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几年房子,又参与了一些酒店和农庄生意。
哎,最妙的是,还碰上几次拆迁。
总结下来就是,武家啊,头发缝缝里都能抖搂出金屑子。
思量再三,宋云都不知道如何开口,于靓也没说不乐意,毕竟见了三次,至少对这武家小哥印象不算差。
但这些却都是二舅妈自说自话,具体水分挤个七八道之后,剩下真实情况有多少,还真不好说。
宋云说了些不痛不痒的安慰话,心里盘算着,怎么说也要趁着这次见面,多打探点信息,至少不能稀里糊涂的看着于靓发愁。
于靓虽然对二舅妈说的话没什么补充,也没算反驳。
听她诉苦半天,宋云也没太明白个大概。
她听下来觉得,无非是她对武家小哥没那么来电,以及,对他家实际情况有些顾虑。
武家小哥年方二十八,比于靓大两岁。
自小读书不太行,武爸爸托了关系让他当兵,自家亲妈又不忍心让他吃当兵的苦。
于是高中毕业后,家里盘下个不大不小的招待所给他管理着,每个月旱涝保收给他生活费,招待所的收入全凭他用度。
要说武家财运旺呢,现下招待所即将被拆迁,虽然眼看又要有笔大进账,这武家小哥好容易做惯手的生意,又要没事儿干了。
老两口一合计,早点定下来门婚事,管他有没有事儿干,只管让他媳妇儿去支配他。
介绍人也大有来头,二十几年前城里原来最大的国企改制,曾在采购线上做主管的头头自己盘了个工厂,先富带动后富,于靓的爸爸、宋云的姨夫,就在他手底下发过两年财。
介绍人跟武家渊源也颇深,武爸爸的发小,及战友。
这相当于过命的交情了。
一来二去,武家小哥跟于靓见面第三次,两边家长已经拉了微信群商量生几个孙子的问题了。
这武爸爸一看到位了,赶紧趁热打铁,邀请女方至亲到酒庄,见证订婚仪式。
宋云叹口气,真不能怪几个老人一头热,见面三次一点拒绝的意思没有,还真是于靓这性子做得出来的。
她俩从小就亲近,但俩人性格是真不一样。
宋云看上去没脾气,但最有性格,喜欢的东西一直喜欢,不喜欢的逼她一百次也绝对不妥协。
于靓看上去挺精明能干有原则的,其实耳根子软,又不善表达,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