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湘灵,那份刻骨铭心的爱,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他将对湘灵的深情,融入到了《长恨歌》中,以表达 “此恨绵绵无绝期” 的悲痛: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首诗,表面上是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的歌颂,实则是白居易对自己与湘灵爱情的深切缅怀。
他用自己的笔触,将这份遗憾与思念,永远地留在了诗篇之中,成为了千古绝唱。
晚年的白居易,历经官场沉浮,身心俱疲。
曾经的壮志豪情渐渐被岁月消磨殆尽,他开始陷入一种消极的生活状态。
他在洛阳购置了一处豪华的宅邸,整日与诗酒为伴。
家中蓄养了众多的歌姬舞女,每至夜晚,便在府中举办宴会,丝竹之声不绝于耳。
他沉醉于声色犬马之中,试图用这种方式来忘却心中的痛苦与无奈。
在一次宴会上,一位年轻的歌姬引起了他的注意。
她的眉眼之间,竟与湘灵有几分相似。
白居易的目光被她牢牢吸引,仿佛透过她,看到了多年前的湘灵。
歌姬唱起了一首悠扬的曲子,那熟悉的旋律,让白居易的思绪飘回到了从前,他仿佛又看到了湘灵在月光下为他唱歌跳舞的场景。
宴会结束后,白居易将歌姬叫到跟前,询问她的身世。
歌姬名叫若柳,自幼父母双亡,被卖入乐坊,以卖唱为生。
白居易听后,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怜悯,他决定将若柳留在身边,给予她庇护。
若柳聪明伶俐,很快便学会了吟诗作画。
她常常陪伴在白居易身边,听他讲述过去的故事。
白居易也会将自己的诗作念给她听,两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在若柳的身上,白居易似乎找到了一丝慰藉,他开始逐渐从过去的痛苦中走出来。
然而,好景不长。
不久后,朝廷局势动荡,白居易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的生活再次陷入了困境。
他不得不带着家人和若柳,前往江州赴任。
在江州,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白居易住在简陋的官邸中,时常为生计发愁。
而若柳,也因为受不了这样的苦日子,最终离他而去。
白居易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五味杂陈。
他明白,若柳终究不是湘灵,她无法真正理解自己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