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赶来,那就先做两手准备:
1.她不会贸然“单独”去见对方,必须提前通知裴执或其他可靠援手。
2.万一她真在三日后出门,也要做好自保、伪装,避免被抓。
3.若对方果真是程瀛,务必抓住机会拿到证词或证物!
夜色降临时,宣瑶才轻轻吐出一口浊气,将纸条小心收进暗盒,并暗暗制定了一份“应对之策”。她抚摸怀中那只祖母方才给她的玉镯,心绪复杂地呢喃:
“裴执,你若能及时赶来协助我最好。若不能……我也会拼死一搏。”
第八章:局中之局,暗夜伏约。
一、皇宫事变。
这天傍晚,裴执受昭明帝之命,连夜留在宫中议事。原本,他只要向皇帝简单汇报刑部计划即可,但没想到宫里临时传来急报:北境边关再起波澜,有匈敌小股部队蠢蠢欲动,可能在秋冬之交发起突袭。昭明帝对此极为重视,当晚召集军方重将紧急商议对策,裴执自然无法离开。
大殿之上,灯火通明。数名老将与你争我辩,有的主张立刻增兵,有的主张先遣特使劝降,众说纷纭。裴执不擅长嘴上争论,却就要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直言:“匈敌多是试探性骚扰,不宜轻举妄动,但也不能毫无防备。可先派精兵赴边屯驻,以静制动。若他们大举入侵,则果断迎战。”
昭明帝听后,颇为赞同。于是,最终拍板:在边境增派一支精锐营,不必规模太大,却足以震慑来犯之敌。而这支精锐营的统领,正是裴执。
速去军营点将,朕容你三日之内完成整编,务必于十日后出发,开赴边境。”昭明帝当场下旨。
裴执心里咯噔一下:若真要统兵出征,他将短期内离开京城。那宣瑶祖孙的安危以及案子的后续推进,岂非很难顾及?他当即奏请:“陛下,边境虽紧要,但京中的案子也到了关键阶段……”
昭明帝理解他顾虑,沉声道:“刑部那边已有布置,朕也会让锦衣卫配合你未尽的调查。裴卿家只需尽好保国安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