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上战推文 > 其他类型 > 我!土著真千金!在八零捡文物后续+全文

我!土著真千金!在八零捡文物后续+全文

英英昭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庄同志,你是不是也觉得那个大花瓶很好看啊?”庄梦侬的视线在她笑靥如花的脸上扫了一圈,神情微妙地反问:“周同志喜欢?”他是擅长用温和的形象来掩饰心中真实的想法,但也不是什么违心的话都说得出口的。那么个花里胡哨的东西,看一眼都嫌眼睛被吵得慌,委实是说不出夸它好看的话。阳羲和像是没有察觉到庄梦侬对那百花不落地葫芦大瓶的嫌弃,点头如捣蒜,“嗯嗯,喜欢。”“庄同志,可以麻烦你等我一下吗?我想去问问大娘那个大花瓶卖不卖。”虽是疑问的语气,但不等庄梦侬回应,她便转身快步向大娘跑去,脚步轻快雀跃。这个百花不落地葫芦大瓶,远处看着虽然花哨,但近处……嗯,近处看着其实也更花哨。但花哨也意味着色彩的艳丽和繁多,只是粗略看去,便能看到三十多种颜色。将如此...

主角:阳羲和唐高宗   更新:2025-02-19 14:5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阳羲和唐高宗的其他类型小说《我!土著真千金!在八零捡文物后续+全文》,由网络作家“英英昭”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庄同志,你是不是也觉得那个大花瓶很好看啊?”庄梦侬的视线在她笑靥如花的脸上扫了一圈,神情微妙地反问:“周同志喜欢?”他是擅长用温和的形象来掩饰心中真实的想法,但也不是什么违心的话都说得出口的。那么个花里胡哨的东西,看一眼都嫌眼睛被吵得慌,委实是说不出夸它好看的话。阳羲和像是没有察觉到庄梦侬对那百花不落地葫芦大瓶的嫌弃,点头如捣蒜,“嗯嗯,喜欢。”“庄同志,可以麻烦你等我一下吗?我想去问问大娘那个大花瓶卖不卖。”虽是疑问的语气,但不等庄梦侬回应,她便转身快步向大娘跑去,脚步轻快雀跃。这个百花不落地葫芦大瓶,远处看着虽然花哨,但近处……嗯,近处看着其实也更花哨。但花哨也意味着色彩的艳丽和繁多,只是粗略看去,便能看到三十多种颜色。将如此...

《我!土著真千金!在八零捡文物后续+全文》精彩片段


“庄同志,你是不是也觉得那个大花瓶很好看啊?”

庄梦侬的视线在她笑靥如花的脸上扫了一圈,神情微妙地反问:“周同志喜欢?”

他是擅长用温和的形象来掩饰心中真实的想法,但也不是什么违心的话都说得出口的。

那么个花里胡哨的东西,看一眼都嫌眼睛被吵得慌,委实是说不出夸它好看的话。

阳羲和像是没有察觉到庄梦侬对那百花不落地葫芦大瓶的嫌弃,点头如捣蒜,“嗯嗯,喜欢。”

“庄同志,可以麻烦你等我一下吗?我想去问问大娘那个大花瓶卖不卖。”

虽是疑问的语气,但不等庄梦侬回应,她便转身快步向大娘跑去,脚步轻快雀跃。

这个百花不落地葫芦大瓶,远处看着虽然花哨,但近处……嗯,近处看着其实也更花哨。

但花哨也意味着色彩的艳丽和繁多,只是粗略看去,便能看到三十多种颜色。

将如此色彩艳丽,花朵繁缛的画面烧制到瓷器上,是需要极尽工巧的。

构图设计,颜料调配,敷彩洗染,每一步,都需要手艺最精湛的能工巧匠精摹细琢,且不能出现丝毫错误,不然,全局皆变,再无补救的可能。

因其耗时之多,用工之精,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粉彩瓷器,百花不落地瓷器难见,而大件器,更是难见。

据说,在当年,百花不落地的大瓶瓷器,有着“一器成,天下宠”的盛赞。

而今天,这难得一见的百花不落地大瓶,却让她遇见了!

