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上战推文 > 其他类型 > 重生科举,绿茶整改日常谢安阳大柱无删减+无广告

重生科举,绿茶整改日常谢安阳大柱无删减+无广告

阿祁呀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事情的转机如此之快,是谢安阳都没能想到的。他爹也是个风风火火的性格,他谢家是土生土长在这谢家村的大族,谢大根到处跟人打听。虽然也有好些人笑他不自量力,或者有些长辈劝他日子不好过莫要折腾,但总归是打探到了消息。从谢大根的一位堂叔那儿说隔壁村有个村学,因为那儿出了个举人,举人出资办了个村学。收村里的蒙童,是不需要给钱的。据说也收外村人,但是要看资质,如果资质好,那也是能免掉束脩的。谢大根一听说就回家告诉了谢安阳他们,宜早不宜迟,一家子当即就决定明天一大早去隔壁村瞧瞧。王翠翠还翻出一件她一件青色的衣裳连夜改小了给谢安阳穿上。平时的衣服哪怕谢安阳再小心也是打满了补丁的,毕竟是麻衣,稍微碰到点什么都可能不小心破了。谢安阳觉得自己也是越活越过去...

主角:谢安阳大柱   更新:2025-02-05 18:1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谢安阳大柱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科举,绿茶整改日常谢安阳大柱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阿祁呀”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事情的转机如此之快,是谢安阳都没能想到的。他爹也是个风风火火的性格,他谢家是土生土长在这谢家村的大族,谢大根到处跟人打听。虽然也有好些人笑他不自量力,或者有些长辈劝他日子不好过莫要折腾,但总归是打探到了消息。从谢大根的一位堂叔那儿说隔壁村有个村学,因为那儿出了个举人,举人出资办了个村学。收村里的蒙童,是不需要给钱的。据说也收外村人,但是要看资质,如果资质好,那也是能免掉束脩的。谢大根一听说就回家告诉了谢安阳他们,宜早不宜迟,一家子当即就决定明天一大早去隔壁村瞧瞧。王翠翠还翻出一件她一件青色的衣裳连夜改小了给谢安阳穿上。平时的衣服哪怕谢安阳再小心也是打满了补丁的,毕竟是麻衣,稍微碰到点什么都可能不小心破了。谢安阳觉得自己也是越活越过去...

《重生科举,绿茶整改日常谢安阳大柱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事情的转机如此之快,是谢安阳都没能想到的。

他爹也是个风风火火的性格,他谢家是土生土长在这谢家村的大族,谢大根到处跟人打听。

虽然也有好些人笑他不自量力,或者有些长辈劝他日子不好过莫要折腾,但总归是打探到了消息。

从谢大根的一位堂叔那儿说隔壁村有个村学,因为那儿出了个举人,举人出资办了个村学。

收村里的蒙童,是不需要给钱的。

据说也收外村人,但是要看资质,如果资质好,那也是能免掉束脩的。

谢大根一听说就回家告诉了谢安阳他们,宜早不宜迟,一家子当即就决定明天一大早去隔壁村瞧瞧。

王翠翠还翻出一件她一件青色的衣裳连夜改小了给谢安阳穿上。

平时的衣服哪怕谢安阳再小心也是打满了补丁的,毕竟是麻衣,稍微碰到点什么都可能不小心破了。

谢安阳觉得自己也是越活越过去了,渐渐地觉得自己跟真的五岁小孩似的。

为了读书这一件事竟然兴奋的睡不着觉,他又不是没读过书。

上辈子觉得女夫子讲的枯燥乏味甚至还烦恼过读书。

隔壁清溪村的学堂虽然说资质好可以免束脩,但是谢大根和王翠翠一致认为他们家大柱就是能免束脩的。

谢安阳怎么说都是读过书的,虽然感觉胜券在握,但还是难免有些紧张,怎么样算是资质好呢?

上辈子的爹爹还曾经说过可惜他是个女儿身呢,不然定有大造化,应当也算是资质尚可的吧?

