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这还远远不够。
饥荒,才是悬在百姓头顶最锋利的刀。
我找到了李逸,将“鬼芋”的种植方法和盘托出。
“大人,此物名为鬼芋,亩产可达数千斤!
若能推广种植,百姓何愁饥饿?”
我指着之前试验田里长势喜人的鬼芋,语气中难掩激动。
李逸看着那形似芋头,却比芋头大上数倍的作物,眼中闪过一丝震惊。
他久经官场,深知粮食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此物当真如此高产?”
李逸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大人,我以项上人头担保,绝无虚言!”
我斩钉截铁地回答。
李逸深深地看了我一眼,然后猛地一拍桌子:“好!
李正道,本官信你!
此事若成,你便是大唐的功臣!”
有了李逸的支持,事情就好办多了。
他不仅亲自为“鬼芋”正名,还上书朝廷,请求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
接下来的日子,我忙得脚不沾地。
我带着小翠,还有几位信得过的村民,四处奔走,传授“鬼芋”的种植方法。
从最初的几个村子,到后来的十里八乡,再到整个州府……“鬼芋”的种植范围越来越广。
每到一处,我都亲自下田示范,手把手地教导百姓。
看着那些原本贫瘠的土地上,长出一株株茁壮的“鬼芋”,我的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
我还记得,在一个干旱少雨的村子里,村民们看着从地里挖出的一个个硕大的“鬼芋”,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这真是老天爷开眼了啊!”
一位老农跪在地上,捧着“鬼芋”,声音哽咽。
“有了这鬼芋,我们再也不用挨饿了!”
“李公子真是我们的活菩萨啊!”
……百姓们感激的话语,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我要让这“鬼芋”种遍大唐的每一寸土地!
随着“鬼芋”的推广,饥荒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原本饿殍遍野的景象,逐渐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百姓们脸上洋溢的笑容。
消息传到长安,李世民龙颜大悦。
他亲自召见了我,并对我大加赞赏。
“李正道,你献上鬼芋,解救万民于水火,功德无量!
朕心甚慰!”
李世民的声音洪亮,充满了威严。
我跪在地上,心中激动不已:“陛下过誉了,臣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好!
好一个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