忽视艳丽的色彩对视觉的冲击,大瓶上整个画面油润莹亮,栩栩如生,这绝对算得上是一件珍品。

阳羲和心中的雀跃更甚,脚下的步伐加快。

大娘正把葫芦大瓶倾倒在地,底部赫然印着大清乾隆年制的款识,正如她所猜测的,这确实是乾隆皇帝时期的东西。

乾隆年间,大清朝发展到鼎盛时期,陶瓷工艺也达到了新的高峰,景德镇的御窑厂里,荟聚着一群当时手艺最精巧高超的名师巧匠。

这个百花不落地葫芦大瓶,应该就是出自这批工匠之手……

“欸,姑娘,要买点什么?”看到阳羲和靠近,大娘抬头出声招呼,“点心糖果瓜果,我这儿都有。”

她一边把葫芦大瓶里的水倒出来,一边用下巴指了指身后的小店铺。

阳羲和笑着点头,“大娘,我想买一些软口一些的点心。”

大娘福至心灵地问:“是给家里的老人买的吧?那个,放在最前面的那个,松松软软的,最适合老人吃了!你等我下,我把这瓶子擦干净了,就给你称。”

“欸!”阳羲和又是笑着点头,耐心地站到一旁等着。

等了一瞬,她就装作好奇的模样,看向大娘手中的葫芦大瓶,夸赞道:“大娘,您这个大花瓶,颜色真鲜艳,您洗了,是要干嘛呀,插花吗?”

大娘“嗨”一声,朗声笑道:“插什么花呀,你看我这五大三粗的,像是会插花的人嘛,哈哈,我要是插花,别人要骂我老太婆擦粉了。”

阳羲和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怎么会呢,您还很年轻呢。”

大娘见阳羲和眼睛清亮,就跟她刚打上来的水一样,站在一旁,温温柔柔地笑着,看着乖巧可人,关键是说的话也好听。

她便没什么心防地继续说道:“这瓶子,是个葫芦样,装东西也不方便,放在家里还占地方,听说有人收,我就想洗干净了,看能不能卖了换钱。”

“啊?……”阳羲和瞪大眼睛,“这么好看的瓶子,您要卖啊?”

她眼睛落在瓶子上,身侧的手攥着,一脸对瓶子很心动,但却又担心瓶子太贵、自己买不起的窘迫模样,嗫嚅了一会儿,才犹豫着问,“您……打算卖多少钱呀?”

大娘见状,眼睛在阳羲和身上转了一圈。

她家的这个葫芦瓶,其实放在家中落灰好久了。

家中的地方本来就那点儿大,下个月她儿子就要结婚了,家里多一个人,地方就更挤了。人都不够落脚的,哪还有地方放一个破葫芦瓶。

她本来是想过几天收拾家里,就直接把这葫芦瓶扔了的。

是昨天,她回了趟娘家,听娘家的嫂子说,他们隔壁的那家人,把家中一个原本用来装咸菜疙瘩的大瓷瓶卖了。

还卖了三块钱呢!

她当时就想到了自己家这个落灰的葫芦瓶,仔细跟娘家嫂子打听了那家人卖的那个瓷瓶的情况,又打听了是什么人收走的。

要是有人收,她当然乐意卖了换钱啊。

就算是没有三块,五毛、一块也行啊,总好过当破烂扔了。

不过,要是买的人是这个小姑娘,说不定能卖出更高的价呢。

心中一番计量,阳羲和在大娘心中,从一个说话好听的乖巧可人的小姑娘形象,变成了可能给她创造一批横财的乖巧可人的小姑娘形象。

“卖多少钱啊?”大娘依然笑着,但话语里却没有了方才谈笑时的随和,“我这瓶子这么好看,怎么也要卖五十块钱啊。”

阳羲和把手放进口袋,掏了九块三毛钱出来,垂着眼,为难地说:“大娘,我……身上就只有这么多钱……我要坐车回家,我还想…给我姑奶奶买点心……”

大娘看向阳羲和手上抓着的钱,有一张五块,一张两块,一张一块,其他的都是零零散散的,看着确实是她身上所有的钱了。

留两毛钱给她坐公交车回家,五毛钱买点心。

这葫芦瓶,差不多能卖出八块五。

虽然与她喊出的五十块钱相差很多,但却比三块钱多好多呢!

