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在夜色中。
离开便利店后,林澈走向海边。
海风依旧冰冷,却无法吹散他心中的暖意。
他望向不远处的礁石,心中莫名地感到一种期待。
2. 波长共鸣(春季篇)春天的海滨小镇有着一种温柔的躁动。
风不再刺骨,却仍带着微凉;太阳时而显露笑脸,又时而藏进云层。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潮湿的气息,仿佛一切都在酝酿着某种变化。
林澈的日子似乎也在这变化中悄然发生了偏移。
自从那次便利店的相遇后,他不止一次地在镇上的各个角落遇到沈昭。
起初是偶然,后来却逐渐成为一种默契。
便利店的转角,旧天文馆的屋檐下,甚至海边的堤岸,他们的身影时常重叠。
像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他们的生活开始交汇。
某个午后,林澈和沈昭再次相遇。
这次,是在镇边那座废弃的天文馆里。
这里早已荒芜,旧式的圆顶天文望远镜布满灰尘,却依然保留着星空曾经的辉煌。
沈昭坐在一张破旧的椅子上,手里摆弄着一个老旧的电磁波记录仪。
“你在做什么?”
林澈推开半掩的门,阳光从他身后洒进来,将他瘦削的身影投在地板上。
沈昭抬头看着他,嘴角弯起一个淡淡的弧度。
“尝试捕捉声音的波长,”她晃了晃手里的仪器,“不知道它还能不能用,不过,试一试总没坏处。”
林澈皱了皱眉,对于这些复杂的设备他并不在行,但他对声音有敏锐的直觉。
“你为什么对这些感兴趣?”
沈昭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低头拨弄了一下仪器的旋钮。
几秒后,仪器发出一阵轻微的嗡鸣声。
然后,她开口道:“我小时候很喜欢听海浪的声音。
可是,后来有一天,我发现,声音并不是它本来的样子。
它会变,会被我们记忆中的情感所影响。
你听到的海浪,和我听到的,可能完全不同。”
林澈点点头。
他对声音的感知与常人不同,这使得她的想法并不让他感到陌生。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对沈昭有一种奇异的认同感。
“那你找到答案了吗?”
沈昭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他。
“还没有。
但我想,也许声音不是单独存在的东西。
它可能是一种桥梁,连接我们的情感,甚至是我们的过去和未来。”
林澈沉默了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