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周楚沈青的其他类型小说《被我关照的罪臣,居然是朱厚熜发小周楚沈青全局》,由网络作家“京海第一深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叔父,婶子,这是我炖的羊肉,你们吃了暖暖身子。”大狱之中的气温和外面可不一样。如果是夏天,大狱之中可能会感觉闷热潮湿。但此时已经是秋天,外面白天的话可能会热,但这大狱之中,终日不见阳光,不止不热,甚至有些寒冷。一般而言,家属探监是严禁带吃的,为的就是防止有人投毒。但那毕竟是一般情况。周楚是谁,狱卒和牢头的金主之一,持续了三年的黄金客户。这点要求还能不满足吗。“哎,好孩子,好孩子。”杨氏每次看到周楚,都忍不住抹眼泪。“婶子你真是的,每次都抹眼泪,我估摸着要不了太久,你们就可以出去了。”周楚一边用勺子盛着羊肉,一边笑道。“就是,娘,你总哭啥。”陆炜安慰道。“我是心疼衡器这孩子,他才多大,就要负担我们这一大家子,每个月还要给牢头这么多钱...
《被我关照的罪臣,居然是朱厚熜发小周楚沈青全局》精彩片段
“叔父,婶子,这是我炖的羊肉,你们吃了暖暖身子。”
大狱之中的气温和外面可不一样。
如果是夏天,大狱之中可能会感觉闷热潮湿。
但此时已经是秋天,外面白天的话可能会热,但这大狱之中,终日不见阳光,不止不热,甚至有些寒冷。
一般而言,家属探监是严禁带吃的,为的就是防止有人投毒。
但那毕竟是一般情况。
周楚是谁,狱卒和牢头的金主之一,持续了三年的黄金客户。
这点要求还能不满足吗。
“哎,好孩子,好孩子。”
杨氏每次看到周楚,都忍不住抹眼泪。
“婶子你真是的,每次都抹眼泪,我估摸着要不了太久,你们就可以出去了。”
周楚一边用勺子盛着羊肉,一边笑道。
“就是,娘,你总哭啥。”
陆炜安慰道。
“我是心疼衡器这孩子,他才多大,就要负担我们这一大家子,每个月还要给牢头这么多钱,别人家的孩子这么大的时候还都在玩闹,衡器太累了。”
杨氏说着摸了摸周楚的脸,满脸心疼。
一旁的陆松听到这话,看向周楚,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是个男人,不善于表达,而且他觉得自己说什么都显得多余,显得矫情。
“三年前,我们家刚出事那两个月,衡器饿瘦了很多,但偏偏这丫头脸上胖嘟嘟的,衡器为了这丫头,自己都舍不得吃。”
杨氏越说越难过,眼泪愈发止不住了。
暮云瑾听到这话,顿时有些窘迫,小手捏着衣角。
“婶子,说这些干啥,也就头一个月难过些,后面就好了,你看我现在,人高马大的,吃的比谁都好。”
周楚笑道。
“老三,你的学业没落下吧?”
周楚转移话题道。
这些年,陆家早就默认了周楚是他们家的一份子。
只是他们人在大狱之中,自觉不能给周楚带来什么好处,这话也就一直没说出口。
不过无论是暮云瑾还是陆炜,都很自觉的叫周楚二哥。
陆炜则从原来的老二变成了老三。
陆炜听到这话,脸色一垮。
他自认为学业学的很好,也很认真,但每次二哥考校自己学业的时候,总能考到自己不会的点。
听小妹说二哥在外面要忙生意,还要练武,只有晚上有点时间读书练字。
但无论是学业还是写的字,陆炜都觉得自己远不如二哥。
二哥到底是个什么怪物?
“二哥,今天就放我一马吧,我读书从未有一刻懈怠,只是二哥你考的东西总是我还没读到的。”
陆炜低声道。
“该考校的还是要考校,不然你只是闷头读书,和闭门造车有什么区别?”
