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上战推文 > 其他类型 > 换亲嫁对郎,重生后她躺赢了夏明嫣夏明月无删减全文

换亲嫁对郎,重生后她躺赢了夏明嫣夏明月无删减全文

糖霜鸳鸯锅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两世以来,夏明嫣都暗自学习了蛊医之术,不管用不用,她都得会。上一世不用,是因为她太担心楚氏会对她失望,太害怕会连累夏家,才立誓再不用此术的。夏明嫣心情理会曾经傻得流油的自己,这一世霞姑姑可以傻,她可不能:“为了表示诚意,我先给你出一个主意。夫人现在的确恨透了你们,也担心你们泄漏她的秘密,可是有件事她不得不承认。”“霞姑姑,你与陆家的联系维系了十几年,连我都是回元京前才发现的。要不是这回的信意外落在夫人手里,夫人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你说,这么多年了,夫人自己想不想联系那位陆公子呢?以前是担心被人发现,现在有了一条足够安全的路,还能以你的名义去做。”“不必担心被发现,还能帮一帮陆家,她应该会去做的吧?这么算起来,留着你们母女,也还是...

主角:夏明嫣夏明月   更新:2025-02-14 16:0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夏明嫣夏明月的其他类型小说《换亲嫁对郎,重生后她躺赢了夏明嫣夏明月无删减全文》,由网络作家“糖霜鸳鸯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两世以来,夏明嫣都暗自学习了蛊医之术,不管用不用,她都得会。上一世不用,是因为她太担心楚氏会对她失望,太害怕会连累夏家,才立誓再不用此术的。夏明嫣心情理会曾经傻得流油的自己,这一世霞姑姑可以傻,她可不能:“为了表示诚意,我先给你出一个主意。夫人现在的确恨透了你们,也担心你们泄漏她的秘密,可是有件事她不得不承认。”“霞姑姑,你与陆家的联系维系了十几年,连我都是回元京前才发现的。要不是这回的信意外落在夫人手里,夫人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你说,这么多年了,夫人自己想不想联系那位陆公子呢?以前是担心被人发现,现在有了一条足够安全的路,还能以你的名义去做。”“不必担心被发现,还能帮一帮陆家,她应该会去做的吧?这么算起来,留着你们母女,也还是...

《换亲嫁对郎,重生后她躺赢了夏明嫣夏明月无删减全文》精彩片段

两世以来,夏明嫣都暗自学习了蛊医之术,不管用不用,她都得会。
上一世不用,是因为她太担心楚氏会对她失望,太害怕会连累夏家,才立誓再不用此术的。
夏明嫣心情理会曾经傻得流油的自己,这一世霞姑姑可以傻,她可不能:
“为了表示诚意,我先给你出一个主意。夫人现在的确恨透了你们,也担心你们泄漏她的秘密,可是有件事她不得不承认。”
“霞姑姑,你与陆家的联系维系了十几年,连我都是回元京前才发现的。要不是这回的信意外落在夫人手里,夫人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
“你说,这么多年了,夫人自己想不想联系那位陆公子呢?以前是担心被人发现,现在有了一条足够安全的路,还能以你的名义去做。”
“不必担心被发现,还能帮一帮陆家,她应该会去做的吧?这么算起来,留着你们母女,也还是有些用处的。”
楚氏今日的反应大家都看到了,她根本未对陆远山忘情。有这样一个路子,她不会不用。
霞姑姑跟陆远山那个妾室联系的这些年里,摸索出了一套属于她们自己的暗语,要是换了人,暗语接不上了,那边便会断了和她的联系。
楚氏不能直接出面做这件事,利用霞姑姑已经打通了的这条路子,最安全,也最隐秘。
霞姑姑明白过来,目光顿时变得复杂起来:
“这样的招数大姑娘都想得出来,夫人和奴婢们从前都看错了人。只是姑娘......是怎么知道这些旧事的?”
“只要是发生过的事,就不大可能没人知道。我要回元京,总得做些自保和进取的准备。”
夏明嫣避重就轻地岔开话,“好了,该你帮我一个忙了。我想知道,十五年前的腊月初三夜里,夫人院儿里丢了一件重要的宝物。这件宝物现在何处?”
霞姑姑脸色大变:“奴婢......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什么宝物?奴婢的确手脚不干净,可是那么久以前的事了,奴婢记不清了。”
“行了,别装了。你是如何跟陆公子的妾室搭上线的,不就因为这件事么?”