迷迷糊糊又是想了很多,还好小孩子觉多,就算再兴奋终究是睡过去了。

要是失眠一夜,第二天表现不好,没能免束脩,还真不一定能读得起书。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谢安阳就被叫起床了。

平日里都是爹娘各自起床去忙,而他则能被放任再睡个懒觉,今天因为他是主角,怎么都不能再赖床。

穿上娘昨日做的新衣裳,好好洗漱打理了一番,更显得谢安阳粉雕玉琢,像是画里走出来的观音座下的童子,印象分估计能给个高分。

到隔壁桂花村的路并不好走,需要翻过一座山。

谢安阳走两步走不动只能要他爹背会儿,毕竟如果太慢可是会误了时辰。

他娘没跟着来,毕竟怀着身孕,倒是想来,但总不能跟着这么翻山越岭。

谢安阳虽然5岁了,但是其实没怎么去过外面。

只过年会去外婆家,那儿离谢家村更近一些,只需要走上半个时辰就能到。

他爹偶尔会去镇上,但因为也是要走好远的路,他身体又不好,从来没带过他一起,这算是第一次出远门了。

他上辈子也是爬过山的,约着几个小姐妹,坐着马车,一般约着去山上的寺庙上香。

走个几步台阶便到了,哪里走过这种长满杂草,没铺好青石板的山路。

约莫走了一个时辰,总算翻过了这座山。

见到山脚下的隐隐人烟,即使有谢大根时不时的背着他,谢安阳也感觉自己的脚上应该是破了皮。

再走了一刻钟才到了清溪村学堂前,谢安阳看着面前在他看来称得上简陋的村学,一时间不知道作何感想。

在与门口的门童汇报后,就出来一个老先生。

穿着青布长衫,可能因为常年教学,长得也很是严肃吓人。

跟温柔可亲的女先生半点相似也无,就是那种要是学不好,马上能打手心的老先生。

“先生好,我们是隔壁谢家村来的,这是我家大柱,听说这里收学生,想带他来试试。”

老先生闻言看向谢安阳,那严肃的脸上没见着一丝笑意。

谢安阳被看到心都提了起来,他实在不太擅长和这样严肃古板的老先生相处。

“今年几岁了?回先生,我今年5岁了。”

谢安阳反射性的回话。

“哦,太小了,我们不收,你们且回吧。”

说完老先生转身想走。

谢大根根本没反应过来,谢安阳想起自己走的一个多时辰的山路,想起自己磨破的脚,瞬间顾不上惧怕。

朝着老先生喊道:“先生,有道是有教无类,怎可因为我年幼就不给我求学的机会!”

老先生好像感到好奇,停下了脚步再次看向谢安阳。

一个平常的农村小童,只不过比别的小孩看起来干净漂亮点,如何能懂得什么叫有教无类。

“你懂得什么叫有教无类?”

“自是懂的,是教书育人不可分高低贵贱,对哪类人都应一视同仁。”

谢安阳此时鼓足了勇气,直视着老先生。

“你读过书?”

“不曾。”

听到这话谢安阳又觉得自己玩大了,他太急于想读书了,倒是忘了他一个农家子怎么会懂得这些,不过幸好,老先生并未追究。

“接下来,我念什么,你跟着我念一遍。”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念了两句,老先生就又停下,示意谢安阳跟着念。

谢安阳上辈子读过许多年的书,三字经自然会背,而且这开头两句,简直能倒背如流。

老先生听罢满意的点点头。

“可以,老夫姓李,以后唤我李夫子就是,本来这学堂仅招收6岁以上的蒙童,今日就为你破例,你有这天资,就也不收你的束脩,明日卯时三刻钱,带着拜师礼来就行。”

被认可了,谢安阳感受到一阵狂喜。

“谢李夫子,学生明日定准时来!”

说完还像模像样的行了个拱手礼,五岁的小儿这么规矩的行礼让李夫子那严肃的脸上的好似浮现出了一丝笑意,谢安阳都怀疑自己看差了。

等李夫子转身回学堂,谢大根才激动地抱住了谢安阳。

其实李夫子颇有威严,谢大根都吓得不轻,有他在也都不敢讲话。

“大柱,咱赶快回家准备拜师礼,告诉你娘这个好消息!”

谢安阳也喜不自胜,“咱们快回去吧爹!”

真的走到路上谢安阳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过来需要一个时辰,回去也需要一个时辰,要翻过一个山,他日后要是需要上学那是每天都需要两个时辰走山路。

他突然明白了李夫子为什么觉得他过于年幼,他才五岁,每日走上两个时辰,怎么能吃得消?

而且他爹,每日是需要下田干活的,现在他有爹背着,日后每一天呢,都让爹陪着来吗?

