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元璋的其他类型小说《大明:朱元璋假死后,我登基称帝朱允熥朱元璋 全集》,由网络作家“古代小王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而在朱允熥的舰队这边,将领们也在商议着应对之策。赵谦对朱允熥说道:“殿下,今日我们虽然大胜,但那徐辉祖和李景隆绝非等闲之辈,他们今日吃了亏,很可能会想办法反击。”朱允熥微微点头,说道:“所言极是。”赵谦摸着胡须,缓缓说道:“他们极有可能趁着夜色前来偷袭。”“这两人如今已无太多选择,正面强攻肯定不行,夜袭是他们唯一可能扭转战局的机会。”郑和在一旁也说道:“赵知府说得有理,我们不得不防。”朱允熥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嘴角微微上扬,说道:“既然他们想夜袭,那我们不妨来个瓮中捉鳖。”赵谦眼睛一亮,说道:“殿下此计甚妙。”“我们可以佯装松懈,暗中加强防备。在舰队周围设下重重埋伏,等他们一来,就将他们一网打尽。”朱允熥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就这么...
《大明:朱元璋假死后,我登基称帝朱允熥朱元璋 全集》精彩片段
而在朱允熥的舰队这边,将领们也在商议着应对之策。
赵谦对朱允熥说道:“殿下,今日我们虽然大胜,但那徐辉祖和李景隆绝非等闲之辈,他们今日吃了亏,很可能会想办法反击。”
朱允熥微微点头,说道:“所言极是。”
赵谦摸着胡须,缓缓说道:“他们极有可能趁着夜色前来偷袭。”
“这两人如今已无太多选择,正面强攻肯定不行,夜袭是他们唯一可能扭转战局的机会。”
郑和在一旁也说道:“赵知府说得有理,我们不得不防。”
朱允熥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嘴角微微上扬,说道:“既然他们想夜袭,那我们不妨来个瓮中捉鳖。”
赵谦眼睛一亮,说道:“殿下此计甚妙。”
“我们可以佯装松懈,暗中加强防备。在舰队周围设下重重埋伏,等他们一来,就将他们一网打尽。”
朱允熥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就这么办。”
“去安排士兵们准备吧。”
“记住,要做得像真的松懈一样,莫要让他们看出破绽。”
于是,朱允熥的舰队开始布置防御。
士兵们表面上看起来放松了警惕。
有的在甲板上看似悠闲地踱步,有的聚在一起小声聊天。
但实际上,他们都在暗暗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暗哨们也悄悄地隐藏在各个角落。
当徐辉祖和李景隆的战船悄悄靠近时,一个暗哨发现了动静,立刻向负责的百户报告:“百户长,有情况,好像有船靠近。”
百户长低声说道:“继续观察,不要打草惊蛇。”
不一会儿,百户长确定是敌军来袭,便下令吹响号角。
瞬间,朱允熥舰队周围瞬间亮起了无数火把,将海面照得如同白昼。
“不好,被发现了!” 李景隆惊叫道。
徐辉祖咬了咬牙,大喊:“冲!此时已无退路,唯有奋勇向前!”
说罢,他一马当先,率领士兵们朝着朱允熥的舰队冲了过去。
此刻已无后路!
一时间,喊杀声震天。
朱允熥的将士们迅速做出反应。
近距离火炮不太好用,于是弓弩手们首先发难。
“放箭!”
一时间箭如飞蝗般朝着敌军飞去。
朱允熥军队的反击迅速而猛烈,旨在打乱敌军阵脚。
“小心箭雨!”
徐辉祖大喊一声,他举起盾牌,身子微微下蹲,脚步却不停,继续朝着前方冲去。
李景隆则躲在徐辉祖身后,嘴里嘟囔着:“这可如何是好,这箭太多了。”
他也手忙脚乱地拿起一块盾牌,遮挡着自己。
徐辉祖的士兵们有的被箭射中,发出痛苦的叫声,有的则用盾牌护住自己,继续前进。
很快,两军的战船靠近了。
两军士兵短兵相接,战斗正式打响。
徐辉祖跳上朱允熥舰队的一艘战船,喊道:“将士们,随我杀!”
