄必会乘胜追击,直接威胁到会盟之地。”

“到时候,我们的局势将变得异常艰难。”

夏侯渊等几名武将听到曹操的分析后,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他们深知华雄的西凉军势不可挡,若连孙坚都无力抵挡,其他诸侯恐怕更加束手无策。

林霄看着眉头紧锁的曹操,嘴角浮现一抹淡淡的笑意。

“主公不必忧虑,战局尚未结束,一切还有回旋的余地。”

曹操听到林霄的宽慰,抬起头看向他,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

“难道孙坚还有可能扭转局势,反败为胜?”

“若他能拿下汜水关,联军的士气将大为振奋,甚至董卓也会因此而感到恐慌。”

“孙坚必败无疑!”林霄轻轻摇头,直接打断了曹操的幻想。

曹操闻言,目光中浮现一抹疑惑。

“军师刚才不是说还有回旋余地吗?怎么又断言孙坚必败?”

营帐里的夏侯渊等武将也满脸不解,他们看向林霄,等待他的解释。

林霄合上手中的折扇,微微一笑,语气笃定。

“孙坚必败,这一点毫无悬念,但主公并未败,不是吗?”

曹操一怔,随即露出几分好奇。

“军师此话何意,还请赐教。”

“孙坚粮草不足,士气低迷,袁术又不肯提供支援,他只能选择缓缓撤退以保存实力。”

“华雄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带领大军追击孙坚,试图彻底击溃他。”

“而汜水关在此时便会成为一座空城,正是主公大展拳脚的机会。”

“只需主公率兵趁虚而入,拿下汜水关便如探囊取物。”

“届时,华雄得知汜水关失守,必定调转兵马回来夺城。”

“主公与孙坚合力,从两面夹击,必能重创华雄。”

“如此一来,汜水关成为主公的囊中之物,而联军的首场胜利,也将被天下人归功于主公。”

林霄的话掷地有声,目光中透着冷静与自信。

曹操听后,拍案而起,神情激动。

“军师此计实在高明!若能夺下汜水关,打败华雄,曹某必名扬天下!”

几名武将也纷纷露出敬佩之色,林霄的计谋让他们心悦诚服。

夏侯渊眉头微皱,突然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军师所言甚妙,可如果华雄并未追击孙坚,而是坚守汜水关,我们的计划岂不落空?”

听到夏侯渊的疑问,营帐内顿时安静下来。

曹操也陷入沉思,觉得夏侯渊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林霄看向夏侯渊,嘴角扬起一丝笑意。

“夏侯将军多虑了,华雄必然会追击孙坚,这一点毫无疑问。”

“请军师赐教!”夏侯渊拱手作揖,虚心请教。

“华雄此刻志得意满,董卓又恨诸侯入骨,一定会许以重赏来激励手下将士。”

“若能斩杀孙坚,华雄便可借此功劳向董卓讨赏,这种诱惑他绝不会错过。”

“更何况,诸侯之间各怀鬼胎,孙坚几日来孤军奋战,毫无支援,华雄对此已看得清楚。”

“既然其他诸侯无意助孙坚,华雄便会毫无顾虑,尽情追击。”

“可以说,追击孙坚不仅是华雄的机会,更是他邀功请赏的必然选择。”

林霄分析得头头是道,夏侯渊听得连连点头。

“军师果然智谋无双,末将佩服!”夏侯渊再次拱手,满脸敬意。

其他武将也纷纷起身,对林霄表达敬佩之意。

曹操大笑着拍案说道:“有军师此计,汜水关必定成为我曹某之物!”

林霄轻轻点头,看向曹操,语气中多了一份笃定。

“明日,主公即可向袁绍请战,带兵支援孙坚。”

翌日,点将台之上,袁绍坐在主位,目光扫过两侧的诸侯,脸上浮现几分焦虑。

孙坚求援的信件送到后,袁绍立刻召集众人商议对策,但进展却不尽人意。

“孙坚将军鏖战多日,粮草殆尽,本盟主已命令袁术筹备粮草支援,不知准备得如何了?”

