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抖热的其他类型小说《刘姥姥下江南 番外》,由网络作家“良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年的时间,刘姥姥基本不外出,天冷路滑,本来就腿脚不灵便的她更是不敢轻易出门。有个邻居姐妹,出门摔倒,在家躺了大半年,给刘姥姥吓够呛,更不敢自己独自出门,除非有家人的陪同。这几年小女儿女婿在外地奔波打工,自己常年带着小外孙在家,幸好有大女儿在身边,才有足够安全感。在这个时节,刘姥姥不仅每天可以出门在小区内溜达,还可以看见在东北看不到的景致,刘姥姥动不动就跟东北的朋友,亲戚姐妹,大女儿分享这边的新鲜事物,乐此不疲,往日的不安和烦闷此时早已也跑到九霄云外去了,只剩下感叹春日暖阳,百花绽放的美好时节。在南方第一个春节过得简单而又缺少年味。简易的出租屋内,没有张灯结彩,也缺少了往年打麻将的热闹氛围,吃过年夜饭,一家人就开始准备了,不用走亲访友...
《刘姥姥下江南 番外》精彩片段
年的时间,刘姥姥基本不外出,天冷路滑,本来就腿脚不灵便的她更是不敢轻易出门。
有个邻居姐妹,出门摔倒,在家躺了大半年,给刘姥姥吓够呛,更不敢自己独自出门,除非有家人的陪同。
这几年小女儿女婿在外地奔波打工,自己常年带着小外孙在家,幸好有大女儿在身边,才有足够安全感。
在这个时节,刘姥姥不仅每天可以出门在小区内溜达,还可以看见在东北看不到的景致,刘姥姥动不动就跟东北的朋友,亲戚姐妹,大女儿分享这边的新鲜事物,乐此不疲,往日的不安和烦闷此时早已也跑到九霄云外去了,只剩下感叹春日暖阳,百花绽放的美好时节。
在南方第一个春节过得简单而又缺少年味。
简易的出租屋内,没有张灯结彩,也缺少了往年打麻将的热闹氛围,吃过年夜饭,一家人就开始准备了,不用走亲访友,少了不少繁杂的习俗,准备把这个春节改成出游旅行,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女婿提前规划出行路线,小女儿收拾好出行用品,小外孙提前完成部分寒假作业,就这样,一家人带着满心的愉悦和期待的心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春节旅行。
么,但嘴硬的她们已经不能扛住这里的低度冷,屋内的每个角落都充斥着冰冷,她们默默地打开了挂在墙角纹丝不动满是灰尘的空调,只能依赖它帮助驱寒取暖,这个温度都不能安慰她们的冰冷的内心和想暴走的灵魂,小女儿又网购了一台注水式取暖器,类似于东北的老式室内暖气,24 小时不停的开着,刘姥姥才仿佛感觉到一丢丢东北的影子了,那一丝丝的温暖如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般的充斥着我们身体的每一处毛孔和每一寸肌肤。
一个月后眼看着马上进入了深冬,一个多月的南方生活并没有带给刘姥姥一丝安慰和喜悦。
每天坐在冰冷的室内,手脚冻得僵硬,尤其是晚上睡在没有一丝暖意的床上,透着冰冷。
粗心的小女儿也没有提前想到准备电褥子和暖宝,刘姥姥开始腰疼腿疼,在刘姥姥的提醒下,小女儿网购了一个电褥子,铺在床上。
睡觉时才感觉到了温暖了,身体的不舒适才得到了适当的缓解。
每日女儿女婿照常上班,小外孙按时上学,刘姥姥在家照顾一家人的日常起居生活,一日三餐。
一家人的生活渐渐步入了正轨,但偶尔置办餐食材料成了刘姥姥的头号难题。
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初到南方,操着一口流利的东北方言。
对本地话一窍不通,小区周边的商店和菜店,大多都不是普通话,交谈起来让刘姥姥深感费劲和疲倦。