他的长刀舞得虎虎生风。
“大家一起上,先把这个厉害的解决掉。”
一群士兵朝着徐辉祖围了过去。
徐辉祖毫无惧色,他一边抵挡着众人的攻击,一边寻找着破绽。
李景隆这边可就没这么顺利了。
他刚登上战船,就被几个朱允熥的士兵围住。
一时间,喊杀声震天。
徐辉祖在战斗中,心中暗暗吃惊。
他一边挥舞着长刀与敌人厮杀,一边在心里想道:“这琼王的士兵怎会如此厉害?”
“这绝非是仓促训练而成的。难道他在琼州府一直在秘密训练这样一支强军?”
他的眉头紧紧皱起,手上的动作却丝毫不敢懈怠。
但是面对这样强悍的对手,他渐渐感觉到有些吃力。
李景隆这边更是慌乱不已,他勉强招架着对方的攻击,心里想:“我的天呐,这些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个个都像不要命的煞神。”
“早知道他们这么厉害,这偷袭的主意可真不该出啊。” 他越想越害怕,手上的动作也变得更加杂乱无章。
随着时间的推移,徐辉祖和李景隆的军队渐渐处于下风。
尽管徐辉祖奋力抵抗,但无奈对方实力太过强大。
最终,在经过一番苦战之后,徐辉祖和李景隆被朱允熥的将士们团团围住。
他们的武器被缴,两人成为了俘虏。
郑和带着被捆起来的徐辉祖和李景隆两人前去见朱允熥。
一路上,李景隆不停地扭动着身体,试图让自己被捆绑的姿势舒服一点。
而徐辉祖则挺直了腰杆,眼神坚定地向前方看去,看起来非常的倔强。
两人被带到朱允熥面前后,反应截然不同。
李景隆看到朱允熥,脸上立刻挤出尴尬的笑容,赶忙弯腰行礼,说道:“拜见琼王。”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讨好,眼睛偷偷地打量着朱允熥的表情。
徐辉祖却只是站在那里,沉默不语。
他的脸上带着一种视死如归的神情,仿佛在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沉默是他坚守尊严的表现,他不屑于用讨好来换取生存。
这源于他内心的骄傲与忠诚。
李景隆见徐辉祖这个样子,心里有些着急。
他悄悄用屁股给了徐辉祖一下,示意他低个头,说几句软话。
可是徐辉祖根本就不理会他,依旧站得笔直。
李景隆的小动作凸显出他与徐辉祖在性格和处事方式上的差异。
他希望徐辉祖能顺应形势,而徐辉祖却不为所动。
李景隆无奈,只能转过头来看着朱允熥赔笑,说道:“琼王不要介意,允恭就是这样的脾气。”
“他这个人就是太直了,其实心眼不坏的。”
他的话既是为徐辉祖开脱,也是在向朱允熥表明自己的态度。
他不想因为徐辉祖的强硬而连累自己。
朱允熥则压根没理会他们这一套,只是摆了摆手,平静地对身边的士兵说:“把他俩带下去吧,好生看管。”
这时候,徐辉祖突然开口,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我不明白,琼王殿下是如何打造了这样一支强军,是从一开始就想要造反吗?”
他的眼神紧紧盯着朱允熥,想要从他的脸上找到答案。
徐辉祖的质问打破了原本的沉默。
他不顾自身处境,直接触及敏感问题。
这是他对朱允熥行为的疑惑与质疑。
这话一出,李景隆吓得差点蹦起来,他的脸瞬间变得煞白。
要不是被绑起来,他高低得伸手去捂徐辉祖的嘴。
李景隆慌张地说道:“你别说了,你不要命了!”
