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晓彤老刘的其他类型小说《血迹斑斑的秋天与消失的女孩李晓彤老刘 全集》,由网络作家“小小雪怪”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
《血迹斑斑的秋天与消失的女孩李晓彤老刘 全集》精彩片段
种问题在我脑海中盘旋,而答案,似乎正一点点逼近。
第四章:疑点重重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书店的门刚开,我就看到门口摆着一张纸条。纸条没有落款,字迹歪歪扭扭,上面只写了一句话:“想知道真相,去废弃的缫丝厂。”
我捏着这张纸条,心跳微微加快。清溪镇的废弃缫丝厂在西郊,那地方早已荒废多年,除了偶尔有几个年轻人去探险外,几乎没人踏足。我抬头望了望门外的街道,来往的镇民一如往常,谁也没有流露出异样的神色。
把纸条放进口袋后,我点上了一支烟,在书店门口来回踱步,脑子里迅速分析着可能性。这显然是有人故意引导我过去,可他是谁?他的目的又是什么?一切显得莫名其妙,但也勾起了我深藏的职业本能。
一个小时后,我关上书店的门,沿着小路向西郊走去。早晨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下来,田地里的泥土泛着湿润的气息。废弃缫丝厂的大门斜斜地倒在地上,锈迹斑斑的铁柱上还挂着几片残破的警示牌。
我停在门口,四下环顾了一圈,然后迈步走进厂区。
厂房的内部堆满了破旧的缫丝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油脂味。阳光从破碎的天窗斜照进来,勉强能看清楚内部的结构。我穿过一排排锈迹斑斑的机器,绕到后面的小办公室时,看到了一张被随意丢弃的折叠椅。
椅子上放着一个黑色塑料袋,袋口松松地扎着。
我站在椅子前,心里警铃大作,四下打量了几秒,伸手取下手套,戴上后才慢慢解开袋子。
里面是几张照片和一部老式手机。照片中,李晓彤坐在一个破旧房间的角落,神色惶恐。她的嘴角似乎有些淤青,衣服也显得凌乱。我扫了一眼手机,屏幕是关着的,显然没有通电。
在镇上生活几年,尽管我与人来往不多,但镇民的脸我都记得清楚。这些照片的背景和镇上的某个地
。”瘦削男人冷笑,“那个人不会再有机会。”
听到这话,我手心冒汗,显然他们已经发现有人在暗中调查,并计划对我不利。我屏住呼吸,尽量不发出一点声音。
他们检查了一会儿箱子,然后锁上房间离开了。我等了足足五分钟,确定外面没有动静,才轻手轻脚地翻出窗户。一路疾走回到镇上时,我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时间不多了,我必须尽快采取行动。
次日清晨,我将昨晚的发现详细告诉了老刘。听完后,他脸色严峻地说道:“赵一凡,这次我们得动真格了。”
我们决定联合镇外的警方,悄悄布控。在我的配合下,他们将废弃民宅列为突袭目标,并制定了详细的行动计划。尽管这样,我的心情依旧沉重,因为我知道,事情并不会如此顺利。
当晚,所有布控完成,我也回到书店,假装一切如常。但实际上,我已做好准备迎接这场最终的对决。敌人不可能轻易善罢甘休,而我必须在他们下手之前先发制人。
在这黑暗的边缘,我能感觉到真相已近在眼前。
第十一章:突袭的夜晚
那一晚,天上没有月亮,四周一片漆黑。废弃民宅附近布满了警员。他们穿着便服,埋伏在草丛和墙角,所有人都保持着无线电静默,静静等待目标的出现。
我也在场,躲在不远处的一棵树后,手里握着匕首,心里既紧张又兴奋。这是几天以来最接近真相的一刻,我必须确保李晓彤的安危,同时帮助警方瓦解这条隐秘的走私链条。
大约午夜时分,第一辆货车驶近了民宅。车灯熄灭后,几名男子下车,熟练地打开房门,将货箱一箱箱搬进屋内。这些动作看似轻车熟路,显然他们已经做过无数次。
随着第二辆车的到来,警方发出信号,开始行动。隐蔽在周围的便衣警员迅速出动,将屋内的人控制住。现场一片混乱,有人试图逃跑,却被提前布控的警员堵住了去路。
而就在此时,我听到了一声尖叫。
尖
与这件失踪案的关联?抑或只是偶然路过?可直觉告诉我,这并不简单。
几天后
老刘再次来到我的书店,表情严肃,手里拿着一张照片。他递过来,说:“老赵,你看看,这人你有没有印象?”