周楚直接堵死了陆炜的后路。
“好吧。”
陆炜明白是这么个道理,自己一个人在大狱之中闷头读书的话,是读不出什么子丑寅卯的,只会把人都读傻了。
很快,探监时间就到了。
周楚把暮云瑾送回家之后,独自出了门,买了一麻袋木炭,让人送到了城外那处宅子之中。
除了木炭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
这些都是周楚要用到的工具。
很快,周楚来到京城外的宅子里。
首先要制作的是白糖。
天工开物之中记载了黄泥法制糖。
黄泥制糖法曾经是周楚的导师让他们研究的一个课题。
不过最终还是研究失败了。
那时候周楚用黄泥水浇淋,怎么都淋不出清澈的糖水。
用尽了各种办法,比如静置沉淀。
“春兰,带她去洗澡,再给她换—身衣服。”
小刀听到这话,顿时有些逆反。
“我不要,我觉得这样挺好。”
周楚听到这话,顿时笑了。
看来得让她认清谁是大小王了。
“不想洗澡?也可以,打赢我就行。”
听到这话,小刀瞥了周楚—眼,有些不屑。
“就你这小身板?能行吗?”
“试试不就知道了。”
周楚笑道。
两分钟后,周楚将小刀的胳膊扭在背后。
“疼,疼,疼,我服了,服了。”
小刀服软道。
周楚这才松开了她的肩膀。
小刀确实服了。
这两分钟的时间,她和周楚比了三次,几乎都是瞬间被拿下。
这让她意识到了自己和周楚之间的武力差距。
原本她觉得周楚也就是个公子哥,所以心里不服。
但现在不这么想了。
周楚放开她后,小刀乖乖跟着春兰去洗澡了。
周楚则去了城外宅子里,开始烧制玻璃。
在周楚回老家之前,就画了图纸,找人定制了很多模具。
所以烧制玻璃的过程很顺利。
只不过很费功夫。
如此过了两天,老乞丐来到了周楚家中,—脸慎重。
“周公子,我劝你不要招惹那个富商。”
老乞丐说这话的时候,神情很严肃。
“哦?说说看。”
周楚听到这话,愈发感兴趣了。
“他叫王财,是江南来的富商,我已经去信给江南的兄弟了,估计要过些天才能有回信,不过这家伙这两天的时间,除了在赌场之外,经常出入杨府。”
老乞丐说道。
“杨府?哪个杨府?”
周楚听到这话,心中—跳。
虽然心中有了猜想,但如果真是这样的,那这个王财,可就是条大鱼啊。
天大的鱼。
老乞丐听到这话,还特意看了看书房周围,确定没人偷听之后,来到周楚面前。
“当朝首辅杨廷和杨大人的府邸。”
周楚听到这话,精神—振。
果然和自己猜的—样。
来自江南的富商,还经常出入杨廷和富商。
如果说这个王财和江南那些人没什么联系,周楚都不信。
既然如此,自己倒是可以提前布局,等时机成熟了,再利用这个王财,打入那些人的内部。
如此—来,自己就可以轻易掌握这些人走私的出海口了。
“这人在京城多久了?”
周楚追问道。
“据说是来了半个多月了,这人也奇怪,也不做生意,整天除了赌钱,就是去杨府,偶尔还去—些其他官员府上,似乎在谋划什么大事。”
金有财压低声音道。
大事?
难道是那件事?
如果真是那件事的话,那可真是泼天的大事。
到时候—旦事发,整个大明都会陷入震动之中。
不过周楚即使知道,也不会去阻止,甚至还乐见其成。
不然的话,自己的计划就不能实施了。
看来皇帝收拢兵权之后,那些人坐不住了。
只是这种事,他们恐怕要细细谋划,非—朝—夕能成。
“你继续让人盯着他们,盯着就行,不要有任何动作。”
周楚说着拿出五十两银子。
“这些钱你给你下面的人发—发,你可以给我干活,但你手下的人干活,不能亏待了他们。”
金有财知道周楚很有钱,也不客气,当即接了过来。
“我替那些小兔崽子谢谢公子了。”
对于王财的事,金有财是—句也不多问。
他很清楚,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
自己只要干好自己该干的就行了,千万不要有不该有的好奇心。
紧接着周楚又问了关于胡巍的—些信息,以及胡巍和王财经常出入的赌坊。
在老头的指导下,周楚的书法进步神速。
有时候周楚看着自己写出的小楷,都有些恍惚。
这么好看的小楷真的是自己写出来的吗?
