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石像李三哥的其他类型小说《奈河桥:石像李三哥番外笔趣阁》,由网络作家“国士见贤”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请一位玩伴拿了一壶酒两个碗来。新娘亲手倒了两碗酒,一碗请那个玩伴拿去给道士,一碗自己拿着走到二楼窗前,看着庭院里吃饭喝酒的人们。玩伴手捧着一碗酒,小心地来到道士身旁,把新娘的意思一说。道士接过酒,转身看向二楼,举碗向着二楼敬去,一饮而尽。新娘看着道士,心中顿时一惊,手中的酒也不知道该不该喝,眼中也似乎闪着泪花,又略过一丝惊恐,过了好一阵,在另一个玩伴的提醒下,才一饮而尽。再抬头往道士看去,道士已经转身,与同桌长辈们聊着天,热闹非凡。只留一个背景给新娘。就在李家的人都在饮酒作乐的时候,距离村子大概十里远的地方,一群毒王蜂,似乎是被某种力量困住了。据当时经过蜂巢的人说,那毒王蜂像是接到了圣旨一样,一只接着一只,疯狂的往天上地下冲。可是直...
《奈河桥:石像李三哥番外笔趣阁》精彩片段
请一位玩伴拿了一壶酒两个碗来。新娘亲手倒了两碗酒,一碗请那个玩伴拿去给道士,一碗自己拿着走到二楼窗前,看着庭院里吃饭喝酒的人们。
玩伴手捧着一碗酒,小心地来到道士身旁,把新娘的意思一说。道士接过酒,转身看向二楼,举碗向着二楼敬去,一饮而尽。新娘看着道士,心中顿时一惊,手中的酒也不知道该不该喝,眼中也似乎闪着泪花,又略过一丝惊恐,过了好一阵,在另一个玩伴的提醒下,才一饮而尽。再抬头往道士看去,道士已经转身,与同桌长辈们聊着天,热闹非凡。只留一个背景给新娘。
就在李家的人都在饮酒作乐的时候,距离村子大概十里远的地方,一群毒王蜂,似乎是被某种力量困住了。据当时经过蜂巢的人说,那毒王蜂像是接到了圣旨一样,一只接着一只,疯狂的往天上地下冲。可是直到所有毒王蜂累死倒下。它们就是飞不出那一片天空,好像天然形成了一个包围圈把它们围了起来,不让他们离开半步。
李家这边,道士一边与众长辈饮酒聊天,相谈甚欢。一边则找机会,时不时念上几句急急如律令的咒语。惹得同席长辈喜笑颜开。廊下那座石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大了一圈,脸上更是像被毒王蜂给叮了一样,肿得不成人样。只是,大家都被道士吸引,没有注意到石像的变化,偶尔有人注意到,还以为石像本来就是这样子的。
吉时已到,新郎携家属登门取亲,将热闹的李家推向高潮,娘家人堵门要红包,男方亲朋好友各种打趣讨好,好一番热闹场景。热闹过后,一对新人在媒婆牵引下,从二楼下到正堂来,先是向先祖点香跪拜告别,又向父母跪拜告别,又向众邻居高辈行礼告别。礼节已毕,新郎便在亲朋好友帮助下,背起新娘向院子里的花轿走去。随行长辈急忙快步走去,提起花轿帘子,新郎背着新娘走到轿子旁,转过身,慢慢把新娘送进花轿,待新娘坐正,新郎退出站起,花轿帘子慢慢放下。新郎官来到堂向,向岳父岳母和一众娘家人行礼告别,快步骑上大马,来到队伍前引路回家,
帝国南境邕州治下一个边远山村,村西头往东数第五户就是李家。李家当家人因为在家族兄弟中排行老三,所以父母便取了个俗名三哥儿。在这一带是远近闻名的老实人、老好人,一辈子与人为善,不争不抢。今天恰好是李三哥家二姑娘出嫁的日子,李家庭院里那是张灯结彩,红绸飘舞,全家一片喜庆。邻里乡亲纷纷前来道贺,鞭炮声噼里啪啦作响,庭院中摆满了丰盛的宴席,大家欢声笑语,等待着共同见证这一幸福时刻,送姑娘踏上新的人生旅程。