夏明嫣索性挑明了:“十五年前的腊月初三,是夏明月......不,是夏家二姑娘满月的日子。那天夜里,有一个彭州来的仆妇悄悄地摸到了后角门儿。”
“她带了一个包袱进去,里面是一个同样差不多满月大小的孩子,之后没多久她就离开了。紧接着天亮之前,又有一个满月大小的孩子被抱出了府外。”
“霞姑姑,你说,留在府里养大的那个孩子,究竟是夏家二姑娘,我真正的二妹妹,还是那个仆妇从彭州带来的孩子?”
霞姑姑牙齿都在打颤,但她还想挣扎一下:
“当然是真正的夏家二姑娘,那个彭州来的孩子只在府里住了一夜,就送走了。”
“是么?要是我真正的二妹妹,她为何会那么巧刚好在第二天生了冻疮?”
夏明嫣笑了笑,“是元京的冬天太冷了,还是那时候家里穷得连炭火都没有了?夫人生下的是龙凤胎,那时候二妹妹的衣裳好些是跟云哥儿混着穿的。”
“为何那日之后就忽然分开穿了?虽说龙凤胎中的两个孩子也未必就相像,可是为何夫人会如此偏宠夏明月,却将云哥儿交给乳母教养。”
“就是现在也只对夏明月的婚事上心,对云哥儿还不如对楚家的侄儿、外甥,云哥儿算是个乖巧的孩子,不知道他究竟做了什么惹了母亲嫌恶?”
楚氏当年产下龙凤胎,别说是夏家和楚家,在整个元京都是一桩喜事。
这桩婚事原就是楚相和夏家老太爷安排的联姻,楚氏心里有人,夏庸是个不解风情的大老粗,二人之间是真正的相敬如宾。
连带着楚氏对这一双儿女也不温不火的,甚至还带了些厌恶。
当时老太太还说楚氏大概还没有适应自己母亲的身份,过上一年半载的,孩子养亲了,就好了。
结果,就是在满月宴之后,她突然就对夏明月好了起来,反而对自己的独子夏登云并不上心。
说的现实一点,无论是楚氏还是楚家,都该重视夏登云才对。
楚氏就这么一个儿子,夏明月早晚要嫁出去,楚氏的将来和晚年都得指望着夏登云。
对楚家来说,联姻就是为了拉拢夏庸和他手上的兵权,而能不能长久的拉拢住,把这份关系维系到下一代,靠的就是夏登云。
可饶是楚家提点了很多次,楚氏都半点没有收敛她的偏爱,这分明是没怎么把夏登云当自己的孩子啊。
还有那晚之后,夏明月怎么就生了冻疮了?还生在了脸上。
夏家从来没有缺过炭火,在楚氏和朱老太太治下,也没有敢如此懈怠的乳母和仆妇......所有的巧合凑在一块儿,都不是巧合。
夏明月刚满月脸上就生了冻疮,根本就是因为她才是那晚抱进府的那个彭州来的婴孩。
霞姑姑紧紧地闭着眼,不敢看人:“夫人......只是更喜欢女儿,觉得云哥儿无趣,不是因为这个。”
夏明嫣继续道:“夫人不喜欢云哥儿,是因为云哥儿是她和我父亲的孩子。她喜欢夏明月,将她视若掌珠,是因为她是陆公子的女儿。”
“虽说夏明月是别的女人生的,可她身上到底流着一半陆公子的血。碍于身份,碍于楚相大人的严令,她不能帮陆公子做什么。”
“可是......一个活生生的孩子被送进了府里,送到了她面前,就那样看着,她哪里还忍得住?霞姑姑,你是夫人身边的人。”
“你应该清楚,在夏明月满月之前,夫人偶尔还是会跟身边人提起陆家人的,跟父亲相处时,也难免会有些不妥当的地方。”
“可在那之后,就都没有了......她这是为了守住一个更大的秘密,才强压下了自己心底里的那些东西。”
霞姑姑睁开了眼,深吸了几口气才平复了呼吸。
当年做下这件事的时候,夏庸在北疆督战,朱老太太去了寺庙里祈福,都是第二年夏天的时候才回府的。
两个孩子年纪相当,刚满月的孩子长相差别不大,只是胖瘦和气色因为养育的条件不同差别较大,这些后来都养了回来。
加上陆远山和那妾室的容貌都不错,夏明月在容颜上自是上佳的,纵使不是亲生骨肉,人们看了也不能说她半点不像楚氏。

夏明月说话不仅难听,这是再咒华靖离死啊。
兵部跟大恒几支侯府军的关系本就微妙,这些话要是传出去,几支侯府军都得上折子弹劾夏庸。
夏庸这个人,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其实是一个很中庸的人。
他之所以能坐上兵部尚书这个位子,本身的军功并不是最关键的,他的优势在于他能平衡各方势力,跟各方势力的关系都很好,尤其还得到了楚相的支持。
大恒到了这一代,北疆还不太平,可整个大恒却可以说进入了盛世,也并不需要一个军功盖世、出将入相的武将坐上兵部尚书的位子。他这样的人,反而更适合这样的时代。
可是一个以平衡势力和人脉关系未优势的人,最怕的就是有什么事儿破坏了这种关系。
因此这一回夏庸不打算放过夏明月:“你姐姐三日后出嫁,你在府里的日子还长,给我抄女诫去,没事儿不许出来!”