眼下他们是阶下囚,说这话不是找死吗?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挑衅或者冒犯朱允熥的话都可能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而徐辉祖却如此直白地质问,实在是太冒险了。
朱允熥闻言却笑了起来,他的笑声爽朗而洪亮。
赵谦和郑和在一旁也跟着笑了起来。
朱允熥的笑并非是对徐辉祖的嘲讽,而是一种自信的表现。
他并不害怕这样的质问。
赵谦和郑和的笑则是对朱允熥的呼应。
紧接着,朱允熥看着徐辉祖,缓缓说道:“只是为了自保,其次就是,开展海上贸易和海上领土。”
“本王在琼州府,远离金陵,周围势力错综复杂。”
“数不清的海盗窥伺,若不建立强大的军队,如何能保证自身安全?”
“至于海上贸易和海上领土,这是关乎未来发展的大事。”
“海上贸易和海上领土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
他的目标不仅仅是眼前的权力争斗,而是着眼于更广阔的发展。
徐辉祖和李景隆听了朱允熥的话,顿时愣住了。
他们相互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疑惑。
自保还能理解,但是海上贸易和海上领土是怎么回事?
金陵城外,朱元璋这里,宋忠如实将全过程详细汇报。
“皇爷,金陵城之战已落下帷幕。”
“快说说,到底是何情况?”
宋忠便开始讲述:“陛下,那金陵城的城门被琼王的火炮轰开,城墙也毁于炮火之下,没坚持到半天就被攻破了。”
朱元璋听完也是愣住,他的眼睛瞬间睁大,满是震惊,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了一下。
“金陵城可是耗费了我多少心血才建成的,怎么会如此不堪一击?”
他反复的确认:“金陵城真的没坚持半天?”
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一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宋忠坚定地点头:“千真万确。”
“陛下,琼王的火炮威力巨大,那炮火之猛烈,前所未见。”
朱元璋喃喃自语,他的眼睛有些失神,像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咱这个大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弄出来的这些大炮怎么这么大威力?难道以后打仗的形式真的变了吗?”
宋忠在一旁静静听着,不敢插话。
他偷偷看了朱元璋一眼,看到朱元璋脸上复杂的表情,心里更加紧张了。
朱元璋又问道:“那皇宫里又发生了何事?”
宋忠继续说道:“陛下,皇宫内一片混乱,太孙见势不妙,欲乔装逃离皇宫,同行的还有黄子澄和齐泰两位大人。”
朱元璋微微一怔,他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和失望,身体微微晃动了一下。
他心里想:“允炆这孩子,怎么如此轻易就放弃了?”
他有些恨铁不成钢地摇了摇头。
宋忠点头:“是的,陛下。但他们被琼王的人截住了。”
朱元璋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担忧,有无奈,也有一丝对朱允熥果断的赞赏。
他沉默了一会儿,问道:“那朱允熥是如何处置他们的?”
宋忠回答:“琼王说日后再处理,他要先去祭拜先帝陵。”
朱元璋皱着眉头,若有所思地说:“这大孙,倒是懂得轻重缓急。”
一时间,朱元璋的心情十分的复杂。
他首先为金陵城的沦陷而痛心。
那可是他精心打造的都城,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和心血,本以为坚不可摧,却如此轻易地被攻破。
对于朱允炆,他既有对这个孙子的失望,又有一丝怜悯。
失望的是朱允炆如此轻易地就被打败,在困境面前没有展现出应有的帝王气魄,竟然想要乔装逃走。
怜悯的是他如今被朱允熥擒获,未来的命运堪忧。
而对于朱允熥,朱元璋的心情更为复杂。
他惊讶于朱允熥所展现出的强大实力,那些威力巨大的火炮让他意识到战争的形式可能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
朱允熥能有这样的手段,说明他有勇有谋。
但同时,朱允熥通过武力夺取金陵,这必然会引起大明内部的动荡。
朱元璋心中充满了疑虑。
他在想,自己当初是不是对朱允炆过于信任,而忽视了朱允熥的潜力?