袁绍将目光投向袁术,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

袁术闻言,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之色。

“盟主明鉴,粮草筹备不易,还需几日时间才能送到前线。”

袁术的话让袁绍心中怒火翻腾,却又无可奈何。

他早已看出袁术是在故意拖延,可身为盟主的他对此却无计可施。

袁术看到袁绍脸色阴沉,心中暗自得意。

他本就不打算支援孙坚,而是希望华雄能彻底击溃孙坚的大军。

“诸位将军,如今孙坚已至危急存亡之际,不知谁愿带兵支援?”袁绍转而向众诸侯发问。

然而,场中一片寂静,没有一人应声。

就在袁绍眉头紧锁,心生无奈之时,一道声音从人群中传出。

“禀盟主,末将愿带兵前去支援孙坚!”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之人正是曹操。

诸侯们神色各异,有人惊讶,有人冷眼旁观,更多的人则是松了一口气。

既然曹操主动请缨,他们便无需派兵出战,何乐而不为?

袁绍见状,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

而袁术则皱起眉头,目光投向曹操,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袁绍看着站出来的曹操,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

他原本正为没有机会削弱曹操的实力发愁,现在曹操竟主动请缨支援孙坚,这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袁绍脸上浮现一抹假意的笑容,开口道:“孟德兄果然是忠臣良将,不仅敢刺杀董卓,还愿意带兵支援盟友。”

“有孟德兄出手,华雄必败,汜水关指日可下!”

袁绍一边夸赞曹操,一边暗自盘算,只要曹操在汜水关战败,他的计划便可更进一步。

“孟德之勇,令人敬佩啊!”

“孟德兄一出马,必然所向披靡!”

“我等只需准备庆功酒,静待孟德兄凯旋归来。”

其他诸侯纷纷附和袁绍的赞美,言语之中暗藏看戏的意味。

袁绍见气氛热烈,又补充道:“孟德,若你拿下汜水关,关中所有粮草与钱财,尽归你所有!”

听到这话,场中诸侯皆露出诧异之色,袁绍的承诺可谓十分慷慨。

但大多数人心中明白,这不过是袁绍的权宜之计,他根本不相信曹操能取胜。

曹操抱拳行礼,沉声道:“孟德必不负盟主所托!”

他的心中却暗自窃喜,他等的就是袁绍这句承诺。

回到军营,曹操立即开始调兵点将,营中士兵整齐列阵,甲胄锃亮,杀气腾腾。

曹操身披黝黑盔甲,跨坐战马,神色自信。

林霄依旧是一袭白衣,手持折扇,坐在曹操亲自挑选的战马上,风度翩翩。

“军师,袁绍已当众许诺,若我夺下汜水关,城中钱粮尽归我所有。”

曹操勒马靠近林霄,笑着说道。

“袁绍的承诺,只是为了确保主公不会反悔罢了。”林霄冷笑道。

“他根本不相信主公能取下汜水关,所以才会显得如此‘慷慨’。”

曹操闻言也冷笑一声:“等汜水关落入我手,袁绍的脸色一定会十分精彩!”

“启禀主公,士兵已清点完毕,可以出征!”曹仁骑马赶来,向曹操拱手汇报。

曹操拔出佩剑,朗声道:“出发!”

大军浩浩荡荡地向汜水关进发,夏侯渊、曹仁等将士各自领兵跟随。

袁绍站在城墙上,远远望着曹操的大军离开,嘴角浮现一抹笑意。

他身旁站着两位谋士,许攸与田丰。

“曹操已带兵支援孙坚,不日便可听到他的战败消息。”袁绍的语气中透着兴奋。

田丰与许攸对视一眼,随后田丰上前一步,拱手说道:“主公,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孙坚已被华雄打得节节败退,士气低迷。”

“此时派兵支援,任何军队都可能落败。”

“曹操如此精明之人,为何明知不可为而主动请缨?其中必有蹊跷。”

袁绍闻言,眉头微皱,心中暗自点头,田丰的话确实有道理。

他了解曹操,深知此人不可能轻易冒险,更不会平白消耗自己的兵力。

“田丰,你怎么看?”

