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炆朱允熥的女频言情小说《朝堂之上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朱允炆朱允熥》,由网络作家“姜阿山小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因为汉字是象形字,而非字母文字,排版太困难了。雕版印刷的工匠,不需要认识字,照着雕刻就行。活字印刷的工人,要拿出汉字进行排版,首先的第一要求,就是自己能认得字。可不同于后世人人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在这个时代,读书识字仍是一项十分高级的技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能认识几千上万字的人,随便做点啥不能营生,不能好好过日子呢?为什么还要做低贱的排版工匠呢?因为印刷困难,在这个时代,还是有很多书籍,仍然依靠手抄。实际上,一直到数百年后的清朝,曹雪芹写出《红楼梦》,坊间竟相传阅,还有许多人去手抄红楼梦。每抄一本,卖掉可得数十金。因而有许多人靠手抄红楼梦谋生,以此养家糊口。也给后世留下了各种不同的红楼梦手抄本!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印刷技术的不方...
《朝堂之上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朱允炆朱允熥》精彩片段
因为汉字是象形字,而非字母文字,排版太困难了。
雕版印刷的工匠,不需要认识字,照着雕刻就行。
活字印刷的工人,要拿出汉字进行排版,首先的第一要求,就是自己能认得字。
可不同于后世人人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在这个时代,读书识字仍是一项十分高级的技能。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能认识几千上万字的人,随便做点啥不能营生,不能好好过日子呢?
为什么还要做低贱的排版工匠呢?
因为印刷困难,在这个时代,还是有很多书籍,仍然依靠手抄。
实际上,一直到数百年后的清朝,曹雪芹写出《红楼梦》,坊间竟相传阅,还有许多人去手抄红楼梦。
每抄一本,卖掉可得数十金。
因而有许多人靠手抄红楼梦谋生,以此养家糊口。
也给后世留下了各种不同的红楼梦手抄本!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印刷技术的不方便和落后,才有了手抄的赢利空间。
相比之下,只要用鹅毛笔在蜡纸上抄写一遍,就能轻轻用油墨滚筒印刷千份万份的油印机,简直不要太方便了。
有了油印机,就有了快速且廉价印制千千万万书籍文字的可能,让人人皆能读书识字真正成为现实。
从而实现老朱一生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这如何能不让老朱兴奋万分呢?
“皇爷爷!”朱允熥趁热打铁,道:“孙儿认为,身为治国者,不能光自己读书,而要让天下人人读书,让圣贤的道理,让国家的律法,深入每一个人心中。”
“故而,孙儿才研究出了滚筒油印机,有了此物,就可以印刷无数的书籍,让天下更多的人读书识字。”
“为了制作此物,孙儿耽误了几日的功课,没有去好好读圣贤书。”
“但孙儿认为,这也是读书,是为天下千千万万的人读书!”
“让天下人人有书可读,让大明的百姓子民个个识字懂礼,远比孙儿一个人独自读书要重要。”
“若此举有什么不对,还请皇爷爷责罚!”
“孙儿,愿意认罪!”
“你有什么罪?你有大功!”
朱元璋大笑着,将朱允熥扶了起来。
“说得好,此举是为天下千千万万的人读书,远比你一个人读书重要。”
老朱道:“你说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顿了顿,又道:“前几天跟咱说的那个,不许再提。其他的,你随便提。”
“不准提索要大明江山,还有什么劲呢?”朱允熥在心里暗自吐糟了一句。
他对此也早有心理准备,并不失望。
“皇爷爷,其实孙儿刚才说一定要赏赐,就是一句戏谈。”
朱允熥笑道:“谁让皇爷爷还没等孙儿将东西呈上去,就先冤枉孙儿呢?”