和周楚相比,陆炜的天赋要差很多。
不过即便如此,他的书法也远超同龄人了。
不只是书法,文章方面在周楚的帮助下,也是进步神速。
周楚上一世就是历史学博士,古文研究很深。
但真到了这个时代才发现。
书院之中的任何一个秀才,都比自己研究的深。
不过周楚才九岁,可以一边学一边教。
如此一来,周楚的学习效率居然远超自己单独学习。
毕竟有目的的学东西,然后再以老师的身份讲出来,那是想忘都忘不掉。
就像是刻在脑子里一般。
甚至连各种兵法都如数家珍。
穿插、迂回、闪击等等。
不过目前对于兵法,还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周楚很清楚,真实的战场那是瞬息万变。
不过周楚倒也没放在心上。
自己哪有机会领兵打仗啊。
就这样,周楚很快在陆家度过了来到大明之后最安逸的一年。
这一年的时间,每天都有羊肉和鹿肉的情况下。
周楚的身高硬生生窜到了一米七以上。
要知道此时的周楚才十岁。
站桩满半年之后,陆松就传授了周楚他家的家传武学。
陆家几代都是锦衣卫,家传武学自然是刀法。
陆松让人按照绣春刀的形制仿制了两把刀,让两人练习刀法。
有着前面打下的坚实基础,周楚能很明显的感觉到自身的气血有多充足。
每一刀一式都如同奔雷涌动。
眼看着又要入冬了,意外发生了。
陆家被抄家了。
原因是陆松查案的过程中不小心得罪了大太监刘瑾的干儿子。
被抄家之前,杨氏叫来了所有的下人,将身契都归还了,让他们各自回家。
周楚自然也拿到了身契。
杨氏甚至没来得及交代更多的话,就被抓走,进了大狱。
陆炜和陆松夫妇一起进了大狱。
陆婉儿倒是逃过一劫。
因为她年龄太小。
陆松再怎么说也是锦衣卫的百户。
在他的同僚的运作下。
陆婉儿对外告知早夭。
至于周楚从未蒙面的大少爷,似乎没有受到牵连。
听说是在外地跟着一个藩王。
刘瑾干儿子的手还伸不了这么长。
周楚带着陆婉儿,拿上自己的盘缠,让自己表叔帮忙租了个小庭院,算是安顿了下来。
“从今日起,你叫暮云瑾,是我的表妹,记住了吗?”
陆婉儿,准确的说是暮云瑾,此时没有反应过来。
陆家遭逢这么大的变故,她不过是个五六岁的孩子。
不过显然,暮云瑾的心智远不是一般的小孩能比的。
很快反应了过来,擦了擦眼泪,点了点头。
随后周楚又找到表叔,给了表叔二十两银子,让表叔去官府给暮云瑾办一个新的身契。
这种事别人办不来。
但表叔不同。
他在牙行干了很多年了。
不说经常,偶尔也会找官府办身契。
官府知道他是干什么的。
所以只要给银子,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虽说朝廷对身契有明文规定。
但到下面执行的就没有那么严格了。
毕竟此时早已不是洪武或者永乐年间。
这个年月贪官污吏横行。
有钱,就没有办不了的事。
表叔的效率很高,半天不到,暮云瑾的身契就办下来了。
租了宅院,又办了身契,周楚身上已经没有多少钱了。
这一年杨氏断断续续是赏了周楚不少钱。
不过其中一半都周楚送回家了。
剩下的一半,还要经常给自己那个酒鬼老师买酒喝。
虽说酒鬼嘴上说着不收自己。
但教起来可是尽心尽力。
那个女人每日也都会给他送酒。
但别人做是别人的。
周楚清楚,自己也该孝敬他老人家。
一想起酒鬼,周楚就忍不住叹了口气。
书院自己是去不成了。
以后不知道这老头会不会继续醉生梦死。
教自己和陆炜的这一年时间。
老头的状态好多了。
不过此时周楚也顾不了这么多了。
老头有美人在侧,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现在首先要考虑的是,怎么赚钱。
赚钱的点子,周楚有很多。
比如制白糖。
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如果让人知道自己有制白糖的方子,而且制出来的远比市面上的好。
那自己将永无宁日。
甚至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想开铺子做点简单的生意,此时也没有本钱了。
给人抄书或者写信也可以,不过这种活不稳定。
可以当做兼职来做。
不得已,周楚再去找表叔,让表叔打听一下,哪个铺子用人。
表叔听到这话,顿时来了精神。
“还真有铺子在招人。”
表叔满脸神秘地说道。
“你还记得当初你刚来牙行,第一个想买你的女人吗?”
