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始终认为女孩子就算读再多的书最终也是要回归家庭,相夫教子才是正道。
所以对于萧丽继续深造追求学业成就这件事,他们不仅没有给予支持与鼓励,反而常常苦口婆心地劝诫女儿早日成家生子。
每当提及此事时,萧丽总是难以抑制内心的委屈与痛苦,泪水止不住地夺眶而出:“我明明心怀远大理想,有着属于自己的梦想蓝图,可为何我的亲生父母就是不能理解我呢?”
望着眼前伤心欲绝的萧丽,我的心情亦是复杂无比。
一方面,我为她感到愤愤不平,毕竟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想要走的道路;另一方面,则不禁暗自担忧起来——生怕将来某一天,自己也会像萧丽这般深陷于类似的困境之中无法自拔,任由他人来肆意定义自己的未来。
而现在,我二十四岁。
村里的习俗,已经开始工作女孩,就得开始操心婚事了。
今年,我明显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尤其是从家里各种长辈传来的那股“推力”。
“菱菱啊,今年过年可一定得去相亲啦!”
妈妈的这句话,仿佛变成了一道既温柔又坚定无比的命令,日复一日地在我的耳畔回响着。
每次听到她这样讲,我的心里都不禁泛起一阵涟漪。
妈妈老是念叨:“闺女呀,咱们女孩子就得早点找个好人家嫁出去,这样以后的日子才会过得幸福美满哟。”
在她的观念里,似乎婚姻已然成为每一个女孩子命中注定的归宿和人生道路上不可避免的选择。
就好像只有通过结婚成家,我们这些女孩子才能真正获得安稳与快乐。
然而对于还想继续自由自在、追求梦想的我来说,这样的想法实在有些难以接受。
但面对妈妈那殷切期盼的目光和苦口婆心的劝导,我常常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让我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才好。
我也明白她的苦心。
农村的生活,总是充满了艰辛与不易。
家里虽然不算穷,但也只是勉强维持生计。
如果能嫁个好人家,生活自然会轻松许多。
村里像我这样的女孩,大多都选择了这条路。
她们在父母的安排下,匆匆相亲,匆匆结婚,然后在新的家庭里开始新的生活。
可我,却怎么也迈不出那一步。
我不可避免的想起了,在农村里我从小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