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引路。”
---治水兴农:妇好赤脚踏进洹河淤泥时,晨雾还未散去。
三十名隶臣在她身后拉直准绳,将河道宽度刻在木桩上。
这是连续第三年春汛泛滥,王畿西侧的粟田已积满红色泥沙。
“截流不如疏浚。”
她拾起被冲毁的堤坝残片,发现夯土层夹杂着未筛净的草茎。
武丁接过残片在掌心掂量,突然召来司工:“传令各邑:凡修堤者,每担土掺三升秕谷,十日后验夯声。”
见司工困惑,他敲击残片示范——掺秕谷的夯土发出沉闷声响,纯土则显空洞。
午后的督工场上,妇好发明了轮班击壤歌。
扛土的奴隶们随着鼓点踏步:“厥土黑坟兮,插羽葆;浚川导滞兮,黍稷茂!”
监工发现,唱满百首歌者,运土效率竟提高三成。
当第一船漕粮顺利通过新河道时,武丁将治水图刻在牛骨上,命快马传抄各邦国。
<秋收祭典上,妇好打破惯例,用陶豆盛装新粟而非人牲。
她执起武丁的手共同撒下第一把谷种:“愿我大邑商,永绝水患。”
群臣注意到,王后礼服下摆还沾着洹河的青泥。
---司母辛鼎:铸造司母辛鼎那夜,雷雨倾盆。
妇好坚持要亲自看守熔炉,因青铜合金需在特定天象下浇筑。
武丁陪她蹲在工棚里,用玉策拨弄炭火。
两人衣衫被雨浸透,却争论着鼎耳纹饰该用蝉纹还是夔龙。
“蝉饮清露,象征重生。”
妇好蘸着雨水在泥板上画图。
“夔龙镇邪,方能护佑宗庙。”
武丁反手添上鳞甲。
争执不下时,司工战战兢兢提醒:“铜液将沸...”暴雨中突然炸响惊雷。
妇好猛地扯断项链,将十二颗绿松石投入熔炉:“此鼎当承天雷之威!”
武丁见状,解下佩剑削下一缕发丝投入火中:“亦需君王精魄!”
沸腾的铜液泛起奇异金纹,最终成型的鼎耳竟兼具蝉翼之轻与龙鳞之重。
此鼎问世后,武丁在鼎腹铭文处留白。
直至妇好去世,他才命人錾刻:“后辛毓德,协于商王。”
---羌方来朝:质子帐中的博弈羌方送来质子那日,妇好正在校场训练女兵。
她特意换上缀满玉璜的礼服,却在腰间暗藏青铜匕首。
十岁的羌族王子献上白狼皮时,她突然抽刀劈开皮裘——夹层里赫然露出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