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啊。”
“这改革会让我们失去传统文化,沦为洋人的附庸。”
光绪帝皱了皱眉头,说道:“朕认为李天云的改革建议是为了国家的富强,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你们为何如此反对?”
荣禄冷笑一声,说道:“陛下,您被李天云那小子给迷惑了。
他那些所谓的先进科技和改革措施,不过是为了谋取私利罢了。”
不仅在朝廷中,保守势力还在民间煽动百姓抵制改革。
他们派人在街头巷尾张贴告示,散布谣言,说改革会带来灾难,会让百姓们失去土地和生计。
“大家可千万别信那些改革的鬼话,那都是骗人的。
改革之后,咱们的日子会更苦!”
一个保守势力的爪牙在街头大声叫嚷着,周围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被他说得纷纷点头。
李天云得知这些情况后,十分气愤。
他知道,如果不解决这些内部阻力,改革将无法顺利进行。
他决定先从朝廷入手,联合光绪帝和一些支持改革的大臣,揭露保守势力的阴谋。
在一次朝堂会议上,李天云义正言辞地说道:“各位大臣,如今国家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瓜分,我们只有通过改革,学习先进的科技和理念,才能让国家富强起来,才能抵御外敌。
而那些保守势力,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极力反对改革,他们才是国家的罪人!”
光绪帝也坚定地说道:“朕心意已决,改革势在必行。
谁敢再阻挠改革,朕绝不轻饶!”
一些支持改革的大臣也纷纷站出来,声援李天云和光绪帝。
在朝廷内部,保守势力的嚣张气焰被打压了下去。
但在民间,问题依然存在。
李天云决定亲自到民间去,向百姓们宣传改革的好处。
他带着一群船员,走街串巷,向百姓们讲解现代化的科技和工业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改变。
“乡亲们,你们想想,如果我们进行改革,建立起现代化的工厂,你们就有更多的工作机会,能赚到更多的钱。
而且,我们还会发展教育,让你们的孩子有知识、有文化,将来能过上好日子。”
李天云耐心地向百姓们解释着。
起初,百姓们还是半信半疑。
但随着李天云和船员们的不断宣传,以及一些实际的成果展示,百姓们逐渐开始理解和支持改革。
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