最后,他摆了摆手,他的动作有些无力:“你且继续关注此事,有任何消息,即刻前来禀报。”
宋忠抱拳行礼:“遵命。”
他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然后慢慢退下。
……
祭祀当天,朱允熥带着赵谦和郑和,以及一众将士们前往朱元璋陵墓。
阳光洒在这支队伍上,旗帜飘扬,将士们的盔甲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朱允熥走在最前面,赵谦和郑和紧跟在他身后。
他们的眼神中也透着敬重与严肃。
到达陵墓前,传统的祭祀仪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祭品被一一摆放在祭台上,香烛燃起,烟雾袅袅升腾。
朱允熥恭敬地行着礼,口中念念有词。
传统的祭祀仪式,是对先帝的敬重,也是对大明传统的遵循。
朱允熥行完一礼后,站起身来,目光扫过在场的将士,缓缓开口说道:“诸位将士,今日我们站在此处,面对先帝陵寝。”
“先帝一生征战,打下这大明江山,何其不易。”
“我们今日的繁荣昌盛,皆源于先帝的丰功伟绩。”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陵墓前回荡。
将士们齐声高呼:“陛下圣明,先帝恩泽深厚。”
朱允熥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接着说道:“我们在此祭祀先帝,不仅是遵循传统,更是要让先帝知晓,我等后辈将继续守护大明江山,使其繁荣永固。”
“这传统的祭祀,是我们对先帝的敬重,是对往昔岁月的缅怀。”
“先帝在世时,一直希望我大明军队强大无比,如今我们有了新的力量,也该让先帝在天之灵知晓。”
然后,他提高音量,大声下令:“将士们,朝着天空开枪放炮。”
“让这枪炮之声,震彻天地,让先帝听到我们的力量与决心!”
于是,刹那间,枪声震耳欲聋,炮声轰鸣,响彻整个陵墓周围。
做完这些,朱允熥让人把朱允炆、齐泰,黄子澄三人带上来。
朱允炆被押上来的时候,眼睛里还带着惊恐和不甘。
他的头发有些凌乱,衣服也脏兮兮的。
齐泰和黄子澄则垂头丧气。
朱允熥看着三人,说:“既然你下诏,让我来给皇爷爷哭一哭表达孝心,那你以后就在这里陪着皇爷爷吧,每天哭一哭。”
“齐大人和黄大人就在这里陪着吧。”
说完,朱允熥摆了摆手,将士们就扛着三个简易的房子走了过来。
这三个房子看起来十分简陋,小小的空间,墙壁厚实,只有一个小小的通风口,里面黑漆漆的。
这是他专门弄的禁闭室小黑屋。
朱允炆在小黑屋里,感觉周围的黑暗像是要将他吞噬。
他的身体蜷缩着,连身子都直不起来,吓得浑身发抖。
他拼命地用手拍打着墙壁,大声喊道:“你不能这么对待朕,这不是人住的地方。”
“朕乃是天子,你这样做是大逆不道。你难道不怕天下人指责吗?”
朱允炆在绝境中仍试图以天子的身份来威慑朱允熥。
朱允熥听到他的话,冷笑一声,说道:“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你还有何颜面说自己是天子。”
朱允炆眼睛里充满恨意,恶狠狠地说:“朱允熥,你以为你能坐稳这个皇位吗?”
“你这是篡位,你用那妖邪的火炮轰开金陵城,这是违背祖宗之法。”
“你今日如此对朕,日后必遭报应。”
“你这人心狠手辣,手段卑鄙,肯定是用了什么阴谋诡计才让那些将士们听你的话。”
“你这是大逆不道,朕是正统的皇位继承人,你这样对待朕,上天不会放过你的。”
“你以为把朕关在这里就能堵住悠悠众口吗?”
“朕的臣民不会认可你的,他们迟早会把朕救出去,到时候你就等着被千刀万剐吧。”
大明,琼州府。
“王爷,金陵传来消息,陛下驾崩!”
“皇太孙朱允炆继位,黄子澄、齐泰等人上书,意图削藩!”
朱允熥听闻,心中一惊。
他皱起眉头,心中暗自疑惑。
按照眼下这个时间线来说,朱元璋不应该这么早就去世。
朱允熥其实是一个穿越者。
他来到这个时代后,蓝玉案已经爆发完。
一想到历史上自己后面的悲惨结局,他就不寒而栗。
所以,他干脆自请就藩琼州府,远离金陵那个是非之地。
只有这样,他才能暗中积蓄实力。
“此消息可确切?”