楚氏也朝夏明月使了个眼色:“月儿,你担心你长姐,也不能这样说话。陛下亲自下旨赐婚冲喜,相信华侯一定会好起来的。”
“老爷,老太太,我这就带她回去思过。嫣儿,给你补的嫁妆和私财,一会儿就送过去,你别跟月儿计较。”
夏明嫣福了福身:“多谢母亲,父亲、祖母,母亲给我备嫁特别上心,等我到了华家,过日子是一定不愁的。”
“二妹妹心直口快,说这些话想必是担心我真嫁过去了过得不好,想要激我悔婚。我们从小不在一处长大,没想到二妹妹对我的情谊竟然如此深重。”
她转而对夏明月笑道,“二妹妹,谢谢你。李世子与你青梅竹马,他还有玉面公子的雅号,与你郎才女貌,是天作之合。”
“都说先成家后立业,想必用不了多久李世子就会是端侯了。以后我在华家遇上难处,还要请你帮我。”
夏明嫣的话把夏明月和李玦捧得很高,可反过来想,将来夏明月不帮忙可就说不过去了。
之前放弃李玦,主动要嫁华靖离的是夏明月,后来反悔换婚又要嫁给李玦的还是夏明月。
这当中,夏明嫣从来都是不争不抢的,要不是她主动退让,立刻答应了换婚,即便楚氏用了手段,时间上也来不及。
没等事情落定,赐婚的恩旨就下来了。
夏明月将来有多幸福,都是夏明嫣成全的。夏明嫣将来有多不幸,论因果都在夏明月身上。
夏明月再说不好听的,或者将来袖手旁观,那她还是人吗?
要说夏明嫣含沙射影、笑里藏刀地捧杀,却是说不着的。她占理,而且说话时的表情、神态绝对真心。
更何况她才回元京不久,在外人看来她对夏明月、华家和李家甚至是夏家都不够了解,她怎么可能有坏心思呢?
夏明月想顶回去,可是看到夏庸和朱老太太责备的表情,还有微蹙眉头的楚氏,她不得不缩了。
夏明月皮笑肉不笑地答应了两声,跟着楚氏回去了,一跨出门槛儿就又喜笑颜开。
“母亲,您先回去,我跟嫣儿有话要说,晚些时候再让嫣儿陪您说话。”夏庸躬身道。
朱老太太看了看夏明嫣,见她神态不急不缓,自有一股从容在身。刚才那番话无论是真心还是有意,她都可以放心了。
夏庸便带夏明嫣去了书房,这是夏明嫣回来之后,他第二次从头到脚地审视这个女儿:
“老家的山水养人啊,看来你叔父和你舅父将你养的不错。”
夏明嫣福了福身,客套道:“都是母亲派去的女师教得好。”
“女师只能教你本事,祖宅人口简单,平时你又很少出门见客,人情不练达,本事大了,未必是好事。”
夏庸很是老道地道,“行了,别装了,你们不是亲母女,能做到表面周全,已经很不容易了。”
夏明嫣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没想到夏庸竟然这么老辣,到底是靠人情练达、平衡各方势力上位的。
她还真没有面对这样一个夏庸的经验,上一世这个时候,她浑浑噩噩的,连上那顶小轿,都是被人架上去的。
夏庸根本没机会对她说这番话,甚至很可能在夏庸看来,一个那样的女儿,根本不配听到他这番话。
那时候她给李玦做了贵妾,在扶正之前,她不是没跟夏庸诉过苦,可都被挡了回去,想必还是看不上她吧。
没想到她竟然曾经错过了这般精彩的教养,虽然这一世他说的这些,有了上一世的血泪,她已经自行明白了。
夏明嫣笑了笑,反而比之前真诚了许多:
“父亲说的是,不通人情世故,知道的多了,说起话来什么都知道,用起来却寸步难行,倒不如少知道些。”
不识字的山野村妇尚且可以从最低等的杂役做起,一个自以为明白就会做的人,只会被视为绣花枕头,落入陷阱。
夏庸笑了,是发自内心地大笑:“没想到啊,没想到,单论个人,你竟然长得比明月更合我的心意。但仅仅是个人,你可明白?”