大娘心中已经同意了这个价,不过,怕自己答应得太爽快,阳羲和反悔,她嘴上拿乔了一番,才装作不情不愿的样子,把阳羲和的钱收下。

……

庄梦侬并没有走近,一直远远地看着。

看到阳羲和双手把那个花里胡哨的葫芦大瓶抱在怀里,其中一只手还提着一袋点心,往回走,他太阳穴抽了抽,站着没有动。

见阳羲和走了没两步,脸上的表情便皱了起来,他心里很想装作看不见。


以目前看到的五彩图瓷碗的情况来看,阳羲和猜测,这大概是清康熙时期的。

然而,看到落款的时候,她却突然傻眼了。

——它的落款,写的是:大明康熙年制

“???”

这是认真的吗?

阳羲和茫然抬头,视线恰好与一旁的服务员对上。

服务员没有说话,只是露出了他那经过严格训练的面对客人时的微笑。

而微笑之下,则在心里得意地说:就说了,让你看其他的了!

他们文物商店里所有的东西,都只能用外汇来买,这很明显了,东西是卖给外国人创汇的。

古玩文物,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好的,当然是不能给外国人的。

放进文物商店里售卖的东西,都是打上了文物局的火漆封印,由专家委员会的专家们看过,确定东西是存在重复、并不是稀少唯一、年份少收藏价值有限、或者是仿制的。

也就是说,放在这儿的,都是我们嫌弃的、不好的东西。

其中,这个大明康熙年制五彩《西厢记》长亭送别图瓷碗,几乎是商店里所有东西中,最不好的一个。

只看部分,它确实是很精美,但是,看到它的落款之后,所有华夏国人都知道它一眼假。

大清和大明,是什么关系?

大清灭了大明,大明的遗臣遗民造反,要反清复明,两者是世仇的关系,都想要把对方置之死地、掘墓鞭尸了。

在康熙时期,无意中说了“大明”两个字,都可能被杀头,更别说是写在官窑瓷器上。

所以,这个落着“大明康熙年制”款识的五彩《西厢记》长亭送别图瓷碗,太假了。

假到一些外国人,都骗不了。

它价格不高,放在这儿好长时间了,都还没卖出去。

“同志,你还要看吗?不看我就放回来,这位外国来宾似乎对它挺感兴趣的。”看着阳羲和,服务员微笑着问道。

您快把碗让给旁边的红头发洋鬼子看吧!

说不定今天走运,能把这一眼假的东西,卖出去了呢。

阳羲和皱着眉,手指来回地在碗上摩挲着。

底下的落款,确实很假,假得离大谱,贻笑大方。

但是,除了落款,其他的东西,给她的感觉,却都是对的——这就是康熙时期的东西。

古玩是沉默的,需要用眼睛看,用手摸,也还需要用心感受,去识别领会它的身世和故事。

阳羲和的眼睛,从小就被姑奶奶练着,她虽然敢大言不惭地夸自己火眼金睛,但是,她也不完全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

比起眼睛,有时候她会更相信自己的感觉。

阳羲和没有回应服务员的催促,她在脑子里快速回忆康熙时期的事。

康熙是大清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他登基时年仅八岁,主少臣疑,而当时的反清复明势力活跃。康熙早期,大清面临着内忧外患,政权很不稳定。

后来又出现了三藩之乱,一直到康熙二十年,三藩之乱被平定,清朝的统治政权,才得到稳定。

而这些政局上的不稳定因素,对瓷器的生产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因为政局不稳、皇权受到威胁,宫中的忌讳便多。瓷器是易碎之物,所以很少在瓷器上落“大清康熙”的款识,以此避免“大清康熙”碎裂。

景德镇下辖的浮梁县,县志上就曾明确记载着:康熙十六年,邑令张齐仲,禁镇户瓷器书年号及圣贤字迹,以免破残。


在画面里,她看到日后自己被骗被陷害的结局,但却不知道害她的罪魁祸首是谁。

所以,除了姑奶奶,她现在有理由,也有必要平等地警惕每一个人!

包括可能是她亲生父母和双胞胎姐姐的人。

血缘关系是亲近,但父子反目、兄弟姊妹相残的事,也比比皆是。

更何况这所谓的亲人,对她来说,还只是陌生人。

至于跟他们回家的事,就更不可能了。

她有家!

阳家就是她的家,姑奶奶就是她的家人,她才不要跟他们走!