田丰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在下认为,曹操出兵多半是其身边那位谋士林霄的计策。”

“若无林霄出谋划策,曹操绝不会贸然出兵。”

袁绍听后陷入思索,他对林霄颇为忌惮,这位年轻谋士的能力他早有耳闻。

正当袁绍犹豫之时,许攸站出来打断了田丰的话。

“主公,田丰所言未免太过夸大。”

“曹操不过是想借此机会建功立业罢了。”

“孙坚与华雄鏖战多日,两败俱伤。曹操出兵此时正是想捡个便宜。”

“若能趁机打败华雄,夺下汜水关,他不仅能扬名立万,还能坐拥城中钱粮。”

“林霄或许是个练兵的好手,但战场上的调度与谋略,他未必高明。”

许攸一番话说得头头是道,语气中透着一丝得意。

袁绍闻言点了点头,觉得许攸的话也有几分道理。

“若曹操真的拿下汜水关,城中的钱粮岂非尽归他所有?”袁绍眉头紧皱,语气中多了几分担忧。

“主公不必多虑。”许攸笑着安慰道。

“华雄的西凉军士气正盛,曹操的大军虽看似精锐,实则都是未经沙场的新兵。”

“就算林霄献计,也不过是纸上谈兵,根本无法撼动华雄。”

“这一战,曹操必败无疑。”

袁绍闻言,放下心来,脸上再次浮现一抹笑意。

“许攸此言甚是,看来我多虑了。”袁绍摸着胡须,神色轻松。

田丰站在一旁,虽然心中不服,但也不得不承认许攸的话有几分道理。

袁绍的目光望向远方,脑海中已经浮现出曹操大败归来的狼狈模样。

……

汜水关外,孙坚大营。

“啪!”

孙坚将手中的锦布狠狠摔在案几上,脸上布满怒火。

“袁术这个狗贼,欺人太甚!”他怒声咆哮,声音中充满愤怒。

“主公息怒。”黄盖站出来劝解,神色中透着几分忧虑。

“父亲,请您冷静!”站在一旁的孙策也连忙开口劝慰。

孙策身材魁梧,英气逼人,虽为年轻人,却早已展露出小霸王的风采。

此时的营帐内,孙坚一脸愤怒,但脸色稍微平复了一些。

在他身边,除了长子孙策,还有程普、黄盖和韩当三员虎将。

他的另一员大将祖茂,为了掩护孙坚撤退,已经壮烈牺牲。

孙坚看着案几上的锦布,语气中带着不甘和愤怒。

“本将军几次派人向袁术讨要粮草。”

“袁术却总以粮草筹备为借口,推脱拖延!”

“此人心胸狭隘,分明是怀恨在心,故意不肯支援!”

“如今军中粮草殆尽,再这样下去,只能杀马为食!”