“孙儿心里头不平,才那样说。并不是认真的。”
“孙儿给皇爷爷孝敬礼物,此乃天经地义的事,哪有向皇爷爷索要赏赐的道理。”
“哈哈哈!”老朱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那不行,你刚才说得对,大明朝廷有功必赏,咱身为天子,自当以身示范,今日非得重重赏你不可。
”
“你有顾虑,在所难免。”
朱允熥又倒了一杯酒,举起酒杯,站了起来,道:“饮下此杯,从此你便是本王的老师,我们师生一体,同进共退,荣辱与共。”
杨士奇看着他,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他席地跪下,道:“草民杨士奇,得殿下知遇之恩,愿从此为殿下效命,同进共退,荣辱与共,生死相随。此誓圣人听之,日月为证,皇天后土共鉴!”
朱允熥嘴角边笑意浮起,将他扶了起来,弯腰深深一拜。
“学生朱允熥,拜见先生!”
两人四目相视,哈哈大笑!
拜完师,氛围顿时轻松了许多。
两人又一起坐下饮酒聊天。
杨士奇笑道:“若我刚才真的拒绝殿下,殿下又会如何呢?”
朱允熥看了他一眼,笑道:“以你的处境,你绝无任何理由拒绝。”
他吃了一口菜,才补充道:“皇爷爷早就有旨,士大夫不为朝廷所用,当杀头抄家!”
“本王以为,皇爷爷圣明。本王身为皇孙,当秉承他老人家的意志。”
杨士奇夹菜的筷子停在了半空中。
随即大笑了起来。
两人又一起接着喝酒吃菜。
酒过三巡,杨士奇道:“殿下如今的处境,委实不太妙。”
“我虽然不在朝中做官,却也于近日听到市井流言,皆是说陛下当立殿下为储君,如此方能天下太平之类的,其背后的用意,可想而知。”
朱允熥点头道:“今日来的时候,本王亦在外面听到了,先生对此有何见解,可有解决之法?”
杨士奇摇头,道:“对方在暗,我们在明。此事倒也不用急于一时,先暗中调查即可。”
朱允熥道:“本王已经吩咐舅舅开国公去调查了。”
“不过,以他办事的能力,多半是不行的。”
“只能做为一着明棋,吸引对方的注意,再派人暗中调查。”
杨士奇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如此甚为稳妥,殿下做得不错。”
接着,他又道:“殿下眼下最大的问题,还不在这里,而恰恰就在殿下的舅舅开国公,舅姥爷凉国公等人身上。”
“不过,我之前并不在朝中,不清楚其中细节,还望殿下将从那日朝中请立储君之后的事,全部一一告知,我才能帮殿下参谋分析一二。”
做了朱允熥的老师,杨士奇立即便负起责来。
“你说得不错,本王的舅姥爷,实在令人头痛得很。”
朱允熥便将这几天发生的事情,事无巨细,全部讲述了一遍。
这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要用杨士奇,自然就不能再瞒着。
说完,朱允熥又问道:“眼下最为难的,就是四叔出的这个难题了,先生可有办法?”
杨士奇笑道:“他用的是阳谋。”
“你无论如何做,都不行,都会中他的招。”
“确实厉害!”
“看来,燕王殿下身边,也有高人指点啊!”
朱允熥恨恨骂道:“不用猜,这等毒计,必定是那个叫道衍的妖僧想出来的。
“你虽是国公,可我二哥却是亲王。”
“你自己也说了,尊卑有别,却一直对他直呼其名,光凭这一点,我就该打你二十大板。”
在常升满脸震惊的目光中,朱允熥理斯慢条地说道:“其次,皇爷爷早就下过旨了,军中将领及武将勋贵功臣子弟,禁止私下来往。”
“你却在私下串通,鼓动他们集体来王府给我道贺。”
“这是不是也得打二十大板啊?”
“还有!”朱允熥转头,踱着步子,道:“你派人去献王府盯着,擅自监视一名亲王,这是何等的胆大妄为,也该打二十大板。”
朱允熥挥了挥手,几名王府的亲兵侍卫顿时上前,一把将常升按住。
“真打我啊?”常升左右挣扎,却没有挣脱。
“舅舅,我可都是为了你好。”
朱允熥头痛的摸了摸脑门,作出气急败坏的样子,骤然加快脚步,冲到常升面前,怒喝道:“为了我好,我难道就不是为了你好吗?”
