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与周边环境默契相融,每一寸砖瓦都在诉说着岁月静好。
站在楼前,我的系统再次确认了任务目标:斐建国,78岁,失能老人,独居7号房。
这是我“生命”中的第一个任务,也是我与人类世界的第一次真正接触。
第二章 斐老的故事我推开7号房的门,第一次见到了斐建国老人。
他坐在窗边的摇椅上,背对着我,目光望向窗外。
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他的身上,却无法驱散他周身笼罩的孤独感。
我轻轻走近,用温和的声音说道:“斐老先生,您好,我是A-007,从今天开始,我将负责照顾您的生活。”
他缓缓转过头,目光落在我身上。
那双眼睛浑浊而疲惫,却透着一丝惊讶。
“你……真的和人类一样。”
他的声音沙哑,像是许久未曾开口。
“是的,”我回答道,“我被设计成尽可能接近人类的外貌和行为,以便更好地照顾您。”
他没有再说话,只是点了点头,目光又转向窗外。
我注意到他的手指微微颤抖,仿佛在压抑着某种情绪。
我站在他身旁,静静地陪着他,同时启动了我的情感感知系统。
我的系统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传感器和算法,实时监测斐建国的生理信号,包括心率、呼吸频率、皮肤温度和微表情。
这些数据被快速传输到我的中央处理器,经过深度学习模型的分析,得出他的情绪状态。
数据显示,他的情绪波动极大,痛苦指数高达8.7。
这种高精度的情感分析让我能够更准确地理解他的内心世界,从而提供更贴心的陪伴和照顾。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逐渐了解了斐建国的故事。
他出生于1952年,莲城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
他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师,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他们对斐建国和他的弟弟寄予厚望。
斐建国从小聪慧过人,尤其在文学和历史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
1978年,他考上了莲城大学中文系,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
大学期间,他不仅成绩优异,还积极参与学生活动,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
毕业后,他步入政坛,从一名普通科员逐渐成长为区里的主要领导。
他为人正直,处事公正,深受同事和群众的尊敬。
然而,他的家庭生活却并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