我接过照片,是一个二十出头的男人,穿着深色外套,面容平淡无奇,却有一双略显凌厉的眼睛。我仔细想了一下,摇头说:“没见过。”
“这是最近在镇上出现的陌生人,据说失踪前,李晓彤跟他打过照面。”老刘皱着眉,“我们查到他似乎住在镇中心的一家小旅馆,但前几天突然离开了。”
我默不作声,心里暗自琢磨这个陌生男人的背景。他会不会是丢下那件衣服的人?还是,他其实与李晓彤的失踪毫无关系?老刘的语气中透着些许焦虑,我能感受到他对这个案件的无力感。
“刘哥,有没有查到其他信息,比如监控录像?”我问。
“监控录像倒是调了几段,可惜拍得很模糊,只能看到他进旅馆的身影,后来就没了。”老刘叹气道,“你说奇怪不?镇上几个摄像头偏偏在失踪那天坏了。”
这句话让我心里一动。如果是单纯的设备问题,那只是巧合,可要是有人刻意让摄像头“失灵”,那可就另当别论了。我思考片刻,问道:“他入住旅馆时登记了身份证吗?”
“登记了,假名。”老刘苦笑,“身份证号倒是真的,可人已经找不到了。联系了外地的派出所,说这个人已经几年没回过老家了。”
一个假名,一个模糊的身影,监控又不完整——所有线索都指向一种有意掩饰的行为。这让我隐约觉得,事情远比表面复杂,而这个男人,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送走老刘后,我坐在书店里,翻着那本早就看腻的文学期刊,脑子却全神贯注在这些细碎的线索上。这个镇子不大,外来人口更是少之又少。如果李晓彤失踪和这个男人有关,那么,他来这里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丢下染血衣服又是为什么?还有,她现在是生是死?
种
/p>
“镇上那家新开的旅馆知道吧?前几天,有个叫李晓彤的服务员突然失踪了。”他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
“失踪?”我皱了皱眉,“有线索吗?”
“找了一圈,没有。她平时也不怎么跟人来往,我们连她最后一次出现的确切时间都说不清。”他摇了摇头,“清溪这地方太平惯了,真出点事,谁也没经验。”
我没再问下去,只是点了点头,目送老刘离开后,把书合上,盯着桌面发了会儿呆。直觉告诉我,这件事不会就这么简单地结束。
第二章:带血的衣物
老刘走了之后,我本以为这事跟我没关系,打算继续守着我的小书店平静度日。但人心终究是难以完全平静的。尤其是当你从前的生活和这些失踪、犯罪的词汇有关时,那些旧有的敏感会像被风拂过的草原一样,忍不住层层涌动。
那天早上,我照旧在书店里翻阅杂志,随手泡了一壶铁观音。晨光从木质窗框漏进来,带着秋日的微凉。午后时分,书店外巷子里的垃圾桶被环卫工人拖走了。我端着茶杯,靠在门口的椅子上晒太阳,隐约听见巷口有两人小声交谈。他们的声音有些急促,似乎在争论什么。
我抬头看去时,他们已经散了,一个往镇中心去了,一个转进了小巷。过了会儿,我起身关门准备小睡,经过后巷时,瞥见地上有个东西。
一件浅色的长袖衣服,皱巴巴地躺在潮湿的石板地面上。秋日的阳光已经有些暗淡了,光线下,那衣服的袖子上有一片暗红的痕迹。我盯着那痕迹看了几秒,缓缓蹲下身。手伸到半路又收回来——出于职业习惯,我随身带着手套。
戴上手套之后,我捡起衣服仔细查看。血迹已经干涸,颜色发暗,触感微微发硬。我试图在衣物上找到标签或者其他能说明主人身份的线索,但什么都没有。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这与失踪案有关,但这种情况下突然出现在巷子里的染血衣物,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那名失踪的旅馆服务员。
一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