夏明嫣才没有在乎上一世那点儿可悲的自尊心,她非常清醒地道:
“因为二妹妹身后有楚家,她是左相大人的亲外孙女。我再好,也只是一个人,抵不过整个楚家。”
夏庸有些意外,十七岁的姑娘家,能有如此清醒地否定自己,着实不易:“你恨不恨我将你留在老宅?恨不恨夏家?”
“父亲,我不恨您,也不恨夏家。”
夏明嫣心里清楚,在这个家里,她可以恨夏明月,可以恨楚氏,却不能恨夏庸和朱老太太。
站在他们各自的角度,他们并没有故意害她,最多只是做了对夏家最有利的决定。
就说当年没有将她送回老宅,就能保证楚氏不把她养歪了?
同在府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她恐怕会受更多委屈,跟楚氏之间很可能连现在的表面和睦都维持不了。
倒不如离得远了,至少没有直接撕破脸,她就是楚相礼法上的外孙女,将来她还还能扯一扯楚相府这面大旗。
夏庸点头,半点不加掩饰:“的确,若非娶了殷娘,有了楚相的支持,我坐不上现在的位子。”
“但是我不后悔,你也不该怨怼。没有我当日的决定,你如今还是不是侍郎千金都不一定,更不可能成为尚书千金。”

虽然之后因为她的身世被污蔑,李家改聘她为贵妾,又把聘礼抬了回去,可是之前都还过得去。
按照前世的记忆,夏明嫣暗暗数了一下李家聘礼的抬数,更加惊讶地发现,竟然比那时给她的还少了五抬,都是拿这些花木替代了。
这是怎么了?李玦不是和夏明月青梅竹马、情比金坚么?
不是历尽千帆、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在一起么?
上一世她死了之后,魂魄还在元京飘荡了一段时间,知道李玦要娶被华家关在家庙的夏明月,是费了很多心思的。
怎么这一世,让他们好好地在一起了,当了彼此的原配,还是夏明月主动换的嫁,就变成这样了?
丁嬷嬷也惊讶得不得了,正想上前去替朱老太太问几句,就见李家送礼的人里出来两个小厮。
这两个小厮长得、穿得都很喜气,上前就拱手作揖,说起了吉祥话:
“两姓之姻,鸾凤比翼,父母之命,敬备薄礼,以聘骄矜。”
“我们世子与夏氏二姑娘缘深似海、情比金坚,得夏家尊长允诺,定能百年好合、子孙满堂......”
二人一唱一和的,到了后面就跟说书的一样特别喜气,让刚刚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不少。
不过,说得再好听,也抵不了这份聘礼的别有用心。
夏庸和楚氏的脸色都不大好看,夏、楚两家都不会惦记这些聘礼,只是这样做就是在打两家的脸。
夏庸先开了口:“这......聘礼送花木,亲家这安排倒是别出心裁,不知亲家打算何时行婚仪?”
李家一位年长些的叔伯便上前道:“这花木都是时鲜之物,最为鲜亮,都为端侯夫人所种,世子今早亲自带人采摘。”
“兰草配才女,名花配佳人,为的就是这些花儿与贵府二姑娘特别的相配,都是世子的心意。”
这位叔伯压低了声音道,“这不是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嘛,都是世子爷的心意,这......少年心性,见谅见谅,难得孩子们彼此有意。”
“尚书大人要是担心到婚仪的时候不好抬回去,我们再采一次,提前半日给贵府送过来换上。”
意思就是不占夏家的便宜,要是定了还是抬花儿回去,蔫儿了他们再偷摸地来给换上新鲜的,保证不让你们夏家破费。
只是到时候再去管他们要?这成什么了?夏庸和楚氏都干不出这种寒酸的事儿。
可他们也不敢说端侯府那边就是故意的,说不定人家就是这么想的,又比较简朴,弄一些惠而不费的东西呢?