谢安阳想着想着都要哭了,这又是个什么进退两难的破事。

实在是读书的愿望太过于急切,也实在是改变现状的想法过于急切,他不想在村里一辈子做个农户,摆在他面前的确是更大的辛苦。

再郁闷都改变不了摆在面前的现实,想想自己上辈子真是走了什么大运,至少能衣食无忧,现在怎么想一想都觉得人生无望。

回到家谢安阳感觉自己腿都抬不起来了,往凳子上一坐就难以起身了,他爹倒是兴奋的跟他娘分享今天发生的喜事。

王翠翠一听他儿子可以去学堂读书,也是高兴的不行,就要出门给儿子买拜师礼,但其实夫妻俩都不知道具体买什么拜师礼。

再一合计,决定再去问问那位堂叔。

那位堂叔的父亲是村里的村长,小时候上过几年学,定是知道的。

虽然匆忙,但也没忘了带了几个鸡蛋上门拜访。

想一出就做一出,夫妻俩风风火火的出门了,留下谢安阳这个主人公在家。

虽然被丢在家里,但是这感觉不赖,有人打心眼子为他着急,他决定躺上床好好考虑一下每天的路程该怎么办,其实也不用考虑,就是好好做个心理建设罢了。

谢大根夫妻到傍晚才回到家,跑了一趟镇上才把这些东西备齐,一路上能炫耀的都炫耀了一番。

现在整个谢家村都知道谢大根家里出了个5岁的小神童。他们虽然也不是什么爱炫耀的人,但是涉及儿子,就是忍不住。

翌日,这次王翠翠也非要陪着一起去清溪村,这儿子拜师的大事,她怎么都不想再错过。

谢安阳这次醒的更早了些,没等爹娘叫,因为想着总不能每次都由爹带着去学堂。

那家里还真是没了生计,他得靠自己的双脚走去,至于上辈子像表哥那样请个书童他是想都不敢想,没去给人家做书童已经不错了。

因为这次谢安阳坚持没让他爹背,所以路上花了将近一个半时辰才到。

谢安阳也觉得人的潜力真是无限的,他从未想过自己能走那么远的山路,还有小孩子的恢复力也不错,昨天累成那样今天还能生龙活虎。

李夫子还是那样不苟言笑,领着他们走到了一个房间,房间里挂着孔夫子的画像。

李夫子率先整了整衣冠,在孔子画像前恭敬地拜了三拜。

李夫子面容庄重,眼中透着对孔子的敬仰之情。谢安阳则一脸虔诚,跟着李夫子的动作,认真地行礼。

拜完孔子画像后,谢安阳恭恭敬敬地向李夫子奉上拜师六礼。

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

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

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

桂圆,寓意功德圆满;

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

李夫子接过六礼,眼中流露出对谢安阳期许。

接着,谢安阳又向李夫子敬上了一杯清茶。

他双手捧着茶杯,微微弯腰,将茶递给李夫子。

李夫子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然后放下茶杯。

对谢安阳说道:“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学生了。我会尽心尽力地教导你,希望你能勤勉学习。”

谢安阳听了李夫子的话,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喜悦。

他再次向李夫子行礼,说道:“多谢夫子教诲,学生一定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从今日起,谢安阳就要在这清溪村的学堂里跟随李夫子学习。

王翠翠不放心谢安阳散学后一个人回家,想留在这里等谢安阳放学。

但可惜这是清溪村不是谢家村,也没个熟识的亲戚,学堂是读书的地方,可不让外人久待,只能跟随谢大根一起回家。

村里的学堂散学早,申时就下学了,谢安阳再步行回家也不过酉时,天正要暗下来的时候。

村里像谢安阳那样大的小孩早就满村跑了,家长其实并不是很担心会遇到什么危险。

那座山虽然对谢安阳来说从未踏足过,但对村民来说总会时不时上山采点什么,并没有什么大型猛兽,小心点也不会出事。

所以虽然王翠翠觉得谢安阳从来没离开过她身边这么久,但是担心还算有限,最终还是被谢大根劝回了家。

谢大根夫妇走后,李夫子就带着谢安阳来到学堂。

学堂不大,只坐着十几个学生,小的六七岁,大的十二三岁。

村里的都比较现实,十二三岁再大一点要是读不出什么名堂的都已经回家找个活计干了,只有小些的父母愿意让他们来读个几天书。

但是清溪村这么大一个村子,加上可能个别来自外村的,总共也只有十几个学生。

穷苦还是读不起书的唯一要素,哪怕他们清溪村本村人都是免束脩的,可是用到的笔墨纸砚都是一笔大的支出。

而且半大的小子怎么说都能抵得上半个壮劳力,要是出来读书家里的活还做不做?

