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他,的确可疑。
但我们早有准备。
我震惊地倒退两步,捂着心口,泪盈于睫:“王爷忘了?”
“本王忘了什么?”
崔沚补充道:“小妹少时去法门寺上香,路遇山匪,正是王爷相救。
自此后,她在闺中只念着王爷。
我们另外说了许多门亲事,她都不肯。”
当年确有此事,只是崔氏部曲如山,并不需要他横插一脚帮忙。
得他相救的那位崔氏贵女也半点没瞧上他,早嫁了个美少年。
我羞怯地倚入他怀中:“王爷救人危困,却全不图报,真乃当世第一伟男子,月儿愿酬以终身。”
席中春色融融,酒意酣酣。
端王叹道:“佳人美意,不敢辜负,可一来父皇病重,二来兄长多疑。
本王想聘月儿进府,也是有心无力啊。”
崔沚佯怒:“王爷什么意思,我表妹也是名门闺秀,难道要让她无媒苟合吗?”
我俩一唱一和,我立刻恳求道:“兄长,月儿不在乎名分,只要跟着王爷!”
端王这样自尊受挫的男人,最受不了女人的崇拜,他果然动容:“月儿,本王定不负你。”
当夜,一顶小轿抬入了端王府。
端王十分愧疚,以为亏待了我。
我却看着雕梁画栋,喜不自胜。
爹娘下葬时,墓中只有一副薄棺。
若我送一名皇子下去陪葬,希望他们黄泉也能少些凄凉!
……不得不说,我们三方都很满意这桩婚事。
端王得了美人,崔氏成功押注,而我坐山观虎斗。
端王对我千依百顺。
我吹起耳边风:“王爷英武,你两个兄长哪能相比?
只是王爷谦逊智慧,不屑相争而已。”
端王信了,飘飘然握着我的手,将我视为唯一知音。
趁此机会,崔沚暗中运作,买通了内侍,在皇帝面前大赞颖王、齐王的文治武功。
偶尔提及端王,只说他纯孝友爱,谦逊无争。
三月后皇帝康复。
第一件事就是训斥了无诏回京的颖王,第二件事是夺去齐王的治水理河之任。
第三件事,诏告天下,封端王为太子。
至此,我满盘皆赢。
从端王府搬入东宫那日,我又被诊出了身孕。
太子大喜,请封我为太子妃。
6我却拒绝了:“殿下,你那两个兄长都是虎狼之辈。
若不除之,必有后患啊。”
太子却怯懦畏缩,不肯发难。
我只好哭了起来:“妾身不怕死。
可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