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父母的爱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完美样子,而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的。就像我自己,经历过那么多的迷茫与孤独,但我也在学着给自己空间,给自己爱。
我回复父亲:“我挺好的,没事,谢谢你。”短短的一句话,却像是解开了我内心的一道结。
我曾经以为,我的父母是那个不断压迫我的人,但现在我明白,或许是我自己把他们放在了一个过于苛刻的框架里。我太过于期待他们能给我所谓的“完美爱”,却忽视了,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我付出。
这一段时间,我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过去,我总是觉得,自己的人生必须按照一个既定的模式走,必须满足社会对我的期待。升学、就业、成家……这些外界的标准让我感到压力山大,仿佛每一步都不能有任何差错。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总得按照社会标准活?”有一次,李晨在喝酒时问我,“你在追求什么呢?”
我呷了一口啤酒,低声答道:“我一直觉得,必须要做到那些‘该做’的事,才能证明自己有价值。”
“这就错了。”李晨摇了摇头,“你不是为了别人活,而是为了自己活。别人的标准,你能照搬一时,但不能照搬一辈子。”
这句话让我突然有所醒悟。我已经不再是那个依靠外界评价来获得满足的孩子了。我不再为了迎合别人眼中的“标准”而努力,而是要为自己的内心和感受负责。我开始意识到,自己活得如何,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按照别人眼中的“完美模样”去活。
慢慢地,我学会了从内心去感受自己,去问自己:“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而不是让别人来决定我的人生轨迹。我不再那么害怕犯错,不再因为没有达到别人期待的标准而感到自卑。我学会了“自洽”,学会了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学会了与自己和解。
有时候,我仍会感到一些无形的压力,尤其是在面对亲戚和朋友时,他们总会问:“你什么时候结婚啊?你的事业怎么还没有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