表叔这话一出,周楚哪能想不起来。
毕竟才过了一年。
“记得,表叔说沈家的姨太太。”
周楚说道。
接下来,表叔向周楚说明了沈家的情况。
沈家老爷原本也是个穷困潦倒的。
沈家主母陪着他从一穷二白到后来的腰缠万贯。
但男人嘛,一有钱,心思就变了。
沈家主母多年操劳,风吹日晒,早已青春不在。
于是沈家老爷又纳了几房小妾。
其中以之前来牙行的那个女人最受宠。
不过自此以后,沈家便家宅不宁。
经常会有下人被打死。
三个月之前,沈家主母死了,撒手人寰。
沈家主母只生了一个女儿,原本是沈家的大小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但后来那些姨太太,又生了不少孩子,其中很多都是男孩。
如此一来,这位大小姐自然就失宠了。
原本虽然失宠了,倒也还能过得去。
但沈家主母一死,这位大小姐在沈家哪还有容身之地。
这些天她干脆主动提出了要了一个铺子和一个庄子,以经营生意为由,不再回沈家。
这个铺子是卖布料的,是沈家的铺子之中很不起眼的一个。
沈家老爷也是图个眼前清净,就答应了。
沈家的姨太太虽然一个个都心思歹毒,但这位大小姐可是宅心仁厚。
否则也不会选择这条路了。
“前两天这位大小姐还托我打听一下,有没有适合的人,她那个铺子里缺人。”
表叔看着周楚说道。
“就这家吧。”
周楚现在急需用钱。
手上剩的钱,勉强能撑一个月。
很快,周楚就见到了这位沈家的大小姐。
说实话,看她的一身打扮,真看不出来是大小姐。
这也印证了表叔之前说的话。
这位大小姐在沈家过的并不好。
“老孙,有合适的人吗?”
沈青看到表叔之后,眼睛顿时亮了。
她接手铺子之后,才发现自己把事情想简单了。
作为沈家的大小姐,她从未经过商。
真正做起来之后,才发现和自己想的完全不同。
这个铺子本来生意就不好。
不然也到不了她手上。
原来的掌柜更是那些姨太太的人。
她接手之后,直接被调走了。
不得已,沈青只能自己干起了掌柜。
甚至连个跑堂的都没有。
该去哪里招人,她更是毫无经验。
不过她和周楚的表叔倒是相识。
以前她母亲经常带她去牙行。
一来二去就认识了。
于是就求助到了他头上。
周楚看着沈青一脸无助的表情。
心想这不十足的大学生刚入社会的模样吗。
清澈且愚蠢。
“沈小姐都说话了,我怎么能不帮忙,这是我表侄周楚,原本是大户人家的书童,一身本事,识文断字,还会算账,写得一手好字。”
表叔把周楚都夸出花来了。
“我这表侄哪怕是给人抄书或者写信,也能赚不少钱,不过沈小姐急需用人,我好说歹说,才给这小子拽了过来。”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
原本是周楚需要找活。
到表叔口中,就成了沈青欠了他一个天大的人情了。
把周楚夸的天上少有地上难寻。
沈青越听眼睛越亮,最后看着周楚的表情如同看着一个宝贝。
周楚此时虽然是十岁,但看上去却像是十三四岁。
而且卖相极好。
“这样吧,我给你一个月一两银子,管饭,先给我跑堂,干得好给我当掌柜,待遇另算,怎么样?”