“献王府有人去道贺,但人家是文官,再怎么样闹腾,也翻不了天。”
“你们是什么人啊?”
“是武将勋贵,是军中将领,是统率千军万马的人。”
“你们站出集体支持我,是想干嘛?想威胁我皇爷爷必须立我为储君,不然就造反吗?”
“你们倒是试试啊,看看是我皇爷爷的刀快,还是你们的胆子更大!”
常升噘嘴道:“陛下虽然下了旨,但咱们平日里,不还是一样在一起吃喝玩乐吗?陛下没真的罚过啊!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吗?”
朱允熥看了他一眼,头更大了。
一方面,这个舅舅还真是坚定支持自己的死党。
他也没有理由将自己人往里搞,将自己人全得罪了。
另一方面,有这群猪队友在,一通胡搞,皇位也不用争了。
可要靠说理说服他,还真不容易。
刚才这般怒斥,对方都不以为然。
他脑海中思绪千转。
半晌。
朱允熥收起怒意,长长叹了口气,道:“罢了,罢了,你也是国公,又是我舅舅,算起来我虽是亲王,却也没有资格打你板子。”
“不打了,不打了!”
他跌坐在地,道:“我等下就去写封奏折,进宫呈交给皇爷爷。”
“储君之位,我再也不争了。”
“请求皇爷爷立我二哥为储君,以稳定朝堂,稳定大明江山社稷!”
常升闻言,脸色大变,忙道:“那可不行啊,你都已经向朝野公开表明了要争储君之位,怎么能突然就不争了呢?”
朱允熥摇头叹气道:“我争储君之位,可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能千秋万代。”
“也好让你们这些勋贵功臣子弟后代,都能与大明一起千秋万代。”
“可如今看来,我委实是太天真了!”
“我不争皇位,大明江山还要稳定得多。”
“我一站出来,你们也都跟着闹腾,大明江山哪里还能稳定啊!”
“可我年龄小,资历不足,威望不高,又震不住你们这些人。
”
杨士奇见他说得如此肯定,有些好奇是为何,却也没有多问。
他笑道:“不过,此计虽妙,解决的法子,却不用我来教。”
“陛下早就告诉殿下了。”
朱允熥眼睛骤然睁大:“皇爷爷告诉我了?”
“对!”杨士奇道:“陛下深谋远虑,早在燕王出手之前,就已化解。”
“那夜蒋瓛与殿下说的话,便是陛下在告诉殿下解决的法子。”
“没有明旨,因为这亦是陛下对殿下的考核。”
“过了此关,殿下才真正具备争夺储君之位的资格!”
朱允熥的瞳孔猛然缩了缩。
脑海内无数念头闪过。
他早就已经想到了蒋瓛那夜突然莫名其妙的投效试探极不正常。
在向老朱告发之后,老朱做出的惩罚,也清楚的证明了这一点。
但朱允熥却没有看出来,这其中到底潜藏着什么意思。
果然。
玩政治斗争和阴谋算计,并非他的特长。
与老朱等高手中的高手相比,他还差得太远。
不过,朱允熥并不气妥。
正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他身为穿越者,自然有穿越者的优势。
与这群政治高手玩勾心斗角,那不妥妥的找虐吗?
现在有了杨士奇这个玩政治的高手,短板也就补齐了。
身为上位者,最重要的就是善于驱使别人为自己所用。
思索了一会儿,仍没有想通,便道:“先生不妨明示。”
杨士奇笑了笑。
将手指伸入酒杯内,沾了一些水酒,在桌子上写下一个“莽”字。
朱允熥盯着这个字看了看,又抬头望向杨士奇,脑海念头飞闪,已然想到了许多。
“殿下在朝堂上,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请求陛下立自己为储君,靠的不就是这个‘莽’字吗?”
“既然已经莽了,为何面对凉国公之事的时候,殿下却又畏缩不前了呢?”
“殿下只要莽到底,进退两难的危局便会自解!”
