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家卖的布料颜色其实并不多,他隐约记得以前看过视频也提到过几种植物就能染色,或许他可以买一点白布自己买染色。
这都是以后的事,眼下还是要先买再回去再说。最后要了五匹靛蓝,半匹大红,还有一匹草绿色,剩下的便宜葛布也拿了几匹。
多买点,自家穿不完还可以用来送礼。村里一般亲戚朋友走礼,几尺布已经很拿得出手了。他以前没有这个需求,成亲后人情事故肯定少不了。
买的时候痛快,给钱的时候就不能快了,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还是要付三两半银子。买这么多,掌柜的安排小伙计送货上门,帮他把布送到城门口,他也不用费力扛着一堆布逛街。
出了店铺李桂花才念叨他太败家,买这么多布干什么,女方家条件也不好,以后他们俩怎么过日子。
赵林不想听老母亲的念叨,正好路边有人卖糖葫芦,他花五文钱买了一串,直接塞李桂花嘴里,也算是成功堵住她的嘴。
李桂花也不傻,哪里不知道老二是嫌弃她烦。她也不想讨人嫌,糖葫芦又太好吃,尝一口就停不下来,也就顺势闭嘴。
买完布,其他的东西去杂货店一次就可以买齐,也不用再多跑。这部分就属于赵林的知识盲区,直接交给李桂花挑选,还好杂货店的东西都不贵,挑一堆也没多少钱。
从杂货店出来,赵林直奔肉摊买肉,难得来一趟县城,必须要买肉回去。天气热,他也不敢买多,只买了两斤,还是老样子,自家一斤,给李桂花一斤。
买完肉,他还想买肉包子,这次说什么李桂花都不同意。吃什么肉包子,她出门的时候带了饼,就着凉水吃饼也能混个肚饱。
一个肉包子三文钱,五个肉包子就要十五文,自己割肉要包多少个。
“娘,你会包?家里有老面?”赵林倒是会包包子,可是没有酵母,也没有老面,他拿什么发面。又不是天天做面食,还是买几个划算。
李桂花被问住,她还真不会蒸包子,从小到大都没学过,村里也没人会,哪知道怎么做包子。
赵林最后还是买了包子,不过从五个减少到三个。他和李桂花一个一人,还有一个给赵有德带回去。母子俩赶到城门时,送布的小伙子已经等着了。
把布匹清点完,母子俩赶着驴车往回走。来的时候李桂花还能坐驴车,回去的时候就只能走路。板车上堆满东西,她想坐也没地方。
赵林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说好有车让她坐,结果回去还得走路。李桂花却很高兴,这次出门不仅买齐婚礼要的东西,她自己也得了好处。
赵林在杂货店给她买了一套针线盒,她都半截入土的人,还是第一次拥有整套针线盒。以前都是从货郎手里买点针线,哪像这次剪刀、顶针,不同型号的针和各种颜色的线全齐了。
凭借这套针线盒,她就是全村最富有的女人。谁要敢得罪她,以后别想找她借针线。
赵林不懂李桂花的高兴,除了针线他买了一些糕点和糖,也没见她多少高兴。
这次出门除了买东西,他找药铺打听了种药材的事,可惜人家一看他是陌生人,是一问三不知,还把他往外赶,让他没事别影响大夫看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