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才会处理,以及做出决定。
按照一般早朝的习惯,都是文官先开口的。
这次也是一样。
此时文官一脉是以李善长为首。
因为在午门李善长有阻止过李焕文,不要在朝堂上说胡惟庸案的事情。
李焕文虽然不解,但依旧把这件事情传达给了朝堂的文官。
所以文官呈现上来的事情都是一些小事情,朱标就能处理好。
至于武将一般是不会有事情呈现上来的,要是有事情呈现上来,那就是要打仗了。
要知晓洪武十年之前。
大明基本年年在打仗,光是北伐就进行过好几次。
也就是这几年天下才安定了下来。
“左丞相,魏国公留下。”
早朝结束之后,朱元璋留下了李善长,徐达就离开了。
官员们按照以往的习惯,等待赐食。
这也是洪武时期的一个特点。
这还是马皇后让朱元璋这样做的,因为马皇后知晓,大臣们都是每日早上就开始等待上朝。
等早朝结束之后,有些大臣已经饿的不行了。
所以就准备一餐饭,等吃完大臣们就可以离开皇宫了。
当然这个制度在马皇后去世之后,就逐渐改成每4三日一次,到了洪武末年,赐食已经变成了每月三次。
等洪武年结束之后,这个制度就没有了。
“左丞相,魏国公,陛下让奴婢带两位前往乾清宫后殿。”
在李善长,徐达用过赐食之后,一个太监来到他们身边,说道。
乾清宫后殿?
那里可是居住着朱永明。
看来上位是有准备去找朱永明的。
可为什么每次都要叫上他们,他们是真的不愿意去啊!
知道的越多,他们越是害怕。
昨日朱永明说的事情,让他们两人都彻夜难眠,基本没有睡觉。
今日他们可都没有什么精神,他们年纪已经大了,休息不好哪里有什么精神。
“魏国公,你是如何看待昨日朱永明说的事情的?”李善长犹豫了一下,靠近徐达,低语的问道。
徐达闻言,沉默了一会,随后缓缓说道。
“那都是未来之事。”
“上位不会有什么想法的,只不过朝廷的制度怕是要改变了。”
乾清宫后殿。
朱元璋,朱标正在等待着李善长,徐达两人,也在讨论着昨日朱永明说的事情。
“父亲,我觉得现在没有必要急着成立内阁和军机处,现在朝廷需要的是稳定。”
“等朝廷稳定了,我们在思考要不要成立内阁和军机处。”
昨夜朱元璋,朱标离开朱永明的房间之后,聊了很多。
朱标都没有回东宫,就是在皇宫睡的。
今日起来之后,朱元璋就对朱标说要成立内阁和军机处。
对于成立内阁和军机处,朱标也是赞同的。
可目前朝廷并不适合成立内阁和军机处,时机不对。
目前因为胡惟庸案现在还没有结束,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有官员被胡惟庸案牵连。
朝堂之上的官员们都是人心惶惶。
这个时间成立内阁和军机处,会让朝廷的官员更加人心惶惶的。
而且李善长的想法也不得不考虑。
毕竟他是如今的文官之首,很多事情都需要他的帮助。
再说昨日李善长的表情,朱标可都看在眼中,他知晓李善长害怕了。
朱标觉得李善长已经有了辞官的打算了。
现在朝堂还离不开李善长,他需要安慰一下李善长。
“标儿,时不待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