声音不大,却如同一柄锤子,轻轻敲碎了前方道路上阻拦的障碍。
朱允熥眼内骤然射出两道精芒。
他站起身来,深深一拜:“多谢先生指点迷津,本王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
……
……
皇宫。
一处清净小院内。
朱元璋正与人下棋。
与他对弈的人,乃是翰林学士刘三吾。
虽然翰林学士只是五品官,但与后世不同,在洪武一朝,翰林学士的排位还在殿阁大学士的前面。
品级不高,但因为能经常与皇帝当面讨论国家政事,参与用人选将,制定国家诸多大政方针,权力和影响力非常大。
刘三吾有才华,性格却特别直爽,有话便直说,也因此而更得朱元璋的器重。
今日无事,老朱便召他来宫中对弈。
“不对,不对,这着棋,咱走错了,重新来过。”
老朱一边说,一边从棋盘上拿起了两颗棋子。
“陛下说过,一局只悔棋三次,这已经是第四次了?”刘三吾提醒道。
“咱悔过棋吗?”
老朱回头望了望旁边侍候着的一众宫女太监,道:“你们来作证,朕刚才有悔过棋吗?”
朱允熥脑海内的思维发散开来。
该发明些什么呢?
蒸汽机?
不可能!
他虽然大致知道蒸汽机的基本原理,却也仅此而已。
那些基本原理,离造成真正实用的蒸汽机,少说也还隔着十万八千里?
炼钢?
技术不够,不现实!
水泥?
技术也不够,还是不行。
造枪?
仍然不行!
……
朱允熥将无数物件在脑海内一件件翻过。
越想竟越迷茫。
前世的他虽然不仅仅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还有大学文凭。
但大部分知识,都是概念性的,原理上的。
涉及到具体的制造,少之又少。
若是处于后世的现代文明社会,能在网上查技术资料,还有数不清的工具可以使用,自己动手做点什么东西,倒也不难。
只要有钱有时间,稍微具备一点点动手能力的人,都能造各种各样的东西。
但在这个时代,根本不行。
他连玻璃怎么制造,也仅仅知道主要是石英砂加碳酸钠炼制而成。
其它的东西制造,皆是如此,都只知道皮毛,具体的细节,全部不清楚。
毕竟,在前世,这些都属于“无用”的知识。
只有闲极无聊的时候,才会在网上翻翻,或者偶尔在纪录片里面,在刷到的视频里面,在书籍里,看到一星半点。
不成体系,不会去深入研究,记得也不牢固。
现在想动手造起来,就全部抓瞎!
朱允熥的眼光,从一件件物什上面扫过。
一直看到书桌上的文房四宝……
突然。
他眼前一亮,有了!
御书房。
朱元璋如往常一般,坐在案前,批阅奏折。
他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帝王,每日都要看几十万字的奏折,还要写上万字的批语,比生产队的驴还能干。
即使现在年龄大了,身体大不如从前。
但只要没有病倒在床上,实在起不来,就会一直坚持。
“参见陛下!”
锦衣卫指挥使蒋瓛走了进来,跪下行礼。
“平身吧!”
老朱没有抬头,仍拿笔写着批语。
蒋瓛站在那里没动,足足过了一刻钟。
老朱看完了几份奏折,才放下笔,抬起头来,活动了一下身体。
“怎么样?这两日,炆儿和熥儿都有什么动静呢?”
老朱淡淡问道。
“献王殿下自出东宫,搬入献王府之后,便有许多文官前去府上道贺。”
“他们的名单,微臣都已经写在折子里了。”
蒋瓛递上去一个折子,又继续道:“这些人,都送了贺礼,倒也不是很贵重,微臣也都记载在折子里。”
“献王殿下收下贺礼,也给他们回赐了礼物。”
“在这之后,便每日在府中听老师讲课,卯时起床,亥时睡觉。”
“除了读书做功课之后,再无他事。”
老朱接过折子,扫了一眼,顿时愉快地笑了起来。
“不错,不错,咱让他们两个搬出东宫,独自去王府,就是想看看,若无人管束,他们都会做些什么,现在看起来,允炆很不错啊。”
“有他父亲当年的风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