可能也只有谢安阳这样的家中,爷奶已故,小叔叔分家了去镇上找了活计。

父母又仅他一个儿子,家里没有人反对这笔支出,爹娘又是全心全意的对他好,才舍得他出来读书吧。


之前县试时还有李元培父亲带着他,这次是真的只能指望他儿子拿主意了。

谢安阳第二日同样醒的很早,早已习惯了这个作息。

他们来的还算早,所以今日还不是报名的时间。

所以两人先在客栈悠闲地吃个早饭,再去牙行。

因为这家客栈是离考场最近的一家,所以入住的基本都是来考府试的学子。

“听说永安县的学子是个九岁的小童。”

隔壁桌的学子像是结伴而来,四人刚好坐了一整桌,和谢安阳这种父亲陪着来的小孩不一样。

不过也是凑巧,他们议论的人就坐在他们隔壁。

谢安阳吸溜了一口白粥,没太在意,但也竖起了耳朵在听。

“这永安县文风不兴,年年府试取中的就一二人,这次怕是县令昏了头,造个神童名声,想要另行险招了吧?”

“哈哈哈,吴兄说的在理,这名声再大没真材实料可不行,到时候这县案首可别考个最后一名。”

“就是,这府案首还得看孙兄的。”

谢安阳没当回事,他一人也打不过这一群,他们也就背地里说两句。

不过这群书生真是大胆,在大庭广众之下妄议一县县令,虽然一般官员为显大度,不会治这些书生的罪。

不过谢安阳忍得住,谢大根这个一贯老实的人碰到他儿子的事情可忍不住,砰的一下站了起来。

“爹,光喝白粥没味,你再去给我要点小菜吧。”

谢安阳自然要把他爹拉下,不然当场起了冲突他们也落不得好。

谢大根听了儿子的话也冷静了下来,转身去找小二要配粥小菜了。

虽然谢大根起身的动作有些大,不过旁边那几位书生也就看了他们一眼,没在意。

“听说合胜赌坊开了府案首的赌局,我等会儿就去押孙兄,还能赚些银子。”

听到这谢安阳突然有了想法,他身上根本没有银子,但是如果去压自己,那是不是可以问他爹借上几两。

“我该去看看吗?”

谢安阳喃喃自语,当然他是在问弹幕。

“去啊,暴富的机会摆在眼前。”

“必须去,主播必中府案首!”

“我也想压,我也想压!”

要知道,观众的特性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大,所以谢安阳这一次再一次被怂恿成功了。

吃完早饭,谢安阳父子就要先出发去牙行,毕竟找个住处是如今最要紧的事情。

谢安阳假装找路人打听了一下,一路很顺利的就将谢大根带到了牙行门口。

这家牙行是由官府承办的,所以价格相对来说还算是公道。

进到里面,是个中年男人坐在柜台前,不管谢大根父子穿着如何,那男人见人都带三分笑。

一番了解后,才知晓这是牙行的刘管事,听说父子两人租房的需求,他唤了个小伙出来。

小伙大概十七八岁的年纪,想来是刚干这行没多久,不过两人就短租个院子,也用不上什么老手。

“两位客人好,我姓王,叫我小王就好。”

回答他的不是谢大根,而是谢安阳,不过该客气的他还是客气的。

“劳烦王牙人了,我们就短租一个月的房子,想要清净些的,最好离府试考场近些的。”

听到这话,王牙人也是不住的称赞。

“这位小公子原来是来考府试的,这还是我第一次瞧见这么年轻的考生,我这可要预祝小公子高中了!”

能当牙人的,都是些伶牙俐齿的,假的也能说成真的,更何况,谢安阳确实也值得这份夸赞。


“爹,你给我一两银子吧,我想出去走走散散心。”

“你去哪?爹跟你一起去吧。”

开玩笑,这上赌坊的事情能带上自己的爹吗?

“不了,我就想一个人走走放松一下。”

虽然满腹疑问,但是谢大根也不会在这时驳了谢安阳的意,见他不愿意自己跟着就放他一人走了。

谢安阳虽然没去过赌坊,但是赌坊到底开在哪里还是知晓的,所以径直来了府城最大的赌坊。

那座赌坊的门口永远都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无论是阳光明媚的日子还是阴雨连绵的时候,这里总是聚集着形形色色的人们。

