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盘碗整齐排列,其上绘制着精美的花鸟图案,色彩鲜艳,笔触细腻;
银质的酒壶、酒杯在烛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
顶部悬挂着一盏华丽的八角琉璃灯,灯罩上绘着神话故事的场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灯光透过琉璃,洒下五彩斑斓的光芒,照亮了整个餐厅。
简单来说:低调奢华有内涵。
入宴的客人都到场了,这分席又是个麻烦事儿。
按理来说丰壤城为主,其他为宾,应当是知州坐正位。
但三位客人有一个算一个,哪个是他轻易敢得罪的。
最后推来推去取了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谁都不坐主位。
餐厅左侧三席分别是楚老太君坐上首,雍亲王居中,蒙统领居末席;
右侧让了半个席位的距离,分别坐着知州方墨涵和通判周明煦。
一份份精致的菜肴端了上来,考虑到大家舟车劳顿,还特意准备了酒水。
“这是丰壤的特产杏花酿,配上些姜丝蜜枣,秋日引用最是应景。”
案几上一盏小铜炉,丝丝缕缕的热气袅袅升腾,琥珀色的酒液在烛光映照下愈发显得温润迷人。
楚瑶倒了一杯,那浓郁醇厚的酒香扑面而来,裹挟着丝丝姜的辛辣与红枣的甘甜,更还有着种特殊的杏花香气,确实不错。
一道道美食送上,众人也是大快朵颐。
三位客人,两人算是军旅中人,一位亲王也没那么多讲究,气氛倒是热闹。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话题渐渐地也从风土人情聊到了丰壤城与北境。
方墨涵摆了摆手,厅中奴仆全都躬身退下。
楚瑶见状也让人退下,所有的屋门关闭,堂上只剩下了五人。
方墨涵旧事重提,询问队伍停靠丰壤城的缘由。
只见末席的蒙瀚站起身来,从怀中掏出一块金牌高高举起,“传陛下口谕。”
方墨涵与周明煦连忙跪下,可对面不管是雍亲王还是楚瑶都没有动弹。
“令丰壤城三日之内准备六万石粮食、二十万石豆料,交付我军运往前线。”
什么!
两人悚然一惊,互相对了个眼神,都发现了对方眼中的惊疑不定。
“这……蒙统领,可有明旨?”
蒙瀚面容一肃,“怎么,你是怀疑我、雍亲王和楚老太君一起欺骗于你?”
“不敢,不敢!”方墨涵冷汗都下来了,“只是前些日子收到陛下旨意,已然调动十万石粮草送往北境,可现在……”
蒙瀚上前,将金牌递出,方墨涵恭恭敬敬双手接过,快速查看起来。
做到一方大吏,他也曾在京中任职,辨别的本事还是有的。
确实是陛下的金牌,这做不得假。
关键的是对方三人,至少分成了两个阵营,而蒙家这块金字招牌,绝对不可能倒戈楚家。
所以……这道命令是真的?
可方墨涵还是觉得奇怪,事涉粮草,明明可以给明旨,何必要用口谕呢?
除非……这份粮草并非是简单用在北境战事!
至少不是用在明面上,而是有别的用途,否则根本解释不清。
方墨涵心思急转。
大乾王朝,一石差不多是六千斤,他快速估算了一下蒙瀚要求的数量。
六万石粮食,大概够十万步卒吃上大半年的时间。
如果是二十万步卒,那差不多便是到冬日。
先按三月来算的话,二十万石豆料可供五六万战马所需,一骑双马的话便是三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