远处,一个道士缓缓走来。只见他背着一个一人高的人形石像,一步一个脚印不急不慢地走着,稍近些,大家才看到他腰上缠着块长腰带,左腰挂着桃木剑,右腰插着孚尘杆,前胸挂着一个破烂布包袱,也不知道里面装着些什么东西。等到他再走近些,才发现他身上更是邋遢,不仅反穿道袍,脚穿一双破布鞋,而且长发似鸡窝,胡子如马尾,满身泥与尘。等他到眼根前,大家才看清背上的石头人像,原来是道士刻了个自己立身行礼像。石像右手执孚尘杆底,孚尘头则搭在右肩上;左手向并半伸,手掌在胸前合一,五指向天行礼。
走到李家门口,道士也不问话,径直往里走,走到屋外正门廊下,自己一个人卸下石像。对着看热闹的人群作揖行礼,说着自己云游四方,途经宝地,求碗水喝。李三哥见他可怜,忙递上一碗山泉水,道士客气一声,三口下肚。随后又说起各类吉祥话,向着李三哥讨饭吃。李三哥一家向来善良,又赶上嫁姑娘的大喜事,自然也不吝啬,何况他又说了一通吉祥话,伸手不打笑脸人。便忙让儿子用盛汤的大瓷碗装了半碗米饭,米饭上盖了些鸡鸭鱼肉、青菜豆腐,满满当当一碗饭菜给他。正当要把大瓷碗递给道士时,李家族中一个长辈轻轻咳嗽了一声,眼睛不断朝门口挑着眉。李家小子当即明白了长辈的意思,忙一手拿碗,一手拿起一把椅子,向门口走去。只见他走出大门,往左边又走了几步,先把椅子放好,接着把碗放在椅子上。随后又回来取了双干净筷子,随手又拿了把椅子出去。
八仙班奏起喜乐,喜娘扭起秧歌舞,轿夫们抬起花轿往前走。
一行人正准备走出大门,突然间狂风大起,吹得众人站立不稳,原本晴空万里的日头,现在也变得乌云密布,层层威加而来,隐隐之间更是电闪雷鸣,吓得众人心头一惊,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眼见行头不对,有善解人意的急忙解围道:这是老天爷想让新娘子多待在娘家一会,来来来,大家先把新娘抬进堂屋里,坐下再喝几杯茶水。众人一听,纷纷附和,也就都又退回堂屋。新郎官把马绳捆在柱子上,也急忙退回堂屋。
只有道士依然坐在院子里酒桌上,纹丝不动。等所有人都进屋后,他才挤到李三哥一家旁边说道:“老叔家今日大喜,却遇上这样的怪天气,实在是不对头,不如让贫道施法,让日头重现,好让姑娘顺利出嫁,更要祈福求佑,以保姑娘长寿绵延、平安喜乐、子孝孙贤吧!”
道士说完,也不顾李三哥一家人答应与否?急急脱下道袍,正面穿上;自己扯过一张八仙桌,从腰上解下长腰带盖在桌子上当桌布;摆上两支蜡烛,祭出铃铛、罗盘、葫芦、纸符、狗血糯米、浮尘、桃木剑等法宝,又点上三支香火。当场做起了法事。
道士先是一边念着急急如律令,一边身跳神仙舞。跳了有一会,拿起纸符沾上狗血糯米,用蜡烛点燃,一边烧一边跳,同时嘴里咒语不停。
一番闹腾,乌云反而更甚,压得人喘不过气。道士,大喝一声,口中念咒,拿起桃本剑左挥右舞。乌云渐渐消失、日头慢慢出来。
正当大家感慨道士真是世外高人时,道士的桃木剑像是因为道士舞得太厉害了,突然间就断了,准确的来说是变成了粉沫。然后就是道士像是喝醉了酒一样,变得披头散发、口中流血,倒在地上,艰难挣扎,却怎么也站不起来。李家几个长辈正想上前搀扶,道人却又自己来了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刚刚立住身形,又拿起孚尘,还是一样的又舞又跳,口念咒语。
又是一声大喝后,道士的孚尘也莫名其妙的断了,而且断得很怪异,并不
是断成两半或者是几大块,而是孚尘上的根根发丝分别断成一截一截的,飘在空中,像雪花在飞舞。孚尘的杆也如同桃本剑一样碎成了粉沫。好在这次道士没有倒下,而是借着神仙舞盘腿坐下,一边打坐,一边不停念咒。