提到粮草,孙坚的声音中带着深深的苦涩。

他本以为自己可以轻松攻下汜水关,为诸侯联军夺得首胜。

然而,从酸枣出发以来,他的自信随着日夜的苦战逐渐消散。

他回忆起刚抵达汜水关时的情形,心中充满懊悔和愤怒。

当初,面对华雄,他几次主动出击,虽然初战占据上风,但始终未能彻底击溃西凉军。

华雄随后龟缩城内,再也不出战,无论如何叫阵,都纹丝不动。

久攻不下,军中的粮草不断消耗,士气也逐渐低落。

几次向袁术求援,却始终杳无音讯。

就在军心低迷时,华雄夜袭营地,兵力疲弱的大军被杀得措手不及。

在这场夜袭中,祖茂为掩护他突围而壮烈牺牲。

大军狼狈撤退十几里,退到目前的驻扎地,但军中依然人心惶惶。

如今粮草所剩无几,再向袁术求援依然无果,这让孙坚几乎失去了希望。


他麾下的人马已经恢复,这一次和诸侯会盟让他了解到曹操的能力。

和他身边这位谋士林霄,智谋有多么的厉害。

接下来还会有大战,孙坚已经不相信袁绍这些诸侯的能力。

在他看来还是跟着曹操和林霄一起行动,更安全一些。

曹操和林霄听到孙坚的话相视一笑,前几日林霄告诉他孙坚一定会前来询问他们后面的战事。

曹操一开始还有一丝怀疑,孙坚今日果然前来询问,又一次被林霄猜到了.

“曹某对文台兄非常敬佩,有些话也就直说。”

“吕布大军中了曹某的埋伏,吕布只带着几千残兵逃回虎牢关。”

“此时虎牢关已经很难挡住诸侯的联军,军师告诉曹某。”

“董卓一定会带着亲信回到洛阳,不会继续在虎牢关督战。”

曹操喝下一杯美酒,看着孙坚说出他最想知道的问题。

孙坚听到曹操的话点了点头,看向一旁正在喝酒的林霄,孙坚眼中有着一丝佩服之色。

林霄的话很有道理,诸侯联军虽然士兵有所损失,在整体数量上还是比董卓的西凉军数量要多。

诸侯大军一旦进攻虎牢关,现在虎牢关的兵力是完全受不住的。

董卓继续在虎牢关督战,性命也会有危险。

他对董卓的了解,此人确实像林霄说的那样会逃回洛阳。

“军师此言有理,本将军也认为董卓会逃回洛阳。”

“虎牢关一旦被攻下,洛阳将会暴露在诸侯面前。”

“一旦诸侯带着大军进入洛阳,董卓必然性命不保。”

“既然如此,董卓为何不在虎牢关继续督战抵抗诸侯联军?”

孙坚看着林霄和曹操说完,脸上有着一丝疑惑之色。

在他看来虎牢关没了洛阳也就危险,董卓此时逃回洛阳也没有任何的意义。

还不如在虎牢关督战提升守城士兵的士气,这样一来还有一些机会守住虎牢关。

“孙将军此言有理,不过孙将军忘了一个人,董卓身边的谋士李儒。”

“孙文台洗耳恭听。”

孙坚听到林霄提到李儒,脸上有着一丝凝重,他方才确实忘记了董卓的谋士李儒。

“孙将军想必知道李儒这位谋士,此人毒杀少帝为董卓做尽坏事,被许多人称为毒士。”

“吕布被主公打败之后,李儒就知道虎牢关抵挡不住诸侯的进攻。”

“虎牢关丢失洛阳也朝不保夕,李儒一定会建议董卓迁都。”

“只有迁都,才能保护董卓的性命!”

林霄看着孙坚把迁都的事情说了出来。

“迁都?这....军师不是在开玩笑吧?”

听到林霄的话孙坚瞬间站了起来,身前的酒杯也掉落在地上。

孙坚双目瞪大,脸上有着惊讶之色看着林霄。

他征战多年也看到过许多大场面,迁都这个事情确实很让他震惊。

孙坚脑海里浮现出洛阳的画面,天子所在之地为了迁都就这样被放弃。

一旦天下人得知,一定会引起很大的轰动。

“孙将军也是经历过大场面的人,将军觉得董卓不迁都还有其他办法活命?”

孙坚听到林霄的话,捡起酒杯倒了一杯美酒一饮而尽。

林霄说的没错,董卓现在的处境最好的办法就是迁都。

离开洛阳,这样就可以避免和其他诸侯交战。

“军师说的有理,在下听到迁都过于激动。”

“既然军师知道董卓要迁都,不知道董卓会迁都何处 ?”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