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成了。
并且吩咐,在某月某日,夜半子时,在院子里设供斋天,她要给太姥爷借寿。
到了那天,原本还阴云密布,等太姥姥把香烛供品摆好,天空忽然就放晴。 漫天星斗,不见月光。
太姥姥跪在案前,不停的磕头。
开始是她自己磕,后来就让她的儿子和女儿一起磕,也就是我的舅姥爷、姨姥姥和我姥姥。
具体磕头磕了多久,我姥姥不记得了。
就记得一阵旋风从院子中卷起来,把香火蜡烛都吹灭了。
太姥姥才拜了拜,站起身来。
说了一句:“成了!”
当时我姥姥他们以为借寿成功了,都很开心。
谁都没想到,其实压根就不是借寿,而是匀寿。
是把我太姥姥自己的寿数,匀给了太姥爷。
结果就导致了太姥姥英年早逝,四十多岁,人就没了。
我姥姥说,太姥姥去世之前,啥毛病没有。
有一天出门,回家的时候,坐在马车上,路过一个小庙,太姥姥打了个冷颤。
回家之后,太姥姥就说:“我要不行了,准备后事吧。”
太姥姥把她自己的后事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包括整堂兵马怎么处理。
关于老仙儿这事儿,有个规矩。
老一辈的人过世了,那么堂营兵马会继续抓他的后代子孙。
香火不断。
所以,经常就有人说自己是老堂兵马老堂营。
没办法呀,一代一代抓下来的,谁都跑不了。
因为太姥姥是真的知道,这行当里面的门道太深,她生怕还有子孙后代被抓了当老仙儿的弟子。
所以,太姥姥就教给我舅姥爷,在她去世后,如何把她的整堂兵马都给遣散了。
事实证明,非常成功。
太姥姥的孙男娣女们,没有一个走这条路的。
那堂道行极深的老仙儿们,最终也不知去向。
7.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