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和医家们吵起来了。”
苏然连忙赶到病房,只见几个伤员正满脸怒容地和医家们争论着。
“你们这是什么治疗方法?
一点效果都没有,还不如我自己找些草药来吃!”
一位伤员大声说道。
苏然走上前去,耐心地询问情况。
原来,这几个伤员对医家们采用的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不太理解,再加上治疗效果还没有明显显现,他们便产生了怀疑和不满。
“各位兄弟,我理解你们的心情,生病难受,都希望能快点好起来。
但我们的治疗方案都是经过仔细研究和讨论的,是最适合你们的。
只是治疗需要时间,还请大家再耐心等等。”
苏然和声细语地解释道。
“苏堂主,我们也不是不相信你们,只是这病拖得太久了,我们心里着急啊!”
一位伤员无奈地说。
苏然点了点头,说:“这样吧,我们每天都会向大家详细汇报治疗进展,让你们清楚了解自己的病情。
同时,你们有任何疑问或者建议,都可以随时告诉我们。”
经过苏然的调解,伤员们的情绪逐渐平复。
苏然也意识到,在医疗救助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
日子一天天过去,医疗救助机制在苏然和医家们的努力下,逐渐完善。
医疗点的规模不断扩大,前来求医的百姓和将士越来越多。
然而,苏然并没有满足于此。
他时常站在医疗点的门口,望着远方连绵的山脉,心中思索着如何将医疗救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一天,苏然收到了一封来自更偏远地区的求助信。
信中说,那里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瘟疫,百姓们死伤无数,急需医疗救助。
苏然看完信后,心中十分沉重。
他知道,前往那个地区,不仅路途遥远,而且充满危险,但他没有丝毫犹豫。
“我决定带领一支医疗队前往那里,大家愿意和我一起去吗?”
苏然在医家们的会议上问道。
“苏堂主,我们愿意!”
医家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在医疗队出发的那天,边境地区的百姓们纷纷前来送行。
“苏堂主,你们一定要平安回来啊!”
一位老妇人眼中含泪,拉着苏然的手说道。
苏然微笑着安慰道:“大娘,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