阳羲和把自己的手从周朝英手里抽回来,快步躲到姑奶奶阳惠卿身后,“我的家在这儿,我不走!”

姑奶奶把身世告诉她的时候,就说过,如果想回自己亲生父母家,只要把阳姓改了,承诺以后不碰古玩,不用从阳家学到的技艺谋生,允许她回去。

小时候第一次听到姑奶奶这番话,她的头就摇得比拨浪鼓还快。

她只是小,又不是傻。

他们都把她扔了,还找回去干什么?

傻子才回去。

尽管如今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另有隐情,生父母另有其人,但她还是那个态度——她是阳家人,她要跟姑奶奶在一块!

姑奶奶养大她,把她当作阳家的亲生骨血来培养,把祖传技艺毫无保留地教给她,她可不会做忘恩负义的人。

她要留下来,给姑奶奶养老,重振阳家!让姑奶奶穿金戴玉,摆更大的姑奶奶架子!

阳羲和觉得自己对姑奶奶孝心昭昭,日月可鉴,正在心中夸着自己呢,就乍然听到姑奶奶让她跟亲爸妈回去的话。

她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控诉,“姑奶奶,您怎么这样啊?”

屋子里只剩下祖孙两人,阳惠卿没有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周家条件不错,回去对你有好处。”

“我又不是嫌贫爱富的人!”

“姑奶奶,我一心想着给您养老,让您当一个金尊玉贵的俏姑奶奶,而您却想着赶我走?”

阳羲和把头一撇,做戏地伤心哼道:“姑奶奶,我的心都被您伤透了,拔凉拔凉的!”

阳惠卿抬眸瞥了阳羲和一眼,直白地点出周敬山的职位。

闻言,阳羲和土包子地小小“哇”了声。

她这个亲爹,看着年纪不大,官倒是做得不小。

不过她也只是惊讶了一会儿。

周敬山当多大的官,和她关系不大。

又不是能把官传给她做。

阳羲和正准备表明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贵品格,却见姑奶奶正盯着她看。

姑奶奶的眼神平静无波,但却让她心头一跳。

阳羲和脑中忽地一闪,不由自主想到自己披枷带锁的画面……

啊!

她明白姑奶奶的用意了!

姑奶奶是想让她回周家抱大腿!找庇护!

都说皇帝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他们在古玩圈里混,也是一个道理。

把古玩钱财拢到手里,凭的是眼力和本事,但想要把东西守住,却不是这么简单的。

古玩,玩的不只是物件,更是人心,人性。

倘若只是小打小闹,混口饭吃,或许还能相安无事,但只要把生意做大,就总避免不了得罪人,也免不了招人眼红妒忌。

画面里她入狱的下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姑奶奶见多识广,见识过阳家辉煌时期的鲜花着锦,更是亲身经历了阳家的落败过程,她肯定早就有这方面的顾虑和担忧了。

姑奶奶让她跟当官的亲爹回去,是打着让她以后能多层身份庇护的主意!

身后有个背景,以后就算有人眼红觊觎她手里的东西,也会有所忌惮。

阳惠卿淡声说道:“那一家三口,虽然有人有小心思,但却不算什么恶人,你回去,只要不犯蠢,周家的人不至于能害你。”

“姑奶奶,您聪悟绝伦,深谋远虑,处处为我着想,您对我真是太好啦!”

阳羲和感动地一把把人抱住,熟练地拍着马屁,完全忘了前一分钟还说自己的心拔凉拔凉的事。

想清楚其中利弊,阳羲和同意回去周家。

她信誓旦旦承诺道:“姑奶奶,您放心,就算跟他们回去了,我也不会改姓的,我生是阳家人,死是阳家鬼!”

“再过两年,我就招个上门女婿回来,给我们阳家传宗接代!”

阳惠卿一生未婚,对阳羲和的婚育问题,她从未做要求,招上门女婿,是阳羲和自己的主意。

嫁出去哪有娶进来好?

她要娶个上门女婿回来!

