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叶霖柳永的其他类型小说《那年,我和词人柳永当同桌小说》,由网络作家“小刀崔”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这……这是什么妖术?”“现代科技啦。”叶霖忍住笑,“你看,这么多人都在唱你的词呢。”一个女生正对着镜头,把《雨霖铃》改编成了流行音乐的风格,评论区里飘满了“好听心动”的弹幕。柳永呆呆地看着,喃喃道:“原来千年后,词竟是这般模样……”正说着,忽然传来一阵悠扬的琴声。“这是……”柳永竖起耳朵。“《雨霖铃》的曲子,现代人改编的。”叶霖说,“我带你去看看?”艺术楼的琴房里,一个女生正在练琴。她的手指在黑白琴键上跳动,柳永的词被谱成了钢琴曲,婉转动人。“现在的学生都这样学词?”“不只是钢琴。”叶霖打开手机,“听听这个。”手机里传出一段流行歌曲,竟然也是他的词。柳永听得怔住了——现代人把他的词谱成了完全不同的曲子,却保留了词中的情感。“怎么...
《那年,我和词人柳永当同桌小说》精彩片段
。
“这……这是什么妖术?”
“现代科技啦。”叶霖忍住笑,“你看,这么多人都在唱你的词呢。”
一个女生正对着镜头,把《雨霖铃》改编成了流行音乐的风格,评论区里飘满了“好听心动”的弹幕。
柳永呆呆地看着,喃喃道:“原来千年后,词竟是这般模样……”
正说着,忽然传来一阵悠扬的琴声。
“这是……”柳永竖起耳朵。
“《雨霖铃》的曲子,现代人改编的。”叶霖说,“我带你去看看?”
艺术楼的琴房里,一个女生正在练琴。她的手指在黑白琴键上跳动,柳永的词被谱成了钢琴曲,婉转动人。
“现在的学生都这样学词?”
“不只是钢琴。”叶霖打开手机,“听听这个。”
手机里传出一段流行歌曲,竟然也是他的词。柳永听得怔住了——现代人把他的词谱成了完全不同的曲子,却保留了词中的情感。
“怎么样?”叶霖笑着问,“没想到你的词还能这么唱吧?”
柳永摇摇头:“真是……”他想说荒谬,却又觉得新奇。
“明天课上我就要讲这个。”叶霖关掉音乐,“词活在每个时代的方式都不一样。”
正说着,一阵海风吹来,带着咸涩的水汽。叶霖打了个喷嚏。
“回去吧,夜深了。”柳永下意识地脱下外套给她。
叶霖愣了一下,接过外套披上:“谢谢。”顿了顿又说,“你知道吗,你这动作特别暖男。”
“暖男?”
“就是……算了,你多在现代待几天,你就知道了。”
回去的路上,叶霖给柳永讲现代人怎么看待他的词。有人说他是文人中的异类,敢写市井风情;有人说他是古代的“流行歌手”,词写得太通俗;还有人说他是最懂得把生活过成诗的人。
“那你觉得呢?”柳永问。
叶霖停下脚步,认真地说:“我觉得你是第一个让词走
。”
她带着柳永来到学校的图书馆。在古籍部,她找出一本泛黄的线装书。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柳永凑近看了看:“这是……我的词集?”
“嗯,最早的版本之一。”叶霖小心翼翼地翻开,“你看最后这几首词。”
柳永看着那些熟悉的字迹,这些词,正是他穿越之前写的。原来,它们真的流传下来了。
“所以你必须回去。”叶霖声音哽咽,“回去写完这些词,让它们流传下来。这是命运给我们的安排。”
柳永抚摸着书页:“原来如此。”
他感觉胸口的疼痛又加重了。这是召唤,是时间在提醒他该回去了。
叶霖点点头,泪水终于落下。
柳永伸手想为她擦泪,却发现自己的手已经开始变得透明。
时间到了。
他最后看了一眼叶霖,说:“后会有期。”
话音未落,他的身影就在夕阳中消散。叶霖一个人站在图书馆里,泪眼朦胧地望着窗外的晚霞。
5、
许多年后,叶霖已经成为了大学教授,还写了几本畅销的通俗文学著作。她最受欢迎的一本书叫《在词的时光里》,讲述词如何跨越千年,打动一代代读者。
这天,她收到一封奇怪的邮件。发件人是一家考古研究所,说在开封出土了一块南宋年间的石碑,上面刻着一些词作,疑似出自柳永晚年。
“有意思的是,”邮件写道,“这些词的风格很特别,像是写给未来人看的。最奇特的是,其中一首提到了‘灯塔’‘教室’这样的意象,这在宋代是不可能出现的……”
叶霖订了最早的一班飞机去开封。当她站在那块石碑前时,泪水模糊了双眼。
石碑上的词,笔画依稀可辨:
“茫茫人海,几度轮回,未了相思。 但愿,他生有缘,再续前词。 今夜月,灯火万家,谁在教室?”
