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的石碑上刻的是苏轼被誉为“千古绝唱”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妈妈一边诵读这首词,一边驻足观赏,感受着那份穿越时空的历史厚重感,感觉需要郑重地认识一下这座城。
回头又看着刘姥姥,一脸笑意地说:接下来要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了。
走出广场,眼前的景物也是在以往认知之外的,和北方相比,这里虽秋高气爽,但还仿佛偷偷藏着夏的小尾巴,不忍离去。
放眼望去,地上、树上、山上满眼碧绿碧绿的,对于地地道道的纯种北方人,这个时节,单单这一种颜料就足够抵挡过北方四季的颜色能给予的所有欣喜了,神清气爽。
这绿,它肆意地、疯狂地、覆盖着,包裹着一切。
虽然对这些个高的高,矮的矮,胖的胖,瘦的瘦的树啊,草啊,花啊,都叫不上名字,但完全不影响刘姥姥和一家人自顾自的欣赏它们,眼观六路也都看不过来的舒心画面,内心的窃喜仿佛要随着眼球飞出去了,按耐不住的满满的激动。
一看就是没见过南方世面的北方土包子,孩子父母倒也不是第一次来南方,但是这个季节来确实是算得上第一次的。
上一次是 5 年前五一的时候孩子父母去过杭州西湖和嘉兴乌镇,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下江南,那次视觉冲击是最震撼的,被刺激的更甚。
以至于后来再去江南其他古镇的时候,看得多了,不管哪里都觉得还是乌镇印象最美。
来到这里,更是体会到江南水乡的美也逊色于水墨的烟雨江南,这里的古村落更唯美宛如仙境般。
刘姥姥一边继续听着孩子父母讲解着新奇的南方世界,一边憧憬接下来的未可知的南方生活。
说话间,一家人已经到了孩子父母趁着休息时间,紧锣密鼓,提前收拾好安顿的小家,虽然没有家里的温馨,但日常用品也算布置妥当。
刘姥姥出发前就把所需行囊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