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手中。
这就是最后的钉子。
崔氏不倒,皇上的计划寸步难行。
只要他煽动学子反对皇上的主张,一切都进行不下去。
这种事,例子数不胜数。
而崔氏与其他世家大族不同,即便朝代更迭,清河崔氏,依旧屹立不倒。
太多年的根基了。
这块难啃的骨头,我和皇上决定留到最后。
为了利益最大化。
就在昨天,很多大臣都收到了密信,信上是他们这些年被我挖出来的罪证。
上面还有我的私印。
一夜未眠的朝臣,想来在我出口时,便知道该怎么做了。
最终,在我的诬陷之下,崔氏全族被削了官职。
写下反文的人,被处死。
自此,崔氏一族不得为官。
一帮迂腐的学子,虽然很多人都相信他们是被我陷害的,但依旧会唾弃远离。
之所以这件事没有让学子们发动什么策论来大骂天子眼瞎。
是因为崔氏的落马,让更多的学子们有了机会。
白衣学子永远多于世家子弟。
没了文臣之首,没了统领学子的世家。
皇上推行了科举制度,不问家世,有才学者皆可报名科举。
众人感叹,一个昏君皇上,能在这么短时间,计划出那么周密的科举制度。
殊不知,这个计划,已经计划十几年了。
其实这件事,世家是不赞成的,奈何随着崔氏的落马,他们心中还是忌惮了,毕竟我给他们的罪证,笔笔都是真的。
有些事,可大可小,就看怎么说。
就像崔氏,世代相传,想要为官,需世家举荐,但想进世家的门,没有家族支撑和利益打点,怎么成?
千百年的弊端了,谁又不知呢?
只是放到台面上就不一样了。
推行废除奴籍时,陈氏的大力反对。
好,那接下来,是陈氏一族了。
推行土地固定化,收回多余土地分给百姓时,沈氏带头反对。
好,接下来是沈氏。
认不认罪不重要,我手上的证据多的是,虽然真假参半。
可那又如何?
罪证一拿,不给他们任何辩驳和反应的机会。
金鳞卫和诏正司集体出动,一时间,整个京城血流成河。
我的一袭紫衣被染成黑色。
倒是小喜子,哭着求我:“公公,咱要不换一件衣服吧,这衣服太难洗了,洗一次衣服,奴才晕死好几次。”
我憋着笑:“不行,本座就喜欢这件。
要是哪天本座横死,你记得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