对于阳羲和招上门女婿的话,阳惠卿不置可否,她皱着眉,把仍然扒在自己身上的人推开,“去把身上的衣服换了。”

阳羲和这才想起,自己身上比乞丐还埋汰的装扮,她低头在衣服上嗅了嗅,嗅到一半就屏住了呼吸……

嗯,不怪姑奶奶嫌弃她,她也挺嫌弃自己的。

其实她也是想,每天都把自己收拾得喷香喷香的。

但这不是条件不允许嘛。

她一个女生一个人出门铲地皮,为了安全,都是往埋汰邋遢里打扮的。

……

阳羲和换洗了一番,又拉着阳惠卿依依不舍地道别,直到她第N次叮嘱“姑奶奶,你一定要想我呀”,把阳惠卿弄得不耐烦赶人了,才终于出门。

周敬山一家三口,已经在院子外等了好一会儿了。

见到阳羲和终于肯走了,周朝英急切地把人拉到自己身边,转头对周敬山和李淑琴夫妻说:

“爸妈,我想和妹妹说说话,我们走着出去,你们开车到村口那儿等我们就行。”

这两天,周敬山和李淑琴夫妻俩的心情,可谓是复杂万分。

突闻小女儿身世的震惊,知道当年真相的气愤,寻找过来路上的忐忑,见到小女儿状况的愧疚……

所有复杂的心情,在方才看到阳羲和躲在阳惠卿身后,防备地看着他们的时候,达到了顶峰。

听到周朝英的话,李淑琴犹豫地看向阳羲和,想说他们也陪着一起走路,但被一旁的丈夫拦下了。

周敬山看向阳羲和,含笑说道:“羲和,你和姐姐慢慢走,我和你妈妈到前面等你们。”

上了车,他才对妻子解释道:“那孩子对我们有防备,让她们姐妹俩先说话熟悉吧。”

周敬山想象的是姐妹情深的画面。

而实际上,吉普车开动,周朝英就迫不及待说出,她拉着阳羲和走路的原因,“妹妹,让爸妈先走,我是想告诉你周登英的情况!”

“妹妹,你知道在你吃不饱穿不暖,靠捡垃圾换钱的时候,顶替你身份的周登英,在干什么吗?”

不等阳羲和出声,周朝英便快速给出了答案:

“她在穿着漂亮裙子到处玩!在最好的北城大学读书!打扮得体的跟着爸爸妈妈、叔叔婶婶、爷爷姑奶奶他们去见世面,参加各种聚会,被亲戚长辈夸奖!被家里人宠着,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妹妹,这些都是属于你的啊!”

“所以,妹妹,知道回到家,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吗?”


你又没有比钱还大的吸引力。

周朝英告诉了阳羲和陆学锋的名字,又对陆学锋说:“陆学锋,这是我真正的双胞胎亲妹妹,阳羲和,你以后不许欺负她。”

“谁欺负她了?你当我什么人啊,我陆学锋男子汉大丈夫,从来不干欺负女人的事!”

陆学锋剪着寸头,长得四肢发达,说话也是。

他往阳羲和身上看了一眼,就又大咧咧地说,“周朝英,你亲妹妹比你好看。”

你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阳羲和也忍不住对陆学锋翻了个白眼,“我有我的好看,我姐姐有我姐姐的好看,各有千秋,为什么非要比较啊?”

“就是!”周朝英抬着下巴,扬眉吐气一般地瞪向陆学锋。

这就是货真价实的亲妹妹,和假的冒牌货的不同了。

以前和周登英一起出来,有人这样说她,周登英表面上会帮她说话,但说出的话只会更加别人觉得她不如周登英。

她的亲妹妹就不一样,会光明正大地夸她,给她说话撑腰,把说她不好的人都怼回去!

见姐妹俩都瞪他,陆学锋还挺茫然的,“我也没说你不好看啊。”

怎么都生气了呢?

周朝英回了陆学锋一个白眼,就拉着妹妹走向那边正在玩着扑克牌的其他人。

爸爸说让她趁着这个机会,带妹妹多认识人,才不和陆学锋这个大傻子一般见识,浪费时间。

“诶,你跟他们又不认识,走那么快干什么啊。”陆学锋追了上来,嬉笑说,“周朝英,我跟他们都认识,我给你介绍!”

周朝英看不惯他的嘚瑟样,不领情地怼他:“我又不是没有嘴,要你介绍!”

“这哪一样啊,有我带着,你们就是自己人啊!”

陆学锋长得很大块头,不笑的时候看着凶,但笑起来的时候,感觉又憨憨的,他拍着胸口对阳羲和说:“妹妹,你放心,有我在,包管没人欺负你!”