“王爷,这消息千真万确,是从金陵来的人加急传来的。”
朱允熥心里满是疑惑,“这一切怎么和我所熟知的历史有些不同?朱元璋怎么会在这个时候驾崩?”
他来到琼州府后,并没有荒废时光。
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的琼州府已经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下。
这里就像是他的独立王国,上下早就是他的形状。
他在这里行事隐秘,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有丝毫的消息传回金陵。
“琼州府这边近日可有什么异常?”
“王爷,一切如常,百姓安居乐业,咱们的人也都各司其职,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
朱允熥满意地点点头,说道:
“很好,继续保持警惕,不可有丝毫懈怠。”
“本王在琼州府的计划不容有失。”
下人应道:
“是,王爷。”
朱允熥问道:“海军那边的新战舰建造得如何了?”
他深知海军的重要性,于是大力发展海军。
他招募了许多有经验的水手和造船工匠,投入大量的钱财用于建造先进的战舰。
同时,他积极开拓海上贸易,与海外的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
那些来自海外的奇珍异宝源源不断地流入琼州府,给他带来了数不清的财富。
而且,他还注重发展科技,鼓励工匠们发明创造,改进武器装备。
下人回答:“王爷,按照您的吩咐,新战舰的建造正在顺利进行,那些工匠们都很用心,新战舰的规模和装备都比之前的更加精良。”
朱允熥微微点头,说道:
“嗯,告诉他们,本王重重有赏。”
“只要他们好好干,本王不会亏待他们。”
海军是他手中的一张王牌。
有了强大的海军,他就有了在这乱世中立足的资本。
海上贸易能带来财富,而科技的发展则能让他的力量更加强大。
如今,他手下不仅拥有一支实力超群、装备超群的海军。
还有一群忠心耿耿、才能出众的手下。
朱允熥站在书房的窗前,望着庭院中的景色,心中暗自思索。
“朱允炆肯定要削藩,这是对藩王的打压。”
“但对我来说,也许是一个崛起的机会。”
朱允熥眼神决然,猛地站起身来,大声下令:“传本王命令,全军准备好,随时待命北上。”
他在琼州府默默积攒的力量,即将成为他在这场大明权力博弈中的重要筹码。
随后,他目光冷峻,说道:
“前不久发现陈祖义的踪迹,这伙海盗在海上作恶多年,是个大患。”
“去告诉郑和,让他准备好,本王要亲自带人追击,务必彻底消灭陈祖义一伙。”
琼州府的港口,朱允熥的海军舰队整齐排列。
战舰高大坚固,船身木材精心挑选且经过特殊处理,能抵御海上风浪。
甲板上的士兵身着盔甲,精神饱满,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充满期待。
看着眼前这支自己精心打造的海军舰队,朱允熥心中满是欣慰。
这是他多年来的心血结晶,每一艘战舰、每一个士兵,都是他实现抱负的希望所在。
朱允熥和郑和站在旗舰船头。
朱允熥看着自己打造的海军,心中自豪,指着战舰上的大炮对郑和说:
“郑和,你看这些大炮,是本王的心血,威力远超这个时代。”
他看着面前船只大炮的时候,眼神都变得温柔,就好像是在看自己的孩子一样。
郑和恭敬回答:“王爷,这些大炮确实厉害。”
“臣初见时,就被其规模和构造震撼,发射起来定能让敌人胆寒。”
“王爷是如何想到打造这样厉害的武器的?”
他第一次见到打出的炮弹在海中炸出巨大浪花的时候,被吓了一大跳。
后来又见识了朱允熥的种种能力,自此彻底的心悦诚服。
朱允熥一笑,眼中带点神秘:
“本王自有办法。”
“这世间事,有心就能找到突破之法。”
“郑和,你跟随本王多年,可知本王为何重视海军?”
在这个时代,海军是他走向权力巅峰的关键助力。
他的目光不仅仅局限于大明的陆地,更着眼于广阔的海洋。
郑和想了想,回答:
“王爷,臣以为海军能保琼州府海域安全,海上贸易兴盛,海军强大可护大明商船,还能扬国威于海外。”
朱允熥点头:
“你只说对一部分。”
“海军是本王未来大业的关键。”
“本王在琼州府暗中发展力量,海军是本王最锋利的剑。”
郑和问:“王爷深谋远虑。那此次追击陈祖义,王爷有何特别计划?”
