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范围内推行教育改革的建议。
“陛下,教育乃立国之本。若能让更多的孩子有书可读,将来必能为大唐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柳云裳说道。
李世民深以为然:“皇后所言极是,但此事需从长计议。”
经过一番调研和筹备,朝廷决定在各地设立官学,招收平民子弟入学。同时,鼓励民间开办私塾,给予一定的补贴和支持。
柳云裳亲自参与到教材的编写和教师的选拔工作中。她邀请了众多学者和名师,共同制定教学大纲,确保教育的质量。
然而,改革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些地方官员对政策执行不力,资金也出现了短缺的情况。
柳云裳得知后,决定亲自前往地方视察。她不辞辛劳,奔波于各地,督促官员们认真落实政策,解决实际问题。
在一个偏远的小镇,柳云裳看到了一所简陋的官学,孩子们在破旧的教室里认真学习的场景让她深受感动。
“孩子们,只要你们努力学习,将来定能为大唐的繁荣贡献力量。”柳云裳鼓励道。
经过柳云裳的努力,教育改革初见成效。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了学堂,民间的读书声日益响亮。
第十七章:水利工程惠民生
贞观年间,虽然大唐繁荣昌盛,但一些地区仍面临着水患和旱灾的困扰,影响着百姓的生计。
李世民决定开展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以改善民生。
柳云裳积极支持李世民的决策,她与大臣们一起研究水利方案,还亲自前往灾区考察。
在一处遭受水患的村庄,柳云裳看到百姓们流离失所,心中十分悲痛。
“陛下,我们一定要尽快解决水患问题,让百姓们重新过上安稳的生活。”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