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她像是逃避似的,匆匆拿起包,脚步有些慌乱地离开了。她起身时太过匆忙,差点碰倒了旁边的椅子,那慌乱的模样与她刚才的盛气凌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出门时,她甚至都没顾得上整理一下被门蹭乱的头发。
她走后,我独自静静地坐着,周遭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遥远的过去。
那还是九十年代,经人介绍,我和国华走到了一起,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那时的国华,有着城镇户口,还端着一份正式工作,虽说家境贫寒得叮当响,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这身份好歹也算有那么几分优势。而我呢,不过是一个年仅二十岁、懵懵懂懂的农村姑娘,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踏入了这段婚姻。就因为国华家条件太差,那些同样捧着铁饭碗的城镇姑娘,没一个能瞧得上他的,眼瞅着他都快三十了还打着光棍,实在没办法,这才经人撮合,勉强选择了我。
刚结婚那阵儿,大姑姐就从没给过我好脸色。她和姐夫婚后育有一个儿子,两口子都是有正式工作的人,在他们眼里,我这个从农村来的媳妇,就是个土里土气、没见过世面的外人。每次去婆家,她总是话里话外夹枪带棒,满是轻蔑之意,不是嫌弃我穿着不够时尚洋气,就是挑剔我说话带着浓浓的乡音土味。
记得有一次家庭聚会,我精心挑选了一件自认为得体的衣服,那是我花了好几天的工钱买的,还提前洗得干干净净,熨烫得整整齐齐。可大姑姐一见到我,就皱着眉头说:“淑芳,你这穿的什么呀,怎么这么老气,一点都不时髦。你看看人家小丽(邻居家的媳妇),穿得那叫一个洋气。”还有一次,我和他们聊天时,不小心说了几句家乡话,她立刻就嘲笑起来:“你这口音可真重,说的话都让人听不懂。你就不能学学普通话吗?”可我呢,总是默默咽下这些委屈,心里想着,只要自己踏踏实实地过日子,真心对待这个家,早晚有一天能得到他们的认可。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来得那么猝不及防,让人毫无招架之力。一九九八年,下岗潮如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