朱允熥望着海平面说:“陈祖义一伙狡猾,熟悉这片海域。”
“但我们海军装备精良,大炮威力大。”
“先派几艘快船探查他们的位置,再以舰队合围,一举歼灭。”
“郑和,你觉得如何?”
郑和恭敬地说:“王爷此计很好。”
“陈祖义再狡猾,在王爷的指挥和我军实力面前,也难以逃脱。”
朱允熥说:“这海军是本王当皇帝的本钱。”
“可惜受时代和时间限制,目前只能发展到这样。”
“等本王当了皇帝,定要全力发展海军,让大明海军称霸四海。”
琼州府现在上上下下都是他的人。
说话自然不用有所顾虑!
郑和说:“王爷定能成就大业。”
“此次追击陈祖义,是海军展现实力的好机会。”
朱允熥抬头望向海平面,大手一挥:
“出发!”
随着这一声令下,朱允熥的舰队如同离弦之箭,向着未知的海域进发。
舰队缓缓启动,船桨划水有声,风帆鼓起,战舰驶向陈祖义的踪迹,在海面留下白色痕迹。
到时候即便他们冲破了防线,兵临金陵城下,想要攻下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让藩王们感到深深的忧虑。
燕王朱棣皱着眉头想道:“以往攻城,城中百姓若是不齐心,总会有可乘之机。”
“或是有百姓不堪忍受围城之苦,偷偷为攻城者打开城门;或是城中人心惶惶,物资分配不均而产生内乱。”
“但如今这金陵城,百姓皆为守军助力。”
“我们的士兵面对的将不只是朱允熥的军队,而是整座城的百姓。”
百姓会成为守军的坚强后盾,这一点更是让藩王们头疼不已。
物资会毫无阻碍地供应到城防的每一个角落。
情报也会在城内迅速而安全地传递。
他们也考虑过直接从海上登陆,或者断绝朱允熥的海上船只往来。
毕竟,金陵城靠近长江,海上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但一想到朱允熥强大的海军,瞬间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藩王们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朱允熥海军的景象。
那是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海上力量。
战船一艘接着一艘,密密麻麻地排列在海面上。
船身坚固无比,经受得住任何风浪和攻击。
船上的士兵训练有素,火炮从船舷的炮口中探出。
自己的士兵还未登上陆地就被无情地碾碎在大海之中。
而想要断绝朱允熥的海上船只往来,就必须要面对那支强大的海军的反击。
这无疑是自寻死路。
一时间,营帐内再次沉默下来。
每一个藩王都感到无比的压抑和焦虑。
他们知道,朱允熥的这一系列动作已经让局势变得极为棘手。
而他们却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应对之策。
……
金陵城内,宫殿之中,烛火摇曳。
朱允熥、赵谦与郑和三人围坐在一张巨大的桌子前。
桌上摆放着地图和沙盘。
地图绘制得极为精细。
山川河流、城池关隘都清晰可辨。
沙盘则是按照金陵城周边的地形精心制作而成。
每一处丘陵都用小土堆精准地表示,每一条溪流都由蓝色的丝线模拟。
朱允熥的眼神中透着一股决然。
他双手撑在桌子上,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紧紧盯着地图和沙盘。
“坐以待毙,可不是我的性格,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
“我们不能总是被动地等着藩王们来攻打金陵,我们要主动出击。”
郑和站在一旁,听到朱允熥的话,心中涌起一股热血。
他本就是个喜欢冒险和挑战的人,主动出击的策略正合他意。
他恭敬地说道:“陛下,臣愿听您的差遣,只是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出击?”
