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外界的干扰。尤其是当他再次回到公司,面对那些仍在激烈竞争中的同事时,他发现自己与他们的差距似乎越来越大。
同事们依然争分夺秒地追求着升职加薪,不停地打着各种社交游戏,而李翔却不再参与其中。每当他拒绝参加那些加班讨论,或是社交聚会时,他总能感受到一种隐隐的不适和压力。似乎每个人都在对他进行某种“评判”,有些人开始用怀疑的目光看待他,觉得他似乎有些“脱节”,不再符合“竞赛城”的规则。
有一天,李翔的直属上司李主任找到了他,语气有些严肃:“李翔,我注意到你最近有些不太积极参加团队活动,工作也显得有些慢。你确定自己还适应这里的工作节奏吗?”
李翔深吸了一口气,平静地回答:“我适应的节奏不是别人的标准,而是我自己的。我明白大家都在忙着加速,但我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来完成我的工作。效率不是唯一衡量价值的标准,我相信做得更好、更有意义的事情才是我想要的。”
李主任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并不完全赞同李翔的看法,但他并未强求。李翔能感受到,尽管这座城市依然充斥着内卷与竞争的氛围,但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在外界压力中迷失方向的人。他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的立场,并敢于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翔逐渐发现自己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感到焦虑。虽然他仍然在竞赛城这个社会中工作,但他的内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他总是通过外界的评价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今天,他学会了从内心去审视自己的生活,去感受每一份宁静与满足。
有一天,李翔收到了一个远在外地的摄影比赛的邀请。这个比赛的主题是“生活中的真谛”,参赛者需要提交自己对于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创作。李翔决定参与,但他没有像往常那样去琢磨怎样取悦评委,也没有强迫自己拍出一张“完美”的作品。相反,他拿起相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