大概过了一刻钟,道士才停止念咒,缓缓睁开眼,摇晃一下身子,伸了伸腰,慢慢站起来。人们突然发现,刚刚乌云密布的,现在却已经是睛空万里。不禁感慨万分,今天算是看到世外高人了。
李三哥一家更是感激不尽,纷纷上前挽留起道士,请他多住几天,为新娘子主婚祈福。道士一边回礼拒绝,一边收拾着东西,又把道袍反过来穿上,背上石像,拂衣而去。
冥王三万万年正月初五巳时,人间天圣十三年,南境邕州李家二女当亡于其大婚之日。有司行文,阎王判定,判官传令,黑白无常受命拘魂索命。行至其宅,施法取命,不料,堂上竟有妖道在座,所施之法被妖道以妖法破之。三次施法,皆不能成。
两人自知不敌,乃回报判官,判官启禀阎王,阎王启奏于冥王座下。冥王大怒,阎王奉命严惩,乃调十方鬼将,统十万阴兵,杀亡命女、拘妖道归,以正天道、以应天命。
不曾想,妖道妖法高深,一日破三境,由道入仙。众鬼将阴兵至,怒斥妖道违逆天命,施法欲拘之。妖道一言不发,只以符化兵,十万阴兵登时化为血水。众鬼将齐出,妖道破境入金刚,一剑挥出,十鬼将皆重伤而归。
阎王闻报大怒,乃亲至,施展神功,一招败之,毁其剑、伤其身。妖道施法挣脱,以孚尘为器,破境入天元,与阎王战百合,阎王擒之不得。
冥王闻报,分身瞬至。妖道以自身为火、以精血为脉,破境擎天。冥王怒斥:“天道有法、万物有序,尔不过人间蝼蚁、无知妖道,安敢乱天地法则,念尔修行不易,今缚手就擒,尚可留尔一命,以渡此生。”妖道见冥王分身至此,慌忙跪拜行礼,尔口称冥王万福,回曰:“望冥王海涵、宽怒万一,贫道云游至此,受主家三饭之恩,自当为报,
本不敢扰天道之法则、生死之轮回,实不忍弱女于大喜之日而去,故才冒死冒犯,万望冥王饶恕,成全残愿。如若不允,还清冥王一战。”
冥王怒其狂妄,乃施展神法。交手三合,未分胜负。
冥王愤恨曰:“你虽入擎天之境,可斩天上仙人,但是也必将玉石俱焚,身后之人非道非仙,为你缘故,俱当魂飞魄散”。言毕,乃以无上秘法,施展莫大神通,降下幽冥之火。妖道惊怕,忙以孚尘三千丝护住身后人,随即赤手空拳直迎冥王而去。冥王战之十合,不能胜。妖道止下神通,行礼曰:“上禀冥王,贫道自知今日有违天地法则,乱冥府法度,愿化身为桥,于鬼门关前、奈河之上,渡化万鬼,唯望冥王成全,保此女长寿绵延、平安喜乐、子孝孙贤,贪道感念大恩。”
冥王不允,再展神通,妖道施法,战三十合,无胜。
妖道又曰:“贫道已知罪责,今日苦战,只求冥王开恩。如再相逼,贫道必施密法,不求斩仙,只愿与冥王同归昊天。
冥王听其言毕,乃收起神通,降身其旁问曰:“三年入五境,一日破三境,天地之造化,万古第一人。今为这一弃你而去之女子,弃此修为,化身为桥,由仙降鬼,我亦可惜汝?汝日后不悔之?”妖道曰:“此身修为,本缘起于她,今缘灭于她,也算圆满,万望冥王成全私愿。”冥王感其情曰:“好一个痴情儿,你倒是实诚,你二人之缘三年前便已断了,有恋人之情,却无夫妻之缘,你这又是何苦呢?”妖道曰:“纵无缘份,亦不忍其亡于此时此刻,万望冥王垂怜、成全”。冥王见怜,乃曰:“也罢,本王准你所请。”妖道曰:“谢冥王成全,贫道感恩,既往奈河,以身化桥,以谢冥王。”
冥王止之,曰:“且慢,天地无情、天道有伤、万物无心、芳草有情。痴情儿,念尔真情,本王再许你人间百年之期,百年之后,你须独往奈河化身为桥,她便是过桥第一人。从此,你修仙问道,她入生死轮回,缘起缘灭,万不可再阻。”言毕,回府,道士跪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