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注视下,我竟然鬼使神差地把积压在心底的所有情绪全都倾诉了出来——考试的失利、父母的责备、同学的嘲笑,以及对自己未来的迷茫。说到激动处,我的声音甚至有些哽咽,眼泪也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
等我终于停下来时,周铭递给我一张纸巾,微笑着说:“谢谢你愿意告诉我这些。你知道吗?每个人都会经历低谷期,但这并不代表你就输了。相反,这可能是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
他的这句话让我愣住了。从小到大,我习惯了用成绩衡量自己的价值,一旦表现不佳,就会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然而,周铭的话却让我第一次意识到,或许失败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聊了很多。他没有直接教我如何提高成绩,而是引导我去分析问题的根源。他问我:“你觉得,是什么导致了这次考试的结果?”我思索片刻,回答道:“可能是基础太差,再加上平时不够用心。”他点点头,接着问:“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不够用心?是因为缺乏兴趣,还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些问题让我陷入了沉思。一直以来,我都把所有的失败归咎于“笨”或者“懒”,却从未真正思考过背后的原因。经过一番探讨,我渐渐意识到,自己并非完全不想努力,而是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法。每次拿起书本时,总觉得内容枯燥乏味,久而久之便产生了抵触心理。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试着换个方式呢?”周铭建议道,“比如,先找到一个具体的短期目标,然后制定计划,一步步去实现它。不要想着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那样只会让自己更加焦虑。”
他还举了一个例子:假如你想提高数学成绩,可以先专注于攻克某一个薄弱环节,比如函数部分,而不是试图同时掌握整本书的内容。这样一来,不仅更容易看到进步,也能增强信心。我听得入迷,不禁点头表示赞同。
谈话结束时,夕阳已经染红了半边天。周铭站起身,拍拍我的肩膀,说道:“记住,没有人天生就是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