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民时,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情,既有委屈,又有对李世民的信任。李世民走上前,亲手解开楚云天身上的枷锁,满是愧疚地说道:“爱卿,朕险些误信奸人之言,错怪于你,实在是朕之过。” 楚云天连忙跪地,说道:“陛下明察,臣深知陛下也是迫于压力,只要能还臣清白,让改革大业得以继续,臣受些委屈又何妨。”
李世民将楚云天扶起,坚定地说道:“爱卿放心,从今往后,朕定全力支持你的改革,绝不再让奸人得逞。” 楚云天深受感动,眼中含泪,再次拜谢李世民。
第六章:改革成功
在李世民坚定不移的支持下,楚云天全身心地投入到改革事业之中。科举制度的推行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楚云天与朝中大臣们共同制定了详细的科举考试规则,考试内容涵盖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时务策论等多个方面,旨在选拔出既有深厚学识又能为国家实际事务出谋划策的人才。
全国各地设立了众多考场,无数寒门学子听闻科举的消息,纷纷踏上赶考之路。他们怀揣着梦想,日夜兼程,只为能在科举中崭露头角。考试之时,考场秩序井然,考生们专心作答,奋笔疾书。放榜之日,长安城内万人空巷,人们纷纷涌向榜文处。当看到许多寒门子弟高中的名字时,百姓们欢呼雀跃。这些新晋官员凭借着自身的才华和抱负,迅速在朝廷中崭露头角,为朝廷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积极参与政务,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使得朝廷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逐渐打破了旧贵族对政治权力的长期垄断。
税收制度改革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楚云天重新规划了税收种类和税率,减轻了农民的田赋负担,同时对商业活动征收合理的商税。对于一些贫困地区,朝廷还给予了税收减免政策,以帮助当地百姓恢复生产。为了确保税收制度的公平公正,楚云天还建立了严格的税收监管机制,防止官员贪污腐败。随着税收制度的改革,农民的生活压力明显减轻,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农田里一片繁忙景象,粮食产量逐年攀升。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