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也不例外,他正打算打烊,结束这一天的忙碌。
纸扎铺里弥漫着纸糊的味道,各种纸扎的年货、祭祀用品琳琅满目地摆放着。
就在这时,一位素衣老妪出现在门口。
她的出现显得有些突兀,仿佛是从另一个世界走来的神秘人物。
老妪指着纸元宝问价,声音平静而温和。
杨掌柜看了一眼老妪,随口说道:“十个大子儿。”
老妪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摸出了一枚顺治通宝。
在那个时候,顺治通宝已经是一枚古钱了,杨掌柜正要拒绝,突然,那铜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变得烫如烙铁。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杨掌柜惊恐万分,他下意识地松开了手。
待他回过神来,追出门去,只见灵应宫方向金光冲天。
这金光如同破晓的曙光,照亮了整个泰安城的夜空。
那光芒中似乎蕴含着一种神秘的力量,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也引发了人们无尽的遐想。
次日,一个更加奇异的景象出现在双龙池畔。
九十九担年货整整齐齐地摆在那里,米面油盐俱备,就像是有人精心准备的一样。
更奇的是每袋货物都盖着“碧霞元君采办”的朱砂印。
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城,人们纷纷前来围观,整个泰安城都为之哗然。
在这个时期,光绪年间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西方列强的侵略、国内的政治腐败和经济困境,让百姓们的生活充满了艰辛。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民间对于神秘力量和神灵庇佑的信仰更加浓厚。
碧霞元君在泰安城百姓心中一直是一位仁慈的神灵,她能够带来好运和福祉。
杨掌柜在这一系列奇异事件中也经历了巨大的心理冲击。
他发现那枚古钱已化作金箔,上书“善恶有报”四字。
这四个字仿佛是一种警示,又像是一种神秘的启示。
自此,“老奶奶办年货”的传说愈传愈神。
这个传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神话故事,更是百姓们在艰难生活中的一种精神寄托。
他们希望通过相信神灵的存在和神灵的善良行为,来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善良行为能够得到回报。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个传说反映了当时民间文化与宗教信仰的紧密结合。
人们通过讲述和传播这样的传说,来传承和弘扬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