还有李玦跟夏明月从前虽然没有逾矩的地方,二人之间的情意暗涌,他们做父母的也都是看在眼里装糊涂的。
说不定也真是少年心性,就是想对自己心仪的女子表示一下呢?
夏庸和楚氏对视了一下,都拿不准,何况伸手不打笑脸人,端侯府把场面给圆上了,面上也算喜气好看,他们不好发难。
尤其是之前夏明月选的是华靖离,后来不知怎么的才又换回了李玦,他们担心这件事给端侯府那边留下疙瘩了。
若只是换婚也就罢了,刚换回庚帖,华靖离就遇刺重伤了,弄得好像他们是知道消息了才换婚了似的。
夏庸和楚氏心里清楚,夏明月嫁到端侯府势在必行,要是这时候不嫁了,即便楚相出面,之后也难嫁到侯爵人家去了。
既然如此,他们也不能计较太多,不然等夏明月真嫁过去了,人家给她穿小鞋,就麻烦了。
夏庸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思,说出一个字:“允。”
夏家今日也来了一些族亲、姻亲做见证,大家都恭喜他们夫妇喜地佳婿。
就在大家都等着华家人请婚的时候,夏明月像阵风一样进来了,对着夏庸和楚氏就道:
“不嫁了,这个婚我不成了!这些个下人欺人太甚,说我是自己送上门儿的,非要嫁进他们李家。”
“还说看阿玦哥哥看轻我,才拿这些花儿啊、草儿的糊弄我。我将来是他们的主母,他们不敬我,我不嫁了!”
夏明月被楚氏惯得娇纵得很,可是她特别气愤的时候都是心直口快的,她说听到了,就真的是有人这么说了。
楚氏和夏庸刚刚还拿不准,这一回算是确定了,就是人家对夏明月不满了。
说难听点就是人家拿准了夏明月必定要嫁过去,夏家不会跟他们翻脸,才有恃无恐了。可是,他们又能怎样?这时候争一时长短,将来只会更麻烦。
身边的夏家族人也尴尬极了,不知道是该帮着劝说,还是该帮着夏庸向李家发难。
那位叔伯倒是又说话了:“亲家公,亲家母,这婚事换得突然,原先不是按这个准备的,这不就仓促了......”
“底下人胡乱猜疑、不会说话,我回去就禀告我们侯夫人,一定让人狠狠地责罚,给二姑娘,不,是世子夫人消气。”
“我们世子对二姑娘一片真心,这真心啊,比金子还真。我们世子这么好,跟二姑娘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这人说话的时候还特意往华家那边看了一眼,像是知道他们不能再反悔了。
楚氏一想,好歹李玦现在活蹦乱跳的,还貌若潘安,是个才子,总比随时可能咽气的华靖离强,当即一咬牙:
“月儿,都是误会。你从小就跟李世子要好,你们是天作之合,不要被不相干的人坏了情分。”
夏明月甩开楚氏,拉着张脸道:“我不要!想要我允婚,现在就把那几个嚼舌根的下人处置了。还有聘礼,有多少抬花木,就给我补多少台东西!”
端侯府压根儿就没打算给,李玦要么是被糊弄过去了,要么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这聘礼怎么要的回来?硬按着人家的脑袋要过来了,她夏明月将来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楚氏将夏明月保护得太好,夏家的内宅也被她压得服服帖帖的,弄得夏明月不知后宅的凶险。
只是这么多人看着,楚氏实在没机会把这些都跟夏明月掰扯清楚,难得急了起来。
夏庸正想要开口训斥,夏明嫣就开了口:“父亲、母亲,二妹妹这么气愤,是因为她太在乎和李世子之间的情分了,还是让我劝劝她吧。”

大恒十七年八月
“母亲,我就要嫁给阿玦哥哥,那个钩翊侯是袭了爵了,可他就是个武夫,还比我大了九岁,太老了!”
“无价宝易得,有情郎难寻,只要拿住沈小娘的命,不愁夏明嫣不答应换了这门亲事。”
尚书府正院里的下人都被赶到了二门外侯着,夏明嫣到得早了,才得以亲耳听到这番话。
直到这一刻,夏明嫣才真正确认,夏明月也重生了。
夏家长房这一代有两个嫡女——嫡长女夏明嫣和嫡次女夏明月,分别由原配夫人杨氏和继室楚氏所出。
夏家老太爷在世的时候就给两个孙女定下了婚事,一门是如今的端侯世子李玦,一门是钩翊侯、靖北大将军华靖离。
因着夏明嫣自小在旧都卢阳老家长大,两门亲事没有细指究竟定下了她们中的谁。
一个月前,夏明嫣启程回元京备嫁时才听说,夏明月与端侯世子李玦青梅竹马,却因仰慕战场上的英雄,选择了与钩翊侯华靖离的亲事。
昨日,夏明月又突然改了主意,非要悔婚嫁给她的无价宝、有情郎李玦,闹得楚氏很是为难。
呵,仰慕英雄,有情郎?