沈青也是缺人缺急了。
正常跑堂的月钱也就是300-500文之间。
沈青毕竟没什么社会经验。
“好。”
周楚点头道。
“老孙,你可是帮了我大忙了。”
沈青说着回头去铺子里拿了一匹布递给周楚的表叔。
“能帮到沈小姐就好。”
表叔也不客气,直接把布接了过去。
“你可要跟着沈小姐好好干。”
接过布之后,表叔还假模假样的叮嘱周楚。
“放心吧表叔。”
为了陆炜读书,杨氏可谓是煞费苦心。
家里的书房之中,各种书籍层出不穷。
不过现在需要周楚带着的,都是一些基础的。
比如三字经,比如千字文,亦或是出师表。
书童干的就是这个活,替少爷背着书,带上笔墨纸砚。
那砚台,一看就不便宜。
至于墨,周楚倒不是很懂。
不过想来,杨氏也不会给自己儿子买便宜的。
差生文具多。
周楚忍不住在心里吐槽了一句。
陆炜此时也是满心忐忑。
毕竟他早就听说过这位夫子的大名。
出了名的严厉古板。
他生怕自己惹得夫子不开心,最后被赶回家。
到时候丢的可就不只是他自己的人,而是整个陆家的人。
他虽然顽劣不堪。
却也知道要脸面。
“楚哥儿,你说我要是惹夫子不高兴该怎么办?”
陆炜来到书院前,有些忐忑的看着周楚。
“少爷放心,夫人说了,夫子会给你一个月的时间,我会努力记下夫子教的内容,回家帮你。”
周楚给了陆炜一个放心的眼神。
听到这话,陆炜顿时放松了许多,没有了刚才的紧张。
“那你可得记清楚些。”
很快,两人就见到了杨顺之。
一个四十多岁的夫子。
倒也没有显得多老。
留着很长的胡须,言行举止之间倒也不见得有多古板。
“你就是陆家那小子?”
杨顺之看着陆炜,问道。
“是的,夫子。”
此时的陆炜无比的乖巧,哪有平日里在家的顽劣模样。
“从今天起,我开始教你,一个月之后,你若能让我满意,我便收你为弟子。”
杨夫子捋了捋胡须说道。
“谨遵夫子教诲。”
陆炜行了个弟子礼道。
“千字文三字经这些开蒙的我就不教了,你应该早就开蒙过了,今日老夫便教你出师表,要读书,先做人,学会忠君爱国。”
杨夫子说着也不搭理陆炜,就开始朗读出师表。
不愧是名师。
一篇出师表,愣是让他读的声情并茂。
于周楚而言,哪怕是前世见过的最厉害的朗诵比赛的人,也远不如眼前的杨夫子朗读的好。
杨夫子朗读完之后,看向陆炜。
“现在,你来读一遍,让老夫听听。”
陆炜听到这话,顿时无比紧张的站了起来。
站起来的同时,还有些无助的看向周楚。
周楚给了一个你可以的眼神,让陆炜心神稍安。
陆炜拿起书,开始朗读。
全程磕磕巴巴的,甚至有些字都不怎么认得,还读错了。
这让杨夫子皱紧了眉头。
“好了,不用读了。”
最终,杨夫子受不了这种折磨了,说道。
陆炜则羞愧的低下了头。
“你今日的功课,先把这篇出师表熟读,把上面的所有字都会默写,先把出师表抄个二十遍吧。”
杨夫子算是看出来了,陆炜的基础很差,比一般孩童都要差很多。
如此一来,就只能用笨方法打基础。
取不得巧。
陆炜听到这话,脸色一垮。
他最怕的就是被罚抄书。
抄书是极其枯燥的,也是最磨人的。
以他的性格,平日里根本就坐不住。
抄五遍都难,更不用说二十遍了。
不过杨夫子却不管这些,说完这话就起身离开了。
显然不想继续留在这里受折磨。
“楚哥儿,你能不能帮我抄?”