他们或高声喧哗地讨论着各种赌局的赔率和胜负可能,或默默地观察着其他赌客的下注情况,心中暗自盘算。

而就在这熙攘的人群之中,一个醒目的牌子格外引人注目——上面赫然写着关于即将到来的府试案首的押注信息。

这个押注项目如今成了整个赌坊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

谢安阳仔细翻找了一下自己的名字,却没成想到自己也在前十之列,没想到自己也有这个名气。

要知道,九岁的县案首名声已经足够响亮了,但由于谢安阳从不露面,而且永安县学风不盛,所以这才勉强进了前十。

谢安阳的赔率不高不低,一赔五。

而排在第一名的则是一个叫苏铭的人,赔率已经到了一比一。

围观的人不少,谢安阳听了几耳朵就明白了这人是风华县的县案首,时年不过十二岁。

他瞬间想起了昨日那个态度倨傲的少年,那个人应该就叫苏铭吧,那他确实挺出名。

姓孙的那名考生应该是这个叫孙承的,排在第三,看来也是有自傲的资本。

不过别人再怎么样,经过第一场的答题,谢安阳对于自己还是有些自信的,若是真考中了,还能得个五两银子。

赌场人很多,谁都没有在意谢安阳,甚至他投下一两银子,也就给他一张凭证后再没人理会。

毕竟这一两银子砸下去,甚至连个响声都听不到。

大赌伤身,小赌怡情,反正谢安阳的目的达到了。

再者他全身翻遍也再搜不出一个铜板了,还是老实回住处休息吧。

再次往回溜达的时候,突然就想起刚才自己干的那些事儿,好像是被谁下了降头。

就因为人家随口的一两句话,自己那迷之自信就上来了,居然傻乎乎地跑去了赌场那种地方。

要是被他爹知道了,肯定得挨一顿胖揍啊。

不过谢安阳又突然有点小开心,做男人就是好啊,就算是去赌场耍一耍,也没人会在意。

后两场考试也如约而至,考上三日能休息上一天也大大缓解了考试的疲惫。

第二场和第三场考试谢安阳没能做到第一名交卷,那苏铭好像是在跟自己赌什么气,所以早早的交了卷。

如此幼稚的行为谢安阳当然不搭理他,是仔仔细细将自己的答卷检查完毕后才交的卷。

这两次因为谢安阳不是第一个交卷的,所以宋知府并未留他,甚至未曾翻阅过他的答卷。

最后一场考试结束,谢安阳都不明白为什么那苏铭还能有心思与他较量,他能撑着从考场走出去已经用了很大的力气。

所以最后一份考卷,谢安阳写到最后竟有些发晕,只能草草结尾,再也想不出什么灵感来。


好似过了很久,谢安阳手中的杯子都倒了三杯水了。

林潜还算是讲义气,一直陪着他等。

在谢安阳都快怀疑知府大人确实不按常理出牌时,门外街上终于又传来了声响。

当那一行人终于站定在郑家院前时,谢安阳心里才有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恭贺永安县谢家村谢安阳老爷高中府试案首,赐童生功名!”

一连唱名三遍才停下。

这次的官差不是刚来给林潜报喜的那一批,想必有好几批一同报喜。

因为是府案首,跟着的人群更为庞大些。使得原本寂静空旷的街道此刻显得愈发拥挤不堪。

谢安阳听到这报喜声,想到的第一件事居然是,还真要对不起苏铭兄弟了。

不过饶是谢大根已经经历过一轮的报喜,此时还是分外不冷静。

“安阳,你中案首了!你以后就是童生老爷了!我就是童生老爷他爹了,哈哈哈哈!”

“爹,快撒点喜钱吧!”

“哦,对对对。”

要是谢安阳不打算他,谢大根怕是想背起谢安阳像小时候那样放在肩头,好好炫耀一番。

真那样,刚出炉的童生老爷怕是要丢光了脸面。

谢大根早就准备好了红封喜钱,这是这次是儿子的报喜,撒起来更没了个数。

只要凑上来说个恭喜都有的拿。

到最后把准备的都发完了,这才罢休。

府城人这么些年,从未见过如此年轻的童生老爷,都是稀奇的紧,有事没事都来凑个热闹。

甚至对面杨府的门都打开了,主子们当然不会不合身份的来瞧热闹,但是下人们自然就不在乎这些。

看完热闹,再回去跟主子们说嘴说嘴。

因为都是租住的小院子,官差们也有眼力见,就没进去坐坐,收了红封就走了。

人群看够了热闹也渐渐散去,留下这个小院子的人。

等报喜的人走完,想着此时看榜人已经散的差不多了,谢安阳还是叫上了林潜跟着去放榜处瞧瞧。

直到在榜单最中间瞧见了自己的名字,这颗心才终于落到了实处。

林潜同样也是长舒了一口气的样子,两人对视都忍不住笑出声。

这倒也怪不得那些金榜题名的考生们总是迫不及待地呼朋唤友、饮酒作乐了。

要不是谢安阳和林潜都是个半大孩子,他也实在忍不住。

毕竟历经无数个日夜的寒窗苦读,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期望,终于迎来了这梦寐以求的一刻,他们心中那份激动与喜悦之情,又岂是言语能够轻易表达出来的呢?

