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很低,典型的血液病,当即建议她上上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当时家属意见很大,认为我们夸大病情,要求前往内科再次会诊(是的,乡镇卫生院没有儿科),得到的结果也是一样的。
但是据后来随访,内科的同事表示,她的父母强烈要求对症处理开退烧药,拒绝转诊上级,随后很快就回家了。
得知这个随访结果的时候,我有一种意料之中可又无能为力的悲凉。
如果招娣不是一个女孩子,或许她的父母就不会无视她的病情。
可是没有人能帮的了她。
医生不能,她的父母不能,她自己不能。
她从降生的那一刻就是不被爱的。
我突然觉得那些起着烂大街名字的小女孩其实很幸福,起码她们是被期待成为玛丽苏女主角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而不是被叫做招娣,盼娣,没有自我,一辈子都活在枷锁中。
还记得有一回我们科室顺产了一只九斤一的胖胖,是女孩子。
我本来早上在群上看到这个消息,一大早就开心地奔去查房。
可在抱着沉甸甸的胖胖体检的时候,我却觉得整间房间的气氛都很奇怪。
后来我瞄了一眼胖胖的病历,才知道这只胖胖是她们家第五个女孩。
而这只人见人爱的胖胖,却没有能得到她们家人的爱,随便起了一个名字,以“无力抚养”为由,送给了另一个不能生育的人家。
很多时候我觉得现实和网络十分割裂。
与豆瓣这种倡导不婚不育的论坛相反,我接手的三胎四胎的孕妇,大部分都是为了追生男孩,而且多数90后,其中也不乏00后。
这些人是如今生育的主力军。
这些女孩学历最多大专,更多的初中毕业之后就不再上学,询问病史时问有没有在上班,大多数都是没有的。
也就是这些女孩,只能依靠嫁人生子这唯一的路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有着落。
因为在农村,女孩子只要出嫁了,就没有家了。
原先的娘家也成了亲戚,嘴上仍是一家人,但在谈到养老分配财产的时候,这些女孩只能背负着“嫁了就不能与娘家兄弟争”的道德枷锁,成为孤苦无依的人。
她们只能将自己的命运交托在丈夫手中,哪怕这些丈夫出轨,家暴,感染性病,为了抚养自己的儿女,她们都要被迫忍受。
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