闻言,阳羲和只是客气地对他笑了笑。

因为刚才的话,她对陆学锋的印象,不是很好。

现在看陆学锋的笑,感觉里面似乎带着谄媚,心中又有了警惕。

她和陆学锋这才第一次见面,彼此就知道个名字,并不需要对她谄媚地笑。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阳羲和看了陆学锋一眼,就抓着周朝英的胳膊,悄悄地把她往自己的方向拉了拉,拉开了周朝英与陆学锋的距离。

……

在一起玩扑克牌的人,一共六七个人,有男有女,陆学锋的话虽然嘚瑟,但也确实有用。

由他带着阳羲和跟周朝英过去,其他的人的态度都非常友好地主动和姐妹俩说话,邀请她们一起玩扑克牌。

开始吃饭的时候,姐妹俩已经和其他人混熟了,一群同龄人坐了一桌一起吃饭,说说笑笑的,很热闹。

陆学锋正说着他前几天见义勇为,帮警察逮犯人的英勇事迹,说得眉飞色舞的,阳羲和不知道为什么,不是很想听他的炫耀嘚瑟,就支着耳朵,听不远处周敬山等人的聊天。

周敬山那边的桌上,一边推杯换盏着,一边聊着古玉的话题。

“我老李,金啊、银啊这些东西,都不喜欢,就唯一喜欢玉!”

话音落下,就有人笑着恭维道:“古人言,君子比德于玉焉,您是不爱金银唯爱玉,是性情高雅真君子!”

另一人也接话说:“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怪不得您精气神一直都这么好呢。”

闻言,阳羲和看向那位自称“老李”,全名叫李建伟的人。


送走周朝英,阳羲和关上门窗,把兜里的青金石朝珠拿出来。

她盯着朝珠的绦带看,总觉得这绦带,有些不对。

思索了半晌,阳羲和拿了剪刀,把绦带剪开了个口子,看到绦带截面的形状时,她暗道一声果然。

清朝朝珠的绦带,是由丝线编织而成。一根好的绦带,需要由专业的绣娘精心编制。

可遇不可求的品相上乘的朝珠子,都费尽心思弄来了,串珠子的绦带,必定也会精心挑选,找手艺最好的绣娘精心编织。

但是,在这串朝珠的绦带上,却并没有看到任何用心编织的痕迹。

它看着,应是不懂丝线编织的人,胡乱揉搓而成的。

阳羲和有七八分把握断定,这根绦带,并不是朝珠原本的绦带。

那么,它原本的绦带,去哪儿了?

疑问冒出来的同时,阳羲和心中那股什么东西被自己忽略了的感觉,也再次冒了出来。

倏忽的,她脑中灵光一闪。

她知道自己忽略了什么东西了!

坠在青金石朝珠上的长条形把件!

在车上抠朝珠子的时候,因为把件的形状怪异,且明显是新东西,她就把那个长条形把件从珠串上摘了下来。

阳羲和拿出把件,正想用剪刀把它剪开,就听到了门口响起敲门声。

干嘛这个时候来敲门呀?

阳羲和很想装作自己没听到,但听着李淑琴小心的询问声,她叹了口气,把朝珠和把件藏好,过去开门。

李淑琴手上拿着一个小盒子,她看着阳羲和,声音温柔地说道:“听你爸爸说,你喜欢手串,妈妈就挑了一些适合你用的,你看看喜不喜欢?有喜欢的,挑喜欢的戴,要是没有,也没关系,明天妈妈带你去买。”

李淑琴心中也是想尽快和新认回来的女儿熟悉的,但现在天已经很晚了,舟车劳顿一天,大家也都累了,她本没想这个时间来找阳羲和的。

是周敬山要她来的。

想到丈夫交代的事,李淑琴思索了一会儿,又笑着说:“你爸爸说,今天在云市的贸易市场,你买了一串珠子,想要做成手串,妈妈年轻的时候,经常编手串来玩。”

“羲和,你想要做成什么样的手串?要不要妈妈帮忙?”李淑琴温声问道。

虽然不知道丈夫为什么要她把珠子从阳羲和这儿拿走,但对于丈夫的安排,她向来都是没有异议的。

“时间已经不早了,坐了一天的车,羲和你也累了吧,要不你先休息,把珠子给妈妈,妈妈帮你把手串编好,明天起来就能戴了。”

“……”

听着李淑琴的话,阳羲和想起了另一个被她忽视的问题。

在小贩那儿买东西,钱是周敬山掏的。

按理说,这青金石朝珠,也是属于周敬山的。

所以,她在这儿捣鼓这么久,都是在给周敬山忙活啊?

