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绿。
我都是亭亭玉立的少女了,它还是没什么变化,陪着那个在它身上玩耍的孩童长大,也注视着这座宅子里的人来人往。
“何宝珠,明日就是你的及笄礼了,过了明日就要议亲啦,你可有喜欢的人?”
我的好友顾依然问道,
“你羞不羞,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哪有我们自己挑的。”我脸红的回答,喜欢什么的,也太羞人了。
时光匆匆,明明感觉昨日还是无忧无虑的孩童,明日却就要及笄了。
大哥二哥三哥也都娶了嫂嫂,好友们也都有了归宿,顾依然比我大一些,前阵子办了及笄礼,听说就定了吏部尚书长房的小孙子。
“你可喜欢他?”我问顾依然,她自然知道我在说什么。
顾依然的脸红了红,“我娘带我见过他的,他,他很好。”后面的声音越来越低。
其实在及笄之前我娘就已经在帮我寻摸京里的少年了,要门当户对也要看我的眼缘,所以看图册的时候也会带我一起,虽然也不知道她从哪里弄的京城适龄男子册。
一直没有选好的原因也很简单,爹娘觉得没人能配的上我(捂脸)。
丞相家二房的孙子有才华,年纪轻轻已中了举人,进士也不是不可得之物,但是丞相家后院太乱,这一辈嫡庶子弟都超过了双手之数,听说还有什么青梅表妹住在家中,不行不行。
礼部尚书家的二子长相颇好,但是听说年纪轻轻就不光有了通房,还出没烟花之地。
太常寺卿的小儿子倒是没听说有什么通房和知己,但是他家重男轻女出了名,别人家想要儿子也没有作贱女儿的,他家的女孩在家简直和婢子地位差不多,听说还送女儿去给别家做妾呢,家风太差,做他家的媳妇能有什么好。
其余各家都能挑出点问题。
册子上还看到了魏康和,上书“成王世子魏康和,年十五。而年少体弱多病,如今不详。”
魏康和十岁那年,由慈光寺住持带去番邦治疗,那边据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