夏明月对李玦一直是有情的,只是老端侯在世时被先帝所恶,导致李玦这个世子一直没有袭爵。
两世以来,夏明月和楚氏权衡之下都先选择了爵位和战功加身的华靖离。
而夏明月之所以改变主意,还喊着什么华靖离是个丑八怪的话,是因为重生让她看到了将要发生的事。
上一世,成亲前华靖离遇刺后重伤毁容,圣旨赐婚冲喜,夏明月来不及悔婚,只能如期嫁进钩翊侯府。
初时华家上下因为愧疚对夏明月极好,只是夏明月既不愿意亲近华靖离,也不愿意让他纳妾。
华靖离伤愈之后随时可能再上战场,华家急于让他留下子嗣,如何能容得她夏明月胡闹?
华老夫人只能开出优厚的条件劝说她和离,日后再嫁,华家还会奉上一份丰厚的嫁妆。
夏明月舍不得之后很可能会伴随着战功而来的异姓王妃身份,一直拖到了华靖离在南疆战死,她才点了头。
华家原本巴不得送她归家,却意外发现在华靖离出征期间,她早已与昔日情郎李玦私通。
正逢多事之秋,华家咽不下这口气,也不能将事情闹大,就将她关进了家庙清修守寡。
谁知她又溜出去勾搭上了一个小文官,又闹出一段丑事。
夏明嫣上一世定下了端侯府的亲事,夏明月嫉妒嫡长姐嫁给自己的情郎,便和楚氏一起诋毁她的出身,说她的生母并非先夫人杨氏,而是养母沈小娘。
以庶充嫡、不孝嫡母、不顾生母死活的名声一传出去,她从李玦的准世子夫人变成了贵妾。
她对李玦无甚情爱,只在背后帮他出谋划策、筹谋粮饷,助他袭爵之后,还重建了栽在已故老端侯手上的李家军。
李玦屡立战功,终于成为了当朝第一位异姓王,而他原本的正室夫人早已病逝了,夏明嫣顺理成章地被扶正为端王正妃。
逃出家庙的夏明月听说李玦和昔日被她贬妻为妾的嫡姐患难与共、夫妻情深,不甘之下设计与李玦旧情重燃。
终于,在成为王妃的第十天夜里,夏明嫣被一条白绫勒死在了王府里。
她的魂魄在元京飘荡了几个月,听闻夏明月和李玦逼死了华家二老,夏明月光明正大地改嫁给了李玦,成为端王正妃。
百姓们口耳相传着李玦和夏明月破镜重圆、鸳鸯比翼的传奇......
在那段美好的传奇里,她夏明嫣成了甘愿为妾也要拆散嫡妹姻缘的恶人。
这一世,他们想得美!
在院子里故意弄出了些动静,夏明嫣才踏进正屋,向上首位置坐着的嫡母楚氏行了礼。
她看向比前几日明显更加有恃无恐的夏明月,劈头盖脸地道:
“端侯世子尚未袭爵,妹妹可真想好了要嫁给他?”
夏明月没想到夏明嫣会如此直接,她仰着一张明艳如骄阳的脸的道:
“是又如何?我与阿玦哥哥青梅竹马,原本就该定终身,要不是你从小待在老家,祖母要补偿你,我才不会把阿玦哥哥让给你。”
“横竖还未下聘,现在我后悔了,就要嫁给他。长姐,你该不会要跟我争吧?”
夏明嫣转过身面对着楚氏,柔弱中带着几分不卑不亢,看不出心思:
“之前听父亲说,妹妹想嫁哪一个都成。妹妹刚刚也说明了自己的心意,母亲,您怎么看?”
就在几日前,这桩婚事已经定给了夏明嫣,两家已经换了庚帖。
在楚氏和夏明月眼里,李玦丰神俊朗、性子儒雅、年纪也更相配,夏明嫣这么问就是要争一争的。
楚氏慈和地笑了一下,以一贯不疾不徐地姿态对上夏明嫣那张女人看了都要嫉妒的脸:
“嫣儿,你自幼不在元京,规矩、性情难免疏懒些,华家军侯起家,华侯更是长于军中,不在乎那些繁文缛节,与你本就更为相配。”
“不是我偏心月儿,最近府里有些传言,要是传到李家去,你嫁过去了也是不好。唉,要怪就怪沈小娘,当年跟先夫人......”