陆炜一脸求助的看着周楚说道。
周楚听到这话摇了摇头。
“少爷,我们两人的字迹不同,我若是帮你抄了,夫子恐怕一眼就能看出来,以杨夫子的性格,最恨偷奸耍滑之辈,那样的话,恐怕用不了一个月,明天就来不了了。”
周楚自然不会帮陆炜抄书。
且不说字迹的问题。
如果真的抄了,陆炜的学业将会一塌糊涂。
这件事终究是瞒不过夫人的。
到了那个时候,自己这个书童也就干到头了。
听到这话,陆炜直挠头。
“也是哦,那该怎么办呢?”
此时这间书房之中,只有陆炜和周楚两人。
周楚很清楚,死读书,硬读书对陆炜这个年纪的小孩子而言,是最痛苦的。
要讲出师表,就不能只讲出师表。
还要讲诸葛丞相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还要讲诸葛丞相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还要讲诸葛丞相的遗憾。
要讲季汉的浪漫。
这些,才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听的。
只有了解了其中的故事,对诸葛丞相产生了崇拜之情。
出师表自然也就不用背了。
读一遍就记住了。
原本这些应该是杨夫子讲的。
周楚相信,杨夫子虽然不会讲的那么浪漫,那么英雄主义。
却也会大致的讲一遍。
现在之所以没讲。
不过是还没有把陆炜当成自己的弟子。
没那个耐心罢了。
“少爷,前些天我读了三国志,不如让我先给你讲一讲这出师表背后的故事吧。”
周楚说道。
“好啊,我最喜欢听故事了。”
陆炜毕竟是小孩心性。
和抄书相比,听故事显然更受他喜欢。
周楚开始讲刘备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
开始讲诸葛亮在刘备死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开始讲诸葛亮为了北伐,开始不断学习兵法,用兵的能力在五次北伐的过程中不断增强。
讲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之前,写了一篇出师表给刘禅。
讲诸葛亮死后,刘禅讲出师表上面提到的人都用完了,无人可用之后,又把这些人的后人都用了一遍,独自坚守季汉数十年。
讲刘禅和诸葛亮之间的感情。
讲诸葛丞相的遗憾。
讲如今蜀中还在为诸葛丞相披麻戴孝。
陆炜越听越上头。
听到最后,眼睛都红了。
心中更是对诸葛亮充满了崇敬之情。
之前看出师表,如同天书,此时再看,豁然开朗,仿佛父亲离家之前对儿子的嘱托。
周楚讲的很快,而且也不是详细讲的,只用了两个时辰就讲完了。
“少爷再读两遍试试。”
周楚想着趁热打铁,让陆炜趁着这个状态将出师表背熟。
陆炜哪里会反对,当即开始朗读出师表。
再没了之前的磕磕巴巴。
读的异常顺畅。
此时俨然到了饭点。
周楚从带来的饭盒之中,取出夫人早就让人准备好的吃食,摆在桌子上。
陆炜一边吃着东西,一边默读出师表。
这一幕要是让杨氏看到,估计会惊的嘴巴都合不上。
这还是她那个顽劣成性的儿子吗?
很快,周楚将陆炜吃剩的吃食收了起来。
“少爷可能背诵这出师表了?”
周楚问道。
“那是自然。”
此时的陆炜从未觉得读书如此简单。
原本看都看不懂的出师表,此时不止能完全读懂,而且全文了然于胸。
“那少爷就尝试把这出师表默写出来吧。”
周楚说着开始为陆炜研墨铺纸。
“楚哥儿,我觉得你比夫子讲的好多了。”
陆炜一边用毛笔蘸了蘸墨汁,一边说道。
“我和夫子可比不了,夫子胸有丘壑,我知道的这些,夫子也都知道,只是如今夫子还没有真正把少爷当成学生,所以也就懒得费心罢了。”
周楚低眉顺目道。
“是这个道理。”
陆炜点了点头,随后便开始默写出师表。
陆炜背诵出师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只是其中有些字,偶尔会想不起来该怎么写。
每到卡壳的时候,周楚就会把这个字用手在桌面上写出来。
陆炜顿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如此默写两遍之后,陆炜再也没有一个字不会写的,异常顺畅。
“什么?这个孽障要脱离沈家?”