这种情感犹如汹涌澎湃的洪流一般,在内心深处肆意奔腾,若不寻得一个合适的宣泄口,恐怕会将整个人都淹没其中。

谢安阳又仔细地看了榜单,在第二名处看到了苏铭的名字。

谢安阳只能在心里暗暗对苏铭说声对不起,对不起他请的好饭好菜吧。

“对了林潜,你随我去个地方。”

然后谢安阳就带着林潜前来开眼了,那地方正是赌坊。

“谢安阳,你带我来这干嘛!”

林潜一脸抗拒,他可是李夫子的好学生,根本不敢苟同谢安阳小小年纪来赌场的事情。

谢安阳熟练的将之前的凭证给赌场的人,换来了五两银子。

这等不义之财谢安阳也不藏着掖着。

“林潜,走,大哥带你去喝果酒。”

谢安阳两辈子加起来都只喝过果酒,所以只知道哪个酒楼有卖果酒。


盖房子可是大事,不仅仅是他们家里的大事,也是一个村子里的大事。

只要是谁家盖房子了,村里人都会去帮忙,但是要管饭,还要每天给个三四文的工钱。

钱不算多,没有那种专门找人做工多,但是都是乡里乡亲的,给钱就干了。

毕竟下次如果你家盖房子,叫一下村里人,就能叫的应了。

谢大根家的屋子后面就有一大片空地,是属于他家的,因为土地贫瘠,平时也就偶尔种点小菜。

盖房子需要土地,谢家人就考虑盖在这里。

原先的房子也是不打算推掉的,虽然不住人,但是后期堆堆杂物,甚至能养养鸡也是不错的。

盖房子首先要找村长,需要村长先批复,才能开始。

因为本来就是自家土地,也没什么纠纷,村长很快就同意了。

就带了点鸡蛋,带了点红糖,这事就这么说定了。

“大根,需要我帮你村子里喊一声,让大家来帮帮忙吗?”

“要的要的,谢谢辉堂叔了。”

“你家工钱给多少?”

“一天三文钱,管一顿早食,一顿午食,豆腐管够。”

“你这条件不错,等着,堂叔定给你叫上不少好手。”

要知道,村子里的人家一天都是吃两顿饭的,三文钱算是市价,但管两顿饭那可就大方了。

管两顿,王翠翠主要考虑的是,如今他们家是跟着谢安阳一起,一天吃上三顿。

本来他们也不想费这粮食烧午食,奈何谢安阳非叫他们也必须吃不可。

如此一来,若是他们一家烧起了午食,却不给帮忙干活的人吃,显得他家很没有待客之道。

辉堂叔在这村子里可是名人,村长家的儿子,号召力也强。

没让谢大根等多久,第二日,辉堂叔就上门了。

告诉他村里谁家能出人,总共有十几个汉子,明日一大早就会来他家帮忙。

让谢大根诧异的却是,那赵家出了三个人。

赵巧巧上次上门被他弟弟闹得不是很愉快,所以谢大根特意关注了些。

不过谢大根也没想太多,人家上门帮忙,还能不让不成?

明日就能开始盖房子,那今日就要去镇上采买,毕竟这么多人吃饭呢。

如今村里的建筑风格都是土坯房,跟青砖大瓦房相比只能说的上很不美观。

青砖房村子里是没有的,即使是村长,还住着土坯房呢。

如今的青砖造价昂贵,只有富户人家才能用得起。

而土坯来说就容易多了,从古至今,劳动人民用最原始而质朴的材料——泥土,构建起了一座座温馨的土坯房子。

首先要选取合适的土壤,最好是黏性较大、质地细腻的泥土。

将其挖掘出来后,经过反复地搅拌和踩踏,让泥土变得柔软且具有一定的韧性。

然后把和好的泥土填入特制的模具中,用力夯实,形成一块块厚实的土坯。

接下来选用粗壮结实的木材作为梁柱,按照设计好的结构搭建起来,并确保每一个节点都牢固可靠。

梁柱最是要紧,所以还需去那深山里,选一棵大些的树木才行,近一点的山上,多是被人砍了带回家当柴火了。

所以从明日开始,谢二柱就负责叫上几个汉子,去山里找梁柱。

之后再把制作好的土坯一块一块地堆砌上去,用泥浆涂抹在土坯之间的缝隙处。

使其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增强房屋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当墙壁逐渐垒高时,还需要预留出门窗的位置。

