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们的交代,是对惨死塞外的将士们的交代。
百姓们最喜欢看热闹了,有胆子大的人向我扔石子吐唾沫,骂我诬陷忠良,为虎作伥,背信负义。
遥想当年,我与陈昭紫禁城门深情送别也能流传为一段佳话。
现在落得这副下场,少不得沦为他们饭后谈资。
我从不在意这些世俗的眼光,不屑与他们争辩。
痛的多了,也会麻木,我只是呆呆地看向天边。
好在谢氏早早退居江东,天高皇帝远,倒也不必忧心株连了,我如是想。
暮夜中我恍惚听见有人叫我,好像是义兄,那人在替我解开手腕的麻绳。
我想说,快走,但已虚弱得发不出声音了。
忽然一片躁动,四周炬火照亮起来,我看清楚了来人,转瞬抬眸间却瞥见陈昭那张冷肃的脸。
我焦急地想要推开谢凡,但他固执地抱起我。
兵刃激烈的交碰,我预感不妙,后来我死命抱住陈昭的双腿,狠狠咬了一口,放走了他。
我也讨不到好果子吃,陈昭的手下把我打得奄奄一息,扔进了罪奴所。
罪奴所是一个最看出身的地方,曾经的你越是耀眼,越是尊贵,越是高高在上,跌落泥潭之时,这些人就越要踩死你。
我没什么胆量去和他们硬碰硬,我怕一不小心,真的死了。
这么个死法,真的蠢了些。
“我要走,没人留得住,多带你一个又何防”。
这是谢凡常常在我耳边说的话。
我总是以轻笑地摇头回复他。
罪奴所的日子,幸得谢凡还愿意陪我,才不至于孤苦无依。
夜至深处,我蜷坐在石阶上,他在西南角的房檐顶。
默默无语,两人遥遥陪伴。
3“你就是谢清徽?”
见她第一眼,就觉得这是一个明媚率真的姑娘,拥有一双宝蓝色的瞳眸,是她将我从罪奴所带走。
后来我得知,她是陈昭从边塞带回来的一名外邦女子。
她唤我姐姐,让我唤她阿律齐。
她不喜欢我跪着她。
但却喜欢蹲在我面前,满心欢喜地听我讲陈昭年少时一战成名的故事,喜欢听陈昭的种种过去,她还让我教她读书写字。
因为,陈昭喜欢写字。
他的草书沉着痛快,纵横自然,以往每每写完必然先被我抢来临摹。
可惜,我这辈子都不会再写字了。
她很努力,她很爱陈昭。
可我觉得,她学起中原人的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