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老太君守国门,上马杀敌下马勾栏楚瑶楚二郎完结文

第14章

发表时间: 2025-02-19

御书房,灯火通明。

这两天的政事只有一件,那就是北境军事。

至于楚家老太君在宫门前闹的那一场,根本没有人提及,就像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

楚家能够承担大将的已经几乎死伤殆尽,武勋世家没了将领还有什么用。

再是世代功勋、开国武侯又如何?

那楚家听令交出兵符也就罢了,这份虚假的荣光还能保持下去,等着一代代削爵,至少百年内无虞。

偏偏楚老太君不愿意低头,大概是悲伤之下失了智,竟把两百多年楚府积累的功勋、情分消耗了个干干净净。

硬要来了个前线副将之位有何用?

难道楚老太君这个七旬老妪还能提枪上阵杀敌?

楚家军没了楚家将领,很快就会沦为前线其他将领的囊中物、盘中餐。

兔死狐悲是有,但不多,这两天讨论最激烈的就是由谁来担任前线大将军。

楚家已经完了,谁都能看出来,皇帝要扶持武勋新贵。

而且北境连丢十六城,如今凭借镇岳城的天然雄关抵挡,尚还稳得住。

局势已经溃败如此,再差还能差到哪里去?

换句话说,前线但凡立下一点功劳,哪怕是夺回一城,也会被放大。

用楚家六代功勋铺出来的局面,可有太多人馋得睡不着觉了。

御书房中,大皇子、三皇子、八皇子,宰相,兵部尚书、左右侍郎,户部尚书,武勋蒙家……

所有人都在争取这唯一的正将之位,尤其是三位皇子。

大乾王朝尚未立下太子,如果谁的人能够率领北境将士夺回失地,必然会替代楚家成为王朝新的军魂。

这等助力之下,太子之位唾手可得。

三位皇子吵得不可开交,使劲夸自己推荐的将领、攻讦对方提出来的人。

都吵两天了,仿佛丝毫不觉疲倦。

昭武帝也任由他们吵,等稍作停歇的时候望向了户部尚书。

“爱卿,粮草一事如何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

其实楚瑶当时在宫门前的发难是误打误中,当时前线确实粮草未到。

前方新败,这回昭武帝绝对不会让粮草出问题。

“启禀陛下,江南和北境都在全面抢收。

北方战事吃紧,临时加税负也并未引起乱象,粮草攻击必然没有问题。”

“好!”

天佑大乾,今年风调雨顺,各地粮食丰收,加上国库储存,打得起这一战。

万事俱备,昭武帝心中大定,入冬之前必须要夺回几城。

最关键的是打掉了楚家,付出些许的代价完全值得。

听到户部尚书的结论,皇子们又争了起来,连兵部三位大佬也参与其中。

全场只有一个人,抱着膀子倚在边缘,眼瞅着都快睡着了。

“蒙爱卿?蒙爱卿!”

蒙毅陡然一个激灵清醒过来,抬手擦了擦嘴角,“陛下您叫我?”

昭武帝:……

“刚刚众位爱卿的话你都听到了?”

“听见了听见了。”

“那你说说,派谁去当这个前线大将军?”

“都行,众位推荐的都是虎将良才,都好啊。”

昭武帝:……

这老东西,听见个屁!

眼睛都没全睁开,就搁那儿打马虎眼。

“你别搁那儿和稀泥,跟朕说点实在的!”

蒙毅表情那叫一个委屈,“没有和稀泥啊陛下,几位皇子跟兵部推荐的当然都是好的。”

昭武帝气急。

蒙家也是世代忠良,开国元勋、六代武勋世家。

不过跟楚家不同,他们的力量不在边境,都在京畿要地,守备京城的禁卫军就是蒙家世代统帅。

蒙骁是蒙毅嫡孙,统领宫中侍卫,正得不能再正的坚定保皇派。

因为忠心耿耿,从来不参与党争。

反正谁上位都离不开蒙家护卫,何必给自己找罪受。

正因为这份超然,蒙毅才老神在在。

整个御书房的臣下之中,只有他和户部尚书没有推荐人选,倚着柱子都快睡着了,昭武帝瞅得真真的!

平白被扰了瞌睡,蒙毅躬身行礼,“陛下,老臣年纪大了精力不济,要不臣先告退?”

“滚蛋!”

“好嘞。”

蒙毅扭脸就走,被昭武帝断然喝止。

“给我回来!来人,给侯爷搬把椅子。”

蒙毅还想挣扎一下,“陛下,老臣年纪大了,肚子……”

“来人,给侯爷上点御膳房的宵夜。”

这下好了,全都堵上了。

蒙毅不情不愿坐了下来,享受着皇帝的宵夜,不过看样子还不怎么领情。

“蒙爱卿,你怎么不推荐自家的将领?”

三位皇子和兵部三人心里头咯噔一下。

如果皇帝派蒙家的人,那还有他们什么事儿?

蒙家出了名的不站台,这泼天的功劳不就浪费了吗?

还没来得及想好怎么出口反驳,或者在等其他人冲在前头。

这时候蒙毅淡定地撇了撇嘴,表情那是半点不慌。

“陛下,不是老臣不推荐,是无人可推荐。

您是知道我的,家里头的弟子不争气,这一辈就出了个蒙骁勉强能看。”

意思很明确了。

咱不是不推荐,咱家是没有那能人,唯一能看的蒙骁还得统领御前侍卫。

昭武帝不动声色,“既然如此,那就让蒙骁去?”

“快拉倒吧,拱卫宫中跟前线作战完全是两码事儿,他哪有那个能力?”

“蒙爱卿这就妄自菲薄了吧,朕记得蒙骁也曾在北境服役。”

蒙毅摆了摆手,“那都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当年都没能闯下什么功绩。

就是陛下给面儿,让他去历练历练、长长见识罢了。

这么说吧,如果是太平岁月,蒙骁守守城的能力还是有的。

可现在形势危急,要的是杀伐果断的大将,他不是个儿。”

开玩笑,蒙毅多精啊,粘上毛就能成猴儿的老家伙。

楚家世代功勋,一辈一辈的男丁往北境填呐。

结果呢?就剩一府的娘儿们了。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要不是老太君立得住,世间将再无楚家军。

虽然饮鸩止渴吧,但都是行伍中人,蒙毅理解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心情。

蒙家之所以世代蒙恩,就是因为从来不伸手。

出了京畿重地,一名将领都没有,无论南境北境,最多年轻一辈稍作历练,绝不安插任何人手。

现在让蒙家去北境获取不世之功,别说他不屑踩着楚家皑皑白骨上位,就算泼天的功劳在前,老爷子也不会多瞅一眼。

蒙毅跟缩在龟壳里似的,根本无从下口,把昭武帝气得啊。

御书房中其他人却是齐齐松了口气。

不多时,争执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