但是,现在的青金石朝珠,已经被她剥皮显露出真面目,与周敬山在贸易市场里看到的,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她要是把朝珠拿出来,那她岂不是露馅了?

而且,因为那个长条形把件里可能藏着的东西,她如今也并不是很舍得把朝珠给出去。

再而且,也是她看到了朝珠的不一样,是她和小贩周旋,把朝珠要来的……

把朝珠给出去,有点不甘心呀。

阳羲和想起了那个被她万般嫌弃的民国后挂彩的三阳开泰瓷瓶。

周敬山说瓷瓶是特意给她买,送给她的,那她把瓷瓶的添头也一并收下,也合情合理的吧?

打定了要把青金石朝珠“昧下”的主意,阳羲和对李淑琴笑笑,随后转身回去翻口袋,在房间里摸索了一会后,她回来,把一个布团塞到李淑琴手中。

“谢谢您,珠子我自己已经串好了,就不麻烦您了,但要麻烦您,帮我把这个,给……爸爸。”

突然多出一对爸妈,阳羲和对“爸爸妈妈”的称呼,还怪不习惯的。

当着李淑琴的面,“妈妈”两个字她还喊不出口,只是把称呼模糊去说:“这不仅是给爸爸的,也是给您的,是我的一番心意,希望您和爸爸不要嫌弃。”

……

李淑琴疑惑地拿着布团去书房找丈夫。

周敬山把布团打开,夫妻俩看到了里面的东西:一把面额有大有小的钱,以及一张纸条。

纸条上面写着:爸爸妈妈,谢谢你们亲自去接我回家,也谢谢爸爸妈妈送给我的回家礼物,我也有礼物送给爸爸妈妈。

这是我捡垃圾攒下的钱,钱很少,希望你们不要嫌弃。等以后我有能力了,我会把今天的礼物补上的!

“……”周敬山和李淑琴夫妻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复杂情绪。

盯着纸团良久,周敬山语气沉重地说:“爸爸和姑姑,应该是想让登英继续留在家里。”

“现在羲和回来,我们家里就不再给登英留房间了。等她回来,让她把东西收拾了,搬去老宅那边吧。”

李淑琴低着头说好。

……

阳羲和并不知道自己一张谎话占了一半的纸条,会误打误撞,完成了一半周朝英交给她的,把周登英赶走的任务。

她的这张纸条,真真假假,是有着好几重意思和打算的。

首先,就是转移一下夫妻俩的注意力,让他们不要再来问她要朝珠了。

其次,就是对周朝英问她“以前去捡垃圾辛不辛苦”的问题的回应,阳羲和觉得,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

在现在的大多数人眼中,他们收古玩老物件的,就是在收废品,捡垃圾。

她说她以前是靠捡垃圾挣钱的,也没有一点毛病。

还能合理地将她倒腾古玩的事瞒下。

然后,就是用糖衣炮弹拉近与周敬山的父女关系,让周敬山以后当她的靠山。

以上的这些,都是虚情假意,但是,最后一点,却是真的。

——作为她把青金石朝珠“昧下”的补偿,她承诺,以后等她混出头,手上古玩藏品无数的时候,可以无偿送一件东西给周敬山!

阳羲和一边小心地用剪刀把长条形把件剪开,一边在心里夸自己脑子转得快,一下子就想到了一箭多雕的点子。

掰开把件的时候,她在心里嘀咕道:为了你,我都当小骗子了,你可别让我失望啊。

……

尽管对把件里可能藏着的东西,阳羲和心中已经有了猜测。

但亲眼看到里面的东西时,她还是忍不住惊喜地瞪大眼睛。

——长条形把件里藏着的,是一团编织精美、保存完整的绦带。

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绦带的颜色!

明黄色!

清朝皇帝御用的明黄色!

她手中的朝珠,果真是清朝皇帝祭天时的御用青金石朝珠!

拿着明黄色的绦带,阳羲和高兴得转圈。

姑奶奶,我捡到大漏啦!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