“我愿意嫁给钩翊侯。”夏明嫣打断了楚氏,根本没给她机会继续说下去。
“你怎么可能会愿意嫁给华靖离那个武夫?”
夏明月叫了出来,惊疑地打量着夏明嫣,似乎在怀疑她究竟还是不是原来的她。
夏明嫣笑了笑,说出的话无端让人相信这是她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昨儿我想了一宿,已经想清楚了。李世子和华侯,两个我都不认识,嫁谁都一样。”
“祖母还请了位长辈来劝我,她也说,祖父看中的婚事都是好的。无论嫁给谁,我都是要跟妹妹和家里守望相助。”
“这话很对,为了选谁、不选谁坏了情分,将来遇上事儿了,可还有人愿意帮我?”
夏明嫣自小不在府中,家里人都跟她隔着一层,将来想要娘家做靠山,就不能得罪他们。
何况,至少从表面上看,华靖离和华家都比李玦和李家好,她答应换嫁也不算稀奇......
楚氏的怀疑去了大半,她还觉得夏明月非李玦不嫁是魔障了呢:
“嫣儿,你能这样想最好,你真的决定了?那我可就去把你们的庚帖换过来了。”
夏明嫣颔首,主动托起夏明月的手握住:
“这话该问妹妹才对,明月,你可拿定主意了?这回不会变了吧?”
夏明嫣神情诚挚、明眸清澈,摆明了要做一个好长姐,只要家里人高兴,她自己怎么都行。
怎么看都跟之前没区别,夏明月更加坚信只有自己是重生了的,笑容中便带了些许得意:
“不变了,我就要阿玦哥哥,这辈子都只要他一个。”
“那我就祝妹妹与李世子百年好合、比翼同心,有劳母亲去换庚帖了。”
夏明嫣笑着向楚氏福了福身,楚氏满口说好,只是目光中多了些许机锋。
就像是在说,看吧,没用上沈小娘的小命,她自己就退让了,还跟以前一样是个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夏明嫣嘴角上扬,敛住眸光中的冰冷,端侯府这败絮其中的破婚事,谁爱要谁要。
就算夏明月未曾重生改了主意,她也会设法退了这门亲事。
上一世夏明月和李玦各自婚娶之后不惜私通、害了几条人命也要在一起,这一世她就成全他们。
没有她在背后筹谋,她倒要看看这两个人在荆棘丛和破烂堆里能走出一条怎样的路。

“月儿,你连华侯的面都没见过,这么说是过了。”楚氏用眼神警告夏明月别太幸灾乐祸。
没见过?整个夏家,都没人比她夏明月更了解华靖离了!
夏明月不顾楚氏的警告,以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上前站到夏明嫣面前:
“我这是把丑话说在前面,长姐进了华家的门儿再后悔,可比几句闲话要命得多。”
“就算妹妹的话都应验了,我也不后悔。”
夏明嫣轻轻点头,像是经过了一番深思才道,“父亲是兵部尚书,华侯掌兵多年,一旦因为我的婚事生了嫌隙,就不只是我们一家一姓的事了。”
“父亲和夏家好了,我就好了,嫁到哪儿也过不了苦日子,至于什么小娘的。”
“别说华侯如今没有,就算将来有了许多,也是为了子息考虑。我是夏家的嫡长女,将来钩翊侯府的宗妇,这点度量还是有的。”
“等嫁过去了,只要我服侍好华侯,孝顺公婆,善待他的妾室和儿女,想必华家也不会亏待我。”
她对着楚氏福了福身,以示郑重,“女儿知道自己的短处,能嫁给华侯这样的英雄,将来能有执掌侯府中馈的机会,此生足矣。”
“女儿请母亲做主,待明日父亲归来便去与华家二老商定婚事,安了华家的心,也让圣上知道父亲和夏家都是守信重诺的。”
夏明嫣好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为自己考虑的也只是掌家之权,半点没考虑情爱和夫妻之间如何相处。
夏明月不可置信地大张着嘴半天合不上,心里感慨着夏明嫣简直就不是女人!