大多数时间是女儿女婿休息时全家一起去超市,买一些日用品和瓜果蔬菜。
小女儿有时也会网购,快递一些用品。
大女儿时常和刘姥姥联系,询问这边的一切是否适应方便,由于出发仓促,忘记了一些物品,包括喜欢的东北酸菜,哈尔滨红肠,东北土豆粉等,这边不好买,价格贵,大女儿都从老家给邮寄过来。
一家人吃到老家的美味,也填补了偶尔的思乡心绪。
刘姥姥平时很少外出,对周边环境不太熟悉,方向感也很差,周末小外孙休息才敢和外孙溜达更远一点的范围和区域,小女儿休息也会带着她四处逛逛,走走看看,刘姥姥的内心也得到了一丝慰藉。
转眼春暖花开,小区内的花竞相开放,在这个时节,东北还是冰天雪地,白雪皑皑,在老家时冬天大半
在两个女儿身上,熬过了40多个春夏秋冬。
女儿大了,人到中年才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此次南下也是应了女儿的请求,带着小外孙一同到外地生活。
一路上提着紧张、激动、忐忑不安的心。
转过头看着熟睡的小外孙,面无表情的脸颤抖了一下,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刘姥姥没有睿智的头脑,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也说不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打打闹闹的半辈子就这样熬过去了,没有给两个女儿留下什么房产,票子;还让大女儿过早的背负起照顾父母的责任,大女儿的小家几经波折,风雨飘摇。
大女儿把这么多年的不如意、不幸、委屈不满都转嫁给了母亲,对她满是怨恨憎恶。
恨母亲自己婚姻不幸福,还要包办女儿的婚姻,对女儿的婚姻指手画脚,横加干涉。
只是身为母亲,看着出嫁已婚的两个女儿,一个一个生活的都不尽如人意,再多悔恨的泪水也弥补不了一生的伤痛,她也愧对大女儿年轻时辍学,过早恋爱,身为父母却没有成为女儿的避风港。
二女儿毕业靠着自己找到一份不错的教师工作,却又被牵扯,无端放弃了,没有坚守下去,被迫跟着父母再次辗转,漂泊异乡。
无知的父母,懦弱的孩子,无主见,无远见,就这样浑浑噩噩的人生走了大半,坑了自己,毁了孩子。
现在只想一门心思多做一些事来弥补身为不合格母亲犯下的身不由己的错误。
火车一站一站的停下又再次启动,刘姥姥的思绪也跟着再次涌动。
随着列车缓缓驶过夜的尽头,天边渐渐泛起了一抹温柔的蓝,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拉开序幕。
十一长假的余韵还未完全散去,车厢内虽已不再拥挤,但那份归家或远行的喜悦仍洋溢在每个人的心头。
刘姥姥靠在车窗边,目光穿过轻轻摇曳的窗帘,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安徽合肥,这座陌生而又新奇的城市,正以刘姥姥敬慕的方式,在晨曦中缓缓苏醒。
窗外的世界仿佛被一层薄雾轻纱轻轻覆盖,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随着列车逐渐靠近,那层薄雾似乎也被初升的阳光一点点揭开,露出了合肥地界独有的风貌。
田野上,稻谷的金黄与土壤的深
跟宝玉似的……想想又改嘴说跟翡翠一般。
刘姥姥狠狠搜刮满脑子里,甚至是平时看过电视剧的片段,此时仅有的能用得上,恰如其分的词汇。
要是每天在这种地方生活,山山水水,洗衣做饭,想想也是美的。
咱们北方的白雪茫茫的,跟这真是没法比呀!”
燥热的夏天刚过,疫情也稍稍褪去激情,终归安稳。
祖孙二人不敢瞎停乱逛,刘姥姥紧紧攥着外孙热乎乎的小手,一边听着外孙嘴里不停地念叨一边被人流挤着走:爸爸妈妈在哪里?