门窗可以使用木质框架搭配油纸来制作,既能保证采光通风,又能抵御风雨侵袭。

谢安阳在梦境中看到的材质自然是没有的,就说那之前的青砖房子也同样用的油纸呢。

屋顶则通常采用茅草或者瓦片覆盖,谢家如今住的屋子就是用茅草盖的顶。

若是风大些,茅草还有可能被吹走。

再碰上个下雨,就只能用木盆在下面接着。

这次谢大根想着便也大方一回,想去镇上买些瓦片来铺屋顶。

这屋顶先铺设一层厚厚的干草,再整齐地铺上瓦片,总不会再隔三差五的就漏雨了。

这盖房子的流程大家已是熟识,答应出人的人家怎么说都是盖过几间屋子的。

倒不是说村子里有钱人家那么多,时不时需要盖个房子。

而是土坯房子本就没那么坚固,时不时就需要维修,还有家里孩子多了,分家,又要新起房子才行。

计划好了这一切,盖房子的事情也有条不紊的进行。

第二日,村民一大早就上了谢家门。

村民大多淳朴,虽然来得早来得晚都是一个工钱,但谁也没有偷懒的心思,都沾亲带故,帮的是个人情。

赵家来了赵父,还有赵家的老二和老三,就赵家大哥没来。

赵家父子长得很像,人高马大的,这也是赵家一家外姓人在村子里吃得开的原因。

这个年代,谁家的男丁多,那就不好惹。

赵家父子来的时候没什么笑意,不像是来帮忙的,倒像是来找茬的。

这谢大根也理解,毕竟前几日还闹了些不愉快的。

之后便聊到谁去山上找木头的事,听到是谢二根要去,赵家父子毫不犹豫都报名要去。

这让谢家兄弟很摸不着头脑,谢大根甚至害怕他们上山会直接将谢二根打上一顿。

听到赵家三人去,其他汉子便去夯土坯,再没有多余的人陪着一起上山了。

谢大根也是走不开的,他们家的汉子都走了可不行。

虽然充满了担忧,但谁也没有挑破那层窗户纸,谢大根也只有担忧的瞧着谢二根走远。

谢家是不包晚饭的,所以到了傍晚时分,帮忙的村民们就陆续离开了。

谢二根跟赵家父子却是迟迟未归。

当然,赵家父子也不是那般粗鲁的人,当然没有动手打谢二根。

虽然心里恨的牙痒痒,但是面上什么都没说,只是跟着一起找木头罢了。

他们家的巧巧也不知道是着了什么魔,昨日听说谢家要盖房子,非要他们来帮忙。

这小子也不过长了一双眼睛一个嘴巴,也不知道巧巧看上他啥了。

父子三人心里全是腹诽,多番打量也还是想不明白。

谢二根也尴尬的不知道说什么好,所以一伙人从出发到找到木头,都没说上几句话。

直到几人扛着木头下山,路上却遇到了谢二根最不想见到的人。

正是赵巧巧,等在谢家不远处。

“娘叫我来接我爹和哥哥们回家。”

像是欲盖弥彰一般,赵巧巧一见到几人就这么说。

只是耳朵的红晕却出卖了她。

她没跟谁说过这事,所以赵家父子对此也不知情,甚至还是从家里偷跑出来的。

她前几日确实是伤了心的,但谢二根在她耳边的那一句“对不起”却又让她燃起了希望。

谢二根实在是温柔,模样长得又实在好,少女的爱慕总是会落在这样的少年身上。

她从小被娇养着长大,父母兄长疼爱,从小要什么有什么。

所以即使被拒绝,也想着再去争取争取,她赵巧巧,总不能不努力就放弃的。

所以她求着父兄去谢家帮忙,也是为了能多与谢二根创造一些偶遇。

说实在的,可能整个村子,或者邻近的村子,都没有像她那么跳脱的女子。

实在是因为家人的爱意给了她无限的勇气吧。

“哪里需要你一个小姑娘来接我们。”

赵父听完不满的埋怨了一声。

他觉得她家巧巧怎么都算得上村子里数一数二的好姑娘,怎么还能被这么个小子看不上。

“好巧,谢二哥也在这呢。”

赵巧巧不理会赵父的抱怨,转头去跟谢二根打招呼。

谢二根很尴尬,但是也不好驳了一个小姑娘的面子。

“哎,赵姑娘好,天色晚了,赵伯和两位赵家哥哥麻烦把木头扛回我家就赶快回去吧。”