没人知道,叶霖书架最里层放着一本特别的日记。
人邂逅。
难道这就是词的魔力?它不仅能跨越时空,还能一次次创造相遇的奇迹?
叶霖一整天都在图书馆埋头研究那些古籍。夜深了,她的桌上摆满了各个版本的《乐章集》。
她把词作按年份排列,惊讶地发现:每当柳永遇到一位“叶”姓女子后,他的词风就会有明显变化。
“等等!”叶霖突然想到什么,翻开自己的笔记本,一个新的发现让她兴奋:
柳永早期的词,清丽婉约;中期的词,市井生活气息浓厚;晚期的词,却带着一种超越时空的玄妙。
这些变化,和他遇到的每一位“叶”姓女子的时间,完美对应。
叶霖记得,那天课堂上一个学生问:“为什么柳永的词这么与众不同?”
现在她终于明白了答案:因为他的词里,藏着不同时代的声音。那些穿越时空的“叶”姓女子,每个人都给他带来了不同时期的灵感。
而那首《雨霖铃》,或许正是一切的开始,也是一切的终点。
6、
一周后,叶霖站在国际宋词研讨会的演讲台上。
“今天,我想谈一个大胆的发现。”她打开PPT,“柳永的创作轨迹里,藏着一个时空谜题。”
台下坐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叶霖展示了她的研究:柳永词中的音律变化、市井描写的突然成熟、那些超越时代的意象。
“最有趣的是这个。”她指向屏幕,“在不同时期的文献中,都出现过一个姓叶的女子。她们给柳永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灵感,却都神秘消失。”
“叶教授,”一位白发学者提问,“你是在暗示,柳永的创作受到了某种超自然力量的影响?”
“不。”叶霖微微一笑,“我想说的是,艺术从来就不是单向的时空线。它是一个圆,过去与未来在某些瞬间会相交。柳永的词之所以能流传千年,正是因为它本就融合了不同时代的声音。”
会场安静了一会儿,随即响起热烈的讨论。
散
柳永也忍不住笑了——千年之后,他们读懂的,正是他当年想表达的生活气息。
“还有人想说吗?”叶霖环顾教室,“对了,让我们的旁听学长也谈谈看法。”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柳永。他站起来,清了清嗓子:“我觉得……这首词最动人的,是它把离别写到了极致。”
“怎么说?”叶霖眼里闪着光。
“你们注意到没有,词里有雨声、蝉鸣、更漏声,却唯独没有人声。”柳永说着,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写词的夜晚,“因为离别的时候,再多的话都是多余的。”
教室里一片寂静。过了好一会儿,才响起热烈的掌声。
“说得太好了!” “学长懂词啊!” “这个角度我们都没想到。”
叶霖在讲台上笑而不语。她知道,这大概是历史上最特别的一堂宋词课——词人本人就坐在教室里,听后人解读自己的作品。
下课后,还有学生缠着柳永讨论。一个女生问他:“学长,你觉得柳永写这首词的时候,是不是正在经历什么?”
柳永愣了一下,看向叶霖。叶霖冲他眨眨眼,像是在说:你自己说呀。
“也许吧。”柳永说,“不过更重要的是,这首词里的感受,每个人都曾经历过。”
“太对了!”女生说,“所以它才流传了这么久。”
送走最后一个学生,教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个。
4、
叶霖站在窗边收拾讲义,柳永走到讲台前,轻轻抚摸着那些年轻人留在桌上的笔记本、平板电脑。
会后,一位日本学者拦住了叶霖:“我在京都发现了一份手稿,上面记载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当月圆之夜,柳永的词谱就会自动变调,仿佛在奏响一首来自未来的曲子。”
叶霖怔住了。
“而且,”日本学者激动地说,“最神奇的是,这个现象每隔几百年就会重现一次。下一次,就在这个月。”
叶霖回头望向窗外,恰好看见一轮新月正在升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