是不是马上就可以见到了?
他们在哪里等着我们?
随着众人一起刚出了站台,就看到不远处焦急等待的女儿女婿,孩子的父母。
一颗悬着良久的心也终于放下了。
孩子妈妈冲过来抱住孩子,一直问路上可还顺利,刘姥姥见到女儿那一刻,心情五味杂陈,眼角湿润的忍住眼泪,说着:还好还好,没什么事,挺顺利的。
千言万语化作简单的几个字,一句话。
看似平淡,实则刘姥姥波澜壮阔的内心还在震荡。
一家人叽叽喳喳的出了高铁站,孩子笑嘻嘻的望着久违的父母,一直不停地问东问西。
在广场上背对着她们的是矗立着一座雕像,孩子好奇的问着父母,这是谁?
爸爸脱口而出,“是周瑜”。
孩子妈妈没有听清楚,不是很确信的又重复的问了一遍:“是谁?”
爸爸重复一遍:“三国周瑜”。
她呆若木鸡,快速的脑补三国历史知识,刚到这并未对城市的历史多做了解,导致这么重要的历史知识被忽略,结果被周瑜的大名吓到了。
对这小小的舒城肃然起敬,原来这里却又有着不普通的身份,是三国名将周瑜的故乡啊。
孩子也迫不及待的想继续听爸爸的讲解。
刘姥姥更是全然不知,此时的她插不上话,只能默默地听着。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
怀揣着对那段历史的敬意,重新环顾了下这座矗立于周瑜城遗址上的三国时期吴国大都督周瑜的铜像,他英姿飒爽、气度不凡,他傲然挺立在广场上。
他身着华丽的战甲,战甲上的花纹清晰可见;他手持长剑,面部的表情栩栩如生,仿佛能感受到他的心跳和呼吸;他目光坚定而深邃,仿佛正凝视着那遥远的古时的方向。
脚下的石碑上刻的是苏轼被誉为“千古绝唱”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妈妈一边诵读这首词,一边驻足观赏,感受着那份穿越时空的历史厚重感,感觉需要郑重地认识一下这座城。
回头又看着刘姥姥,一脸笑意地说:接下来要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了。
走出广场,眼前的景物也是在以往认知之外的,和北方相比,这里虽秋高气爽,但还仿佛偷偷藏着夏的小尾巴,不忍离去。
放眼望去,地上、树上、山上满眼碧绿碧绿的,对于地地道道的纯种北方人,这个时节,单单这一种颜料就足够抵挡过北方四季的颜色能给予的所有欣喜了,神清气爽。
这绿,它肆意地、疯狂地、覆盖着,包裹着一切。
虽然对这些个高的高,矮的矮,胖的胖,瘦的瘦的树啊,草啊,花啊,都叫不上名字,但完全不影响刘姥姥和一家人自顾自的欣赏它们,眼观六路也都看不过来的舒心画面,内心的窃喜仿佛要随着眼球飞出去了,按耐不住的满满的激动。
一看就是没见过南方世面的北方土包子,孩子父母倒也不是第一次来南方,但是这个季节来确实是算得上第一次的。
上一次是 5 年前五一的时候孩子父母去过杭州西湖和嘉兴乌镇,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下江南,那次视觉冲击是最震撼的,被刺激的更甚。
以至于后来再去江南其他古镇的时候,看得多了,不管哪里都觉得还是乌镇印象最美。
来到这里,更是体会到江南水乡的美也逊色于水墨的烟雨江南,这里的古村落更唯美宛如仙境般。
刘姥姥一边继续听着孩子父母讲解着新奇的南方世界,一边憧憬接下来的未可知的南方生活。
说话间,一家人已经到了孩子父母趁着休息时间,紧锣密鼓,提前收拾好安顿的小家,虽然没有家里的温馨,但日常用品也算布置妥当。
刘姥姥出发前就把所需行囊用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