朱允熥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
最后,他的手指停留在藩王联军大营的位置上。
他抬起头看着郑和,目光中带着期许。他说道:“郑和,朕要你趁夜色袭击诸王的大营。”
“你率领一支精锐之师,悄悄地接近他们的营地,然后发动突然袭击。”
郑和的眼睛一亮,他大声回答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臣会挑选最勇猛的士兵,以最快的速度、最隐秘的方式接近敌营,让那些藩王们尝尝我们的厉害。”
朱允熥微微点头,他对郑和的回答很满意。
然后他的手指又沿着长江的路线移动。
他的手指指向了顺天府的位置。
他转头看向赵谦,又看了看郑和,目光在他们两人身上来回扫视。
“我现在就将这里的情况汇报给陛下。”
洪保和侯显齐声应道:“是,将军!”
然后各自带着一队士兵朝着不同的方向走去。
蒋忠站在燕王府那宽敞的庭院之中。
他微微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燕王妃徐妙云,声音沉稳而有力地说道:
“燕王妃,还得劳烦您给燕王写一封信,说明一下北平城的情况。”
“这信里一定要强调,你们一家人都很安全,没有受到任何的伤害和侵扰。”
“这也是为了让燕王殿下放心,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
他的每一个字都说得清清楚楚。
朱高煦一听这话,瞬间爆发。
他跳起来,双脚重重地落在地上,发出 “咚” 的一声闷响。
他大骂道:“你们这群卑鄙小人,这是拿我们当人质来威胁父王吗?简直无耻至极!”
他一边骂着,一边挥舞着手臂,冲上去和蒋忠拼命。
蒋忠皱了皱眉头,严肃地说道:“这是陛下的旨意,我们只是奉命行事。”
“陛下此举也是为了稳定局势,避免不必要的战乱。”
朱高煦双手握拳,向前逼近一步,“稳定局势?你们带着火炮轰开我们北平城的大门,现在又让母妃写信,这就是你们所谓的稳定局势?”
“我看你们就是想以此来控制父王。”
朱高炽赶忙拉住朱高煦,轻声劝道:“二弟,莫要冲动。”
朱高燧见状,急忙跑过去拉住朱高煦的手臂,急切地说道:“二哥,二哥,你先别冲动。”
徐妙云站在一旁,她的眼神中透着思索。
片刻之后,她抬起头点头答应下来:“蒋将军,我会按照你说的写信的。”
她的声音平静而坚定,没有丝毫的犹豫。
虽然对方说了朱允熥下令不伤害他们,但还得照做,毕竟一家子的命都握在人家手里面。
徐妙云转身走进屋内,那屋子的布置简洁而典雅。
她走到书桌前,眼神中透着一丝无奈,开始写信。
不多时,徐妙云拿着写好的信走了出来。
蒋忠上前几步,恭敬地接过信。
他叫来一名亲信士兵,表情凝重地说道:“你带着这封信和战报,立刻加急送回金陵。”
“途中不得有任何耽搁,一定要尽快送到陛下手中。”
他的声音严肃而低沉。
那士兵单膝跪地,他恭敬地接过信件和战报,说道:“将军放心,属下一定以最快的速度送达。”
说罢,他站起身来,转身快步走出燕王府。
……
金陵城,皇宫。
宫殿内,朱允熥端坐在龙椅之上。
朱允熥身着的龙袍。
一名侍从匆匆走进宫殿。
他一路小跑着来到宫殿中央,恭敬地跪在地上,双手高高地呈上蒋忠传回来的战报以及徐妙云写的信。
那战报和信件被装在一个精致的木盒之中。
朱允熥微微抬手,示意侍从将东西放在桌上。
朱允熥先是拿起战报,战报的纸张厚实而粗糙,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
战报上详细地记录了北平城的战况,从蒋忠等人的进军路线,到与燕王府众人的对峙情况,每一个细节都描述得清清楚楚。
看完战报后,朱允熥又拿起徐妙云的信。
他轻轻展开信纸,信纸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朱允熥放下信,抬起头对站在一旁的赵谦说道:“赵谦,你去把拿下北平的消息贴出去,让百姓们知道。”
“同时,把燕王妃的信送到郑和那里,让他派人送去藩王联军大营。”
赵谦恭敬地弯腰行礼,应道:“臣这就去办。”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