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御史中丞吕诲,这位在朝堂上以“铁面无私”著称的“纪检组长”,此刻一脸严肃,如同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士,迈着坚定的步伐,大步流星地走到朝堂中央。他双手高高捧着弹劾奏章,“扑通”一声跪地,声音洪亮且坚定地说道:“陛下,王安石变法以来,一系列举措完全背离了祖宗之法,搞得整个大宋乌烟瘴气,民间怨声载道。他刚愎自用,听不进任何不同的意见,一意孤行地推行这些激进的改革措施。长此以往,必将危及国家社稷,把大宋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臣恳请陛下,当机立断,罢免王安石的宰相之位,以平息民愤,稳定朝堂局势。”吕诲的声音在朝堂内回荡,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重磅炸弹,炸得人心惶惶。
王安石听到这番弹劾,心中猛地一震,就像被人狠狠地打了一拳,整个人差点晃了一下。但他毕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很快便稳住了身形,脸上露出既惊讶又愤怒的神情。他连忙“扑通”一声跪地,向宋神宗解释道:“陛下,吕诲所言纯属无稽之谈,是对臣的恶意诋毁和污蔑。臣一心只为大宋的繁荣昌盛,日日夜夜都在为变法之事操劳,没有丝毫的私心杂念。变法初期,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是在所难免的,这都是暂时的现象。只要我们君臣一心,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让变法取得最终的成功。”
宋神宗看着跪在地上的两人,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他的眼神在两人之间来回游走,心中犹豫不决。一方面,他信任王安石的才能和决心,深知变法对于大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吕诲作为御史中丞,一向公正严明,他的话也不能完全当作耳旁风。宋神宗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说道:“吕爱卿,你说变法导致民间怨声载道,可有确凿的证据?空口无凭,可不能随意弹劾朝廷重臣啊。”
吕诲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一叠厚厚的状纸,双手高高举起,呈给宋神宗,说道:“陛下,这就是各地百姓呈上来的状纸,上面详细记录了变法给他们带来的种种苦难和不幸。每一张状纸,都是百姓们的血泪控诉,请陛下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