华靖离毁了容,夏明嫣是可以把人推给那些妖精似的小娘,自己不亲近。
可夫妻一旦少了房中之事,就会有隔阂,下人们惯会察言观色,对这样的主母谁都不会心服。
不过,也难怪,夏明嫣上辈子嫁的是李玦,从贵妾到王妃,成天就知道斗、斗、斗!
李玦心里的人是她夏明月,夏明嫣感受过什么是男女之情么?知道什么是母子之爱么?懂怎么做女人么?
夏明嫣绝对不懂,可是她夏明月懂,上一世她改嫁了李玦之后,有夫有子,那些夏明嫣没有感受过的快乐她都懂!
夏明嫣之所以这么决绝,是因为她根本想不到在华家过日子有多苦!一定是这样的!
带着几分讥笑、几分得意,夏明月张嘴就道:“长姐最好别反悔,明日父亲回来就立刻去华家重写婚书,不急都不行。”
“毕竟华靖离伤得这么重,为了安抚华家,圣上说不定还得赐婚冲喜呢。长姐,到时候你要是抗旨,可千万不要连累我们!”
楚氏恨不得拿根绳子把夏明月拴住:“嫣儿,你如此识大体,很好,华家也一定会待你好的。嫁妆的事,你不必担心。”
“之前给你的嫁妆单子是明面上的,我这儿还私下给你备了一份儿,加上那些添妆,一定让你风风光光的出嫁。”
突然换嫁,华家人心里本就存着不满。
如今华靖离重伤在身,难免有人会以为是楚氏先得到了消息,才让继女代替亲生女儿嫁过去。
越是如此,在嫁妆上就越不能小家子气。楚氏原先不想给的,如今都要给,这都是给华家和世人看的。
就是明日夏庸从围场回来,得知她们把定好的婚事给换了,看在这嫁妆丰厚了一倍的份上,也不会多说什么。
夏明嫣装作不知这些弯弯绕绕,欢欢喜喜地行了礼:“多谢母亲,母亲和妹妹对我的好,我会一直记在心里。”
天色已晚,夏明嫣先行告退,楚氏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门口,不由得心生感慨。
只有傻子,才会明晃晃地苛待原配嫡女。
把人看似好好地养着,养得表面上什么都有、什么都会,实际上看不清现实,关键时候都在犯糊涂、追求虚名才好。
这样的继女还得处处念着继母的好,对继母所出的儿女也要让着、护着,关键时刻更是不敢争的。
因为争了,就要被人说是白眼儿狼,斗了,就要寒了继母的心,失去对她们来说弥足珍贵的母爱。
在楚氏看来,夏明嫣就是这样一个怕失去的人,她的主动退让也在情理之中。
夏明嫣虽在老家的老宅长大,楚氏的视线却从来没有移开过,她派了四位女师做教引,终于把夏明嫣教导成了她想要的样子!
不过,楚氏也不得不承认夏明嫣如今的样子对她之后嫁入钩翊侯府是有好处的:
“你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如此急躁?她都已经答应了,你一个未出嫁的高门贵女,竟然自己跑出去要添妆。”
往日夏明月是很听楚氏的话的,可是重生之后她占了先知的便宜,便对楚氏的看法不以为然起来:
“咱们让人传她是沈小娘生的,就是要让她点头。这招没用上,她就答应了......答应得太容易了,就容易反悔,我还不得赶紧给她坐实了呀。”
夏明月就是楚氏的命,甚至远胜于她生下的独子夏登云,那还能怎样?
楚氏无奈地笑了笑:“罢了,事情已经这样了。可是你得知道,她之所以会答应换亲,不光是不敢跟你争。”
“就像她说的那样,这是她审时度势的结果。她以退为进,在终身大事上让了你,我、你父亲甚至还有楚家都欠了她一个大人情。”
“尤其是你,以后要是对她不好,就会被人冠上不悌的罪名。你我都知道她是怎么回事儿,可是她这样的人嫁人之后未必就过得不好。”
“在婆家不比在娘家,审时度势、瞻前顾后未必全是坏事,这一点,你得学学她,你可记住了?”
“母亲,我您的女儿,当朝左相的外孙女,活成那样就糟践了。”
夏明月笑嘻嘻地说完就跑走了,楚氏在后面喊她,她都没理。
她才不听这些灭自己威风的话,她永远都是天之娇女、老天爷的宠儿,这一点永远都不会变。
上一世她嫁错了人都能逆天翻身,这一世,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哼哼,她对付一个夏明嫣还不是轻而易举、手拿把掐......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