沈青的父亲沈良听到柳姨娘说完之后,勃然大怒。
自己的女儿,居然胆敢主动脱离沈家。
自己可以不要她,但她凭什么跟自己提要求?还要脱离沈家?
“老爷,这也未必是坏事,那丫头说了,不会和外人说,对外她还是我沈家的女儿。”
柳姨娘抚摸着沈良的胸膛说道。
“她那个铺子也是邪了门了,上个月赚了三万多两银子,这个铺子才是重中之重。”
柳姨娘的风情万种,让沈良气消了不少。
“也罢,既然这个孽障不想和我沈家有瓜葛,就随了她的心意吧,她以为做生意很简单?等她赔的精光的时候,自然会知道沈家的可贵,不过到时候她后悔也来不及了。”
沈良说着接过文书,签字画押。
很快,文书就到了沈青手上了。
“好,铺子这就交还给你们。”
沈青将文书收了起来,随后看向阿福和阿东。
“你们两人是继续在这里干,还是跟着我走?”
阿福两人虽然脑子转的不是很快,但也很清楚这个铺子能有今天的生意完全是因为掌柜的。
掌柜的一离开,他们甚至可以预见这间铺子生意的凋零。
阿福两人可是看在眼里。
那些客人来了指名道姓找掌柜的。
很多贵女看掌柜的的眼神,要多不清白,有多不清白。
当然,这些话他们也就敢想想,是万万不敢说的。
更何况就算留下来,新的东家和掌柜的也未必会用他们。
谁不想用自己人。
“我跟东家走。”
两人异口同声道。
另外一边,周楚拿着沈青给的两万两白银,在顺天府买下了冯家铺子。
冯家铺子单按面积算的话,比沈青之前的铺子还要大不少。
正常买卖的话,少说得五万两白银,甚至更高。
但此时落入官府手中,就如同后世的法拍房。
价格自然要便宜很多。
不过即使再便宜,一般也得三万多两白银。
如果以三万多两白银买下的话,周楚和沈青手中就没了流动资金。
周楚并没有找顺天府尹的千金。
虽说两人关系还算不错。
周楚相信这位贵女也是愿意在顺天府尹面前替自己说几句话的。
但这毕竟涉及到了金钱。
先不说顺天府尹愿不愿意。
整个关系网上的其他官员一旦注意到冯家铺子的价值,想让他们割肉,难如登天。
周楚可以和他们谈的前提建立在没有触碰他们利益的基础之上。
一旦触碰了他们的利益,这些人就会择人而噬。
周楚没有任何背景。
和这些人打交道,要万分小心。
稍不注意,就会被吞的骨头渣都不剩。
周楚在冯有德抄家之前,就找上了负责记录冯家价值的笔吏。
给了他一千两银子。
如果正常分的话,他这种刀笔小吏,能分到十几两就不错了。
大头根本轮不到他们这些人。
财帛动人心。
只是动动笔的事,没人会追究。
那些抄家的人不知道铺子的具体价值,就算知道,他们也不知道笔吏记了多少。
能看到笔吏记了多少的官员,都是不知民间疾苦的官老爷。
根本不清楚冯家铺子的具体价值。
这就是信息差。
周楚就抓住了这个信息差。
笔吏如果犹豫半分,都是对这一千两的不尊重。
他在记录的时候,直接把冯家铺子的价值降低了一半左右。
很多小点的铺子都是这个价格。
不出挑。
不会让人挑出毛病来。
太低的话,那些当官的横向对比,就能看出端倪。
再之后,周楚带着一件自己设计的马面裙,找到了顺天府尹的千金。
直接在所有人之前,把这个铺子买了下来。
只花了一万七千多两白银。
哪怕加上给笔吏的一千两,也是血赚。
当铺子的房契摆在沈青面前的时候,沈青有种如坠梦中的感觉。
“两万两就买下来了?”
