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宇文述为首的保守势力最为猖獗。宇文述眼见李道安在朝堂上的地位逐渐稳固,心中十分不甘。他暗中派人调查李道安,企图抓住他的把柄,将他扳倒。
李道安也深知自己的处境危险,他一边利用系统的侦查功能,洞悉宇文述的阴谋;一边继续推进自己的改革计划。他深知,要想真正改变大隋的命运,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于是,他用功勋值兑换了高产的玉米和红薯种子,打算在国内推广种植。
他在朝堂上向隋炀帝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详细阐述了玉米和红薯的优点,如产量高、易种植、适应性强等。隋炀帝听后,颇感兴趣,同意了他的请求。李道安带着种子和系统赋予的种植指南,亲自来到洛阳郊外的农田,指导农民们进行种植。
然而,宇文述怎会轻易放过这个打击李道安的机会。他买通了李道安身边的一个侍从,让他在种植过程中搞破坏。这个侍从暗中减少了种子的播种量,还故意破坏了灌溉设施。不久后,农田里的庄稼开始出现生长不良的情况,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始在民间散布谣言,说李道安是在拿百姓的生计开玩笑,他推广的种子根本就是无用之物。
李道安得知此事后,立刻展开调查。在系统的帮助下,他很快就找到了那个搞破坏的侍从,并将他绳之以法。他向百姓们解释了事情的真相,同时重新调整了种植方案,加大了对农田的管理和投入。
在李道安的努力下,农田里的玉米和红薯终于茁壮成长起来。看着那一片片绿油油的庄稼,百姓们心中的疑虑渐渐消除,对李道安的信任也越来越深。
随着时间的推移,洛阳郊外的试验田迎来了丰收的季节。硕大的玉米棒子挂满枝头,红薯也在地下长得又大又好。李道安组织百姓们进行收割,看着那堆积如山的粮食,百姓们欢呼雀跃,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消息传到朝堂,隋炀帝也十分震惊。他亲自来到试验田,查看了丰收的成果。看着那些饱满的玉米和红薯,隋炀帝对李道安的信任进一步加深。他当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