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锁。
楚逸尘上前一步,沉声道:“父皇,如今之计,唯有全力迎战,同时尽快寻求盟友的支持。”
皇帝点了点头,目光转向苏念,“苏念,你可有什么良策?”
苏念心中明白,这一战关乎盛朝的生死存亡,她必须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她深吸一口气,说道:“陛下,我们可以利用城池的地形优势,设置多重防御,同时派遣精兵奇袭敌军的粮草重地,断其后援。
另外,科技部已经研制出了一种新式武器,或许能在这场战役中发挥作用。”
“陛下,老臣认为应先派人前往各邻国谈判,避免同时多国开战,应韬光养晦。”
宰相林朝夕刚说完,就听到身后一阵阵“臣附议臣附议”。
一幕幕屈辱的历史在苏念脑中展开,马关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天津条约、伊利条约……一项项不平等条约让苏念情绪激动,甚至红了眼眶。
“谈判?
拿什么谈判?
没有战场上的优势,打算拿割地、赔款谈判吗?”
苏念声嘶力竭,仿佛把清末的委屈都喊了出来。
大殿里鸦雀无声。
皇帝深思了一会,好像下定了决心,“好,那就全力备战!。”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盛朝都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
苏念带领着工匠们加班加点地赶制新式武器,这种武器是一种改良版的连弩,能够同时发射多支利箭,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
然而,就在武器制作的关键时刻,问题出现了。
制作连弩的一种关键材料——精铁,突然短缺。
没有精铁,连弩的弩臂就无法达到所需的强度,武器的性能将大打折扣。
苏念心急如焚,她四处寻找精铁的替代品。
就在这时,有消息称,敌军的先锋部队已经逼近了盛朝的一座边关重镇——镇北关。
镇北关的守军虽然顽强抵抗,但敌军人多势众,关隘随时都有可能失守。
苏念知道,一旦镇北关失守,敌军将长驱直入,盛朝的都城将直接暴露在敌人的铁蹄之下。
她当机立断,决定亲自带领一批工匠和士兵,押运着现有的武器和物资,前往镇北关支援。
一路上,苏念和队伍日夜兼程,马不停蹄。
然而,当他们赶到镇北关时,眼前的景象还是让他们倒吸了一口凉气。
镇北关的城墙已经被敌军的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