沈青以为周楚把两万两都花了。
“准确的说是一万八千两。”
周楚说着将剩下的两千两还给了沈青。
既然是合作伙伴,那就要真诚。
什么人都骗的人,最终会落入更大的陷阱。
“你是怎么做到的?”
沈青倒吸了一口凉气道。
“那你就别管了,新铺子按之前说的,我占四成,你占六成。”
周楚慭慭然道。
听到这话,沈青沉默了。
“怎么?觉得我拿的多了?”
周楚挑眉道。
“不,你拿的少了,这样吧,你占六成,我占四成。”
沈青的话,让周楚有些出乎预料。
“为什么会这么想?我不过是个掌柜的。”
周楚问道。
“你可以和任何人合作,甚至自己单干,是我离不开你,不是你离不开我。”
沈青想了想,说道。
沈青很清楚,自己可以另外找掌柜的,但其他掌柜的能带来的利润和周楚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其他的不说,之前铺子的客人,那些贵女,一旦知道周楚开了新的铺子,肯定都会跟过来。
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一点谁能做到?
或许现在周楚没有足够的本钱自己开铺子。
但攒够本钱也是迟早的事,甚至要不了多久。
到了那个时候,如果周楚要单干,自己的铺子生意恐怕会一落千丈。
“还有一点,这段时间我跟你学了很多东西,我想继续跟着你学更多,所以你得拿六成。”
沈青真诚道。
听到这话,周楚倒也没推辞。
虽说铺子是沈青花钱买的。
但如果没有自己忙前忙后的话,这铺子恐怕要多花一倍的钱。
更何况能不能买到手还另说。
毕竟官府拿出来卖的铺子,都是极其抢手的。
一般人根本拿不到。
周楚之所以答应,还有另一个原因。
自己不可能一直就弄这一个铺子。
迟早是要抽身的。
经营这个铺子不过是权宜之计。
沈青是个拎得清的女人。
进退有度,做事果断。
稍加培养,就是个做生意的好料子。
到时候把铺子交给沈青打理。
甚至将来有可能的话,自己生意做得更大的话,沈青完全可以成为自己的副手。
眼前的铺子不过是蝇头小利。
周楚从未真的放在心上。
“你让阿福去买炮仗,三天后开业放,还有,回头我写个传单,你去书局刻个雕版,印上一万多张,既然要开张,就要搞的热热闹闹的。”
“还有,货要备足,不能像之前的铺子那般了。”
周楚叮嘱道。
之前的铺子因为不知道沈家的人什么时候收回去,所以从不会备太多的货。
不然的话,那些布只能留给沈家人。
但现在铺子是自己两人的了,自然没有这种后顾之忧。
叮嘱完这些之后,周楚让阿福买了几条鲥鱼,又买了半扇羊肉,还有一些其他的食材。
这一个月周楚都没过什么好日子,忙的不可开交。
此时闲下来了,自然要好好放松一下。
周楚炖鱼汤的时候,让阿东去牙行叫了表叔来家里吃饭。
又让阿福去叫了老头和师母。
很快,满屋子七八个人都等着周楚做好饭了。
沈青之前是大小姐,十指不沾阳春水,自然是不会做饭的。
倒是周楚的师娘,原本虽然家境优渥,但跟了老头之后,什么都学会了,来到厨房帮周楚一起做饭。
“师娘,你怎么看上我老师这个糟老头子的。”
周楚一边炖羊肉,一边打趣道。
“去去去,没大没小的。”
女人脸色微红道。
旋即,女人好像陷入了回忆之中。
“他年轻的时候就名满天下了,很多达官贵人都想一睹他的容颜。”
“只可惜他一生坎坷,时运不济,否则也不会如此。”
“不过若不是如此,我又怎么有资格陪在他身边呢。”
女人说着满脸的甜蜜。
“恋爱脑,没救了。”
周楚忍不住说道。
“你说什么?”
女人疑惑道。
“没什么,我看看羊肉炖好了没。”
周楚急忙转移话题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