也是,四个人带了两根木头,谢二根一个人可扛不动,只有再麻烦赵家父子帮忙。

赵巧巧当然没走,反而是跟着众人一起去了谢家,她本就借口说是来接父兄回家的,哪有一个人走的道理。

再说,是他谢二根欺负的她,只要她不觉得尴尬,尴尬的就只有谢家人。

再说,她父兄都在,她有底气的很。

帮忙的村里人已经走的差不多了,留下谢大根和王翠翠收拾着残局。

还有小安怡安静地睡着,被她娘绑在身上的包被里。

“哥,嫂子,我们今日找了两根木头回来,再去上几天应该就能找齐了。”

本来的谢二根其实没那么多话,但是实在是憋了一天,又实在尴尬想找些话讲。

谢大根瞧见弟弟全须全尾的回来了,暗地里松了口气。

但是瞧见赵家父子后面跟着的赵巧巧,心又揪了起来。

“今天辛苦赵叔和两位赵兄弟了,今日去深山也没吃上个热乎吃食,明天咱们换人去山里找木头。”

明天还是换人吧,谢二根也实在受不住这古怪的一天了。

“巧巧,你来接你爹和哥哥啊,快些回家吧,今儿个多亏了他们帮忙了。”

招呼赵巧巧的事情自然轮到王翠翠身上,王翠翠可比家里那几个男的更得体些。

笑得真挚,没瞧出半点尴尬。

“翠翠姐,哪里的话,现在地里的活又不忙,有我大哥在,爹和二哥三哥出来找点活干,还能省点粮食呢。”

“呵。”赵三撇了撇嘴,实在有些看不惯这个胳膊肘往外拐的妹子。

这谢家盖房子按理来讲他家就只要出个男丁帮帮忙,也算是情分了,哪里需要来三个。

他,赵三,就算是在家躺着,也不想来盖房子好吧。

然后赵三就收到了他爹和二哥的眼色,识趣的摆正了姿态。

得得得,家里受宠的只有小妹罢了。

谢家人仿佛没看到赵家三人的眉眼官司,特别是王翠翠和赵巧巧,亲近的跟亲生姐妹似的。

但就算再不愿意,赵巧巧也找不到理由再留在谢家,只能离去。

之后盖房子的几日,隔三差五的,赵巧巧就会来谢家。

美其名曰来找父兄,但这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谢二根也从一开始的尴尬,不自在,现在至少能见普通朋友一样见赵巧巧了。

赵巧巧至少没逼着他让他为难,也是进退有度,他就拿她当妹子看。

至于赵家父子,在盖房子这件事情上确实是实打实的卖力气,第一天的事情也再没有发生过。

所以大家也都相安无事。

谢安阳虽然不常在家,但总有时谢安阳都下学回家了,赵家几人还在谢家没走,他对赵巧巧自然有几分印象。

他身体只有六岁,但实在不是真的六岁小孩。

在对他娘进行死缠烂打后,终于了解了事情前后因果。

他最近白天上学堂,晚上直播学习,实在是想找点乐子。

他从没有见过这样主动的女子,谢安阳突然来了兴致。

女子勇敢追爱有什么问题吗?正值休沐,那不如帮帮她吧。

“巧巧姐,我娘在忙,能帮我瞧瞧小安怡吗?”

正值午饭点,王翠翠在灶房忙活十几个人的饭食。

谢安阳在家,带妹妹的活自然落到了他的身上。

但其实小安怡很乖,基本不哭不闹,刚喝饱了奶,正睡着呢。

赵巧巧并不清楚,所以跟着谢安阳去了房间,见着熟睡的谢安怡也是纳闷。

“巧巧姐,是我有话跟你说呢。”

赵巧巧听完只觉得好笑,虽然村里人都知道谢家出了个小神童。

但是再怎么神童,也是个孩子呀,一本正经的说话只能让人感觉好笑。

赵巧巧这反应也在谢安阳的意料之中。

“巧巧姐,你喜欢我小叔吧。”

听到这话,赵巧巧从好笑直接变成了羞恼。

虽然她天天来谢家,可是大人们都是要面子的,还没人这么当面跟她讲过。

“小孩子家家的,可别胡说。”

“巧巧姐,我跟你讲哦,小叔不愿意接受你是因为之前他木匠师父的女儿。”

谢安阳把他从他娘那边套来的话跟赵巧巧娓娓道来。

赵巧巧也再没了之前的轻视,安静地听谢安阳诉说,只是越听越感觉绝望。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