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抬头看过去。
少年骑在一头纯黑色的高大骏马上,一身紫衣,头戴玉冠,面容清俊,一双桃花眼格外让人印象深刻。
滂沱的大雨里,他看起来像在艳阳天,竟是一点也不狼狈。
北平侯世子,谢子晏。
第二章11.我看着眼前翻身下马的年轻人,不由心里感叹了一句传言非虚。
“多谢世子爷了。”
母亲在车上行了一礼。
谢子晏避开一些,“夫人言重了,看马车,可是礼部尚书秦大人府上?”
“正是,”母亲犹豫了一下,又指着我,“这是我家幺女。”
我忙行礼,这次谢子晏回了一礼,商量道:“我看马车已不好再用,这会儿回城也不一定能赶上关城门了,我家里在附近有个庄子,夫人若是不嫌弃,不如先去庄子上休整一晚?”
母亲几乎没有犹豫:“如此就叨扰了。”
“夫人客气了,”他转向刚才的亲兵,“阿离,你去庄子上吩咐一声,”又问母亲,“我派人快马去府上报个信再请个大夫来吧?”
他看着母亲点头应允,又犹豫了一下,问我,“秦小姐伤口可还好?
我这里有金疮药,不如小姐先凑合用上?”
说着递过来一个青色的小瓶子。
“多谢世子爷。”
我忙示意杏儿接过来。
不用才是傻子。
12.渐渐的,不知道从哪天开始,这事传来传去突然有了几分旖旎色彩。
说是谢世子英雄救美了礼部尚书家的幺女。
静下心来想想,如果当时我没有发髻散乱半条手臂和脸上都是血,大概确实就是标准的英雄救美吧?
不过事情的发展确实按着英雄救美的桥段去了……先是北平侯夫人神奇的发现她和母亲有转折亲,于是在上次父亲母亲登门道谢后,开始频频与我家走动起来。
今日邀请母亲我俩去赏花煎茶,明日给府上送来些庄子上的新鲜土产,还带着独女谢子琳参加了五月我的及笄礼,并且送了一支成色水头极好的白玉雕海棠嵌大东珠的簪子。
后有北平侯府的孙老夫人,谢子晏的祖母办生日宴请了我们过去,听戏的间隙拉着我从头夸到脚,又把自己手腕上据说带了二十几年的金丝楠木佛珠硬是套给了我。
这一下大家都是人精,就嗅出些味儿来了。
13.过不几天,谢子晏来见了父亲,直言上次的贼